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_第1页
2011年7月-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_第2页
2011年7月-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_第3页
2011年7月-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_第4页
2011年7月-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2011 年年 7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 0370903709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C 0 270 27 A A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B B 综合创新综合创新 C C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D D 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C 1 351 35 A A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D 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践 的关系问题的关系问题 3 3 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种观点属于这种观点属于 C C 1 371 37 A A 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 B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C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D D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 4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C C 1 421 42 A A 持续性持续性 B B 绝对性绝对性 C C 一维性一维性 D D 伸张性伸张性 5 5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D D 1 611 61 A A 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的观点 B 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 C 坚持辩证的否定坚持辩证的否定 D D 坚持具体问题具坚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体分析 6 6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D D 1 561 56 A A 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 B B 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外部矛盾 C C 事物的主要矛盾事物的主要矛盾 D D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 7 7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这个寓言说明这个寓言说明 D D 1 861 86 A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C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 D 如果违背规律 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如果违背规律 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8 8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 A A 2 902 90 A A 一致的一致的 B B 不一致的不一致的 C C 同时的同时的 D D 不同时的不同时的 9 9 生活 实践的观点 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生活 实践的观点 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的提出者是的提出者是 C C 2 2 8989 A A 马克思马克思 B B 恩格斯恩格斯 C C 列宁列宁 D D 毛泽东毛泽东 10 10 从现象到本质 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说的是认识的从现象到本质 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说的是认识的 A A 2 1082 108 A A 辩证运动辩证运动 B B 绝对运动绝对运动 C C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 D D 辩证否定辩证否定 11 11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的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的是 D D 2 1142 114 A A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 B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C C 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 D 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相互转化 12 12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结成的 B B 3 1393 139 A A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 B B 经济关系经济关系 C C 交往关系交往关系 D D 竞争关系竞争关系 13 13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的提出者是的提出者是 B B 3 1633 163 A A 毛泽东毛泽东 B B 邓小平邓小平 C C 江泽民江泽民 D D 胡锦涛胡锦涛 14 14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B B 3 1603 160 A A 和平发展和平发展 B B 暴力革命暴力革命 C C 渐进改革渐进改革 D D 文化宣传文化宣传 15 15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D D 3 1343 134 A A 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意识 B B 具有宗教信仰具有宗教信仰 C C 具有语言文字具有语言文字 D D 制造使用工具制造使用工具 16 16 在商品赊购赊销中 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在商品赊购赊销中 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C C 4 1904 190 A A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 B B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 C C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 D D 贮藏手段贮藏手段 17 1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D 4 1984 198 A A 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 B B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 C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商品价值量由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 D 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 18 18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C C 4 2034 203 A A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 B B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C C 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D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2 力性质规律力性质规律 19 19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A 4 2174 217 A A 议会制议会制 B B 三权分立制三权分立制 C C 普选制普选制 D D 多党制多党制 20 20 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 C C 5 2295 229 A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 C 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D D 产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与 商业资本商业资本 21 2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B 5 2345 234 A A v mv m c c B B v v m xv v m x c cc c C C c v mc v m c cc c c cc c D D c v mc v m v v m xv v m x v v m xv v m x 22 22 平均利润形成之后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平均利润形成之后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 D D 5 2455 245 A A 生产成本上下波动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 B 平均利润上下波动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 C 价值上下波动价值上下波动 D D 生产价格上下波生产价格上下波 动动 23 23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A A 5 2575 257 A A 土地肥沃程度 地址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土地肥沃程度 地址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B B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C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 D 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24 24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 B B 6 2706 270 A A 国家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 B B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 C C 私人垄断资本私人垄断资本 D D 借贷资本借贷资本 25 2025 20 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 C C 6 2686 268 A A 卡特尔卡特尔 B B 辛迪加辛迪加 C C 混合联合企业混合联合企业 D D 康采恩康采恩 26 26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经济全球化本质上 B B 6 2916 291 A A 生产要素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化 B B 资源配置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 C C 国际分工普遍化国际分工普遍化 D D 市场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一体化 27 27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B B 7 3187 318 A A 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 B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 C 工农联盟工农联盟 D D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机关机关 28 28 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就必须坚持 A A 7 3237 323 A A 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 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 B 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C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 D 实行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29 29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A A 7 3247 324 A A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B B 按需分配按需分配 C C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D D 按资分配按资分配 30 30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A A 8 3518 351 A A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 B 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 D 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31 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ABDABD 1 451 45 A A 客观性客观性 B B 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 C C 辩证否定性辩证否定性 D D 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 32 32 规律具有规律具有 BCBC 1 781 78 A A 永恒性永恒性 B B 普遍性普遍性 C C 客观性客观性 D D 实践性实践性 33 33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 ABCABC 2 1012 101 A A 实践关系实践关系 B B 制约关系制约关系 C C 认识关系认识关系 D D 对立关系对立关系 34 3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CDACD 2 1072 107 A A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B B 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 C C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D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5 35 文化的根本特性有文化的根本特性有 ACDACD 3 1653 165 A A 创造性创造性 B B 无政府性无政府性 C C 自由性自由性 D D 兼容性兼容性 36 3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 ACAC 4 1834 183 3 A A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 B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C C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D 劳劳 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37 37 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 棉纱的生产成本包括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 棉纱的生产成本包括 ABCABC 5 2375 237 A A 耗费的棉花价值耗费的棉花价值 B B 磨损的机器设备价值磨损的机器设备价值 C C 工人劳动力价值工人劳动力价值 D D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8 38 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为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为 ABCDABCD 5 2475 247 A A 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 B 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 C 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 D 可可 以缩短流通时间以缩短流通时间 39 39 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 ABDABD 6 2916 291 A A 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 B 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C C 国际贸易自由度提高国际贸易自由度提高 D D 国际资本不国际资本不 充动大幅增加充动大幅增加 40 40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BCABC 7 3287 328 A A 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 B 要从具体国情出发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C C 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 D 要按发达要按发达 国家模式发展国家模式发展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41 41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481 48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 2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 3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 42 2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2 1092 109 答 答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这是因为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这是因为 1 1 只有经过这次飞跃 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只有经过这次飞跃 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 2 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 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使之得到检验 得到丰富和发展 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 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使之得到检验 得到丰富和发展 43 43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3 1543 154 答 答 1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存在于一切社会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存在于一切社会形 态之中 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态之中 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2 2 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 决定着社会发展的 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 决定着社会发展的 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4 44 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4 4 206 206 答 答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 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5 45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 5 2425 242 答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答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1 1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 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 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 比较高 反之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低 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 比较高 反之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低 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 2 2 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 的比重 的比重 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 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 反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 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 反 之 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小 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 之 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小 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 四 论述题 本大题共四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46 46 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2 1182 118 答答 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 也是马克思 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 也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 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 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1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因为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检验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因为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检验真 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 第二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它能把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 第二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它能把 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 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一般来说 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 如果取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 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一般来说 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 如果取 得了成功 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如果遭到失败 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得了成功 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如果遭到失败 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4 2 2 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问题 只有坚持实践 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问题 只有坚持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放弃被实践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放弃被实践证 明是错误的东西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就明是错误的东西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就 会亡党亡国 会亡党亡国 47 4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7 3257 325 答 一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 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答 一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 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 社会的物质基础 社会的物质基础 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 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 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 料私有制 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 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料私有制 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 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 发展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 这些经济文化落后 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 一般发展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 这些经济文化落后 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 一般 都受到国内存在的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 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都受到国内存在的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 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 发展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发展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要求 力状况的要求 二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二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 革命的成功 革命的成功 1 1 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 其社会历史背景是 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 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 其社会历史背景是 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 渐进式的改良 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 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渐进式的改良 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 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 到强国富民的目标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到强国富民的目标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 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 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 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 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 是根本不可能的 2 2 在革命前 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 压迫 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 在革命前 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 压迫 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 会变革 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 同时 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会变革 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 同时 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带领工人农民起来进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带领工人农民起来进 行革命 通过武装斗争 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 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行革命 通过武装斗争 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 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 有其深刻的内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 有其深刻的内外 原因 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是什么原因 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是什么 反常现象反常现象 和不该出生的和不该出生的 早产儿早产儿 20112011 年年 10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 0370903709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其代表人物是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其代表人物是 C C 0 50 5 A A 培根 洛克 培根 洛克 B B 圣西门 欧文 圣西门 欧文 C C 黑格尔 费尔巴哈 黑格尔 费尔巴哈 D D 斯密 李嘉图 斯密 李嘉图 2 2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的是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的是 D D 1 351 35 A A 辩证法观点 辩证法观点 B B 形而上学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C C 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 D D 唯心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3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C 1 411 41 A 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 4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 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另一个是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 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另一个是 A A 1 511 51 A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C 质量互变的观点 质量互变的观点 D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辩证否定的观点 5 5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 这句话强调的是 D D 1 611 61 A A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 D 要注重要注重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6 6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做到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 这是因为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做到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 这是因为 B B 1 661 66 A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C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 果果 D D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7 7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D D 1 851 85 A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C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 D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5 8 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D 2 932 93 A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B 辩证法的观点 辩证法的观点 C C 可知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可知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9 9 感觉 知觉 表象是 感觉 知觉 表象是 A A 2 1062 106 A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D 思想体系的三种形 思想体系的三种形 式式 1010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 从而不顾实际情况 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 从而不顾实际情况 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 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C C 2 1072 107 A A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B 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 C 唯理论的错误 唯理论的错误 D D 经验论的错误 经验论的错误 11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主要是因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主要是因为 B B 2 1182 118 A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B 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C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 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212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A 3 1373 137 A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B 劳动对象的广度 劳动对象的广度 C C 劳动者的素质 劳动者的素质 D D 劳动产品的质量 劳动产品的质量 13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D D 3 1443 144 A A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C 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 D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414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A A 3 1533 153 A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 C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 D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1515 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C C 3 1613 161 A A 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B B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C C 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D D 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1616 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B B 3 1573 157 A A 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 B B 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 C C 思想观点 思想观点 D D 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 1717 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D D 4 1924 192 A A 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B B 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C C 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D D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 1818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B 4 1904 190 A A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B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 C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 D 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 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 1919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可表示为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可表示为 A A 4 2014 201 A A m m v v B B v v m m C C m m c V c V D D c v c v m m 2020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B B 4 1864 186 A A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 B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C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D D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121 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A A 5 2325 232 A A 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B B 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 C 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D D 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2222 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 A 5 2285 228 A A 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B B 原材料储备时间 原材料储备时间 C C 停工时间 停工时间 D D 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232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 商品价值表现为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 商品价值表现为 C C 5 2385 238 A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B B 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C C 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D D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424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 B B 5 2535 253 A A 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 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 B B 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C C 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D D 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2525 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B B 5 2605 260 7 A A 土地的经营垄断 土地的经营垄断 B B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 C 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D D 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 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 业业 2626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 D D 6 2706 270 A A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B B 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 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 C C 垄断的银行资本 垄断的银行资本 D D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 2727 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 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 B B 6 2736 273 A A 垄断高价 垄断高价 B B 垄断低价 垄断低价 C C 浮动价格 浮动价格 D D 固定价格 固定价格 2828 列宁称之为 列宁称之为 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 社会主义的前阶社会主义的前阶 的是的是 C C 6 2986 298 A 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D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929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C C 7 3377 337 A A 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 B B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 C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D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030 马克思主义认为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D 8 3458 345 A A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 D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31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CDACD 0 50 5 A A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B B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C C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32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BCDBCD 1 821 82 8 A A 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B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C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333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CDACD 2 1252 125 A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 D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3434 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ABAB 3 140 1443 140 144 A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D 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3535 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 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 三权三权 是指是指 BCDBCD 4 2144 214 A A 财政权 财政权 B B 行政权 行政权 C C 司法权 司法权 D D 立法权 立法权 3636 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ABAB 5 2565 256 A A 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 B B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 C C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D D 借贷利息 借贷利息 3737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ABCABC 6 2996 299 A A 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B B 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C C 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D D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838 在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在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ABCABC 7 3367 336 A A 思想领导方面 思想领导方面 B B 政治领导方面 政治领导方面 C C 组织领导方面 组织领导方面 D D 经济领导方面 经济领导方面 3939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 ABCDABCD 8 3518 351 9 A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B 公有制形式不同 公有制形式不同 C C 分配原则不同 分配原则不同 D D 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4040 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ABDABD 8 3478 347 A A 工农差别 工农差别 B B 城乡差别 城乡差别 C C 行业差别 行业差别 D D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414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内涵和和理论品质理论品质 0 0 14 1914 19 答答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 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点说明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 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点说明 1 1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 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 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 2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理论 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理论 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 是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是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 3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 必须是在基本观点 基本立场 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 必须是在基本观点 基本立场 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 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 一脉相承 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 一脉相承 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 4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 不是孤立的 互不联系的 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 不是孤立的 互不联系的 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 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处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处 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242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 771 77 答答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 1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 2 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 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 4343 简述真理的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绝对性和和相对性相对性的含义 的含义 2 115 1162 115 116 答答 真理具有绝对性 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真理具有绝对性 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 绝对真理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1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这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这 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2 2 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 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这也是无条件的 绝对 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 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这也是无条件的 绝对 的 的 真理是绝对的 同时又是相对的 具有相对性 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真理是绝对的 同时又是相对的 具有相对性 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 相对真理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 真理的相对 性有两个含义 性有两个含义 1 1 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 是受条件制约的 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 是受条件制约的 2 2 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4444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 2024 202 答答 1 1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