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7秋02081016-实用汉语修辞作业答案.doc_第1页
北大17秋02081016-实用汉语修辞作业答案.doc_第2页
北大17秋02081016-实用汉语修辞作业答案.doc_第3页
北大17秋02081016-实用汉语修辞作业答案.doc_第4页
北大17秋02081016-实用汉语修辞作业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请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宋代陈騤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1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文则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1932年陈望道(人名)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第一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2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陈望道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3.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 、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第二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3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简洁有力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4.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 的凝固性的特点。(第二章第三节) 试题编号:11104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结构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5.对偶从意义上看,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 串对(又称流水对)。(第三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5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串对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6.否定句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称为双重否定 句。(第三章第三节) 试题编号:11106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双重否定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7.双音节 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第四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7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双音节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8.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叫 叠韵 。(第四章第七节) 试题编号:11108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叠韵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9.比喻 是汉语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第五章第一节) 试题编号:11109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比喻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0.根据引用形式的不同,引用而已分为明引、暗引和意引 。(第五章第十节) 试题编号:11110试题类型:填空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意引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二、选择。(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1.下列新闻标题中,_ 利用了话语的具体环境来提高表达效果。(第一章第四节) A. 茶农怕来“调茶组”B. 龙年忆凤忆严凤英C. 羊教授羊年话羊D. 姓“钱”不爱“钱”的钱锺书试题编号:12101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2.“千歌一律”盼创新从歌手大赛谈歌曲创作存在的问题, 说的是某届歌手大赛演唱新歌很多但听到脍炙人口的好歌。这个标题运用了_ 这一成语活用手法。(第二章第三节) A. 别指B. 易字C. 谐音D. 易色试题编号:12102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3.和长句相比,短句的特点不包括( )。 (第三章第二节) A. 明白易懂B. 实用性强C. 信息量丰富D. 感情色彩多样试题编号:12103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4.下列选项中,运用了“叠韵”这一手法的是_ 。(第四章第七节) 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D.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试题编号:12104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5.下列语句都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中不属于“以具体代抽象”这一小类的是_ 。(第五章第二节) A. 音乐教学ABC。B. 咱不能一受委屈就打退堂鼓。C. 他们甘愿做伯乐,资助了不少有志的华人青年。D. 化干戈为玉帛。试题编号:12105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三、判断。(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6.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这种现象称作谐音。(第二章第三节) 正确 错误 试题编号:13101试题类型:判断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7.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叫做散句。(第三章第一节) 正确 错误 试题编号:13102试题类型:判断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8.现代汉语声调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第四章第六节) 正确 错误 试题编号:13103试题类型:判断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19.借喻和借代的共同点是以喻体或借体代替本体。(第五章第二节) 正确 错误 试题编号:13104试题类型:判断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0.“夏雨遍地流”这句话的语音段落是“2+1+2”。 (第四章第四节) 正确 错误 试题编号:13105试题类型:判断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21.语境(第一章第四节) 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总得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而且它不能离开更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所有这一切都是语言的环境。试题编号:14101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总得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而且它不能离开更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所有这一切都是语言的环境。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2.倒装句(第三章第六节) 倒装句是指单句中的某个(些)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某个(些)分句颠倒了通常的顺序,这样的句子称做倒装句,改变通常顺序,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些)成分、分句,或是出于句子组织结构的需要。试题编号:14102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倒装句是指单句中的某个(些)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某个(些)分句颠倒了通常的顺序,这样的句子称做倒装句,改变通常顺序,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些)成分、分句,或是出于句子组织结构的需要。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3.叠音(第四章第七节) 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试题编号:14103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4.修辞格(第五章)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而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试题编号:14104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而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5.拈连(第五章第八节) 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连用于本体不适用于该词的后一事物。前一事物称为本体,后一事物称拈体,把两个事物拈连起来的词称为拈词,拈词多为动词,也有形容词、名词等词类的。拈词和本体的组合关系是合乎常规的,而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是超常规的,即一种变异。本体、拈词和拈体必须全部出现。试题编号:14105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连用于本体不适用于该词的后一事物。前一事物称为本体,后一事物称拈体,把两个事物拈连起来的词称为拈词,拈词多为动词,也有形容词、名词等词类的。拈词和本体的组合关系是合乎常规的,而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是超常规的,即一种变异。本体、拈词和拈体必须全部出现。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五、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26.请举例说明成语的活用方式。(第二章第三节) 成语的活用是指为了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成语灵活的加以运用。而成语活用的方式较多,常见的有:1.易字:即更换原形中的成分,这一种变体较多。例如:望洋兴叹望天兴叹。2.谐音: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易字”,但变体与原形更换的成分字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燃。3.拆用:将成语原形拆开运用。例如:亡羊补牢“补牢”莫待“亡羊”时。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例如:自讨苦吃“自讨苦吃”(指执着追求,迎难而上。贬义褒义)。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分的顺序。例如:喜新厌旧喜旧厌新。6.别指: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例如:骑虎难下(“虎”,指老虎。变体用于一则新闻报道的标题:珠漂队骑“虎”难下,说的是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段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的“虎”指“虎滩”)。试题编号:15101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成语的活用是指为了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成语灵活的加以运用。而成语活用的方式较多,常见的有:1.易字:即更换原形中的成分,这一种变体较多。例如:望洋兴叹望天兴叹。2.谐音: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易字”,但变体与原形更换的成分字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燃。3.拆用:将成语原形拆开运用。例如:亡羊补牢“补牢”莫待“亡羊”时。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例如:自讨苦吃“自讨苦吃”(指执着追求,迎难而上。贬义褒义)。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分的顺序。例如:喜新厌旧喜旧厌新。6.别指: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例如:骑虎难下(“虎”,指老虎。变体用于一则新闻报道的标题:珠漂队骑“虎”难下,说的是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段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的“虎”指“虎滩”)。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7.简述长句和短句各自的特点。(第三章第二节) 短句是指句子的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短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明白易懂。(二)感情色彩多样。(三)实用性强。长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信息丰富。(二)气势充畅。(三)脉络分明。试题编号:15102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短句是指句子的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短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明白易懂。(二)感情色彩多样。(三)实用性强。长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信息丰富。(二)气势充畅。(三)脉络分明。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8.简述借代和借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五章第二节) 借代和借喻都有一个“借”字,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即本体都不出现,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一个“代”,一个是“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存在比喻关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也可以说关系密切,但仅仅是比喻关系。由于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或特征,所以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试题编号:15103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借代和借喻都有一个“借”字,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即本体都不出现,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一个“代”,一个是“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存在比喻关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也可以说关系密切,但仅仅是比喻关系。由于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或特征,所以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9.什么是顶真?顶真有哪些修辞作用?(第五章第七节) 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又称顶针、连珠、联珠、蝉联。顶真也分为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根据顶真递接部分词、语、句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词的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同。(二)词组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词组。(三)句子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句子(或句子形式)。顶真的修辞作用:(一)顶真由于上递下接,环环相扣,所以显得结构严密,气势连贯。(二)顶真由于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所以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三)运用顶真格的句子,有的由于上下文句子结构一致,音节又相等,再加上有相同的词语递接,所以读来如明珠相连,圆活自如,滚滚而下,流畅自然。试题编号:15104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又称顶针、连珠、联珠、蝉联。顶真也分为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根据顶真递接部分词、语、句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词的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同。(二)词组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词组。(三)句子顶真。即顶真递接部分的相同文字为句子(或句子形式)。顶真的修辞作用:(一)顶真由于上递下接,环环相扣,所以显得结构严密,气势连贯。(二)顶真由于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所以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三)运用顶真格的句子,有的由于上下文句子结构一致,音节又相等,再加上有相同的词语递接,所以读来如明珠相连,圆活自如,滚滚而下,流畅自然。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六、分析论述题。(共2题,每题13分,共26分)30.什么是比喻?结合实例谈谈比喻的类型。(第五章第一节) 比喻就是日常人们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它是建立在心里学所说的类化作用基础上的,利用己知经验引起新的经验,通常是以易知来描述、说明难知,以具体来描述、说明抽象,轻车熟路,从而便于理解。比喻是汉语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本体是指被比喻的食物,喻体是指作比喻的食物,比喻词是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根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运用情况的不同,比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一)明喻。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在句中都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联结,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拟、若、仿佛、好像一样等。例如: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我心窝。(通俗歌曲)(二)暗喻。暗喻又称隐喻,它的本体和喻体也都在句中出现,但不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而是用“是、为、就是、变成、当作”等词语或其他某些方法来显示两者的关系。如果说明喻本体和喻体是相类关系,那么暗喻则是相合关系,暗喻比明喻形式上更紧凑,内容也更密切。暗喻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1.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等联结。这是暗喻的基本形式。例如:顾客是上帝。2.本体和喻体之间用破折号联结。例如:沙漠之舟骆驼。(三)借喻。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像”、“是”等词语,干脆把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做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例如:常去红土地吸吸“氧”(标题解放军报),文章说,上海有位83岁高龄的老干部,连续多年拄着拐杖到赣南苏区走访学习。面对有些人的不解,他的回答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赣南中央苏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这个老党员是来“吸氧”的。试题编号:16101试题类型:简答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比喻就是日常人们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它是建立在心里学所说的类化作用基础上的,利用己知经验引起新的经验,通常是以易知来描述、说明难知,以具体来描述、说明抽象,轻车熟路,从而便于理解。比喻是汉语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本体是指被比喻的食物,喻体是指作比喻的食物,比喻词是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根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运用情况的不同,比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一)明喻。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在句中都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联结,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拟、若、仿佛、好像一样等。例如: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我心窝。(通俗歌曲)(二)暗喻。暗喻又称隐喻,它的本体和喻体也都在句中出现,但不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而是用“是、为、就是、变成、当作”等词语或其他某些方法来显示两者的关系。如果说明喻本体和喻体是相类关系,那么暗喻则是相合关系,暗喻比明喻形式上更紧凑,内容也更密切。暗喻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1.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等联结。这是暗喻的基本形式。例如:顾客是上帝。2.本体和喻体之间用破折号联结。例如:沙漠之舟骆驼。(三)借喻。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像”、“是”等词语,干脆把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做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例如:常去红土地吸吸“氧”(标题解放军报),文章说,上海有位83岁高龄的老干部,连续多年拄着拐杖到赣南苏区走访学习。面对有些人的不解,他的回答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赣南中央苏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这个老党员是来“吸氧”的。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31.请从近期读阅的报纸或网页上选取具有声音美的五字、七字标题各一则(请注明出处和日期),并分析其修辞特点。(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