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3分)1. (2分)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A . C+O2 CO2 B . Mg+2HClMgCl2+H2C . CaO+H2OCa(OH)2D . CO2+C2CO2. (2分)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用下图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理解:将一个大萝卜块不断等分,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模拟实验理解的是( ) A . 根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B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微小的突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 . 骆驼有宽大的脚掌,脚下还有厚软的肉垫子,有利于在沙漠中的行走D . “人要实,火要虚”后半句说的是架空可燃物,有利于燃烧的进行 3. (2分)分析和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水能灭火,所以烧菜时锅里的油一旦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 .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D . 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4. (2分)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 A . 氧气不够B . 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 . 达不到着火点D . 宇宙飞船上温度低5. (2分)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物质。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 .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 .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 .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6. (2分)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 .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 . MgCO3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与氧化镁,也可作阻燃剂7. (1分)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宁波粽子用料讲究,除了糯米外,另外还有猪肉、碱水、豇豆、豆沙等辅料。外用叶包裹。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1)煮粽子时,小科老远就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 (2)煮粽子时,为了避免把锅熏黑,会在锅外贴上一层报纸,小科发现粽子煮好后,报纸仍然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A . 报纸的着火点升高B . 温度没有达到报纸的着火点C . 报纸与空气没有充分接触(3)碱水棕是宁波的地方特色,“碱水”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NaHCO3),其属于_(填“酸”“碱”或“盐”)。 二、 中档题 (共4题;共8分)8. (2分)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水力发电 B . 太阳能热水器 C . 电饭煲 D . 火箭点火升空 9. (2分)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可燃物B . 缺乏O2C . 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 . 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0. (2分)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B . 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 .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 .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11. (2分)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 . 有可燃物B . 有助燃剂C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三、 拓展题 (共3题;共7分)12. (2分)下列说法: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根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 .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 .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 .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4. (3分)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 10 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 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