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及相关技术 中国刑警学院刑侦三系 禁毒 肇恒伟二 一 年六月 问题四 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办理 一 法律适用 一 法律依据 条例 第38 39条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 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 由海关没收走私的易制毒化学品 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 并依照海关法律 行政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 357条 违反国家规定 非法运输 携带醋酸酐 乙醚 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 或者违反国家规定 在境内非法买卖上述物品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 数量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前款规定的物品的 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 制毒物品犯罪认定与处罚 1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认定与处罚 1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概念是指违反国家规定 在境内非法买卖麻黄素 苯基丙酮 胡椒醛 错酸酐 乙醚 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的行为 2 构成特征客体 国家对制毒物品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 违反国家规定 在境内非法买卖麻黄素 苯基丙酮 胡椒醛 错酸酐 乙醚 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的行为 主体 一般主体 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 在司法实践中 单位犯罪占相当高的比例 主观方面 故意 3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认定 行为具体表现形式 包括非法购买和非法销售两种行为 无证买卖 未经许可或者备案 擅自购买 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超限买卖 超出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 数量范围购买 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假证买卖 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 变造 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 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向无证 假证者销售 经营单位违反规定 向无购买许可证明 备案证明的单位 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或者明知购买者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 变造 失效的购买许可证明 备案证明 向其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其他 如使用现金 实物买卖的 违法与犯罪的界定 一看数量大小 二看用途和流向 程序违法 实体合法不为罪 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一条 三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 经营 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 购买 销售易制毒化学品 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用于合法生产 生活需要 依法能够办理只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 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 可不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论处 三看情节 情节显著轻微不为罪 4 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 数量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单位构成犯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罪标准 对外以单位名义实施 体现单位主观明知 所得利益归单位所有 二看用途和流向 程序违法 实体合法不为罪 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一条 三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 经营 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 购买 销售易制毒化学品 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用于合法生产 生活需要 依法能够办理只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 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 可不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论处 三看情节 情节显著轻微不为罪 4 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 数量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单位构成犯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罪标准 对外以单位名义实施 体现单位主观明知 所得利益归单位所有 2 走私制毒物品罪认定与处罚 1 走私制毒物品罪概念是指违反国家规定 逃避海关监管 非法运输 携带醋酸酐 乙醚 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国 边 境的行为 2 构成特征客体 国家对制毒物品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 是指违反国家规定 逃避海关监管 非法运输 携带醋酸酐 乙醚 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国 边 境的行为 主体 一般主体 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 主观方面 故意 3 走私制毒物品罪认定 行为具体表现形式 利用交通工具或人力将制毒物品偷运出境 将制毒物品与日常百货混装蒙混过关 利用边境贸易等方式走私 改换包装 重贴或撕毁标签伪装其他非管制物品出境 伪装为非管制物品报关出口 人货分离 雇佣不知情的司机代为运输出境 伪造各种证明文件从合法贸易渠道出口制毒物品 违法与犯罪的界定关键看数量 数量较大为罪 数量较小为违法 其他相关犯罪的界定为了制造毒品或者走私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而采用生产 加工 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按照其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不同目的 分别以制造毒品 走私制毒物品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预备行为论处 明知他人实施走私或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 而为其运输 储存 代理进出口或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 以走私或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4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 数量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单位构成犯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罪标准 对外以单位名义实施 体现单位主观明知 所得利益归单位所有 3 卡死 主观故意构成要件人赃 制毒物品 互证的关键是明知的确定 1 明知种类制毒物品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禁毒法而为之 直接的表现为对制毒物品有认识 明知 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运输 携带和买卖的是制毒物品的心理状态 明知程度 只需明知犯罪对象是制毒物品 二无需完全知道制毒物品的数量 质量 品种 含量 成分等理化性质 明知包括明明知道和应当知道 明明知道又包括 被人明确告之 和 自我明确知道 2 推定明知推定 是指事实推定 即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的事实 从而得出结论 这也是一种证明方法 即以一定事实证据为依据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 从而推出另一情况的方法 为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避免客观归罪 推定的明知允许被告人提出相反证据加以推翻制毒物品犯罪中 判断被告人对涉案制毒物品是否明知 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 而应当依据被告人实施制毒物品犯罪行为的过程 方式 制毒物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据 结合被告人的年龄 阅历 智力等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国外法例 英国1994年 刑事司法和公共秩序法 第36条 在被告人的身体或者被逮捕的地点发现可疑物体 物质 痕迹时 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回答警察关于这些可疑物体 物质 痕迹的提问 法官和陪审团即可据此作出对于被告人不利的推论 即推定 明知 换言之 在当事人不原或者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 可以推定其对所持有的物品有了概括性的认识 例 00年9月16日 某缉毒大队接到群众举报 薛某伙同他人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前往广东购买海洛因 缉毒大队在路上布控拦截 于9月17日上午9时截获该车 抓获犯罪嫌疑人薛某和驾驶员林某等四人 当场从该车的方向盘下缴获海洛因350克 在审讯驾驶员林时 他辩解说不知道车上装有毒品 围绕他是否明知所运输的是毒品 侦查员查明以下事实 1 林知道货主薛吸毒并贩卖毒品 2 这次薛以2000元的高价雇请林到广东运东西 不属于正常的货物运输 3 在广东期间 林见到薛的行动诡秘 没有谈正常的生意 4 在广东增城附近绕过检查站时 薛将一黑色塑料袋包装的物品交给林 叫林藏起来 林即把该包藏在方向盘下 法院以运输毒品罪 判1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3 实践中可以推定明知的情形改变产品形状 包装或者使用虚假标签 商标等产品标志的 以藏匿 夹带或者其他隐蔽方式运输 携带易制毒化学品逃避检查的 抗拒检查或者在检查时丢弃货物逃跑的 以伪报 藏匿 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 边防等检查的 选择不设海关或者边防检查站的路段绕行出入境的 以虚假身份 地址办理托运 邮寄手续的 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 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依法监管的 4 制毒物品数量认定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 不以纯度折算多次走私或非法买卖的 未经处理的 累计计算不同制毒物品数量折算 二 制毒物品犯罪案件证据 一 制毒物品犯罪案件证据概念及其特点1 概念 是指缉毒侦查人员依法收集并审查核实的 能够证明毒品犯罪案件事实的材料 2 一般特点 客观性 合法性 关联性3 与普通刑事案件证据的区别 1 单一性 制毒物品原则上是具有 唯一真实证明力 的证据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现场勘验笔录较少 2 即时性 刑事案件通常是 过去时 毒品案件往往是 现在进行时 或 将来时 3 易反性 言词证据印证难且证明力弱 证据难保全固定 翻供现象普遍 二 制毒物品犯罪案件证据标准1 概念 证据标准分为一般证据标准和特殊证据标准 一般证据标准 是指毒品犯罪通常具有的证据种类和形式 特殊证据标准 是指某些毒品犯罪应具有的特殊证据形式 一般证据标准 包括证明毒品犯罪的客体 客观方面 主体和主观方面的证据种类和形式 一是犯罪主体 1 居民身份证 临时居住证 工作证 护照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以及边民证 2 户口簿或微机户口卡 3 个人履历表或入学 入伍 招工 招于等登记表 4 医院出生证明 5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供述 6 有关人员 如亲属 邻居等 关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情况的证言 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姓名 曾用名 出生年月日 居民身份证号 民族 籍贯 出生地 职业 住所地等基本情况 二是犯罪主观方面 1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及其同案犯的供述和辩解 2 有关证人证言 侦查员 见证人 鉴定人 知情人 同谋人 发现者 主管部门 经办人 海关人员 邮政人员 机场检查人员 同事等证言 3 有关书证 电传 合同 报关单 发票 商检单 提货单 伪装标识 记录本 支票 帐薄 记账凭证 银行账号 汇票 仓单 假证明 介绍信 运单 书信 电话记录 手机短信记录 4 其他有助于判断主观故意的客观事实 证明毒品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等主观特征 三是犯罪客观方面 l 制毒物品及其照片 2 毒资转移的凭证 如银行的支付凭证 如存折 本票 汇票 支票 和记帐凭证 制毒物品的交付凭证 托运单 货单 仓单 邮寄单 交通运输凭证 车票 船票 机票 同案犯之间的书信等 3 报案记录 投案记录 举报记录 信件 控告记录 信件 破案报告等能说明案件及相关情况的书面材料 4 制毒物品 毒资 作案工具及其它涉案物品的扣押清单 5 相关证人证言 包括海关 边防检查人员 侦查人员的证言 以及鉴定人员对鉴定所作的说明 6 辨认笔录 指认笔录及其照片情况的文字记录 包括有关知情人员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辨认和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对毒品 毒资等犯罪对象的指认情况 7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8 制毒物品鉴定和检验报告 9 现场勘验 检查笔录及照片 录像 现场制图 包括对现场的勘验 对人身的检查 对物品的检查 10 制毒物品数量的称量笔录 11 视听资料 包括录音带 录像带 电子数据等 证明制毒物品犯罪事实是否存在 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制毒物品犯罪行为 犯罪嫌疑人实施制度物品犯罪行为的性质 犯罪的时间 地点 手段 后果 制度物品的种类及其数量 共同犯罪中 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犯罪嫌疑人财产状况 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从重 从轻 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涉及管辖 强制措施 诉讼期限的事实 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 三 制毒物品犯罪案件证据收集 固定证据是诉讼的灵魂 查明 不等于 证明 了犯罪事实 毒品是毒品案件的首要证据 1 毒品证据的收集 固定现场查获毒品时 除特殊情况外 力争 五个当场 即当场称量 当场拍照或者摄像 当场指认和讯问 当场封存送检 当场取得在场人的证词 2 文书制作当场开具 扣押物证清单 并责令制毒物品犯罪嫌疑人当场签名 由现场两名以上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