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义均无误的一项是( ) A . 映衬 蔓延 珠光宝气 自出新裁(心中的设计)B . 摄影 芭蕉 称心满意 重峦迭嶂(重重叠叠的山峰)C . 玲珑 阅历 俯仰生姿 因地制宜(因为)D . 屈曲 闲适 诸如此类 别具匠心(巧妙的心思)2. (2分)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的布。 (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这布是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A . 美丽 富丽 华丽B . 美丽 华丽 富丽C . 华丽 美丽 富丽D . 华丽 富丽 美丽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还是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B . 他的话语一出,人们的质疑声就此起彼伏。C . 同桌和我说起他的童年趣事,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返老还童了。D . 盐城人杰地灵 , 历史上出过不少优秀人物。4.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A . B . C . D . 5.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 . 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 . 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 . 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6. (3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i_,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m_。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qi_。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1)解释下列划线字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_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_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2)翻译下面句子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虽杀臣,不能绝也。(3)下面各项中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 .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D . 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之,起于鲁(4)课文内容理解【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_与_结合,才能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_”。(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_。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8. (2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决眦入归鸟(裂开)B . 良多趣味(好,很好)C . 一览众山小(看)D . 夏水襄陵(冲上,漫上)(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D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下列选项中两个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B .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 . 春冬之时 以我酌油知之D . 则素湍绿潭 学而不思则罔(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乙诗均写景,甲文主要使用时间顺序写景 ,乙诗既使用了时间顺序,也使用了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写景。B . 甲文乙诗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甲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乙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C . 甲文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的动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静景;乙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D . 甲文中表现顺流而下的词是“沿”,表现逆流而上的词是“溯”。(5)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划线句从听觉角度写景,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诗划线句从视觉角度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B . 甲文第一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句,是通过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势的雄浑高耸;乙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则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C . 甲文第三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D . 乙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见的泰山的景物,胸怀宏博,用笔不凡。(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乙】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9. (9分)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1)子曰:“温故而知新,_。”(论语)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周敦颐爱莲说)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教学相长)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自己勤于耕作的诗句是:“_,_。” (5)人们常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诗句“_,_”,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或对事物的清醒认识。 (6)毕业多年后当你再回母校,发现已是物是人非,也许会像崔颤在黄鹤楼中发出“_,_”的感慨。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亲近泥土 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带着深沉的凉意 , 荒疏的逸趣,它使望见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于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而重之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出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摊放在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埃尘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从格致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另外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上对她作深入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示化外观”展现出来,烙印在心灵的屏幕之上。泥土饱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矇昽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1)第段划线句中 “凉意”的含义是什么?(2)第段“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一句中的“熟悉”“陌生”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3)第段中说“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从本段看,作者说自己生命萎缩的理由是什么?(4)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家乡?结合第段内容分条作答。(5)从全文看,作者提出“亲近泥土”的理由有哪些?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季节十二帖(节选)林清玄二月 立春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六月 芒种“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坐火车越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七月 小暑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角。九月 白露“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十一月 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2)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划线的词语。(3)“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4)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赏析。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走近梦想的台阶。心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心在更远处,我们成长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请以“心在更远处”为题写一篇作文。(2)请以“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等)。写作要求:如果选择第二个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一、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全文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3. (10分)阅读卢梅坡的雪梅,完成下列题目。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八、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5分)14. (1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A】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正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还是那双强有力的手,把保尔从地上扶了起来。【B】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