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检修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 1 检修是指机械设备 设施 工艺设备 设施的维护保 养和检查修理 即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和保障运行 2 检修包括日常检修 不停局部检修 定期停产检修 停产大修 包括规模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 必须建立健全的 检修组织机构 编制检修方案 落实项目分工 物资供应 安 全措施 安全教育 检修管理应以项目为基础 安全措施要采 取确认制 3 必须建立健全检修安全保障体系 明确各级检修负责 人 凡二人以上作业的检修项目 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 作业 人员需明确任务和安全要求 了解现场安全状况 落实安全防 范措施 4 必须制订开停车方案并交代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召开 各种规模的动员会 按项目组织学习 进行技术交底 充分了 解掌握开停车过程及检修现场的安全生产要点 进一步树立安 全第一的思想 把检修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5 生产调度和检修设备所在岗位的当班负责人应对安全 开停车 加装盲板隔绝 清洗 置换 切断电流等安全作业条 件进行负责 并签字确认 高压设备卸压要缓慢卸压 并验证 确认压力已卸完 有毒有害物料排放干净 置换彻底 防止留 有死角或余压 6 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心 严格执行安全许可管理制度 7 检修现场应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消防器材配置齐 全到位 性能状态良好 应急救援措施到位 急救器材处于良 好待用状态 8 检修作业人员必需严格执行本工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办法 按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标准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 品 做好个人防护 严禁不使用或不按标准佩戴使用劳保防护 用品等违章行为 日常检修及局部停产检修安全监管要求 1 日常检修及局部停产检修是指针对正常生产中出现的 一些影响或妨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一般性局部检修 部分生产 工艺设备的隐患整改等检修作业 无需厂各生产工序全线停产 可利用生产周期的间隙停车时间和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使部分工 序或局部岗位停车实施的检修作业 2 将日常检修 整改内容根据分工分别分解到对应主管 部门具体负责 技术员在下达检修工程任务单或检修 施工委 托时 必须注明检修方案和要求 同时在任务单上注明切实可 行 操作性强的安全技术方案 防范措施 防护要求及监护要 求 3 根据检修整改作业内容和作业现场具体安全状况 确 定是否需要指派岗位人员专人负责现场监护 如确需现场监护 必须将检修内容细化到各班组 由各班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检 修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监护 并负责与中控室联络协调有关检修 事宜 配合检修人员作业 现场全程跟踪实施安全监护 如无 需现场监护 须在检修任务单上注明 由检修人员进行自我监 护 4 日常检修和隐患整改作业是根据日常生产中出现的影 响制约安全生产的问题故障 厂安全检查及班组岗位点检巡查 中查出的隐患 由各专业组和技术人员依据各自责任分工部署 下达的作业任务 5 日常检修作业任务负责人需根据检修内容提出有关要 求 使作业人员明确分工 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检修作业任务 对于需要紧急处置的问题 负责人可随时召集相关人员部署下 达检修任务 6 生产调度根据检修作业内容 组织安排当班生产操作 人员做好检查确认工作 为检修作业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检查 内容包括 6 1 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对需要检修的工序 进行停车 按要求检修设备 部位 内部的一氧化碳 xx 物等 危险有害介质排放干净 氮气置换消毒合格 6 2 如遇无法确认需要检修设备内部的危险有害介质是否 排放干净 或疑有残留 xx 物液体 在打开设备前必须准备好容 量大于预计残留液体的耐腐蚀容器 不锈钢或塑料盆 桶等 并盛装约 100mm 的清水以备收集残留液体 做好无害化处理 6 3 切断需要检修设备 部位 临近的进出口阀门 现场 确认关闭到位 班组长复查确认 并在安全责任确认本上签字 6 4 岗位人员要缓慢打开进出口阀门靠近需要检修设备一 侧的连接法兰紧固螺栓或与空气直接相通的末端排放阀 观察 设备内是否有介质排出 若有残液应立即收集 直至排放干净 6 5 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对准需要检修设备的 打开部位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根据浓度变化确认切断阀门 有无内漏 当内漏量较大时 应关闭邻近进出口的其它阀门再 次进行隔离 6 6 对需要检修的设备 部位 已打开的进出口采取加装 盲板的方式进行隔绝 并作好记录 防止因切断阀意外打开或 泄漏而导致介质泄露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 6 7 岗位人员需对检修作业现场进行确认 并对相邻设备 设施 液体储罐等 采取有效的隔离保护手段 防止检修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对相邻设备造成危害 6 8 作业人员需按标准严格佩戴使用个人劳保防护用品 确认现场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完好 一级动火作业时需通知消防 站值班消防人员 消防车辆现场监护 7 检修完毕后 检修人员应恢复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其 安全附件并检查清理工器具是否齐全 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或 运转部位而造成故障 及时清理现场检修垃圾 通知生产调度 检查被检修设备是否合格 8 检修结束后 为确保检修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产调度 应组织安排当班人员做好检修后续工作 内容包括 8 1 确认已检修设备 部位 的防护设施和安全附件恢复 良好 内部无杂物 无油污 灰尘清理干净 8 2 根据记录拆除检修时加装的盲板 丝堵 恢复被检 修设备 部位 的系统连接 确认已密封紧固 8 3 首先使用氮气对检修设备局部进行置换 将检修部位 内部的空气置换干净 气密性检测良好 再对检修设备相关的 系统进行置换 防止因检修设备局部进入的空气在置换过程中 窜入系统内部或其他部位 8 4 检查恢复检修设备及其附件的支撑 固定卡扣 阀门 号牌等已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检修现场的安全检查要点 1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履行检修现场的安全监督职责 使检修人员明确作业任务 了解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落实 安全防控措施 杜绝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2 保持作业现场的通道畅通 确保行车的转弯半径不受 影响 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 作业现场的沟 坑 和楼面的预留口或拆除设备后的空洞等必须设置防护栏 盖板 和危险警示标识 3 进入检修现场人员必须按标准正确佩戴使用劳保防护 用品 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劳保防护用品 确认防护用品完好可 靠后方可使用 严禁不戴安全帽 不穿劳保鞋 赤膊 头发外 露披散等违章行为 4 检查是否具备高处作业的安全条件 脚手架是否牢固 安全带佩戴方式是否可靠有效 高处作业人员须佩带安全帽 严禁上下乱抛工具 零件等违章现象 5 严格检查各类安全作业票证的执行情况 制止违章行 为 6 检查电焊作业电焊机一次 二次电气线路绝缘是否良 好 一次电源线应设置在人员不易接触的一侧 长度不应超过 米 若电源线较长 应架空离地面 2 5 米 严禁随地乱拉 确保一个开关供一台电焊机使用 拉运氧气 乙炔钢瓶时禁止 混装 保持间距在 5 米以上 离动火点保持间距 10 米以上 严 禁多人共用一只乙炔钢瓶 动火作业时应保证周围 10 米内无可 燃易爆品 7 起重机械 卷扬机 钢丝绳 吊钩 滑轮 葫芦 千 斤顶 应符合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 85 标准及 起重 机械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972 85 标准 由专人负责 检验 对于已判废的机具不得在起重现场存放并做破坏处理 8 对于运输设备检修 应确保该设备的电源是否已可靠 切断 并悬挂警示标识 9 在开停车及检修过程中 严防可能发生可燃易爆介质 与空气混合的一切环节 杜绝可能因意外能量激发而造成火灾 爆炸事故的一切因素 10 施工现场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要随时监测一氧化碳浓 度 采取多点多位检测分析 将检测的点位 时间 结果详细 记录在安全确认本上 并签字确认 现场监护人员至少每 30 分 钟向中控室汇报一次检测结果 中控室人员做好记录 确保易 燃易爆 有毒有害介质浓度及氧含量符合安全作业条件 一旦 发现浓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 11 对中 小型检修和边生产 边检修的现场 检修负责 人和检修作业人应在作业前针对具体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 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预知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检修作业 过程中班组长应反复检查确认 加强检查监督力度 杜绝违章 作业 检修后的安全检查要点 1 检修结束后 各级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检查检修项目 检测项目 是否存在遗漏项目 对检修记录进行归档 2 设备 容器 管道内不应遗留工具 材料等 确保无 堵塞物品 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