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能力方面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2 / 15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教学难点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教学方法“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请同学背诵荀子劝学 。(2)用幻灯出示荀子劝学中的片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背诵或出示材料后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 126 页第3 自然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3 / 15请同学们思考:教材第 126 页第 3 自然段右下角老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第三节事物发展的状态一、量变与质变1量变、质变的含义(l)什么是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4 / 15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l)什么是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27 页第 2 自然段的事例。(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5 / 15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100c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准确掌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可见, “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显著”是质变的特点,6 / 15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过必须注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关节点。质变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把握质变这一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27 页第 3 自然段至第 128 页7 / 15第 1 自然段。教师提问: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单位数的变化的,并且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8 / 15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28 页第 2 自然段至第 3 自然段。看看教材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什么?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9 / 15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音乐符号 1、2、3、4、5、6、7,本身并不表达什么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26 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且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 十48”和“8 一 I8”的“公式” ,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 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 7 小时,抽出 l 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些学生读10 / 15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11 / 15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请同学阅读教材第 129 页第 2 自然段、第 3 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XX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12 / 15已经于 XX 年 10 月 15 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雄姿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 “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教材上举的宇宙速度的事例和黑格尔的这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请同学思考第 129 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3 / 15“一定的程度” 、 “一定的范围和限度” ,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课堂总结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并且,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哲学寓意是()A.要重视事物数量上的变化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路要一步一步地走D.生命在于运动朱镕基在人大十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 1997 年的14 / 158651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18914 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 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 1399 亿美元增加到 2864 亿美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万亿元,特别是发行 6600 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个事例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知识培训题课件
- 常州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 常熟融媒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茶艺基础期末考试及答案高一
- 2025普通员工合同协议书
- 2025权益代理委托合同
- 残疾人护理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版+答案版)
- 2025年舞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料位传感器项目建议书
- 天津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第11讲拓展四:导数中的隐零点问题(高频精讲)(原卷版+解析)
- 高一政治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 DZ∕T 0448-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正式版)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中考英语6-9年级词汇表
- 汽车吊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法律常识题库500题完整
- 基因工程与生命伦理
- 高中数学新教师培训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