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和你。B . 面对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反而继往开来地再次扬帆起程。C . 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D . 李娜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登上了法网公开冠军宝座,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2. (2分)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B . 我们缅怀胡乔木同志光辉奋斗的一生,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C . 美食片做成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上的中国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D . 人行道的一次搀扶,朋友间的一份鼓励,对手间的一丝宽容这件件微薄的善举,让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温暖。3. (2分)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1分)4. (11分)名篇名句默写(1)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 (2)江山代有才人出,_。(赵翼论诗)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_,_。(4)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_,_。”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_。”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_,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是奉献者的赞歌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5. (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南瓜慢不经心地趴在墙头,在午后yng懒的阳光下打瞌睡。妙龄的玉米每天盛装婆娑 , 急着赶赴春天的约会。牛棚里纳凉的牛羊,反ch着葱笼的光阴。一串串葡萄吊在斜搭在屋檐的支架上,如同一个个精准的称砣,计量着咸淡生活的幸福指数。燕子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裁剪云朵,优雅潇洒的举动像个气质非凡的绅士(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yngch_懒反_葱茏(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盛装婆娑”中的“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田园风光。6. (15分)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组织活动小组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什么字体。(知识链接:字体指同一种文学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篆书、隶书等)(2)请你从(1)题的作品中,选择两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3)活动小组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需向民间摄影爱好者刘青竹先生借一本名为苗家文化图鉴的书,用于展出,借期为一周,借出日期为2017年6月23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李轩,请你写一张借条。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武松恩怨分明,怒杀西门庆,被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夜叉孙二娘不打不相识,并与其丈夫张青结拜为兄弟。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等扮作贩枣子的客商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获罪发配沧州,路经野猪林,鲁智深砍死两个公差,救下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府。(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髯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文段中大骂李逵的人是谁?两人起争执的原因是什么?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解释句中加线词。蚌方出曝( )今日不雨( )蚌亦谓鹬曰( ) 渔者得而并禽之( )(2)翻译。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后来形成的成语是什么?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0. (20分)阅读想和做,完成后面小题。想和做胡绳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一面想,一面做。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墙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出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15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11. (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听雨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性。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原文有删改)(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心里愁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2)为什么本来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的声音却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3)“听雨”是中国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怎样的境界?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的境界 。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 。(4)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麦苗吮吸雨滴变青了的作用是什么?(5)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A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年,国画大师黄永玉来到北京,住在示新巷“芥末”故居的一间房子里。那间房子,不但陈旧,蛛丝网结,而且四壁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但黄永玉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哈哈一笑,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画了一扇窗,顿时,他就觉得屋外的暖阳正透过窗棂涌进他的小屋,小屋顿显生机。有时候,生活会给我们“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完全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砭术师安全宣教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竞赛历年试题
-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洞察及研究
- 第三节 音视频文件格式与转换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粤教B版(第4版)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5广东清远市阳山县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9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许昌鄢陵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补充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永川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云谷社区招聘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造军路路面课件
- 新能源重卡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单杠教学课件下载
- 2025年中国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压铸铝合金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星图研究院】2025中国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白皮书
-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教案
- CRRT后护理查房报告
- 金融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
-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报告范文
- 回应性照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