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5分)1. (2分)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_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2. (3分)义兴的“三横”是( )A . 周处B . 蛟龙C . 白额虎D . 怪兽3. (4分)那树作者_,_(籍贯)当代_家,主要散文作品有_。4. (2分)下列(关于马说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B . 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C . 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D .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5. (2分)对钱塘湖春行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B . 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C .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D . 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6. (2分)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B . 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C . “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D . 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27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意为“飘飞的蓬草”,在这里如何理解? (2)请找出本诗中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8. (10分)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后面题目。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9. (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丰乐亭游春三首1(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1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1)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第 6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