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doc_第1页
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doc_第2页
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doc_第3页
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doc_第4页
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激活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B .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C .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D . 阳江二中校运会时,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选读音。 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认识了拥有ru b k dng_的气概的人民解放军;在“飞天”凌空中,跳水姑娘吕伟跳水时的xio s_、轻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对作者的教(jio jio)_诲让我们记忆犹新;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劳碌rn c_宽厚的母亲让我们对她充满了敬爱之情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默写填空与诗歌赏析(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4)_,徒有羡鱼情。(5)_,山山唯落晖。(6)黄鹤一去不复返,_。(7)陆游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诗_,_。(8)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 (9分)翻译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虽有嘉肴_不知其旨也_虽有至道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然后知困_然后能自反也_然后能自强也_教学相长也_学学半_5. (2分)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A .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B . 焉:语气词,啊C . 无论:更不必说D . 延:邀请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6. (4分)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少部分以_或人为主人公。 (2)请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寓意对号入座。故事:A狼和小羊;B农夫和蛇;C蚯蚓和狐狸;D狐狸和葡萄;E蚂蚁和蝉寓意:以上选项中,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如_;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_。(只填选项字母)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 (7分)语言文字运用 (1)仿照下列句式,以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名著为例再续写两个句子。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_;_。(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作为乌江的二级支流河流,发源于绥阳县,全长881公里,向南流经遵义县新舟、虾子二镇,穿越绿塘、禹门、保和等山间田坝,下八节滩后折向东南,下游河段流入群山峡谷,在雄水滩一带,流经端公寨、雄水滩、雌猪塘,直奔鱼剑坝,穿过云门囤数十丈高的乐安江,与湄江交汇,造就了著名的云门囤天生桥的地理奇观。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20分)阅读那一滴挤疼了大海的眼泪,完成后面问题。那一滴挤疼了大海的眼泪(朱成玉)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有一次,母亲在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掉进了井里,旁边一大帮人,却没有人去救。母亲赶到了,毫不犹豫地跳进去救我,把我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她隐隐地听到人们说:“只有当妈的才能这样啊,把孩子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母亲在睡梦中惊醒,她感到这个梦很不吉利,眼皮也不停地跳,她担心我会发生什么事情,迫不及待地给我打电话,可是我在午睡的时候有关机的习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打,一直打了两个小时,我才开机。电话通了的时候,母亲在那边孩子一样“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听完母亲诉说的那个梦,我深深地自责起来。对于母亲来说,无法和孩子联系的这两个小时,是多么漫长。母亲叮嘱我最近要多注意点儿安全,又一再地安慰我,说梦都是反的,梦见灾难就证明平安,没事的。这就是母爱吧。她宁愿相信一个不真实的梦,并陷进自己假设的劫难里,难以自拔。从那以后,我不再轻易地关机,因为我怕母亲再做那样可怕的梦。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哭泣,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分明看到了在哭泣声后尾随而来的那滴眼泪,浑浊、咸涩,却又那么晶莹、甘甜。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失去老伴的父亲,内心充满了悲伤,可是他又不得不在儿女们面前装出笑脸,免得让孩子们替他担心。后来,儿女们发现父亲喜欢上了吃洋葱,他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默默地剥洋葱,眼里满是泪水。孩子们问起的时候,他说是洋葱太辣。其实他是在找一个借口流泪,给心底的悲伤找一个流淌的出口。有一种男人,宁可忍耐野火把心烧焦,也不会让火星溅到爱人的发梢。有一种男人,心里藏着一个重洋,流出来,却只有一颗泪珠!我的父亲也是个刚强的父亲,我见过他唯一的一次流泪也是因为我。那个秋天,我被一个发了疯的酒鬼连刺了四刀,多亏好心的邻居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在重症监护室里三天三夜昏迷不醒,醒来第一眼,我就看到了父亲。而当看到我终于醒来,父亲的一滴泪重重地砸到我的脸上,继而转身向外狂奔,语无伦次地对亲人们喊着:“孩儿醒了,孩儿醒了”后来我才知道,当听说了我的遭遇,正在田地里干活儿的父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竟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上面满是泥点子和汗渍的酸味。母亲哭了一道儿,他训斥了一道儿,“你嚎丧个啥儿,儿子没事儿也被你嚎出事儿了。”话虽如此说,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地没了谱儿。父亲,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汉子,天灾令他颗粒无收时没流过一滴泪,上山砍伐木头被大树压断了腿时没流过一滴泪,听说我出事儿时没流过一滴泪在确认我醒了,重新活了过来的时候,终于哭了一次。那一滴砸在我脸上的泪水里面,蓄着父亲满满60多年的沧桑。现代舞之母邓肯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悲凉,一天之内,她的一双儿女就被汽车送葬于莱茵河中。她在自传里悲伤地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母亲的哭声只有两次是听不到的一次在出生前,一次在死亡后。当我握着他们冰凉的小手时,他们却再也不会握我的手了。我哭了,这哭声与生他们时的哭声一模一样。一个是极度喜悦时的哭声,一个是极度悲伤时的哭声,为什么会一样呢?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我清楚这哭声真的是一样的。在茫茫人世间,是不是只有一种伟大的哭声,孕育生命的母亲的哭声,既能包含忧伤、疼痛,又能包含欢乐、狂喜呢?”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因为那一滴眼泪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情感。(1)本文选材典型,作者为我们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第段写父亲对母亲训斥,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这种行为?(3)请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4)“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在文末出现,用意何在?9. (15分)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后面的题。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1)文章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开头,有何作用?(2)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人们失去定力的原因和培养定力的途径。(3)请指出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芳容至孝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 , 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芳容泣而志之_药之可以即愈_且吾有大事未了_闻言色动_(2)下列句子中,“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告之于帝B . 贤于材人远矣C . 仓鹰击于殿上D . 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2常州)请以“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请勿透露考生。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句子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