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5随州)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菡萏(dn) 酝酿(ling) 狩猎(shu) 义愤填膺(yn)B . 惬意(xi) 阻遏() 嶙峋(ln) 重峦叠嶂(ln)C . 尴尬(g) 迁徙(x) 田圃(b) 恪尽职守(g)D . 狡黠(xi) 荇藻(zo) 荫庇(yn) 鳞次栉比(zh)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端祥 邂逅 心旷神怡B . 妪偻 干涸 青树翠蔓C . 静谧 羁绊 山肴野蔌D . 潮讯 狡黠 夙兴夜寐3. (2分)下面句中加线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 .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B .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憩。C . 在西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养心殿。D .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B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C .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D .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5.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把芬芳献给他人;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把寂寞留给自己。以苦心孕育未来以宽阔拥抱生活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课文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B . 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C .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D .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7. (12分)阅读下面文章并完成下面的题。害怕回乡回乡不是回家。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的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屋顶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接你:“哇,回家开看母亲了。”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到乡翻似烂柯人”,一棵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躇复踟躇。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须根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你树冠的绿阴,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你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当你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悚然而惊。所以,我害怕回乡。(1)作者一开始就说:“回家不是回乡。”从文中可以看出,回家的感觉是 _,回乡的感觉是_。(各用文中的一个词填空)(2)第二段说“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依门而望”,“游子”是多么激动啊!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游子“的心理活动。(要求:字数50左右)(3)细读短文,概括“我害怕回乡”的原因。8.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细读的妙处肖复兴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2)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3)本文第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画家一愣 , 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5)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或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材料一】骆宾王七岁时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9. (20分)阅读李云迪的最温暖的阳光,完成下列小题。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李云迪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1)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谈谈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的妙处。(2)品味语言,按要求回答问题。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结合语境分析加横线词语的作用)(3)请结合第段内容,谈谈你对划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4)链接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我慢慢地认出他来-是村东头的三叔。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当过教师,后来又在农科所工作,还干过别的事情。三颗枸杞豆文章第小节和链接材料划线句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达作用上有什么不同点?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10. (8分)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文字,完成14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面各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 .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 , 则又请焉C .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 .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2)下面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B .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可安陵君却轻视我,这难道不是违抗我吗?C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D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 . 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 . 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D .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4)下面对文章写作方面的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安排了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B . 把唐雎和秦王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C . 人物对话极富外交色彩,人物说话语气突出,神态描绘形象逼真。D . 选文通过衬托和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现了秦王的胆小怕死;写唐雎的“挺剑而起”,表明了唐雎不怕牺牲的精神。四、 语言表达 (共3题;共25分)11. (20分)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欲信大义于天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12. (2分)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妈妈说:_同学说:_13. (3分)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_,_,_;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 (10分)阅读下面唐诗江夏送倩公归汉东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注释】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宁知:谁也没有想到。丧乱:安史之乱。(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默写 (共1题;共9分)15. (9分) 默写。(1)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3)_,乌蒙磅礴走泥丸。(王安石登飞来峰) (4)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_,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6)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_,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陆定一老山界) (7)杜甫的春望一诗中,“_,_”两句,反映战乱中的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责任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贵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产生了矛盾,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