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_第1页
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_第2页
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_第3页
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_第4页
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氨泄漏危险性分析及处置 一 引言一 引言 近年来 氨泄漏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 据统计 江苏省某 市近 5 年来共发生氨泄漏事故 17 起 造成 1 人死亡 8 人受伤 2005 年 7 月 6 日上海市南汇区某镇发生液氨泄漏 周围几百户 居民家中受到氨气侵蚀 百余人中毒并被送往医院救治 氨的 泄漏危害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引起全社会 的广泛关注 因此 氨泄漏事故的处置是消防部队一项十分重 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 氨泄漏的危害二 氨泄漏的危害 氨又称液氨 它是有毒可燃气体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高温 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氢和氮直接化合制得 氨的 用途较为广泛 可制作铵盐 硝酸铵和尿素 还可用做冷藏库 的制冷剂等等 氨易溶于水 能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 在 20 水中的溶解度为 34 1 份水能溶 700 份液氨 氨的水 溶液叫氨水 为运输及储存便利 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 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在生产 储存 运输 使用过程中如发生 泄漏 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 处置不慎 将会造成严重 后果 一 易气化扩散 氨 nh3 为无色 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 分子量 17 03 气态比重 0 59 液态比重 0 82 扩散系数 0 198 沸点 33 5 氨在常温下呈气态 在常温加压 1 554mpa 或冷却到 33 4 就可变成液态 液态氨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 发 生泄漏时 由液相变为气相 液氨会迅速气化 体积迅速扩大 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 在泄漏初期 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 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 氨气随风飘移 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 需及时对 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002 年 7 月 8 日 山东某化肥厂一个储存为二十立方液氨储罐 向一辆液 氨槽车充装液氨时 由于车载金属软管发生爆裂 液氨迅速扩 散 仅几分钟时间 氨气就笼罩了整个厂区 危及到 2000 名群 众的生命安全 该事故造成 105 人中毒 死亡 13 人 重伤 24 人 中度伤员 12 人 二 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 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 容易挥发 氨泄漏至 大气中 扩散到一定的范围 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每立方 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 m3 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 0 5 0 6 30 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 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 途径是皮肤 感觉气管 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 轻度中毒症 状为 眼口有干辣感 流泪 流鼻涕 咳嗽 声音嘶哑 吞烟 食物困难 头昏疼痛 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 肺部可听到 少数干罗音 重度中毒症状为 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 头 面 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 还可出现昏迷 精 神错乱 痉挛 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 少数因反射性声 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三 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 又是一种可燃气体 氨的自燃点为 651 燃烧值为 2 37 2 51j m3 临界温度为 132 5 临界压力为 11 4mpa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 11 14 时 遇明火即可燃烧 其火焰呈黄绿色 有油类存在时 更增加燃烧危险 当空气中 氨的含量达 15 7 27 4 时 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 最易引燃浓 度 17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 0 58mpa 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 压力会升高 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四 易污染环境 氨可以污染空气 在风力的作用下 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 移 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对人畜产生危害 如果液氨大量 泄漏流到河流 湖泊 水库等水域 则造成水污染 严重时该 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 2005 年 6 月 28 日 南京一家化 厂的裂解罐区发生液氨泄漏 将方圆两公里范围的蔬菜 庄稼 树木基本毒死 水里的青蛙也死了不少 五 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 遇热分解 与氟 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 反应 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 处置难度大 氨都是通过加压或冷却 由气态变为液态储存在容器内的 由于液氨储存的方式不同 容器内的压力不同 发生泄漏的部 位 裂口大小等各不相同 采取堵漏 输转等措施时 技术要 求高 处置难度大 三 消防部队在处置氨泄漏过程中的处置措施三 消防部队在处置氨泄漏过程中的处置措施 一 接警出动 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 详细地址 泄漏物质的载 体 是否发生燃烧爆炸 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 力量调集时 在保证现场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做到少而精 及时调出救援所 需的防化车 抢险救援车等特种装备 并要求公安 医疗救护 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 二 个人防护 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 穿着 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 防止氨气侵入人体 进入低温泄漏场所 的人员要穿防寒服 要争取 快进快出 减少滞留时间 防止 发生冻伤 三 现场询情 消防人员到场后 要详细询问有无人员被困 泄漏的部位 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 泄漏量大小 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 有 无堵漏设备 是否能够实施堵漏或倒罐等措施 若是储罐区 应弄清总体布局 泄漏罐容量 实际储量 邻近罐储量 总储 存量等情况 四 侦察检测 查明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 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 场气体浓度 扩散范围 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确定进攻路线 阵地 五 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 确定警戒范围 设立警戒标志 布 置警戒人员 严控制人员 车辆出入 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 实施动态检测 根据检测情况 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六 疏散救生 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 组成 救生小组 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采取正确的救助 方式 将所有遇险人员救至安全区域 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 现场急救 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