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复习题_第1页
流体机械复习题_第2页
流体机械复习题_第3页
流体机械复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心泵离心泵 填空 填空 1 泵的基本方程式是根据 动量矩定理 导出的 2 理想叶轮的理论扬程与输送介质 水 3 按液体进入叶轮方式离心泵可分为 双吸 和 单吸 泵 4 离心泵中唯一的作功部件是 叶轮 5 前弯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量头随流量的减小而 减小 6 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安装角 A2 越大 反作用度 越小 判断 判断 1 泵的扬程是单位质量流体流过泵后的能量 2 泵效率是轴功率和驱动机功率之比 3 离心泵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 在叶轮叶片入口的冲击速度与圆周速度相同 4 若离心泵的扬程为零 则效率一定为零 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 填空 填空 1 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有 改变时转速和间歇停车 切断进气调节 旁路调节 顶开吸气阀调节 连通补助余隙容积调节 2 离心泵装置发生不稳定工作的两个条件是 驼峰形状性能曲线 装置中有升降液面 3 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安装角 A2 越大 反作用度 越小 4 往复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可 降低 排气温度 减少 功率消耗 5 凝析系数越大 析出的液体量 越少 6 往复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中 压缩 过程为热力过程 7 离心水泵装置的 Hs 与 hr 的和约等于 10m 8 后弯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量头随流量的减小而 增加 9 往复压缩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别是 理论循环进排气过程无阻力损失 无压力 脉动 气体状态不变 多变指数不变 理论循环无余隙容积 理论循环无漏气现象 理论循环被压缩气体为理想气体 理论循环压缩过程指数在整个过程中为常数 10 相同性能的离心泵串联后 性能曲线 变陡 判断 判断 11 为提高往复压缩机第一级容积利用率 常将第一级压力比取得低些 12 往复压缩机的压力比是影响排气温度的直接因素 13 若一级气缸直径因圆整而减小 则以后各级吸入压力一定增大 14 若离心泵的流量为零 则效率一定为零 15 安装高度越高 离心泵发生汽蚀的可能性越大 16 在流量一定时 叶片安装角越大 离心泵的理论扬程越大 17 离心泵的比转数是汽蚀判别数 18 径向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头为常数 19 往复压缩机进气过程中的气阀阻力使气缸内的进气压力高于名义进气压力 20 在余隙容积和压力比确定以后 膨胀过程指数越大 进气量越多 21 二阶往复惯性力可用加平衡质量的办法平衡 22 输送液体的温度提高 泵装置的抗汽蚀性能下降 23 离心泵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 在叶轮叶片入口的冲击速度与圆周速度相同 24 两离心泵串联后的总扬程为各单泵在同一管路中工作的扬程之和 25 吸气过程中气体与气缸热交换越大 吸入的新鲜气体量越多 26 泵入口许用真空度越大 泵装置的抗汽蚀性能越好 27 离心泵启动前灌泵 目的是平衡轴向力 28 倾覆力矩作用在往复压缩机的机身上 与切向力矩在机内可自相平衡 29 往复压缩机的压力比越大 气缸的容积利用率越高 30 如果离心泵具有驼峰形状的性能曲线 该泵组成的装置一定发生不稳定工作 选择 选择 1 运转中的压缩机没有排气 原因可能是 D A 余隙容积太大 B 压力比太大 C 排气阀弹簧力太大 D A B C 全是 2 下列计算数值分别是同一台往复压缩机的循环功 分析哪项是多变循环功 B A 195 6 KJ B 190 KJ C 180 KJ D 30 KW 3 往复压缩机压缩绝热指数高的气体 则 A A 功耗大 B 功耗小 C 容积利用率低 D A B C 全不对 4 往复压缩机自由力导致机身振动 下列哪项不是自由力 C A 旋转惯性力 B 往复惯性力 C 往复摩擦力 D A B C 全不是 5 对于输送粘度比水大的介质的离心泵 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C A 与输送水相比 理论扬程变小 C 与输送水相比 轴功率变大 B 与输送水相比 理论流量变大 D 与输送水相比 效率变大 6 离心泵转速提高以后 若泵装置不变 有可能导致 A A 泵汽蚀性能下降 B 比转数提高 C 吸入真空度变小 D A B C 全对 7 按比转数由大到小给下列泵排序 D A 离心泵 轴流泵 混流泵 C 混流泵 离心泵 轴流泵 B 离心泵 混流泵 轴流泵 D 轴流泵 混流泵 离心泵 8 在下列描述中找出正确的一个 C A 离心压缩机扩压器中 气流温度不变 B 离心压缩机叶轮中 气流温度不变 C 离心压缩机回流器中 滞止温度不变 D A B C 的描述全不正确 9 在叶片安装角 A2 A2 max 的极限情况 有 A A 动扬程大于理论扬程 B 动扬程等于零 C 静扬程大于理论扬程 D 理论扬程等于零 10 由于在离心压缩机的叶轮中存在轴向环流 使得 D A 工作面上叠加后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大 B 非工作面上叠加后的相对运动速度减小 C 叠加后 绝对速度的周向分速增大 D 叠加后 绝对速度的周向分速减小 11 往复运动质量不包括 C A 活塞质量 B 十字头质量 C 曲轴的不平衡质量 D 连杆的转化质量 12 离心泵在标准大气压力下从开口容器中输送 20 清水 若 ZSU hSU 6m 则泵装置的 有效汽蚀余量 ha 约为 C A 5 m B 6 m C 4 m D 7 m 13 若二级入口前有凝液析出 则二级吸入的湿空气中 A A 水蒸汽是饱和的 B 水蒸汽是不饱和的 C 空气是饱和的 D A B C 全不是 14 若二级入口前有凝液析出 则二级吸入的湿空气中 A A 水蒸汽是饱和的 B 水蒸汽是不饱和的 C 空气是饱和的 D A B C 全不是 15 对于离心压缩机 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B A 增大背压可提高流量 B 降低进气温度可提高压力比 C 叶轮前后温度相等 D 级数越多 性能曲线越平坦 四 计算 分析下列压缩机的往复惯性力平衡情况 已知两列往复运动质量相等且等于多少 ms 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 一 填空 1 增大叶轮直径能 增加 理论能量头 降低转速能 降低 离心压缩机压力比 2 气流在扩压器内 滞止温度 参数不变 3 气体的压力比与叶轮的总功成 正 比例 进气温度越 低 压力比越大 4 多变效率与多变指数的关系是 nol K K 1 5 流动效率与多变效率的关系是 hyd 1 1 df pol 6 离心压缩机扩压器出口温度必 大于 扩压器进口温度 7 采用级效率法计算级中各截面压力 温度及总功能头时 一般先假设 比容比 为已知 8 边界层分离损失常发生在 扩压 流道 9 离心压缩机级压力比随流量增加而 减小 10 级数越多 压力比性能曲线 越陡 稳定工况区 越窄 二 判断 1 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一般低于活塞压缩机 2 离心压缩机中叶轮是唯一的作功部件 3 绝能流动中 滞止焓不变 4 离心压缩机多变压缩能头小于绝热压缩能头 5 离心压缩机流动效率大于绝热效率 6 常压进气的离心压缩机冬季压力比要大一些 7 二次涡流损失是因为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 8 采用多级串联后 喘振流量变小了 9 离心压缩机的绝热效率与输送介质无关 10 气体在级中获得的总功全部以机械能的形式获得 一 计算 离心泵及往复压缩机部分 1 某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该泵转速为 2900RPM 叶轮外径为 250MM 若要求泵在 H 76 8 Q 16 M3 MIN 的工作点 工作 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 如何实现 2 设某离心水泵流量 Q 0 025m3 s 排出管压力表读数为为 323730Pa 吸入管真空表读 数为 39240 Pa 表位差为 0 8m 吸入管直径为 100 mm 排出管直径为 75 mm 电动机功 率表读数为 12 5KW 电动机效率为 0 93 泵与电动机直联 试计算离心泵的轴功率 有效 功率和泵的总效率为多少 3 有一台离心水泵 当转速 n 2900rpm 时 流量 Q 9 5m3 min 扬程 H 120m 另有一台 与此泵相似的离心水泵 流量 Q 38m3 min 扬程 H 80m 问叶轮的转速应为多少 习题 7 10 21 22 4 某空气压缩机工作时 当地大气压力为 100Kpa 绝 大气温度为 20 已知压缩机 的工作容积是 100M3 MIN 相对余隙容积 0 05 膨胀过程指数 m 1 2 P T l 0 9 K 1 4 试计算 若排气量为 80 2M3 MIN 名义压力比 为多少 若此时测得指示功率为 258KW 计算等温理论 指示 效率为多少 5 某单缸单级双作用往复压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