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_第1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_第2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_第3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_第4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什么是模拟信号 什么是数字信号 答 参量 因变量 取值随时间 自变量 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 或者通俗地讲 波形为连续曲线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在其出现的时间内具有无限个可 能的取值 自变量取离散值 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实际应用中的数 字信号一般是只有两个取值 0 和 1 的脉冲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在于 模拟信号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而数字信号为有限个取值 通常只有 0 和 1 两个值 1 2为什么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 对抽样间隔有什么要求 答 为了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传输以提高通信质量 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转化位数字信号 而这种 A D 转换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 把模拟信号变成离散信号 为了能从 抽样后的信号 离散信号 中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要求抽样间隔小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 频率分量所对应信号周期的一半 或者说 要求抽样频率大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1 3为什么要对离散信号进行量化 答 离散信号尽管在时间上是离散的 但其幅度的取值却有无限多个 注意不是无限大 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模拟信号 因此 没有实用价值 只有把离散信号进行量化 把无穷个取值 变成有限个 把离散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才能使模拟信号发生质变 可见 离散信号是模拟信 号通往数字信号的桥梁 1 4设信道带宽为 3KHz 信噪比为 20dB 若传输二进制信号 则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 因为已知信噪比为 20dB 即 N S lg1020 所以 100 N S 由香农公式可得信道容量为 bpsC19941647 6 3000 1001 log3000 2 1 5设英文字母 e 出现的概率为 0 105 x 出现的概率为 0 002 试求 e 及 x 的信息量 解 e 的信息量 bitI e 25 3 105 0 1 log2 x 的信息量 bitIx97 8 002 0 1 log2 1 6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 A B C D 和 E 组成 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 1 4 1 8 1 8 3 16 和 5 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 平均信息量 即信息源的熵 log 1 2i n i i xPxPH 16 5 log 16 5 16 3 log 16 3 8 1 log 8 1 8 1 log 8 1 4 1 log 4 1 22222 符号比特 23 2 1 7 一个由字母 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 00 代 替 A 01 代替 B 10 代替 C 11 代替 D 每个脉冲宽度为 5ms 1 不同的字母是等概率可能出现时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 若每个字母出现的概率为 PA 1 4 PB 1 5 PC 1 4 PD 3 10 试计算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解 1 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的 即出现概率均为 1 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 2 4 1 log 4 1 4 2 H 因为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 每个脉冲宽度为 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3 101052 T s 则每秒传送的符号数为 取取取取取Baud T RB 100 1 平均信息速率为 sbMRHRR BBb 2001002log2 2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 985 1 10 3 log 10 3 4 1 log 4 1 4 1 log 4 1 5 1 log 5 1 2222 H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bHRR Bb 5 198100985 1 注 因为该题一个字母用两位二进制码元表示 所以属于四进制符号 注 因为该题一个字母用两位二进制码元表示 所以属于四进制符号 1 8 对于二进制独立等概率信号 码元宽度为 0 5ms 求波特率和比特率 若改为四进制信号 再求波特率和比特率 解 因为是二进制信号 所以一个码元表示一个符号 则有码元速率 调制速率 取取取取取Baud T RB 2000 105 0 11 3 2 比特率等于波特率 sbRR Bb 2000 2 在保证信息速率不变的前提下 若改为四进制信号 则两个二进制码元表示一个四进制符号 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 sT001 0 105 02 3 波特率 单位时间传输的符号数 为 取取取取取Baud T RB 1000 10 11 3 4 注 此时的波特率实际上是四进制符号 码元 的传输速率 比二进制波特率小一半 比特率为 sbMRR Bb 200021000log2 若信息速率可变 则波特率仍为二进制时的 2000Baud 而比特率为 4000b s 1 9 已知电话信道的带宽为 3 4kHz 试求 1 接收端信噪比为 30dB 时的信道容量 2 若要求该信道能传输 4800b s 的数据 则接收端要求最小信噪比为多少分贝 解 1 1000 NS 即 30dB 信道容量 sb N S BC 104 3 10001 log104 3 1 log 4 2 3 2 2 因为 1 log 2 N S BC 所以 dB N S BC 2 266 1 1212 4 3 8 4 1 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计算机数据 电话信道带宽 3 4kHz 信道输出的信噪比为 20dB 该终端输出 128 个符号 各符号相互统计独立 等概率出现 计算信道容量 解 100 NS 即 20dB 信道容量 sb N S BC 1026 2 1001 log104 3 1 log 4 2 3 2 1 11 黑白电视图像每幅含有 3 105个象素 每个像素有 16 个等概率出现的亮度等级 要求 每秒钟传输 30 帧图像 若信道输出信噪比 30dB 计算传输该黑白电视图像所要求的信道的最 小带宽 解 每个像素所含信息量 bitH416log 2 信息传输率即信道容量 sbC 106 3 301034 75 又因为信道输出 1000 NS 即 30dB 所以信道最小带宽为 Hz NS C B 106 3 10001 log 106 3 1 log 6 2 7 2 2 1 已知两个线性已调信号为 1 tttf c coscos 2 tttf c cos sin5 01 式中 6 c 分别画出他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解 1 tttf c coscos 1 的波形见图 2 1 1 a 其频谱为 2 1 1cc F 5 7 5 7 2 频谱图见图 2 1 1 b 2 tftf c cos sin5 01 2 的波形如图 2 1 2 a 其频谱为 2cc F 2 5 0 cc j 6 6 5 5 7 7 4 j 频谱图 2 1 2 b 2 2 一调制系统如题 2 2 图所示 为了在输出端得到 f1 t 和 f2 t 试确定接收端的本地载波 c1 t 和 c2 t 相乘 相乘 相加 相乘 相乘 低通 低通 1 tf 2 tf 1 tf 2 tf 2 tc 1 tct 0 cos t 0 sin 发送端接收端 习题2 2图 解 A 点信号为ttfttf 0201 sin cos 这是两个互相正交的双边带信号 它们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 所以可确 定ttc 01 cos ttc 02 sin 上支路 相乘后 cos sin cos 00201 tttfttf tttfttf 0020 2 1 cossin cos ttfttftf 02011 2sin 2 1 2cos 2 1 2 1 经低通 得到 2 1 1 tf 下支路 相乘后 sin sin cos 00201 tttfttf ttftttf 0 2 2001 sin sincos ttftfttf 02201 2cos 2 1 2 1 2sin 2 1 经低通 得到 2 1 2 tf 2 3 如题 2 3 图 a 所示调制系统 已知 f t 的频谱如题 2 3 图 b 载频 21 H 1 且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 频率为 1 求输出信号 s t 并说明是何种调制信号 相乘器 理想 低通 相乘器 相乘器 理想 低通 相乘器 相加器 tf ts t 1 cos t 2 cos t 1 sin t 2 sin a A 0 F H H b 习题2 3图 A B C D E F G H 解 设左边输入端相乘器的入点为 A 点 上下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入点各为 B 和 C 点 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出点各为 D 和 E 点 相加器上下两个入点分别为 F 和 G 点 相加器的出点为 H 点 则该调制系统各点的波形如题 2 3 解图所示 从 H 点的波形可以看出 该调制系统是一个采用混合方法产生 SSB 信号的调制器 其时域表达式为 ttfttfts ttfttfts SFts USB LSB H sin 2 1 cos 2 1 sin 2 1 cos 2 1 1212 2121 1 2 4 证明在题 2 4 图电路中 只要适当选择放大器增益 K 不用滤波器也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tf tsDSB tA c cos K 1 x 2 x 习题2 4图 2 1 ax 2 2 bx 解 22222 222 2 2 2 1 2 1 cos cos 2 cos cos cos cos tAbaKtAtfbaKtfbaK tAtfbtAtfaK bxaxts tAtfx tAtfKx cc cc DSB c c 可见 要使系统输出为 DSB 信号 只需0 2 baK即可 即当放大器增益满足 a b K 2 时 不用滤波器也可实现抑制载波 的双边带调制 2 5 什么时候适合采用 FDM 答 FDM 是一种利用频谱搬移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所以 要进行 FDM 首先要求信道的通频带必须大 于预复用各路信号频谱宽度总和的二倍 对于双边带信号而言 且各路载波能够实现 其次 该信道的频率资源不紧张 允 许用比较宽的频带传输信号 最后 对电路的复杂性和经济性要求不苛刻 2 6 FDM 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 FDM 的理论基础就是 信号与系统 课程中讲过的调制定理 也叫频谱搬移定理 该定理的内容是 信号 tf与正弦型信号 t c cos和t c sin 相乘 相当于把 tf的频谱 F搬移到 c 处 频谱形状 不变 幅度减半 搬移后的频谱仍然保留原信号的全部信息 2 7 设信道带宽为 10MHz 信号带宽为 1 5MHz 若采用 FDM 进行多路传输 试问该信道最多可传输几路信号 答 若采用双边带调制 则每路信号带宽为MHzW35 12 考虑留出保护带 各路信号频谱之间的空白带 10MHz 带宽的信道最多可复用 3 路信号 若采用单边带调制 则每路信号带宽为MHzW5 1 考虑留出一定的保护带 10MHz 带宽的信道最多可复用 6 路信号 2 8 已知一个受 1kHz 正弦调制信号调制的角调制信号为 cos25cos 100 ttts mc 1 若为调频波 求 m增加 5 倍时的调频指数和带宽 2 若为调相波 求 m减小为 1 5 时的调相指数和带宽 解 1 调频 mm FM FM f fAK max m 增加 5 倍时 FM 下降 5 倍 带宽下降 5 倍 2 调相 m 减小为 1 5 KPM不变 带宽不变 2 9 在例题 2 2 中 若峰值频偏变为 1kHz 计算 1 2 3 解 fm 10kHz fmax 1kHz 1 BFM 2 fmax fm 2 1 10 22 kHz F BFM 2fm 1 1 22 20 1 0 1 2 幅度加倍 意味着 F 0 2 所以 BFM 2 F 1 fm 2 0 2 1 10 24 kHz 3 BFM 2 fmax fm 2 1 20 42 kHz 3 1 TDM 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 时分复用的理论基础是抽样定理 3 2 TDM 与 FDM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FDM 是用频率区分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各路信号 各路信号在频谱上互相分开 但在 时间上重叠在一起 TDM 是在时间上区分同一信道上轮流传输的各路信号 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相分开 但在 频谱上重叠在一起 3 3 抽样后的信号频谱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混叠 答 当抽样频率低于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的 2 倍时 抽样后的信号频谱将发生混叠 3 4 量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 量化的目的是将抽样信号在幅值上进行离散化处理 即将无限个可能的取值变为有限个 3 5 什么是均匀量化 它有什么缺点 答 均匀量化是量化间隔相等的量化 其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 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 因此当信号较小时 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也很小 难以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3 6 为什么要进行压缩和扩张 答 压缩和扩张的目的是在不增加量化级数的前提下 利用降低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来提高 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即信号幅度小时 量化间隔小 量化误差小 信号幅度大时 量化间隔 大 量化误差大 保证了信号在较宽的动态范围内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克服了均匀量化的缺 点 方法是发信端加压缩器 对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收信端加扩张器 对信号进行扩张处理 压缩器与扩张器总的传输函数应为常数 也就是线性变换 3 7 对 10 路带宽均为 300 3400Hz 的话音信号进行 PCM 时分复用传输 抽样速率为 8kHz 抽 样后进行 8 级量化 并编为自然二进制码 求传输此复用信号信息传输速率 解 因为抽样后进行 8 级量化 所以编码位数为 3 3 8 设一个模拟信号ttf cos109 若对 f t 进行 41 级均匀量化 求编码所需的二进制 码组长度和量化台阶 解 因为 25 41 26所以二进制码组长度 K 应取 6 kfnRR sBb sbitRb 104 2310810 53 量化台阶 3 9 对一个基带信号tttf 4cos22cos 进行理想抽样 为了在收信端能不失真地恢复f t 问抽样间隔如何选择 若抽样间隔取 0 2s 试画出抽样后的信号频谱 解 因为基带信号的 tf的最高频率为 2Hz 所以抽样频率 s f应满足 Hzff Hs 42 抽样间隔 s ff T Hs S 25 0 2 11 基带信号的频谱 44 2 22 M 抽样信号的频谱 n s s s nM T M 1 又因为样间隔取 0 2s 所以 10 2 s s T 抽样信号的频谱图如图题 3 9 所示 0 2 4 6 8 10 2 4 6 8 10 5 10 s M 习题3 9图 3 10 分别画出带通型信号抽样频率 s f随信号最高频率分量 H f和最低频率分量 L f变化的关系曲 线 并说明当 L f不断增大时 s f的变化趋势 注 H f与 L f均以NB为变化步长 画到6 N即可 本题题解略 VV488 0 41 20 41 1 19 4 1 在 M 调制中 抽样频率越高 量化噪声越小 那么提高抽样频率对系统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解 在 M 调制中 抽样频率越高 量化噪声越小 但增大 s f 就增加了信号的传输带宽 降低了频带利用率 4 2 M 调制与 PCM 调制有何异同点 解 增量调制是在 PCM 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方法 可以看成是 PCM 的一个特例 它具有 码位少 只有 1 位 编码设备简单 单路时不需要同步优点 它所产生二进制代码表示模拟信号前后两个抽样值的差别 增 加 还是减小 而不是代表抽样值的大小 PCM 调制中 每一个样值编 8 位码 编码设备复杂 它所产生二进制代码表示模拟信号瞬时抽样值的量化值的大小 4 3 按增量总和调制工作原理 画出调制器框图和解调器框图 本题题解略 4 4 分析 M 调制的二进制输出和增量总和调制的二进制输出分别代表什么信息 解 增量调制的二进制代码携带输入信号增量的信息 或者说携带输入信号微分的信息 调制的代码实际上是代表输入信号振幅的信息 5 1 按 CCITT 建议 两种制式的 PCM 高次群复用系列中 各次群的话路数和速率分别是多少 答 两种制式的 PCM 高次群复用系列中 各次群的话路数和速率如下表 2M 系列1 5M 系列群号 速率路数速率路数 一次群2 048Mb s301 544 Mb s24 二次群8 448 Mb s30 4 1206 312 Mb s24 4 96 三次群34 368 Mb s120 4 48032 064 Mb s96 5 480 四次群139 264 Mb s480 4 192097 728 Mb s480 3 1440 五次群564 992 Mb s192 4 7680397 200 Mb s1440 4 5760 5 2 PCM 复用与数字复接有何区别 目前普遍采用数字复接的理由是什么 答 PCM 复用 对多路的话音信号直接编码复用的方法 缺点是编码速度非常高 对电路及元器件的精度要求很高 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数字复接 将 PCM 复用后的低速率信号再进行时分复用 形成更多路的数字通信 优点是经过数字复用后的数码率提高 了 但是对每一个基群的编码速度则没有提高 实现起来容易 因此目前广泛采用数字复接来提高通信容量 5 3 数字复接分几种 复接方式有几种 答 数字复接的方法分 同步复接 异源复接 异步复接 复接的方式分 按位复接 按字复接 按帧复接 5 4 异源 准同步 复接有什么特点 答 异源 准同步 复接 被复接的各输入支路之间不同步 并与复接器的定时信号也不同步 但是各输入支路的标 称速率相同 也与复接器要求的标称速率相同 但仍不满足复接条件 复接之前还需要进行码速调整 使之满足复接条件再 进行复接 5 5 同步数字系列 SDH 相对于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 有哪些优点 答 同步数字系列 SDH 相对于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 优点是 SDH 网有了世界性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 NNI 从而简化了信号的互通以及信号的传输 复用 交叉连接等过程 SDH 网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 称为同步传递模块 并具有一种块状帧结构 允许安排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 络的维护 SDH 网有一套特殊的复用结构 允许现存的准同步体系 PDH 同步数字体系 和 B ISDN 的信号都能纳入其帧结 构中传输 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SDH 网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置和控制 增加新功能和新特性非常方便 适应将来不断发展的需要 SDH 网有标准的光接口 5 6 简述 SDH 的复用原理 答 SDH 最基本 最重要的数据块为同步传输模块 STM 1 更高级别的 STM 一 N 信号则是将 STM 1 按同步复用 经字节间插后形成的 STM 一 1 帧结构由 9 行 270 列组成 每列宽一个字节即 8 比特 整个帧容量为 261 9 9 2430 字节 相当于 2430 8 19440 比特 帧传输速率为 8000 帧 秒 即 125 s 一帧 因而 STM l 传输速率为 155 520Mb s STM 1 帧结构字节的传送是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按行进行 首先传送帧结构左上角第一个 8 比特字节 依次 传递 直到 9 270 个字节都送完 再转入下一帧 6 1 已知二进制数字信息序列为 画出它所对应的双极性非归零码 传号差分码 CMI 码 数字双相码的波形 解 各种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双极性 E 非归零码 E 0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1 CMI 码 传号 E 非归零码 E 数字 双向码 条件 双向码 题解6 1图 6 2 已知数字码元序列为 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 AMI 码和 HDB3码的波形 解 各种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单极性 非归零码 1 0 0 1 1 0 0 0 V 0 1 1 B 0 0 V 0 1 0 1 1 0 0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AMI 码 HDB3码 题解6 2图 6 3 有 4 个连 l 与 4 个连 0 交替出现的序列 画出用单极性不归零码 AMI 码 HDB3码表示时的波形图 解 各种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题解6 3图 6 4 已知信息速率为 64kb s 若采用 0 4 的升余弦滚降频谱信号 1 求它的时域表达式 2 画出它的频谱图 3 求传输带宽 4 求频带利用率 解 1 当 0 1 时的升余弦滚降特性 H s sss ss s s T TTT TT T T H 1 00 1 1 2 sin1 2 1 0 相应的时域特性为 222 41 cos s s s Tt Tt T t Sath 将4 0 3 1064 11 s s f T代入 得到它的时域表达式 4 4 4 1062 2 1 102065cos 104 6 tSath 2 它的频谱图如下图所示 3 传输带宽 因为 0 4 即有 6 89644 14 1 1 kHzfff ssH 4 频带利用率 Hzsbit b 43 1 4 01 2 1 2 6 5 设基带系统的发送滤波器 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的总特性为 H 若要求以 2 Ts 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试检 验图题 6 5 所示各种 H 能否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题6 5图 解 解题思路 由H 等效矩形 求为等效矩形带宽 2BB RB 2B 与 2 TS比较 各小题解答如下 a 其它0 21 B T H s 所以 s T B 2 1 无码间干扰传输码率 ss B TT BR 21 2 max 所以该H 不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b 因为 ss T BB T2 3 2 3 所以 ss B TT BR 23 2 max 这时虽然传输速率小于奈奎斯特速率 但是因为 maxB R不是 2 Ts的整数倍 所以仍然不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这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图中 h t 是该H 的单位冲击响应 从图中已知无码间干扰的最小时间间隔为3 ss TT 无码间 干扰的最大传码率为 ss B TT R 31 max 因为 2 Ts不是 3 Ts的整数分之一 所以抽样仍然不能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c 因为 ss T BB T 1 2 2 所以 s B T BR 2 2 max 所以这是正好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d 因为 ss T BB T2 1 2 所以无码间串扰传输最大速率 ss B TT BR 21 2 max 所以该H 不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6 6 设二进制基带系统的传输特性为 其它 0 cos1 000 H 试确定系统最高的码元传输速率 RB及相应的码元间隔 Ts 解法 1 根据已知有 0 00 0 2 02 HHH H为升余弦型 将 H分成宽度为 0 0 的小段 然后将各小段在 22 0 上叠加 将构成等效低通 矩 形 传输函数 如题解 6 6 图所示 它示理想低通特性 等效矩形 其它0 2 00 H 等效矩形宽度为 0 4 1 eq B 最高的码元传输速率 0 2 1 2 eqB BR 相应的码元间隔 0 2 1 B s R T 解法 2 令 2 0 s T 代入上式得 其它 0 2 cos1 2 0 s s T T H 此传输函数就是1 的升余弦频谱特性的传输函数 所以 B R 0 2 1 0 2 s T 6 7 试求用两个相隔一位码元间隔的 x xsin 波形的合成波来代替传输系统冲激响应的 x xsin 波形的频谱 并说明其传递函数的 特点 解 根据题意有时域表达式 Tt Tt t t sin sin 转换到频域有 j eG 1 2 此式即为其传输函数 可以看出传输函数为余弦形式 而带宽并未宽展 但 值变大 6 8 已知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系数的八进制表示为 107 若移位寄存器的起始状态为全 1 1 求末级输出序列 2 输出序列是否为 m 序列 为什么 解 1 因为特征多项式系数的八进制表示为 107 所以特征多项式为 1 26 xxxxf 该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反馈 0126 aaaa 在移位寄存器的起始状态为全 1 情况下 经过 1 次移位 移位寄存器的状态仍然为 1 所以末级输出序列为 111 2 输出序列不是 m 序列 因为特征多项式不是本原多项式 6 9 已知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系数为 51 若移位寄存器起始状态为 10000 1 求末级输出序列 2 验证输出序列是否符合 m 序列的性质 解 1 因为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系数为 51 其本原多项式如下表 本原多项式 51 1 0 10 0 1 C0 C1 C2C3C4C5F1 x x5 x2 1 C5 C4 C3C2C1C0F2 x x5 x3 1 以 F1 x x5 x2 1 为例 画出其 5 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如题解 6 9 图所示 5 a4 m 3 m2 a 0 舆 6 5 则求出其末级输出序列为 2 因为序列周期为 51 周期 25 1 符合 m 序列周期为 2n 1 的性质 序列中有 16 个 1 码 15 个 0 码 基本平衡 游程共有 16 个 其中 游程长度为 1 的有 8 个 1 码 0 码游程各为 4 个 游程长度为 2 的有 4 个 1 码 0 码游程各为 2 个 游程长度为 3 的有 2 个 1 码 0 码游程各为 1 个 游程长度为 4 的有 1 个 0 码游程 游程长度为 5 的有 1 个 1 码游程 其自相关函数为 31 1 DA DA jR 6 10设计一个由 5 级移位寄存器组成的扰码和解扰系统 1 画出扰码器和解扰器方框图 2 若输入为全 1 码 求扰码器输出序列 解 1 扰码器和解扰器方框图如下 1 2 啲 驐 2 2 若输入为全 1 码 扰码器输出序列为 7 1 设发送数字信息为二元序列 ak 1 试画出 ASK FSK PSK 和 DPSK 信号波形图 解 各种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0 0 0 0 t t t t 2DPSK 0 10参考相位为 2ASK 0 1 0 1 1 1 0 1 0 0 1 1 2FSK 2PSK 01 0 习题7 1图 7 2 在相对相移键控中 假设传输的差分码是 且规定差分码的第一位为 0 试求出下列两种情况下原来的数字信号 1 规定遇到数字信号为 1 时 差分码保持前位信号不变 否则改变前位信号 2 规定遇到数字信号为 0 时 差分码保持前位信号不变 否则改变前位信号 解 1 规定遇到数字信号为 1 时 差分码保持前位信号不变 否则改变前位信号 则原来的数字信号为 2 规定遇到数字信号为 0 时 差分码保持前位信号不变 否则改变前位信号 则原来的数字信号为 或 7 3 设输入二元序列为 0 l 交替码 计算并画出载频为 fc的 PSK 信号频谱 解 对于双极性矩形基带信号 PSK 信号的频谱为 0 21 4 1 1 2 22 22 ccs ccsE ffffGPf ffGffGPPffP 其中 s fTSaTfG 因为二元序列为 0 1 交替码 故 P 1 2 所以上式可化为 4 22 scsc s E TffSaTffSa T fP 频谱图如图所示 7 4 某一型号的调制解调器 Modem 利用 FSK 方式在电话信道 600 3000Hz 范围内传送低速二元数字信号 且规定 f1 2025Hz 代表空号 f2 2225Hz 代表传号 若信息速率 Rb 300b s 求 FSK 信号带宽 解 FSK 带宽为 122 2ffBB BFSK 2 300 20252225 800Hz 7 5 数字基带信号 g t 如图所示 1 试画出 MASK 信号的波形 2 试大致画出 MFSK 的信号波形 解 1 由图可以看出 基带信号是一个 4 进制序列 因此可对应进行 4ASK 调制 其调制后的波形如图 a 2 其对应的 4FSK 波形如图 b 0 t 4ASK 信号 习题7 5解 t 4FSK 信号 t 0 a b 7 6 待传送二元数字序列 a k l 试画出 QPSK 信号波形 假定载频 f0 Rb l T 4 种双比特码 00 01 11 10 分别用相位偏移 0 2 3 2 的振 荡波形表示 2 写出 QPSK 信号表达式 解 1 根据题意画出 QPSK 波形如图 2 QPSKQPSK 信号表达式 1 sincos 取 kkckck batbtats 或 1 4 sin 4 cos 取 kkckck batbtats 7 7 已知电话信道可用的信号传输频带为 600Hz 3000 Hz 取载频为 1800 Hz 说明 1 采用 a l 升余弦滚降基带信号时 QPSK 调制可以传输 2400b s 数据 3 采用 a 0 5 升余弦滚降基带信号时 8PSK 调制可以传输 4800b s 数据 解 信道带宽 B 3000 600 2400HZ 1 1 的 QPSK 码元速率 baudR1200 4log 2400 2 基带信号宽度 Z HB12001200 2 1 所以当11800 时 Zc Hf的 QPSK 可以传输 2400b s 数据 2 0 5 的 8PSK 码元速率 baudR1600 8log 4800 2 基带信号宽度 Z HB12001600 2 1 所以当5 01800 时 Zc Hf的 8PSK 可以传输 2400b s 数据 7 8 采用 8PSK 调制传输 4800b s 数据 1 最小理论带宽是多少 2 若传输带宽不变 而数据率加倍 则调制方式应作何改变 解 1 最小带宽 ZZB HHRB800 8log 4800 2 1 2 1 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