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分)(分)1、填空(8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七年级学过他的作品。(2).五猖会选自的。(3).僵卧孤村不自哀,。(4).,我言秋日胜春朝。(5).,恨别鸟惊心。(6).存者且偷生,。(7).,如闻泣幽咽。(8).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品质的句子是: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锐不可当( )可远观而不可xie、( )玩焉。3、仿写(2分)例句: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雪也沉着坚定。仿写:母爱。4、为消息拟一标题(2分)据新华社电: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8月17日20分许由上海飞抵长沙黄花机场,开始其大陆之行的第四站行程。 阔别家乡56年的宋楚瑜在机场首先用湖南话向父老乡亲们表示问候。他表示,自己在台湾最自豪的是:自己是吃辣椒的骄傲的湖南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希望两岸同胞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再造中国人在21世纪的光辉。标题:。5、选出朗读停顿有误一项( )(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晋/陶渊明/独爱菊。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6、词类活用(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并释义)(6分)A、渔人甚异之, B、不蔓不枝C、香远益清 D、暮投石壕村E、恨别鸟惊心 F、有吏夜捉人7、写出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并说出其表达效果)(5分 )A、黄发垂条髫,并怡然自乐。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E、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8、下句言外之意(4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分)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二、阅读理解(分)A、阅读古诗完成下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的手联、颔联都统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用诗歌原句作答)(1分)(2)、诗题为“春望”,诗人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2分)(3)、颔联中的“溅”和“惊”字在诗人表达“感时”“恨别”的情感时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B、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题。甲背影(节选)朱自清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了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放到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乙台阶(节选)李森祥我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不知他说了多少遍。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好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接着开始造石阶。那天早上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粘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赶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了尴尬的笑。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的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新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1)甲乙两文在选材方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写。但具体事例不同:甲文主要写;乙文主要写(3分)(2)两文的体裁不同:甲文是;乙文是(2分)(3)两文在写法上有个明显的区别:甲文抓住“”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乙文围绕着“”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这样写的好处分别是:甲;乙。(3分)(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父子深情,但两文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乙文侧重。(2分)(5)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请仔细阅读这两段文字,看看有何不同之处。(2分)(6)甲乙两文中的父亲之所以都能吃苦耐劳,都受一种思想感情的支配:甲文中流露的父亲的思想感情是;乙文中流露的父亲的思想感情是(2分)(7)甲乙两文的作者在文中都流露出自己为父亲的付出而伤感的情绪,请分别从两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字,试分析。(2分)(8)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都是描写父亲做完了自己的事以后的动作神态,请分析两种描写分别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3分)C、阅读下文,完成下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谈物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9)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中哪一个词统领全篇?(1分)(2)有“/”画分层次。(1分) (1) (2) (3) (4) (5) (6) (7) (8) (9)(3)作者为陋室铭作铭,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4)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表现了主人的节操、情趣。(3分)(5)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