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103690313ACN103690313A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10 申请公布号103690313A 43 申请公布日xx 04 02103690313A 21 申请号xx10012343 X 22 申请日xx 01 11A61F13 511 xx 01 71 申请人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62261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安海镇恒安工业城申请人恒安 中国 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福建恒安 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72 发明人汤国开许水深陈建筑吴宏宇蔡志英杨乙婷林小平 54 发明名称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57 摘要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 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 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 然后接 合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 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 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为圆环状的接合部 上层非织造布在圆环状接合部环内的部分 及圆环状接合部以外的 部分向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 该圆环状结合部至少在一个方向成规 则排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具有快速传输转 移穿戴者排泄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性 不会刺激穿戴者 肌肤 51 Int Cl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 10 申请公布号103690313A103690313A1 1页21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 品面层材料 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 通过 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 然后接合在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 织造布上 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 接合部 其特征是所述接合部为圆环状的接合部 上层非织造布在 圆环状接合部环内 及圆环状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区域向外侧凸起形 成凸起部 该圆环状结合部至少在一个方向成规则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所述 凸起部的高度为1 8mm 底面积为5 400mm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所述 圆环状接合部为连续的或虚线间断的圆环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所 述圆环状接合部的圆心位于多边形的角上 成规则排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所 述圆环状接合部的圆心在正五边形角上 相邻两个正五边形的顶与 顶重合或底与底重合 成列规则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正 五边形分布的圆环状接合部限定出五个圆环内的环内凸起部和一个 大致位于正五边形中心位置的中心凸起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位于 正五边形中心位置的中心凸起部的底面积稍大于环内凸起部的底部 面积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相 邻两列圆环状结合部之间有线状压合点的第二结合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特征是相 邻两列圆环状结合部之间有第二圆环状压合点的第二结合部 权利要求书103690313A21 3页3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技术领 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 对穿戴者皮肤没有刺激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复合面层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次性吸收物品领域中 一次性吸收物品通常包括 透液性面层材料 不透液性底层材料 和位于面层材料与底层材料 之间的吸收层 一次性吸收物品通常用于吸收并容纳穿戴者的如经血 尿液以及其 他排泄物 吸收层用于收集和贮存穿戴者的排泄物 吸收层通常包括由已分离的纤维 松散且起毛的亲水性纤维素纤维 构成的纤维絮垫或纤维网 该吸收层还可以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 SAP 的微粒 颗粒 薄片或 纤维 当吸收物品接受穿戴者排泄物后 即使液体已经被吸收物品的吸收 层吸收并贮存 但是穿戴者仍然可以感到液体的潮湿 如果这些液 体持续与穿戴者皮肤接触 则会刺激人体皮肤 0003 一次性吸收物品的一个问题是接触皮肤的吸收物品表面干燥 度问题 一次性吸收物品的面层材料的以下至少两个目的 第一 面层材料 提供了一些流体输送性能 这些性能包括快速收集穿过该面层并被 吸收芯吸收的流体 以及防止该吸收芯吸收的流体 再弄湿 也 就是说 只要流体被所述吸收芯吸收 就不会穿过上述面层回渗泄 露 从而弄湿穿用者的皮肤 一般来说 接触皮肤的表面越干燥 吸收物品就使人感到越舒适 第二 所述顶层由于顺从的 感觉柔软的 干燥的 而且对穿用者 皮肤无刺激 从而提供了皮肤舒适感 0004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具有波浪形的沿纵向具有大量凸出部分 的表层 沿该纵向的凸出部分对柔软感觉有利 但是不能保持其形状 穿着 时在压力下易于凹陷 更具体地说 由于该凸出部分具有如凸起的图案 该凸起的图案压 缩耐性差 随着凸出部分越来越多地凹陷 凸出部分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大增加 因此 它们不能预期地抑制不舒服 水分过多 或例如痒的皮肤烦 恼 此外 具有这种图案的凸出部分对穿戴者身体的运动具有有限的相 适应性 由于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和有限的相适应性 因此表层很有可能 引起皮肤摩擦 导致不能使设计的波浪形保持不平坦的优点 即柔 软感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 一种具有快速传输转移穿戴者排泄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 性 不会刺激穿戴者肌肤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000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其由上层 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 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 体赋形 然后接合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 上层非织造布 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 其特征是所述接 合部为圆环状的接合部 上层非织造布在圆环状接合部环内 及圆 环状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区域向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 该圆环状结合 部至少在一个方向成规则排列 000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所述圆环状接 合部的圆心位于多边说明书103690313A32 3页4形的角上 成规则排 列 上层非织造布在圆环状接合部环内的凸起部 以及圆环状接合部以 外的部分区域向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的高度为1 8mm 底面积为5 400mm2 0008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所述圆环状接 合部的圆心在正五边形角上 相邻两个正五边形的顶与顶重合或底 与底重合 成列规则排列 正五边形分布的圆环状接合部限定出五个圆环内的环内凸起部和一 个大致位于正五边形中心位置的中心凸起部 优选的是位于正五边形中心位置的中心凸起部的底面积稍大于环内 凸起部的底部面积 相邻两列圆环状结合部之间有线状压合点或圆环状的第二接合部 000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具有快速 传输转移穿戴者排泄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性 不会刺激 穿戴者肌肤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面层材料的接合部示意图 图2 为图1所示面层材料的圆环形接合部分布示意图 图3为面层材料各 凸点的底面积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的M M方向剖视图 图4b为图4中的N N方向剖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5a 5c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合部的其他连接点示意图 图6a 6b为一对相 互配合的压辊圆周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7a为图6a中的A1 A1方向剖视图图7b为图6a中的B1 B1方向剖视图图7c为图6a中的B2 B2方向剖视图图8为图7a 图7b配合的示意图 0011 在图中 1为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2为上层非织造布 3 为下层非织造布 4为上层 下层非织造布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 其 中 4a为圆环状的接合部 4b为第二接合部 5为上层非织造布的 凸起部 其中 5a为环内凸起部 5b为中心凸起部 10 20分别为相互配合的立体赋形辊的展开平面示意图 11为立体 赋形辊10上的圆环状赋形齿 15为立体赋形辊10上形成第二接合部 的压齿 21 22为立体赋形棍20上的柱状压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 述 0013 如图1 图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1 其由上层非织 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的接合而成 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2进行立体 赋形 然后接合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3上 上层非织造布2 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4 本发明提供的 面层材料的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接合的接合部示意 图如图1所示 接合部为成列分布的圆环状的接合部4a和相邻两列圆环状接合部之 间有线状压合点的第二接合部 成列分布的圆环状结合部在一个列方向成规则排列 圆环形接合部 可以为圆环状的实线或虚线压合分布 第二接合部为实线 虚线接合 当然 第二接合部不止限于实线 虚线接合 也可以为圆环状间隔分布的第二接合部接合 图2为图1所示面层材料的圆环形接合部分布示意图 五个圆环状接 合部的圆心分别位于正五边形各个角说明书103690313A43 3页5上 所述每列分布的正五边形在列方向成规则分布 所述成列分布的所 述正五边形的相邻两个正五边形的顶与顶重合或底与底重合 即成列分布每个正五边形在列所在方向成列规则排列 每个正五边 形有两个相邻的正无边形 正五边形的底与相邻一个正五边形的底 重合 正五边形的顶与另一个相邻的正无边形的顶重合 0014 如图3 4所示 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接合后 上层非织造布 在圆环状接合部环内 及圆环状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区域向外侧凸起 形成凸起部 凸起部的高度h为1 6mm 底面积为5 400mm2 所述凸起部高度h低于1mm 那么通过不平坦形成的捕获排泄物的空 间大小不够 并且将难以将排放到面层材料上的排泄物保持与皮肤 隔离的状态 如果凸起部高度h超过8mm 或凸起部底面积超过400mm2 上层非织 造布几乎不能保持其凸起部的形状 导致不能赋予柔性并难以将排 泄物捕获到凹陷中 正五边形分布的圆环状接合部限定出五个圆环内的环内凸起部5a和 一个大致位于正五边形中心位置的中心凸起部5b 中心凸起部的底面积与环内凸起部的底部面积大致相当 作为优选 的是 中心凸起部的底面积稍微大于环内凸起部的底部面积 即图4 b中的中心凸起部的底部尺寸d2稍微大于环内凸起部的底部尺寸d1 0015 图5a 图5c示出了圆环状接合部的其他分布示意图 圆环状接合部的圆心 可以位于正方形边形 六边形的角上或其他规则排列分布 0016 图6 8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的制备工艺 将外周面呈凹凸形状的第一压辊和外周面上具有与该第一压辊的凹 凸形状成啮合形状的凹凸形状的第二压辊相啮合的部位啮入上层非 织造布 对该上层非织造布赋予凹凸形状 通过吸引作用 在第一压辊的所述外周面保持对上述上层非织造布 赋予的凹凸状态的同时 通过第一压辊上的圆环状赋形齿11和压齿1 5将上层非织造布热压合于下层平坦的非织造布上 图6a为第一压辊的圆周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6b为第二压辊的圆周展 开平面示意图 图6a中的第一压辊的圆环状赋形齿11正五边形在一个方向连续分布 圆环状赋形齿的直径为4 10mm 圆环的壁厚为0 2 1mm 图6a中形成第二接合部的压齿15为虚线间断分布或实线连续分布 图6b上的柱状压齿21为正五边形分布 且与图6a中的圆环状赋形齿1 1配合 柱状压齿21可压入圆环状赋形齿11内 将上层无纺布赋形出 环内凸起部5a 图6b上的柱状压齿22位于五边形的中心位置 图6b上的柱状压齿22 可与图6a中的11配合 将上层无纺布赋形出中心凸起部5b 作为优选的是柱状压齿22的大小大于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援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工考试的实操电路题及答案
- 国际组织视角下的兽药残留风险分析与管理策略探究
- 全国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护环境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青岛市幼师考编笔试题及答案
- 青岛地铁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前端面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岗位模拟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煤厂原煤分级筛技术操作规程
- 方物电子教室q2用户手册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应用成型的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代替传统的铁皮风管
- JJF(石化)006-2018漆膜弹性测定器校准规范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东华软件需求调研提纲汇总版与03-02同步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课件
- 车辆交接协议书(标准版)
- 满族萨满教衰落原因探析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