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2011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 1 1 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学校教育现象 的研究对象是 学校教育现象 2 2 教育现象包括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教育现象包括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3 3 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 既是 理论学科 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 既是 理论学科 也是 应用学科 也是 应用学科 4 4 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 学科基础知识 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 学科基础知识 教育学 教育学 科基础知识 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科基础知识 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 5 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创立私学 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创立私学 创立儒学 创立儒学 删订六经 删订六经 6 6 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 论语 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 论语 7 7 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 不愤不启 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 不愤不启 不排不发 不排不发 是孔子提出的 是孔子提出的 8 8 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 孟子 荀子 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 孟子 荀子 9 9 从 性善论 阐述他的观点是 孟子 从 性 从 性善论 阐述他的观点是 孟子 从 性 恶论 阐述他的观点是 荀子 恶论 阐述他的观点是 荀子 1010 后期称墨家为 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 自然 后期称墨家为 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 自然 主义者 主义者 1111 曾子所著 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 大学 曾子所著 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 大学 1212 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 中庸 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 中庸 1313 学记 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 乐正刻 学记 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 乐正刻 2 的作品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的作品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14 乐正真考证是 郭沫若 完成的 乐正真考证是 郭沫若 完成的 1515 大学 是 大学 是 学记学记 的教育的教育政治政治学基础 学基础 1616 中庸 是 中庸 是 学记学记 的教育的教育哲学哲学学基础 学基础 1717 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 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 专著是 学记 专著是 学记 被认为 被认为 1818 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 苏格拉底的多婆 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 苏格拉底的多婆 术 术 1919 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 苏格拉底 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亚里斯多德 2020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 理想国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 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21 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 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性贡献是他 首次系统阐述了体体 育 德育 智育 美育育 德育 智育 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22 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 雄判术原理 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 雄判术原理 2323 夸美纽斯是 夸美纽斯是 1717 世纪的捷克教育家 所著作是世纪的捷克教育家 所著作是 大教育学 大教育学 2424 洛克是 绅士教育 的代表著作是 教育漫画 洛克是 绅士教育 的代表著作是 教育漫画 2525 卢俊是 自然主义 的代表 著作是 爱弥儿 卢俊是 自然主义 的代表 著作是 爱弥儿 2626 裴斯泰洛齐是 要素教育 的代表 被成为 裴斯泰洛齐是 要素教育 的代表 被成为 1919 3 世纪中期以后到世纪中期以后到 2020 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27 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 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 普通教育学 是是 18601860 年出版的 年出版的 2828 福禄贝尔被称为 幼儿园之父 福禄贝尔被称为 幼儿园之父 2929 杜威是 进步主义教育学派 的代表 杜威是 进步主义教育学派 的代表 3030 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 史料真伪的鉴别 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 史料真伪的鉴别 鉴别 鉴别 包括 外部考证 和 内部考证 包括 外部考证 和 内部考证 3131 调查研究法可分为 确定课题 调查研究法可分为 确定课题 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 做 做 出结论 出结论 3232 调查研究法包括 调查 研究 访问 调查研究法包括 调查 研究 访问 3333 教育实验可分为 前实验设计 教育实验可分为 前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3434 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 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 孟子 尽心上孟子 尽心上 说 说 得得 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35 古代教育包括 奴隶制社会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 奴隶制社会教育 封建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教育 教育 3636 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 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 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产生 3737 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 商 周时代的 师氏 保 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 商 周时代的 师氏 保 氏 大司乐 大司徒 氏 大司乐 大司徒 3838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 是时称为 校 庠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 是时称为 校 庠 4 序 序 3939 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 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 2121 世纪的 宫廷学校 世纪的 宫廷学校 4040 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 西周教 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 西周教 育 育 唐代教育 唐代教育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 古代希腊教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 古代希腊教 育 育 欧洲中世纪教育 欧洲中世纪教育 4141 学习的内容是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学习的内容是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4242 西周 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 西周 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 平 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平 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分为 国学 和 张学教育 分为 国学 和 张学教育 4343 希腊 希腊 6 6 世纪形成了著名的 雅典 世纪形成了著名的 雅典 斯巴达 教 斯巴达 教 育体系育体系 4444 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 他们非常重视体育 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 他们非常重视体育 智育 和美育 史称智育 和美育 史称 和谐和谐 发展的教育发展的教育 称他们开设称他们开设 的主要学科一一 文法 修辞 辨证法 几何 天文 的主要学科一一 文法 修辞 辨证法 几何 天文 音乐 算术 为自由七艺 音乐 算术 为自由七艺 4444 唐代教育有 言学 唐代教育有 言学 么学 么学 言学分为 中央官 言学分为 中央官 司学 和 地方言学 司学 和 地方言学 4545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 言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 言学 私学 私学 书院 书院 4646 唐代 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唐代 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47 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教会学 教会学 5 校 是教育制度的主题 称 骑士教育 校 是教育制度的主题 称 骑士教育 4848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 骑士七技骑士七技 4949 骑士教育骑士教育 的内容为骑马 游泳 投枪 击剑 的内容为骑马 游泳 投枪 击剑 打猎 下棋 吟诗 称打猎 下棋 吟诗 称 骑士七技骑士七技 5050 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 是夏朝 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 是夏朝 5151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一个出现了一个 士士 独立阶层是我国独立阶层是我国 第一代教师群体第一代教师群体 5252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 设计者设计者 组织者组织者 领导者领导者 5353 1717 世纪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说世纪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说 教师是太阳教师是太阳 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54 俄国教育家 俄国教育家 乌伸斯基乌伸斯基 说说 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 伟大的事业 伟大的事业 5555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自韩愈的师说出自韩愈的师说 师说师说 5656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 加里宁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 加里宁 人类灵魂的工人类灵魂的工 程师程师 5757 19851985 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 9 9 月月 1010 日为教师节 日为教师节 来源 考试大来源 考试大 5858 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 又时教师的权利又时教师的权利 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59 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 观察力 注意力记忆 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 观察力 注意力记忆 力 力 6 6060 教师的语言包括 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体态语 教师的语言包括 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体态语 言 三种 言 三种 6262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长期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长期 性 性 6363 教师职前教育分为 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 教师职前教育分为 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 师范教育 和 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和 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64 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 中等师范教育 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 中等师范教育 和 高等师范教育 两级 分 中考 专科 本科 和 高等师范教育 两级 分 中考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四个层次 研究生 四个层次 6565 教师职后教育有 在职学习 脱产进修 岗位锻 教师职后教育有 在职学习 脱产进修 岗位锻 炼 炼 6666 脱产学习包括 读研 读博 访学 进修 脱产学习包括 读研 读博 访学 进修 6767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教育法 建立 建立建立 建立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考核 考核 19861986 年颁布的 年颁布的 6868 19951995 年年 1212 月月 1212 日颁布日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 规定规定 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69 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 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教育程度 教育年限 教育程度 教育年限 教育资金支付 教育资金支付 学科专业设置 学科专业设置 7070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71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 教育思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 教育思 7 想和教育观点 想和教育观点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 7272 教育通过对文化的 传递 教育通过对文化的 传递 选择 选择 融合 融合 创 创 造 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造 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73 科技是 科学 和 技术 的简称 科技是 科学 和 技术 的简称 7474 人的发展包括 身体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 身体发展 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 社会 社会 适应性 适应性 7575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 性 性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 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 性 性 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 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 发展内容和程序的 发展内容和程序的 差异性 差异性 7676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 遗传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 遗传 因素 因素 7777 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 不起决定作用 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 不起决定作用 7878 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不可替代 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不可替代 的 的 7979 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 主导作用 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 主导作用 8080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 家庭教育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社 社 会教育 会教育 8181 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 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 是 教育目的 是 教育目的 8282 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 因果关系 后因前果 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 因果关系 后因前果 8 8383 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 教育价值 决定的 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 教育价值 决定的 8484 教育的价值包括 社会价值 教育的价值包括 社会价值 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 8585 在近现代西方 康德 在近现代西方 康德 卢梭 卢梭 杜威 等人 是 杜威 等人 是 个人本位论 的代表 个人本位论 的代表 8686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 尔干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 尔干 孔德 孔德 凯乐斯仄德 凯乐斯仄德 纳 等人是 社会本位论 的代表纳 等人是 社会本位论 的代表 8787 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 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 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88 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 教劳结合 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 教劳结合 8989 德育教育是指 思想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 道德教 育 育 9090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 审美观点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 审美观点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 的教育的教育 9191 乳儿期 出生至一岁 婴儿期 一至三岁 幼和 乳儿期 出生至一岁 婴儿期 一至三岁 幼和 期 期 3 6 73 6 7 童年期 童年期 6 6 7 117 11 1212 少年期 少年期 1111 22 1422 14 1515 青年期 青年期 1414 15 1715 17 1818 9292 1999 6 131999 6 13 中央发布中央发布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国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93 学制是 学校教育制度 的简称 是一个 国家 学制是 学校教育制度 的简称 是一个 国家 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 它规定了 各级各类 的学校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 它规定了 各级各类 的学校 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 互关系 互关系 9 9494 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 壬寅学制 和 癸卯 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 壬寅学制 和 癸卯 学制 学制 9595 壬寅学制又名 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又名 钦定学堂章程 9696 癸卯学制又名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又名 奏定学堂章程 9797 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 日本明治维新 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 日本明治维新 时期的学制 时期的学制 9898 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壬子一癸丑学制 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壬子一癸丑学制 9999 壬戌学制是 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壬戌学制是 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100 壬戌学制借鉴的是 美国学制 壬戌学制借鉴的是 美国学制 101101 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 癸卯学制 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 癸卯学制 壬子 壬子 癸丑癸丑 学制 学制 102102 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 进入高一般采用的 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 进入高一般采用的 是 统一考试 制度 是 统一考试 制度 103103 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前教育系统 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前教育系统 初等教育系统 初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系统 104104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 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 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 原则以及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原则以及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 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发展他们的思想 想象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发展他们的思想 想象和 言语表达能力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求知俗望和良言语表达能力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求知俗望和良 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105 幼儿园一般分为 一年 幼儿园一般分为 一年 二年 或 三年 制 二年 或 三年 制 10 106106 初等教育又称 小学教育 初等教育又称 小学教育 107107 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 小学 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 小学 108108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 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 6 76 7 岁 岁 109109 中等教育分为二级 初级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分为二级 初级中等教育 高级中等 高级中等 教育 来源 考试大教育 来源 考试大 110110 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 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 新生 新生 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111 普通中等教育包括 初中 普通中等教育包括 初中 高中 高中 112112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 职业高中 中等专业学术 中等专业学术 持工学校 持工学校 113113 学制的三种类型 双轨制 学制的三种类型 双轨制 单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 分支型 学制 学制 114114 高等教育分为 专科教育 高等教育分为 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 研究 生教育 三个阶段 生教育 三个阶段 115115 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 工商管 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 工商管 理硕士理硕士 MBAMBA 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MPAMPA 教育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 等 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 等 116116 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 理 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 理 想课程 想课程 正式课程 正式课程 感知课程 感知课程 动作课程 动作课程 体验 体验 11 课程 课程 117117 学科课程有 科目本位课程 学科课程有 科目本位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 学术性学科课程 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118 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 以学生为本 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 以学生为本 119 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 认识教学 理论 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 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整体性 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民主原则 主体性原 则 121 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 布 鲁纳 122 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 123 教学工作包括 备课 上课 辅导答疑 作 业布置与批改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环节 124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它的代表人物是 卡尔罗 杰期 125 合作教育学派 数学理论以 雷先科娃 沙塔 洛夫 阿莫纳什维利 为代表 126 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 单元教学进 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127 上课 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 班级授课制 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 129 三项工作 了解和研究学生 钻研教材 准备 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130 语言性教学法有 讲授法 讹诈法 读书指 导法 131 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 观察 调查 考查 考试 132 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 现场教学 133 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 目标 过程 效 果 三个方面 134 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和 任务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的 形式和结构 教态自主 教学基本功 135 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 表现在 儿 童权利观念 儿童至上观念 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136 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7 德国教育家 福禄内尔 被称为 幼儿园之父 138 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 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 它的任务是 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13 139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 不要过早定向 140 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 为上级学校输送 合格新生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141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 教育 142 在 1993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 小学德育纲要 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143 在 1995 年国家教委颁布了 中学德育大纲 144 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 中学德育大纲 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45 中学智育的目标有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智力目标 146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技术教育 147 体育课教学包括 体育基础知识 身体锻炼 两部分 148 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教学卫生 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疾病防治 四部分 149 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 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 使学生掌握 14 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良 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50 智育的目标有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智力目 标 151 智 德 美三育提出在 1906 年 王国维 的 论教育之宗旨 五育提出在 民国时期 152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它是在 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 对 六到十一二 岁的儿童实 施的学校教育 153 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 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 2010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资料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资料 1 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 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 过程 2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 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 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 心理发展的水平和 特点 15 4 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在此期间 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过了这一时期 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这个时期称为 关键期 5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 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 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 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 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 间的差异 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 人格 又称个性 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 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7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 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 成分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8 认知过程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 做出计划和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 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 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 是个体在知觉 思维 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 16 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 掌握学习 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 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 掌握的程度 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 80 90 的教学 评价项目 11 性格 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 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 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凭借 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 知识 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 映象 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 技能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 方式 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 动作经验 15 行为规范 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 实现社会控制 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 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交往经验 16 强化 是指在刺激 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 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 正强化 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 率 18 负强化 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 17 的概率 19 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 其作用在于降 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 的目的 20 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 呈现一个厌 恶刺激 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 学科的基本结构 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 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 意义学习 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 的联系 23 接受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习者接受事物意 义的学习 24 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 导性材料 它的抽象 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 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增加 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 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 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 种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强化功能 26 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 18 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 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 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 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 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 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 掌握知识 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 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 附属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 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 学习搞好的一种需 要 31 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 观估计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 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 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 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 施展才能 力 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 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 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 替代性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 19 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 自我强化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 评价和自我监督 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 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学生努力 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 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 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 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 40 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 阻碍 41 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 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 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 垂直迁移 又称纵向迁移 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 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 一般迁移 也称普通迁移 非特殊迁移 是将一 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 方法 策略和态度等迁移 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 具体迁移 也称特殊迁移 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 具体的 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或 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 同化性迁移 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直接 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 20 去 46 顺应性迁移 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 时 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 形成 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 以适应 外界的变化 47 重组性迁移 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 成要素或成分 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 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 心向与定势 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 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 知识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 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 映 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 感性知识 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 映 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 理性知识 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 系 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 感知 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 表象 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 动的反映 54 概念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 21 的本质联系 55 命题 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反映的是不同 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 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 是个人能用言语 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 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 物 57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 是个体难以清楚 陈述 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 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 心智技能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 知识 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见 74 59 认知策略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 知识 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 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 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 实质上是掌 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 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 意义 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 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 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 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 并使之相互联 22 系的过程 64 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 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 意义的学习 65 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 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 直观 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 层意义 表面特征进行加工 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 具体的 特殊的 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 概括 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 综合 比 较 抽象 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 从而获得对一类事 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 一般的 理性的 认识的活动过程 68 变式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 本质属性 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 本质特征 69 前摄抑制 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 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 倒摄抑制 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71 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 习 72 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3 73 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 运动技能 是通过学 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 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 认知技能 是通过学 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 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 在头 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 操作模仿 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 式 77 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 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 成为定型的 一体化的动 作 78 操作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 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 和自动化 79 原型定向 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 了解 外化 或 物质化 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 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 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明确活动的方向 80 原型操作 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 把主 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 以外显的操作 方式付诸实施 24 81 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 化 由物质的 外显的 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 内 潜的 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 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 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 案 83 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有助 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84 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有助于学生 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5 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 的策略 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 的需要 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86 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运用 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 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87 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 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 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 新旧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5 89 元认知 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地说 是关于 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它 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 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90 问题 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 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 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 从 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2 理解问题 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 摒 弃无关因素 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 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 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 有社会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 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 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 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 聚合思维 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 得出一个正 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6 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 使思维相互撞击 迸发火花 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 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影响个人的行为选 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8 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 26 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 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 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 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 的行为 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是衡量 品德的重要标志 101 从众 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 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 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02 服从 是指在权威命令 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 的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 行为 103 认同 是在思想 情感 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 受他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 榜样一致 104 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 信念融为一 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5 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 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 27 代性学习 106 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与 过程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 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07 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 来的资料 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 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08 心理辅导 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 系中 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给学生 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 己 认识环境 依据自身条件 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 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 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增强与 维持学生心理健康 使其在学习 工作与人际关系各 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109 系统脱敏 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 某环境产生 敏感反应时 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 反应 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 不再发生敏 感反应 110 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 习结果 111 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 28 一定的教学目的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 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12 教学策略 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 一切活动计划 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 教学方法 的选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 相互作用设计等 113 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 指学生通过自身 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 略 114 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 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5 合作学习 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 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6 个别化教学 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 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17 程序教学 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 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 方法 118 计算机辅助教学 指使用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商银行2025长沙市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2025行业投资热点趋势报告
- 中国银行2025巴中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六安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班组安全自主管理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班组安全管理与建设培训课件
- 交通银行2025七台河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家小院课件
- 2025年营养指导员师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语文】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年会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撕脱伤皮肤护理查房
- 地球的外衣大气层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附答案)
- 呼吸性碱中毒急诊护理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名著章节课件-《水浒传》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巩固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