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2.理解细节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学习“截取法”选材构思。3.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体会家庭成员间骨肉亲情,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教学重点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教学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2.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单元复习课(二课时)一、出示复习提纲1.基础知识积累(1)识记课下注释、字词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识记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文言词汇。背诵默写古诗二首2.快速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背影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2)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 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3)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 王子敬)与(王子猷)深厚的兄弟之情(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4)我的母亲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5)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3 .精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p97第二题,p101第三题,p109第二题。二、自主复习:展示知识体系:(1)摘录易读错、写错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交流。分q 琐( )屑 f闲 交xi pn跚 狼j 马gu 天y tu唐 差( )使 (2)解释文言词汇1)俱病笃 2) 何以都不闻消息 3)便索舆来奔丧 4) 便径入坐灵床上5)弦既不调 6)子敬素好琴7)人琴俱亡 8) 因恸绝良久9)月余亦卒 10)语时了不悲三、合作探究1. 人琴俱亡一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2. 甜甜的泥土结尾“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说说你的理解。3.我的母亲一文作者深情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四个片段,请分别加以概括。四、达标训练1.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簌簌(s s)拭(s)泪 举箸提笔(zh) 王子猷(yu)B差使(chi 行些小费(hng) 愠色(yn) 憧憧(cng cng)C唏嘘(x x) 女红(gng) 歉疚(jio) 娓娓动听(wi wi)D查氏(zh) 呜咽(y) 瞥见(pi) 悲恸(tng)(2)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变卖典质:当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便径入坐灵床上:直径B触目伤怀:心里 循循善诱:教导 月余亦卒:死亡C无为在歧路:不要 才具:才子和家具 何以都不闻消息:总是D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负担 便索舆来奔丧:轿子 拭干了泪:擦(3)选出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B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C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D多可爱啊!小东西(4)下列成语应用正确的一句是()A楼房倒了,孩子站在立着的一堵墙上,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让每个人的心都提到的嗓子眼。B对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形成了一致意见。C这部习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D她一定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只好答应了。 (5)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河流的信仰是海洋,_,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多么纯朴的信仰啊海洋是可靠的A B C D(6)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结构主要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写文章必须安排好结构。B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4次,抒发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C甜甜的泥土一文中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使读者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夜雨寄北一诗是诗人寄给儿子的复信。(7)对己亥杂诗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以落花自喻,抒发末路英雄虽身处绝境但不甘沉沦的心情,以及向往新的生活的奋斗之心。B“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让人体味出他对京都的留恋,也隐含了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C最后两句表达的是一种昂扬向上不隐退,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应该说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D全诗体现了诗人两种心情,前两句是抒发抑郁苦闷之情;后两句抒发了不甘寂寞消沉,不惜献身为变革现实贡献力量的热情。2、阅读理解人琴俱亡(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A.子敬素好琴( )B.语时了不悲( )C.弦既不调( )D.掷地云( )(2)本文选自 ,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作者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的文学家。全文着重记叙了_一事,表达了_之情。(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b.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c.语时了不悲。(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敬琴弹,而弦既不调”,原因是子敬生前没有将弦调好。B王子猷在听到子敬去世的消息没有哭,并非是他与子敬没有感情,而是将痛苦埋在心底。C课文没有交代子敬死亡的消息,主要是因为这不是文章交代的重点,写子猷的死则也是一笔带过,但读者已感悟到他去世的原因也是由于他过度伤心而造成的。D全文重在记叙,但抒情显露于字里行间,平静的语言中无不流露出他们的兄弟情深。 第三单元检测(二课时)一、积累与运用1.在ss( )的泪光中,父亲pnshn( )地走向远方。我触目伤怀,不能自已,x x xx( )地哭了起来。直到父亲的背影消失了很久,我才sh( )干了泪,失魂落魄地回家去。这一夜,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又怕惊醒了生病的母亲,只好饮泣吞声。(1)根据拼音写汉字。(2)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失魂落魄: 辗转反侧: 2.请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歉疚( ) 万籁( ) 歧( )路 宦( )游 城阙( )3.名句积累(1)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写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 , 。抒写友谊的名句很多,请再写连续的两句: , 。(2)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礼赞新生命的一句是 , 。二、阅读理解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渠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次,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哇哇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粱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