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试卷答案_第1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试卷答案_第2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试卷答案_第3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试卷答案_第4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选择题 1 铺开中国大地壮丽山水画卷 纵览华夏历史辉煌灿烂文明 追忆东方巨人百年抗争岁月 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此刻最能完整表达你内心情感的应是 D A 中华之美 唯在山河壮丽 B 华夏文明 世界首届一指 C 百年抗争 实现民族复兴 D 伟大祖国 你是我的骄傲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留下了许多宝贵 的精神财富 如长征精神 大庆精神 栽人航天精神等 这些精神 D A 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B 贯穿于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C 构筑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集中体现 3 2013 年暑假 汉字听写类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和 汉字英雄 惊艳电视荧屏 节目的热播引发人们对于汉字 失写症 的热议 此后 成语英雄 中国谜语大会 等 节目也纷纷登场 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捧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 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B 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 C 汉字 失写症 要求人们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重视传统文化 D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 最古老的文字 4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 D A 立足现在 拒绝传统文化 拒绝外来文化 B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 吸取国外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 D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 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 屈服过 沉沦过 其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 A A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民族 B 中国地大物博 经得住这些考验和磨难 C 因为我们是正义的 正义最终能获得胜利 D 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6 下列选项中没有直接体现民族精神的是 A 2 A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B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C 位卑未敢忘忧国 D 先天下之忧而优 后天下之乐而乐 7 广大青年对一些外国节日 津津乐道 并且热烈庆贺 相反 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差不多 淡忘了 只有春节还保留着重大节日的风采 对此 我们应该 C A 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 通过立法禁止外国的节日 C 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D 固守中国的习俗 8 下列诗句这体现传统美德的是 B A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B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C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王伦送我情 D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9 1934 年 10 月至 1935 年 10 月 中央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长驱二万五千里 纵横 十一个省 终于以自己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 A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仍然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青少年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A B C D 10 先秦诸子 汉唐气象 宋明风韵 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 这说明中华文化 C A 一脉相承 亘古不变 B 一花独放 天下独尊 C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D 中西合璧 不分彼此 11 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 是时代赋予孝感的历史使命 为此 我市 近几年来 紧扣时代脉搏 大力倡导 弘扬孝文化 推进现代化 的文化发展理念 并将孝 感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为 中华孝文化名城 对建设 中华孝文化名城 认识错误的是 D A 有利于给孝感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B 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C 要把弘扬中华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 3 D 在青少年中开展孝德教育 只需要学习古代孝子的孝行 12 2014 年 4 月 1 日 教育部印发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提出把弘扬以 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A A 爱国主义精神 B 民族精神 C 时代精神 D 改革创新 13 2013 年暑假 央视推出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 带动全国兴起一股 汉字热 汉字文化节目的举办 B 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爱国情 感 不利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兴趣 A B C D 14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品质 D A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B 一成不变 C 时代性与民族性 D 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15 几千年来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断 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 D A 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 B 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有各自特色 C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不一样 生命力最旺盛 D 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6 下列属于我国文化遗产的有 A 故宫博物院 艾菲尔铁塔 苏州评弹 秦始皇陵兵马俑 A B C D 17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传统 这些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 C 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道路 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 B C D 4 18 某班准备召开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你认为值得继 承和发扬的是 D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天道酬勤 小国寡民 老死不相往来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A B C D 19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 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 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写下的这 一对联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 C A 敬业乐群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B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D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20 2010 年世博会期间 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 以寻觅为主线 引导参观者欣赏中 华文化 感悟中华智慧 战国铜车马 以 LED 动画形式 呈现出 清明上河图 传递着古 老中国夺得智慧 这 B A 表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精华 B 展现了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 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D 说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21 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一次科技文化的交流盛会 更是一次世界文化的碰撞会 面对不同文化 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 A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B 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改造中华文化 C 排斥外来文化 保护自己优秀文化 D 相互借鉴 一定达到统一 22 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 他感叹地说 长城太雄伟了 在这里 我们要对中华文明 表示极大的崇敬 奥巴马之所以 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 是因为 C A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 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 C 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 D 万里长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 23 中国文化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下面列举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选项中 不 5 属于传统美德的是 C A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C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D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4 国务院决定把每年 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 文化遗产日 设立 文化遗产日 C 能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不受任何破坏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 凸显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营造全民参与文化保护 的良好氛围 A B C D 25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D A 是文人创造的 B 是汉族人民创造的 C 是下层劳动人民创造的 D 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26 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都有着百折不挠 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它根源于 C A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中华民族精神 C 中华文化 D 中国传统的人文思 想 27 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异彩纷呈 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是 C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A B C D 28 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理解没有错误的是 D 中华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 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国发展道路具有 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 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6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 B C D 29 下面的谚语 成语或格言中 不属于优良的中华文化的是 B A 车到山前必有路 B 各人自扫门前雪 休管他人瓦上霜 C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D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 30 过去讲爱国往往与忠君相联系 今天我们讲爱国 与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是 有机统一的 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是要求我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 而是主张适度消费 理性消费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说法有 C 传统美德既是过去的 也是现在的 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 优良传统的精神也改变了 传统美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 B C D 31 2010 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以 羊 为主体形象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羊是吉祥之物 羊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 祥 相通 吉祥 也写作 吉羊 因此 取 羊 的创意 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也寓意着广州人民将以美好的姿态迎接亚 运会 2010 年亚运会会徽表明 A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 D 中华传统文化保守落后 32 世界给我十六天 我给世界五千年 中国人民在申办 举办北京奥运会过程中如此充 满自信是因为 B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 历久弥新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许多国人仍然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朝王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A B C D 33 2009 年 10 月 6 日晚 由张艺谋执导的意大利经典歌剧 图兰朵 在国家体育场 鸟巢 7 隆重上演 古老的 图兰朵 焕发出富有东方美感与时代气息的绝代风华 这告诉我 B 意大利歌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必须积极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并进行创新 中华文化深刻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A B C D 34 2010 上海模拟 2010 年 2 月 21 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披露 由中国选送的古籍经典 诗经 在刚刚结束的德国莱比锡 世界最美的书 评选中一举夺魁 这 A 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领导着世界文化潮流 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抵制外来文化 A B C D 35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以 和谐中华 活力山东 命名 以 11 个 竞技人形 为主要构成元 素 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 中华 的 华 字 会徽设计中巧妙地 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 文化内涵深厚 这表明 B 独特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我们要弘扬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语言文字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A B C D 36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出丰富的民族文化 这其中既有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精 华 又有与民族精神相悖的文化糟粕 下列属于文化精华的有 A 顾大局 识大体 等级主义 重勤俭 讲团结 抹杀个性 轻视权利 重操守 重自强 A B C D 37 冯小刚 陈道明 张国立等影视明星联名发起 心系灾区 送水赈灾 活动 并率先捐出 8 共 100 万元的购水善款 慈善明星陈光标购买了 3000 吨矿泉水运往灾区 他们这样 B 是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表现 弘扬了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体现了助人为乐 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A B C D 38 多选 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以美食为窗口 介绍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 从精致的选材 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 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进而形成文化认同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这部纪录片 AC A 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B 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了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 C 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 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D 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 二 非选择题 39 中华民族的文化因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也因为中华民族的 合和 精神 是中华 文化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完全断绝坚强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灿烂 的文化给世界文明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基础 1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典型事例 3 分 京剧 故宫 编钟 方块字等 2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分 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 4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 分 取其精华 取其糟粕 40 2009 年 11 月 16 日 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市正式开馆 迎来探询中国文字历史 向往中华文明的海内外参观者 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 以一座状如古代城堞的现代建筑 承载 起中国文字的久远血脉 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新的传奇 该馆是我国首座 也是世界唯一的以文 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 金文 简牍和帛书 少数民族文字等 犹如一部让 9 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中国文字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5 分 2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 历久弥新 5 分 答案 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2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 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