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_第1页
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_第2页
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_第3页
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_第4页
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某市中小学生传统武术课的开展 情况调查及结果 前言 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民族传统 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 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 和养气之说 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 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 从 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 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武文化 中国武 术讲究刚柔相济 内外兼修 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 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 遂 宁有着悠久的历史 至隋唐以来 可谓代不乏人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产业发展 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遂 宁全民健身活动特色鲜明 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 体育产业稳步推进 当代 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及传承意识和 责任是保护民族文化长久不衰的重要措施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典型代表 传 播与普及武术知识及技能是增强中学生民族认同感与传统意识及责任的有效途 径 也是更好发展遂宁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 研究对象与途径 1 1 研究对象 某市几所中学进行调查 其中包括省乃至国家重点中学 1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 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论文 专著以及学术期 刊网 进行整理分析 调查问卷法 通过专家对编写的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 对某市中学学 校开展传统武术课的开展进行随机的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 200 份 其中教 师 50 份 学生 150 份 回收问卷 190 份 回收率 95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某市中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 了解现如今传统武术课 在学校开展的困难及原因 2 2 对某市中学生传统武术课开展调查的结果 2 1 某市各个学校武术课开展情况 学校是体育锻炼重要场所 从表一可以看出各类学校的体育课还是比较丰 富的 通过调查有 42 的学生说学校开展有田径课 31 33 的学生说学校有足 球课 有 36 67 的学生说学校有篮球课 有 28 67 的学生说学校有排球课 有 10 的的学生说学校有武术课 16 67 的学生说学校有健美操课 而有 85 的 学生说学校选择了其他课 通过访问学生才知道 这里面多数是 放羊式 教 学 表 2 1 表 2 1某市各学校武术课 多选 田径 足球 篮球 排球 武术 健美操 其他 人数 63 47 55 43 15 25 85 比率 42 31 33 36 67 28 67 10 16 67 56 67 2 2 对武术运动项目了解情况调查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 两广人称为 功夫 民 国初期简称为国术 后为中央国术馆正式采用之名称 被视为中国文化之精粹 故又称国粹 然而在学生中对于武术是传统运动项目了解地甚少 通过调查只 有 37 33 的学生知道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运动项目 50 66 的学生有一点 得了解 问起来也道不出一个所以然 还有 12 的学生是完全不知道 这对于 中华传统武术来说是一个危机 表 2 2 表 2 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运动项目 知道 有一点了解 完全不知道 人数 56 76 18 比率 37 33 50 66 12 2 3 某市中学生对武术的爱好 武术起源于中国有着悠远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 在长期的演化与发展中 其内容丰富 体系庞大 其间形成了众多的门派与流派形成了及健身 防身 养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这已形成满足了不少学生的喜爱 同时影视武术作为 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并且越来越受到武术界和影 视界人士的关注 武术为影视武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而影视武术的形成和发 3 展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武术的内容 而且对武术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调查得知有 68 66 的学生是喜爱武术的 只有少数的学生不喜欢武术 表 2 3 中学生对武术的爱好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学生 103 34 13 比率 68 66 22 66 8 66 2 4 学生对武术的理解 2004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名颁布了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 实施纲要 武术在各学校得到很好的发展 此外 中国举办亚运成功 武术作 为国家的国粹和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也得到宣传 再加上 影视对武术作为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对武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使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得到了推广 调查发现有 51 33 的学生认为学习武术是增强 体质 35 8 的学生认为学习武术弘扬国威继承传统 也有 30 的学生受影视的 影响认为学习武术是为了有其 功夫 便于打架斗殴 表 2 4 表 2 4 对武术的理解 多选 增强体质 弘扬国威继承传统 尊师重教 打架斗殴 其他 人数 77 87 30 45 7 比率 51 33 58 20 30 4 6 2 5 学生学起来的难易程度 武术内容非常丰富 一个套路往往动作多变 技术复杂 方向路线 学生 普遍反映难学 难记 学不会 教学费力效果又差 有 34 67 的学生认为学起 来比较困难 有 49 33 的学生学习起来动作枯燥乏味 也有 12 的学生认为学 习武术离生活和学习较远 只有 4 的学生认为学习起来容易 发现许多学生都 是凭对武术的一知半解或者一时兴趣选了它 根本不了解武术的内涵 表 2 5 表 2 5 学习武术的难易程度 学起来比较困难 动作枯燥乏味 远离生活和学习 学习容易 人数 52 74 18 6 比率 34 67 49 33 12 4 4 2 6 学校举办武术表演 讲座的情况调查 学校是普及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场所 承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武术在教 育中的传播 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我们必须认清文化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 力 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 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 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 裂的 因此 武术教育中缺少文化的传承 必将会导致武术发展出现畸形化 所 以 构建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就是要更加关注中国武术文化的问题 因为 作 为身体文化教育的中国武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继承和弘扬无疑是有着巨大 的作用 但仅仅将中国武术教育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来关注技术的传承 显然是实 现不了中国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播目的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 结构中 文化教育比技术教育更重要武术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但通过调 查发现有 86 67 的学校没有举办过武术表演 讲座只有 13 33 的学校举办武术 表演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若干年后传统武术将何存 表 2 6 表 2 6 学校举办武术表演 讲座 有 没有 人数 20 130 比率 13 33 86 67 3 3 对某市教师访问 3 1 学校是否重视武术课 2004 年 3 月 30 日 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此纲要明确规定 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 容 逐渐的全国很多中小学体育课上都出现了武术课的内容 这也着实让武术 真正的进入了中小学的殿堂 但通过调查发现有 80 学校领导对武术课的重视 程度不够高 甚至认为练习别的体育项目相对武术运动来说更安全 同时也可 以减少因为学生练习武术后会出现更多的打架斗殴的事件 所以领导也慢慢的 对武术在学校体育课中的开展处于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的态度 表 3 1 表 3 1 学校重视程度 重视 不重视 人数 10 40 比率 20 80 3 2 教师认为有无上武术课的必要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的地位 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 尤其是中学生面 临着中考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 只有 34 的老师认为有必要上武术课 46 的 5 老师认为没有必要上武术课 20 的老师认为无所谓 多数老师认为上武术课浪 费时间 而且武术也不是必修的科目 没有必要非要学习 所以还不如把这个 时间节省下来用于文化学习上 因此武术课出现了可上可不上的情况 表 3 2 表 3 2 教师认为有无上武术课的必要 有 无 无所谓 人数 17 23 10 比率 34 46 20 3 3 学校师资情况调查 学校是学生开展体育课的重要场所 专业的武术老师也是武术课在学校得 以开展的先行条件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有专业武术老师只有 22 其中达到本 科文凭的占 7 人 硕士生 2 人 78 学校体育教育的武术师资方面当时也存在很 大的问题 大部分体育教师并不是从事武术专业的教师或在大学期间主修武术 专业的 而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或者大学期间选修过武术课的 教师自身的 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很有限 所以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 匮乏 不能很好的将武术技术内容和内涵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 发现武术并不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美好时 兴趣也就开始逐渐的下降了 表 3 4 表 3 4 学校师资情况 有无专业教师 教师文凭 有 没有 专科 本科 硕士 人数 11 39 4 39 7 比率 22 78 8 78 14 3 4 学校是否有兴趣班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 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 优化 课堂教学 减负提质的最根本 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日常教学中 如何激发 学生的运动兴趣以提高体育分类的课堂教学质量呢 有 46 的学校有兴趣班 54 的学校没有兴趣班 而其中有武术课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 如 教 材陈旧 内容单一 缺乏趣味性 不注重实用性等问题 表 3 4 表 3 4 学校是否有兴趣班 有 没有 6 人数 23 27 比率 46 54 4 结论 4 1 某市中学开展情况 2004 年 3 月 30 日 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此纲要明确规定 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 容 逐渐的全国很多中小学体育课上都出现了武术课的内容 这也着实让武术 真正的进入了中小学的殿堂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得出了遂宁市武术课开展 情况不乐观 4 1 1 学校不重视 学校领导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甚至认为练习别的体育项目相对武 术运动来说更安全 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学生练习武术后会出现更多的打架斗 殴的事件 所以领导也慢慢的对武术在学校体育课中的开展处于一种睁一只眼 和闭一只眼的态度 但由于几所中学是省乃至国家重点中学 学生面临着升学 的压力 尤其是中学生面临着中考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 认为上武术课浪费时 间 而且武术也不是必修的科目 没有必要非要学习 所以还不如把这个时间 节省下来用于文化学习上 因此武术课出现了可上可不上的情况 4 1 2 教师的师资队伍落后 学校体育教育的武术师资方面当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大部分体育教师并 不是从事武术专业的教师或在大学期间主修武术专业的 而大部分都是半路出 家的或者大学期间选修过武术课的 教师自身的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很有限 所以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 不能很好的将武术技术 内容和内涵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发现武术并不如他们所期待的 那样美好时 兴趣也就开始逐渐的下降了 4 1 3 学生认识不正确 2008 年奥运会瘦身之际 武术赶上了奥运会的末班车 亚运会在我国广州 如期举行 而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也放在亚运会运动项目第一 这也体现我国对 传统武术项目的重视 这便激发许多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 而大多数学生对武 术的认识大多数是从小说 影视中得到 学生的可塑性较强 他们很容易接受 新生事物 再加上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武打片 学生模仿能力极强 容易产生错 觉 认为学习武术就拥有其 功夫 许多学生在学习武术的时候才发现 没有 7 真正上的 武功 渐渐的对武术失去了兴趣 4 1 4 学生不愿学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其内容是把踢 打 摔 拿 跌 击 劈 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 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内容非常丰富多变 一个套路往往动作多变 技术复杂 方向路线 学生普遍反映难学 难记 学不会 教学费力效果又差 加上教材 陈旧 内容单一 缺乏趣味性 不注重实用性等问题 再加上许多学生对武术 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 而对武术的文化内涵了解的更是甚少 认为学习 武术只不过是花架子 更本没有实用性 5 建议 5 1 武术的文化教育作用不应被忽略 随着 2008 年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 武术作为我们的国粹和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 却被拒之奥运会这个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体 的舞台的大门之外时 我们才开始意识到 其实我们的武术离奥运会是越来越 远了 加强武术文化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 表演的形式加强 武术文化的宣传 在武术理论教学时可以从中国功夫谈起 如南少林 北武当等 在 讲解中把武术的目的 意义等 势必也会让传统武术深入到学生群体重去 5 2 各个学校加强武术课开展的力度 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列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必修 课程目录 学校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武术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政策 不能因为升学率 而放弃开展武术课 不能因为武术危险性大 而无视国家政策 也不能因为武术教学枯燥乏味 而 把武术丢在一边 各个学校应该加大对传统武术课开展的重视力度 加强教学 设施 同时把武术套路的特点 比赛方法 健身价值 搏击原理向学生全面介 绍 通过教师的教学 使学生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产生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使武术真正走进课堂 5 3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 学校开展武术运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是组织者 也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 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榜样人物 其本身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学生项目开展 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 对教师负责的原则 需要建 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构 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提高教师专业文化素质 在全校 8 开展教师基本功 教学技能评比大赛 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培养学 生良好的习惯 注意学生智慧的启迪 6 结语 当代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及传 承意识和责任是保护民族文化长久不衰的重要措施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典型 代表 传播与普及武术知识及技能是增强中学生民族认同感与传统意识及责任 的有效途径 希望更多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青年 一代了解武术 发扬传统武术 让武术文化代代相传 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9 参考文献 1 月霜 赵苏妙 刘海英 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的原因探究及其发展对策思考 J 成都 体育学院报 2010 36 7 2 程大力 一个与中医理论有关的武术问题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6 3 王艳红 论武术发展的适应性和独立性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6 4 康浩 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发展思考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6 11 12 5 吴甫超 论武术教育修养价值功能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6 6 王友唐 中华武术大学堂 推广武术的新模式 J 中华武术 2011 7 32 7 罗湘林 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视角 J 体育学刊 2010 17 6 8 刘轶 蔡仲林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 J 上海体育学报 2011 35 5 76 9 房宜军 对新课标下中小学生武术兴趣培养途径与方法的途径研究 J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6 10 施鲜丽 葛耀 蔡仲林 近 20 年中国武术文化研究量化分析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