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腻烦(l) 翡翠(fi) 皎洁(jio) 怔怔(zhng)B . 桑梓(z) 穿凿(zu) 拈弓搭箭(zhn) 谮害(zn)C . 橄榄(gn ln) 瘟疫(wn) 尴尬(gn g) 腆着(tin)D . 簇拥(c) 王摩诘(j) 锭子(dng) 砌墙(qi)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谒见 屹立 甘之如饴B . 纽扣 既使 诚惶诚恐C . 潮汛 空暇 略胜一畴D . 端详 船舱 别出心栽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 讨厌、担心、增加、出现,这四个词词性相同。C . 垂问、家父、寒舍、愚见,这四个都属于谦辞。D . 愉快-快乐,热忱-热情,觉察-察觉,疲倦不堪-疲惫不堪,这四组词都是同义词。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回归经典、弘扬国学校园诗词大会”。C . 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D .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5.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把芬芳献给他人;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把寂寞留给自己。以苦心孕育未来以宽阔拥抱生活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B . 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C . 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D .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窈窕淑女,_。(关雎)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_,落英缤纷。(陶渊明_)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_,春风不度玉门关。(_凉州词) (6)晓战随金鼓,_。(李白塞下曲六首) (7)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8)蒌蒿满地芦芽短,_。(苏轼惠崇)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8. (2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目似瞑_ 将啮其喉_顾野有麦场_ 乃伪睡以俟_(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乃 悟 前 狼 假 寐(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 . 屠自后断其股C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 止增笑耳(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2分)9. (5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祝勇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2)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4)如何理解第段中的“均等”一词?(5)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第段中的脚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如何理解第段中的“均等”一词?(8)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9)第段中的脚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10. (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少年书架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书架陪伴“我”成长(2)品读第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4)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和被选择,也需要常常面对“能选择”和“别无选择”。在能选择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偏见与噪音,因为坚持是你的信仰与权利;在别无选择时,我们更要找到自己的航程,生命就像追逐太阳的旅程,纵有几多峡谷深渊,几多艰难坎坷,总会有希望在前方,总会有充实在心头,总会有精彩在路上。 请以“那一次,我选择了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