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B卷一、 积累(25分) (共3题;共27分)1. (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是什么?美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磅礴气势,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美是体育健儿凌飞时在空中划出的优美曲线,从容不迫,xio洒优雅;美是藤野先生一丝不gu、热情诚恳的心怀,求真求实,坦荡无私的心胸;美是托尔斯泰明亮犀利的眼眸,意趣盎然,直戳要害。(1)给划线字注音。 _锐不可当意趣盎然(2)根据拼音写汉字。 xiogu_洒一丝不_2. (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一上高城万里愁,_。(许浑咸阳城东楼) (2)苏轼水调歌头中“_,_”一句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愿,表达了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乐观的情怀。 (3)_,_。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 (8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不亦说乎_三军可夺帅也_未若柳絮因风起_二、 阅读(60分) (共4题;共58分)4. (9分)小明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有2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小说为什么要取名为“骆驼祥子”? (2)原著有一段祥子的心理描写,“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这里提到的小马儿和老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5. (2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念冬日一炉火李风玲立冬了,天冷了。城里的楼房渐次开始供暖。屋子里热烘烘的,热量是有了,可我总觉得,这热看不见摸不着,总不如从前的那一炉火,来得生动立体有味道。记忆中的第一炉火,燃在小学三年级。那个冬天的下午,正在教室里看着我们读课文的老师,似是突发奇想地说:“天冷了,我们砌个炉子怎么样?”只有十多岁的我们,并不知道怎样砌成一个炉子。老师其实是同村的长辈,他一个人守着这间小小的学校。不但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还要敲钟打锣修修补补。于是,这个冬日的下午,心灵手巧的老师说干就干。年纪尚幼的我们也根本帮不上老师的忙,我们只是坐在凳子上看着老师一个人在那里摆弄忙活。他先是在教室里端详了半天,然后决定将炉子砌在教室的正前方。那里的空场比较大。选好了位置,老师便开始和泥,搬砖,砌炉子。也就半个下午吧,一个又高又粗的炉子便砌成了。算到现在,已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却仍记得那炉子的大致模样。它底座较粗,上身稍细,敦实实地像班里某个憨厚的胖男孩。老师去教室外面拾了点干柴树叶,火柴一擦,那火苗便起来了。只听得偌大的炉膛里呼呼作响,就是炉火熊熊的感觉。我们经常在下课的时候,将手贴到那炉子的外壁上去。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它好像会呼吸似的,一丝丝渗透到我们的肌肤里去。不记得那炉子生了多久。也不记得是不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拆掉了。但那就是我记忆中的第一炉火。后来的初中和高中,都再没有任何取暖的经历。我们就在教室或者宿舍里,靠了自己青春的热度,熬过整个冬天。生命中的第二炉火,是毕业以后。21岁,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小镇。从教的学校办公室有十几间。每到冬天,寒意渐深时,学校就开始发放炉具,准备生火取暖。那些年年都要取出来的炉具啊,真是有着足够顽强的生命力。炉子早就生了锈,管子就更不用说,有些还破了窟窿。但是,照样拿出来用。年长的老师负责技术指导,年轻的则踩着高凳安装。管子应该用几截,弯脖应该用几个,老师们都是有商有量,斟酌再三。还有的老师打水和泥“膛炉子”。所谓“膛”,就是在炉子的内壁上抹一层泥。经验告诉我们,“膛”过的炉子会更旺。一切就绪。办公室的前辈说:“中午我们祭炉子!”一个“祭”字,有着很强的仪式感。祭炉比生炉,还要让同事们兴奋。大家买菜的买菜,割肉的割肉。也不是什么精菜细菜,不过就是萝卜白菜、粉皮豆腐,就那么热气腾腾地炖上一锅儿。有老师在炉管上放了几只咸鱼,那鱼让火一烤,真是满室飘香。老师们都很自觉,谁早到谁就会生炉子。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便围着火炉,谈天说地。聊自己的学生,聊国际形势。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嗞嗞”冒着热气。烤着火炉,抱着水杯,全然忘记了室外是怎样的天寒地冻。炉子烧了整个冬天。从大雪刚至,烧到春暖花开。然后它被收拾起来。待到来年冬天,雪花一飘,又被重新取出,等那炉子管子钩子铲子叮叮当当地安装起来,照样会炉火熊熊,一季暖冬。生命中的第三炉火,是我结婚以后。婚期定在冬天。老公买了新的炉具,安在小小的新房里。仍旧是铁皮炉,炉盖一圈儿一圈儿。管子锃亮,一截伸出屋外。老公劈了木头,买了齐整的煤块。然后揉一团报纸,用火柴点了,扔进炉膛里去。紧接着再放几块砍好的粗细适中的木头,便听得炉膛里“轰轰”作响,有火苗从炉口窜出来。但是不急,先盖上炉盖,再添几块木头,让那火势够大够硬。然后,才将不大不小均匀的煤块填进炉膛里去。很快,煤块便引燃了。火势不张扬,没有声息,但散发的,却是恒久的温度。我坐在炉子旁,抱一本书,围炉夜读。池莉文集让我翻烂了,但还在看。乱世佳人有两块砖头那么厚,我将它放在膝盖上,闷着头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炉火弱了的时候,我便挑起炉盖,往里面加煤。也顺便活动一下,僵直了的脖颈。我就在这样的温馨与静谧里一直读,读到我也情不自禁拿起笔来,抒写这些有温度的生活。(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7期)(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端详”“选位置”“和泥”“搬砖”等词语,塑造了老师心灵手巧的形象。B . 选文中“呼呼作响”“轰轰作响”“炉火熊熊”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炉火的声和形。C . 作者写初中和高中都再没有任何取暖经历,是为了与小学三年级时的记忆形成对比。D . 第段语言生动,多用短句,其中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尤其细腻,画面感十足。(2)根据提示,把表格填写完整。 三次炉火事件记忆中的第一炉火_。生命中的第二炉火大家一起安装火炉、围炉谈心。生命中的第三炉火_。(3)阅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问题。 “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句子中划线词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嗞嗞冒着热气”句子中,划线部分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4)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第段“这些有温度的生活”的“温度”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13.0分)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小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选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划线词语的理解。 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B . 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C . 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D . 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7.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郑人有欲买履者 至之市而忘操之 先自度其足 宁信度 (2)翻译下面的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三、 作文(60分) (共1题;共65分)8. (65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以动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四、 附加题(提示:建议你先写作文,时间有余,可以选做) (共2题;共5分)9. (3分)填空 论语十二章。论语_(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_、_并称为四书。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字_,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位是_、柳宗元、_、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10. (2分)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诗人_。这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人音版
- 2025年护理三基试题题库及答案小程序
- 2025年妇科护理学妊娠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 7.4 分享协作学习成果(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 一 牡丹的拒绝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语文版
- 第9课 《木兰诗》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全新菜单型章节式同步备课(统编版)
- 3.3 实数 第2课时 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其他类型优化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网店运营-电子商务-财经商贸大类
- 简单离婚协议书模板
- 生猪定点屠宰场申请书
- 康复医学概论课件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治安安全培训课件
- 高二《复活》课文解读
- 大圆满前行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消防设施操作员(初级)证书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领导力测试题及答案
- 普通话发音训练素材及练习方案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