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_第1页
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_第2页
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_第3页
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108 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产检的孕妇 380 例,其中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有 10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观察组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 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 120 例产检正常的孕妇,分别在孕 16 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期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120 例产检正常的孕妇用药后,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无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结论孕 16 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已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给予红源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硫酸亚铁和维生素 C 治疗,能有效改善贫血,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关键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预防和治疗多糖铁胶囊 2 / 4缺铁性贫血指的是体内脾、肝、骨髓及其它的组织所储存的铁被消耗殆尽,无法满足正常的组织细胞生成需要,在出现明显贫血症状前的阶段。通过观察分析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产检的孕妇 380 例,年龄在 2138 岁,平均年龄为岁,孕周在 42天至 22 周,平均孕周在周。其中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有 10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观察组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 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 120 例产检正常的孕妇,分别在孕 16 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期预防效果。两组孕妇从年龄、性别、孕周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轻度贫血一般无显著表现,或仅为眼睑、口唇粘膜及皮肤苍白,贫血严重时可出现纳差、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血中Hb100g/L,RBC109/L,MCV80fl。 预防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300mg/d,1 天 2 次,连续3 / 4服用 8 周1。 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 C 治疗,硫酸亚铁/d,维生素/d,1 天 3 次,连续服用 8 周。 产检健康组孕 16 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预防性治疗,150mg/d,1 天 1 次,连续服用 8 周。服用前及服用后第 8周分别抽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统计学方法本组治疗效果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 t 检验,以 P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120 例产检正常的孕妇用药后,血中血红蛋白浓度为/L、红细胞压积为%,明显升高,无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见表 1 表 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贫血属于妊娠期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近年来,WHO 相关资料统计指出,孕妇中超过 50合并有贫血,以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amia,IDA)最为常见,在 95左右。妊娠期合并重度的贫血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影响,孕妇容易4 / 4继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引起感染、早产、流产甚至胎死宫中,明显增高了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对妊娠期出现贫血的孕妇给予重视。对于 IDA 一般以去除 IDA 诱因及补充铁剂为治疗原则。红源达是一种能通过淀粉酶进行水解后产生单糖与低聚糖在氢氧化铁的络合物中,能把铁离子运送至血液并合成 Hb,中统计发现,运用红源达对轻、中度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进行治疗,治疗后的 Hb、RBC 及 MCV 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明显比传统硫酸亚铁大,表明补铁剂治疗 IDA 效果确切,而红源达是较为理想的补铁剂。 综上所述,孕 16 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