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承套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_第1页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承套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_第2页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承套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_第3页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承套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_第4页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承套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 轴承套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分: 指导老师:(签字) 2014 年 11 月 25 日1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课题单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 课 题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原始条件 轴承套零件图 生产纲领:中等批量 设计要求 1.绘制轴承套零件图 2.编制轴承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含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3.设计某工序专用夹具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 题 发 给 日 期课程设计完成日期指 导 教 师 (签名) 2目录一零件图分析与绘制-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41.零件的结构分析-4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43.毛坯的选择-4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51.确定定位、夹紧方案-52.基准的选择-53.指定工艺路线-54.工序设计-7四夹具的设计-181.问题的提出-182.夹具结构设计-183.设计夹具三维效果图-20五.总结-22参考文献-233一、零件图分析与绘制:该零件为轴承套,主要作用为配合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 ,广泛应用于轻负荷便于拆装的地方,其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同时它可以调整紧松使许多箱体的加工精度得到放宽使箱体加工的工效大大提高。安装套轴套还克服了轴承的轴向窜动。所以承轴套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轴套的精度直接影响轴的径向跳动。结构上,2X0.5mm 槽为保证精车时退刀或磨削时方便,不至伤害其他表面;24mm 的环切内槽是为储存轮滑油,以满足润滑要求;8mm 的孔为紧定螺丝孔,用于联接轴承套和本体。其外圆周上有一个 8mm 的通孔,可直接钻出,中心有一 22mm 的通孔,可在车床上先钻中心孔,再钻出一直径稍大的通孔,然后扩至 22mm,最后通过铰至图纸要求。通孔中部 24mm 的环切内槽由 T 型镗刀镗出。另有 2X0.5mm 的槽可在车床由切槽刀切出,最后再转至精加工,以使零件满足表面粗糙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零件即加工完成。通过对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基本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但个别处稍有不足,先提出两条修改意见:一、图中的两个 12mm 尺寸分别以小端面和大端面为基准,不符合基准重合原则,改为都以小端面为基准(修改结果如零件图所示) ;二、退刀槽于机器没有实际作用,其要求 Ra3.2 不合适,故可将其删除或降低。零件二维原图如下所示:其修改后二维图见附图。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的结构分析该零件整体尺寸较小,其 6mm 轴肩起轴向定位作用,2X0.5mm 保证车削时退刀;24mm 的环切内槽是为储存润滑油,以满足润滑要求;8mm 的孔为紧定螺丝孔,用于联接轴承套和本体。由于箱体内部轴承的装配受到条件限制,应用轴承套解决了装配和拆卸的难题;故广泛应用于轻负荷便于拆装的地方,其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其主要加工表面有:大端面,34 的外圆表面,22 的内孔表面,24 的环切内槽,2x0.5 退刀槽,8 的孔;加工中的主要设备为镗床,需使用三爪卡盘装夹,但由于 42 的法兰厚度只有 6mm,加工中恐因装夹不充分而引起工件错位;故此处可采用顶夹式整体心轴装夹,既可保证装夹的稳定性又可保证外圆面的同轴度要求;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以 22 内孔为中心加工 34,尺寸精度为 js7 查表为 34 0.0125;22 内孔加工,尺寸精度为 H7 查表为 22 ,这是为了保证内圈内孔的间021.隙配合;34 外圆表面加工,精度为 Ra1.6; 22 内孔表面加工,精度为 Ra1.6;大端面加工,精度为 Ra1.6;退刀槽加工,精度为 Ra3.2;34 外圆表面与 22 内孔中心线的径向圆跳动为 0.01;大端面与 22 内孔中心线的垂直度为 0.01;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为 Ra6.3,包括 42 外圆表面,24 内表面,小端面以及 8 的孔等对于有粗糙度要求的加工表面,精度为 Ra1.6 的各表面,经查表精车可满足要求,故这些表面均以精车作为其最终加工工艺;粗糙度为 Ra3.2 可由半精车加工;精度为 Ra6.3 的 24 内表面,因其处于内孔的中部,可由半精镗来加工;其余精度为 Ra6.3 的表面可由半精车加工。对于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可以先定位找正,保证中心孔定位准确,然后以其为基准,借助于夹具加工另一些表面,以此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3.毛坯的选择由于该零件整体尺寸较小,最大直径为 42,且各段直径相差不大,材料为锡青铜 ZQSn6-6-3,价格较贵,为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可采用金属铸造件,但由于零件数量为 200 件属中批量,采用金属模具不符合其经济性,故采用圆棒料,直径为 44mm,L=43mm;这样造成的材料浪费可由节省的模具费用及工时找补。毛胚图如下所示:5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确定定位、夹紧方案车各外圆表面及钻、镗内表面时,均以三爪卡盘自定心定位 22 孔的中心线,实现工件定位夹紧;钻 8 孔时,以小端面及内孔表面定位,用所设计的专用夹具夹紧;为保证相关位置精度,将 34 外圆面精车至要求后再切断调头车削另一头相关面。对于夹紧力,粗加工时使用较大的夹紧安全系数,精加工时则取较小值。2基准的选择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的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得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在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定位基准的选择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都有很大影响。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符合不得重复及便于装夹等原则,以该零件的设计基准为中心轴线,以毛坯棒料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实际加工时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加工外圆到精度要求后再以小端面和 34 外圆为精基准进行加工;钻孔时则以小端面和内孔表面定位,以小端面为基准在 20mm 处钻出 8 的孔。3.制定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拟定是零件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工艺路线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效率、加工质量以及加工的经济性,合理的工艺路线对于提升零件质量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很大作用;它包括工艺流程,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时间定额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确定表面加工方法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专业机床加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6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此零件为旋转体零件,因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因此为满足工序集中原则,又提高经济性,故采用精车和精镗作为最终加工手段。小端面采用粗车半精车;Ra1.6 要求的大端面及外圆面采用精车-半精车-精车;Ra1.6 要求的内孔采用先钻再粗镗-半精镗-精镗;24 内孔采用粗镗即可;8 的孔用钻;退刀槽用切断刀切出;(2)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该是保证加工顺序的合理性,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尽量减少装夹次数、机床数目等,以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及经济效益。此零件有两种可行工序组合方案,一种为工序集中,一种为工序分散;具体如下:方案一:采用长棒料,加工一个切断一个,其特点是:会造成较多的材料浪费,可降低多次装夹造成的误差累积,减少加工机床数目,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工序 1 粗车、半精车小端面及 42 外圆,并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工序 2 粗车、半精车、精车 34 外圆,并切 2x0.5 退刀槽,C620-1车床、三爪卡盘、2mm 切断刀;工序 3 钻中心孔,再钻 20 孔 L=40mm,C620-1 车床、三爪卡盘、中心钻、20 钻头;工序 4 粗镗、半精镗、精镗 20 孔至 22,并达到要求,T616 镗床、专用夹具、镗刀;工序 5 镗 24 内环槽至要求尺寸,并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T 型镗刀;工序 6 切断 L=40mm 处,调头以 34 外圆面为基准装夹,C620-1 车床、三爪卡盘、切断刀;工序 7 粗车、半精车、精车大端面,并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8 以小端面及内孔表面定位,钻 8 孔,立式钻床 Z525 加专用夹具,8 钻头;工序 9 去毛刺,钳工;工序 10 终检;方案二:采用短棒料单个加工,顶夹式整体心轴装夹,夹具较为复杂,其特点是:易于保证相应的位置精度,加工质量较好,所需的设备及工艺装备数量多,加工效率较路线一差。工序 1 粗车小端面、大端面,并钻中心孔,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中心钻;工序 2 半精车小端面、大端面,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3 精车大端面,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4 钻、扩、铰 22 通孔,孔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20 钻头,22 扩孔钻头,铰刀,锪钻;工序 5 粗镗、半精镗 24 内环槽,再调头装夹,孔倒角,卧式镗床 T616、专用夹具,T 型镗刀,锪钻;7工序 6 粗车 42 及 34 外圆,大端面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7 半精车 42 及 34 外圆,小端面倒角,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8 切 2X0.5 退刀槽,C620-1 车床,三爪卡盘,切槽刀;工序 9 精车 34 外圆,C620-1 车床,三爪卡盘,车刀;工序 10 以小端面及孔内表面为定位基准钻 8 孔,立式钻床 Z525加专用夹具,8 钻头;工序 11 去毛刺,钳工;工序 12 终检;经过比较,为保证加工质量以及单件加工的独立性,同时减少加工时可能的变形,最终选择方案二作为该零件的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见附录。4.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机床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工序 1、2、5、6 都是是粗车、半精车和精车,批量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其要求,选用 C620-1 型卧式车床;工序 3、4 为减少机床数目,提高效率采用同一机床加工,为达到 Ra1.6 的要求需选择精度较高的机床,选用 T611 型卧式镗床;工序 8 钻孔,因无精度要求,故选择普通立式钻床即可,选用 Z525 型立式钻床。夹具选择本零件车端面均采用有自定心卡盘,车外圆采用顶夹式整体心轴夹具,钻、扩、铰、镗 2 等工序则采用专用夹具,钻 8 孔则采用本课题所设计的专用夹具。刀具的选择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采用硬质合金车刀,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应选择可转位车刀,经查【1】表 5-1:选择三角形刀片 YG6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钻孔工序选用 d=2、d =5mm 的中心钻,8 和 20 的莫氏锥柄麻花钻;铰刀选用122 的机夹式硬质合金铰刀;扩刀选用 22 莫氏锥柄扩孔钻;孔倒角选用 d=25的锪钻;镗孔选用 T 型镗刀;切槽选用 2mm 切槽刀;量具的选择本批零件属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夹具,根据零件表面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有关资料,选择如下:外圆面选用读数值 0.01、测量范围 100-125 外径千分尺;内孔为精镗孔,公差等级为 IT8,根据【1】表 5-108,可选读数值 0.01、测量范围 50-100 的内径千分尺;长度度量可选用普通的 50 等分的游标卡尺;对于零件的有关位置精度要求,须经专业的检测设备检测由专人检验。(2)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圆柱面的工序尺寸圆柱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将毛胚总余量分为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由后往前计算工序尺寸,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22 内孔表面公差等级为 IT7,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1.6,根据公差入体8原则,查【2】表 1-29 确定加工余量为:钻 20扩 21.8 2Z=1.821.0粗铰 21.94 2Z=0.145.0精铰 22 2Z=0.0621.其余圆柱面如下表所示: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um加工表面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42 外圆 1.5 0.5 - 42.5 016.-42 025.- Ra12.5 Ra 6.3-34js7 外圆 6 1.5 0.5 36 25.0-34.5 06.-34 0125.-Ra12.5 Ra 6.3Ra 1.624 镗孔 4 - - 23 .24 21.- Ra 6.3 -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得,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偏差为 ;查工艺手册表 2.22.5,其余量值规定为 2.02.5mm,现取03-。3mm。轴向工序尺寸:本零件各工序的轴向尺寸如下图所示: 零件公差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影响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低的精度要求,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效率。由零件图可知,轴向方向的尺寸均未注公差(精度等级低于 IT13,允许不标注公差),公差等级均按 IT13,根据偏差入体原则得:L1=40 ;L2=28 ;L3=12 ;L4=20 ;L5 由切槽刀自身制造公03-。 027.-027.-25.01-9差确定;L6=6 ;018.-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 L7 为封闭环,L1 为增环,L2 为减环,尺寸链如下所示:根据公式 5-17 得:L1=L2+L7 L7=L1-L2=40-28=12mm根据公式 5-15 得:ES= ES - EI =0-(-0.027)=+0.027mmm1iiniEI= EI - ES =-0.33-0=-0.33iii所以:L7=12 mm027.3-(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 1 粗车端面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确定已知毛胚长度的加工余量为 3 ,考虑到还有后续的半精及精加工,故小0-。端面分两次加工,大端面三次加工,粗车 a =1mm,小端面半精车 a =0.5mm,大p p端面半精车 a =0.3mm,精车 a =0.2mm。pp进给量 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a 3mm 以及工件直径为 40mm 时,f=0.40.5mm/rp现选取 f=0.4mm/r;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册表 1.27,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 (m/min)ckfaTCypm其中 C =242, =0.15, =0.35,m=0.2;修正系数 见切削手册 k表 1-28 即: =1.44, =0.8, =1.04, =0.81, =0.97;MkskkkrkB所以 10=c 97.081.4.04.1.016024355. = 138.4(m/min)机床主轴转速 =sn min)/(7.104.138010 rdwc 查工艺手册得与 1001.7r/min 相近的机床速度为 955r/min 和 1200r/min。现选 =955r/min。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v=132m/min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1mm,f=0.4mm/r,n=955r/min, =132m/minp 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 6.2-1= =1, =0, =0l ,m20-4)(1l2l3l(min)12.04.095t321 ifnllm大小端面切削余量相同,也均为粗加工,故切削用量一致,为:a =1mm,f=0.4mm/r,n=955r/min, =132m/minp 总的加工时间:t=2 =2 0.12=0.24(min)mt工序 2 半精车端面查【2】表 5-116 得:f=0.250.4mm/r;取 f=0.25mm/r所以 =c 97.081.04.84.125.016043.5.2. =162.7(m/min)机场主轴转速:=sn min)/(6.174.162010 rdwc 查工艺手册得与 1177.6r/min 相近的机床速度为 1200r/min。所以取:11=1200r/min。w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v=165.8m/min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5mm,f=0.25mm/r,n=1200r/min, =165.8m/minp 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 6.2-1= =1, =0, =0l ,m20-4)(1l2l3l;(min)094.4.05t321 ifnllm由于是加工两端面,故时间加倍,总加工时间t=2 =2 0.094=0.188(min)工序 3 精加工切削余量与加工工时与半精加工基本一致,不再赘述;工序 4 钻、扩、粗铰 22 孔钻 20 孔:确定进给量 查【2】表 2.4-38:钻头直径为 20 时,=0.350.43mm/r,现取 f=0.4mm/r;f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手册表 2.4-41,根据孔直径 20 及进给量f=0.36mm/r,查的切削速度 =29.4m/min:所以: =sn min)/(46820.9110 rdwc 查【1】表 5-65 得:选取最接近 468(r/min)的转速=392(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s=c in)/(6.241039210nd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10mm,f=0.4mm/r,n=392r/min, =24.6m/minp 切削工时: =40mm, =8mm, =2mml1l2l(min)354.06.39840t2fnm扩 22 孔: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孔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来选取:12f=(1.21.8) =(1.21.8) 0.36钻f=0.4320.648(m/min)据此选取 f=0.45(mm/r)主轴转速也可根据钻削速度来选取:=( ) =( ) 24.9312钻312=12.458.3(m/min)则主轴转速为 n=180.2120.2r/min,查表【1】表 5-65 得, =140r/min;n实际切削速度为:=c mi)/(67.9104210nd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9mm,f=0.45mm/r,n=140r/min, =9.67m/minp 切削工时: =40mm, =6mm, =2mml1l2l(min)762.045.60t2fnm粗铰 22:经查【1】表 2.4-58 得:粗铰进给量为 0.91.4 mm/r ,取f=1mm/r;根据铰刀材料硬质合金、铰刀直径 22 及表面粗糙度 Ra1.6 的要求,查【1】表 2.4-61 得:= 10.2(m/min)c则主轴转速为:= sn min)/(7.142.0110rdwc 经查【1】表 3.1-41,选取最接近 147.7 r/min 的机床主轴转速, =160 snr/min。则主轴实际转速为:=c min)/(05.1106210nd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13a =0.07mm,f=1mm/r,n=160r/min, =11.05m/minp 切削工时:=40mm, =9mm, =3mml1l2l(min)325.016940t2fnm精铰 22 孔:经查【1】表 2.4-60 得:粗铰进给量为 0.50.7 mm/r ,取f=0.6mm/r;精加工时铰刀需使用高速钢刀具,并根据铰刀直径 22 及表面粗糙度 Ra1.6 的要求,查【1】表 2.4-59 得:=0.030.05m/sc故选取: = 0.05m/s=3(m/min)c则主轴转速为:= sn min)/(4.321010rdwc经查【1】表 3.1-41,选取最接近 43.4 r/min 的机床主轴转速, =40 r/mins则主轴实际转速为:=c in)/(76.210410nd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03mm,f=0.6mm/r,n=40r/min, =2.76m/minp 切削工时:=40mm, =9mm, =3mml1l2l(min)3.1409t2fnm锪孔倒角 1.5 45:采用 90锪孔钻;为缩短辅助时间,取倒角的主轴转速与精铰时相同,手动进给。 。=40 r/minsn工序 5 粗镗、半精镗 24 内环槽:T 型镗刀,T611 卧式镗床14粗镗孔至 23 ,单边余量 Z=1.5mm,故 a =1.5mm 查【1】表 2.4-66 选取25.0 p进给量及切削速度:f=0.2mm/r, = 0.3m/s=18m/min;c=n min)/r(2.4923180d1查询相关资料选取 T611 机床与 294.2 r/min 相近的主轴转速,查询结果取: =250r/min;n则主轴实际转速为:=c min)/(06.181025310d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1.5mm,f=0.2mm/r,n=250r/min, =18.06m/minp 切削工时:=20mm, =2mm, =0mml1l2l(min)4.0.5t21fnllm精镗孔至 24 021.由于精镗与粗镗共用一个镗杆,利用一次装夹同时完成粗、半精加工,故精镗切削速度及加工工时均与粗镗相同。=250r/min; t=0.441min;n最后切削用量确定如下:a =0.5mm, =250r/min,t=0.441min,f=0.1mm;p工序 6、7、8 粗、半精及精车 42 和 34 外圆确定粗车 42 外圆确定背吃刀量 a 粗车 42 外圆双边余量为 2mm,由于要留有半精加工余p量,所以取 a =0.75mm;进给量则根据【2】表 5-114,在粗车铜合金、刀杆尺寸为 16mm 25mm、a 3、工件直径为 4060mm 时,f=0.40.8mm/r,按p15C620-1 车床进给量(【2】表 5-57)选择 f=0.5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的机构强度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2】表 5-55,C620-1 车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 =3530N.maxF根据表 5-123,当材料 =220241MPa、a 3mm、f 0.75mm/r 时,进给力bp=760N。fF的修正系数为 =1.0, =1.0, =1.17(表 2-12) ,故实际f fF0fsFfTF进给力为:F=760 1.17=889.2N,所以选的进给量 f=0.5mm/r 可用。fmax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2】表 5-119,车倒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1.5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 T=60min。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2】表 5-121,当用 YG6 硬质合金车刀加工=220241MPa 铜合金,a 3mm、f 0.75mm/r 时,切削速度为bp=82m/min;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0.8, =0.65, =0.81,svtvktv=1.15; = =1.0(表 2-9) ,故;vTvMk=82 0.8 0.65 0.81 1.15=39.72m/minn= min)/r(2.301427.910d按 C620-1 车床的转速(表 5-56) ,选择 n=30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40.22m/min;检验机床功率 由表 5-125,当 =220241MPa、a 3mm、f 0.75mm/r、bp=40.22m/min 时, =1.2KWcP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为=1.17, = = =1.0, =1.13, =0.8,crPkcPr0cMCkPcrPTcPS16=0.65(表 2-9),故实际切削时的功率为 =0.825KWcPt cP根据表 5-59,当 n=305r/min 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为 =5.9kW。EcP,故选择的切削用量可在 C620-1 车床上进行加工。E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75mm,f=0.5mm/r,n=305r/min, =40.22m/minp 切削工时:=40mm , =2mm, =0mm, =0mml1l2l3l(min)275.05.04t 3 fnm确定粗车 34 外圆采用与粗车 42 外圆相同的刀具加工这些表面,双面加工余量为 2Z=6mm,粗加工分两次切削,a =2mm, a =1mm;因同为粗加工,且粗车 34 外圆背吃刀1p2p量较大,故其进给量应选择较小值,故取:f=0.4mm/r,其切削速度可不变。所以:a =2mm, a =1mm ,n=305r/min ,f=0.4mm/r, =40.22m/min1p2p 切削工时:=34mm =2mm, =0mm, =0mml1l2l3l(min)295.04.05t3fnm确定 42 外圆半精加工42 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6.3,半精加工即可满足要求,故这是对 42 外圆的最终处理加工。双面加工余量为 2Z=0.5mm,故 a =0.25mm,进给量 f 根据p【2】表 5-116 及 C620-1 车床的进给量(表 5-57) ,选择 f=0.3mm/r。由于是半精加工,切削力及背吃刀量都较小,故不需要校核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表【2】5-120 ,当用 YG6 硬质合金车刀加工=220241MPa 铜合金,a 0.8mm、f 0.42mm/r 时,切削速度 =128m/min。bp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0.81, =1.15,其余修正系数均为T1(表 2-9)故17=128 0.81 1.15=119.2 m/minn= min)/r(90342.10d1,按 C620-1 车床的转速(表 5-56) ,选择 n=955 r/min,则实际加工速度为=125.9m/min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25mm,f=0.3mm/r,n=955r/min, =119.2m/minp 切削工时: =40mm =2mm, =0mm, =0mml1l2l3l(min)147.0.9540t321 fnm半精加工机床功率也可不校验。确定 34 外圆半精加工其与 42 外圆同需半精加工,且也是一次切削完成,故可采用与半精车 42 外圆相同的刀具、进给量和切削速度,来加工这些表面。其双面加工余量为2Z=1.5mm,因此 a =0.75mm;所以其切削用量为:pa =0.75mm,f=0.3mm/r =119.2 m/min,n=955 r/minp 切削工时: =34mm =2mm, =0mm, =0mml1l2l3l(min)16.03.954t321 fnlm确定精车 34 外圆: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1.6,精度等级为 IT71,采用精车可满足其要求。双面加工余量为 2Z=0.5mm,因此 a =0.25mm,进给量 f 根据p【2】表 5-116 及 C620-1 车床的进给量(表 5-57) ,选择 f=0.1mm/r。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表【2】5-120,当用 YG6 硬质合金车刀加工 =220241MPa 铜合 b金,a 0.8mm、f 0.42mm/r 时,切削速度 =144m/min。p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0.77, =0.97,其余修正系数均为T1(表 2-9)故=144 0.77 0.97=107.5 m/min18n= min)/r(4.107345.10d按 C620-1 车床的转速(表 5-56) ,选择 n=955 r/min,则实际加工速度为=107.5m/min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a =0.25mm,f=0.1mm/r,n=955r/min, =107.5m/minp 切削工时:=34mm =2mm, =0mm, =0mml1l2l3l(min)7.01.954t32 fnm确定工序 9 钻 8 孔的切削用量及加工工时确定进给量 f:根据切削手册表 2-7,当材料的 360MPa, = 8mm 时,b0df=0.270.33mm/r,查【2】表 5-66,现取 f=0.28mm/r。切削速度:根据切削手册表 2-13,查得切削速度为 =18m/min,所以:n =s min)/r(5.70810d1查【2】表 5-65 取 =680r/min,故实际速度为n= in)/(08.17061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f=0.28mm/r,n=680r/min, =17.08m/min切削工时:=6mm, =4mm, =3mm, l1l2l(min)068.68034t2fnm四夹具设计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是用于工序 9 钻 8 孔的专用夹具,这个孔是套筒壁上的一通孔,只有19一个轴向尺寸,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6.3,一次钻削完成即可满足要求。故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考虑如何快速装夹以提高加工效率,而精度则不是主要问题。2.夹具结构设计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8 孔没有形状精度及位置精度要求,其设计基准为小端面。为符合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小端面为定位基准,很明显仅仅以小端面不足以限制足够的自由度,所以选择 22 孔内表面为定位基准,最终定位基准为小端面和22 孔内表面。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刀具:高速钢钻头,8mm;加工机床为:立式钻床 Z525查切削用量手册可知切削力计算公式:F=9.81 31.50dFf8.其中: ;钻削进给量 f=0.28mm/rMWFXF经查表得: 8.19.3.1FX,所以:F=9.81 31.50df8.=9.81 31.5 8 1.33 0.9 1.88.02=1923.8N由于该工序为钻削,主要切削力为轴向力,故不讨论水平方向分力。夹紧力:由于本夹具的夹紧方向与钻削轴向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夹紧力无需克服钻削轴向力,其大小只需克服钻削扭矩在夹紧方向上的扭力即可。查切削用量手册可知扭矩计算公式:M=9.81 0.0120d2Mf8.其中: ;WMXM经查表得: 8.187.1,所以:M=9.81 0.0120d2Mf.=9.81 0.012 8 8.170.8.=4.26N/m因此夹紧力:F= N6521.4d所以当夹紧力大于或等于 F=1065N 即可。20定位误差分析确定定位方案、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本夹具采用圆柱销(长销小平面组合)为定位元件,限制五个自由度,而零件加工要求所需的为四个,故此定位方案为过定位,定位平面为 40 的圆柱端面,平面度要求为 0.01,表面粗糙度为 Ra1.6;圆柱销为 21.8mm,长度为 38mm,采用基轴制,这样方便装卸工件,精度等级采用和孔相同的 IT7,经查表得 21.8。由于此道工序只需一刀即加工完成,且对加工精度等的要求较低,故综025.-上所述:此夹具可满足加工要求。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应尽量是工件装卸快速,由于该零件外形尺寸小,而且本工序切削力较小,又不与夹紧力在同一方向上,故采用手动加紧。对于夹紧机构,为缩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普通的螺栓配合压板夹紧,螺栓夹紧制造容易、维护简单,更换成本也低,压板上有一开口槽,方便工件快速装卸。操作时,将零件套至圆柱销上,保证与定位面贴合,再将螺母旋至螺杆中,至一定位置时,让压板穿过螺栓杆并与工件大端面贴合,最后旋转螺栓至夹紧,加工时通过钻模板上是对刀孔对刀,对刀方便快速,夹紧时使用普通的扳手即可;夹紧螺母外径为 20mm,工件装卸时可直接通过,精简了工件的装卸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3. 设计夹具三维效果图如下:其二维装配图见附图 1.21爆炸图如下所示。22其余夹具零件图见附图 2-5;23五总结通 过 这 次 为 期 三 个 星 期 的 机 械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中 , 我 学 到 了 很 多 东 西 ,这 样 的 实 训 既 是 对 实 践 能 力 的 锻 炼 , 又 是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