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岗位学习材料生产岗位学习材料 一一 生产岗位学习材料 一 请妥善保存 离职时交还 车间操作规 程 1 液体投料1 1液体物料的投料管 应专管专用 并有明显的标识 1 2液体物料的投料操作方式主要有三种A抽至高位槽后 再放入 反应釜 B直接通过真空抽入反应釜 C打开反应釜上的孔盖直接加 入 1 3抽至高位槽在放入反应釜的液体投料操作A将投料管的一端 与高位槽连接 另一端插入物料容器中 B开启真空 将所需数量的 物料抽至高位槽中 C物料抽入后 将投料管从物料容器中抽出 沥 干 D根据工艺的要求 将高位槽放料管口与反应釜上的加料管口连 接 将高位槽中的物料放入反应釜 1 4直接通过真空抽入反应釜中 的液体投料操作A将投料管的一端与反应釜上的加料管口连接 另一 端插入物料容器中 B开启真空 将所需数量的物料抽入反应釜中 1 5打开反应釜上的孔盖后直接加入的液体投料操作A对于试剂瓶装 的液体物料 以及小量的液体物料 可以打开反应釜上的孔盖直接 加入 B采用此种投料方式 反应釜的孔盖打开时间应短 并在加料 后 立即将釜盖盖住 2 固体投料2 1同一生产区域中 同时有多个不同产品生产时 不 得打开反应釜上的孔盖 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直接将固 体物料加入反应釜 2 2固体物料的投料操作主要分为A在投料操作 平台上 在特制的投料斗中 将固体物料加入反应釜中 B通过保护 反应釜上的敞开的孔盖 将固体物料直接加入反应釜 2 3在投料操 作平台上 在特制的投料斗中 将固体物料加入反应釜中的操作A用 于一个产品的投料操作前 投料斗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后 方可使用 B将物料移至对应反应釜的漏斗口处 C关闭下部放料阀门 若需 要 用氮气吹扫 D称量所需的物料数量 打开加料口上的阀门 将 称量好的物料投入 关闭上阀门 打开下阀门 投料后 将加料口 盖盖住 E对于已经称量好的物料 可以打开加料口盖 直接投料 F投料结束后 对于投料区域的地面和加料口等部位进行清洁 除去 表面遗留的物料粉末 反应釜系统操作通则 一 反应釜系统的常规操作包括加热 冷却 投料 放料 蒸馏 回流 萃取 结晶等单元操作 二 操作通则 1 在反应釜系统投入使用前 应对所用到的设备 管路 辅助系统 等进行检查 A 根据生产操作和清场要求 检查反应釜系统的清洁 状态 B 检查反应釜底放料阀 反应釜系统中连接管路上的阀门开 向是否正确 C 检查各阀门是否有无跑 冒 滴 漏现象 2 加热2 1蒸汽加热A 打开反应釜疏水阀门 缓缓开启蒸汽阀门 使蒸汽进入反应釜夹套 同时调整反应釜疏水阀门 使疏水口有 少量的蒸汽冷凝水流出 B 调整进汽阀门的进汽量 来控制反应温 度 使反应釜内温度达到工艺所需要求 2 2恒温水浴加热A 调节 恒温水箱上的控制仪 设定所需的温度 打开升温开关 使水箱中 的水达到所需的温度 并保持恒温 B 打开恒温水箱的出水阀 通 过软管将热水管和反应釜夹套连接起来 打开恒温水浴进水阀 出 水阀 C 启动恒温水箱的循环水泵 对反应釜进行恒温水浴加热 D 使用结束后 关闭循环水泵 关闭热水进水阀 用压缩空气将反 应釜中的热水压回水箱 关闭热水管路和反应釜的进水阀 出水阀 排空夹套的余水 检查水箱水位并加满备用 2 3油浴加热A 调节 恒温油箱上的控制仪 设定所需的温度 打开升温开关 使油箱中 的油达到所需的温度 并保持恒温 B 打开恒温油箱的出油阀 打 开反应釜上的进油阀 出油阀 C 启动恒温油箱的循环油泵 对反 应釜进行恒温油浴加热 D 使用完毕 关闭恒温油箱的循环泵及出 油阀 检查油箱油位并加满备用 关闭反应釜上的恒温油浴的进油 阀 出油阀 3 冷却3 1循环水冷却A 打开反应釜循环水进水阀 出水阀 使循 环水进入反应釜夹套 对物料进行冷却 B 使用结束后 关闭反应 釜循环水进水阀 用压缩空气将夹套内的冷却水压回冷却水储槽 关闭出水阀 3 2低温水或冷冻液冷却A 关闭反应釜疏水阀门 打 开反应釜低温水或冷冻液出口阀 进口阀 使低温水或冷冻液进入 反应釜夹套 调整低温水或冷冻液进口阀门 控制低温水或冷冻液 的流量 使反应釜内温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温度 B 使用结束后 关 闭反应釜低温水或冷冻液进口阀 出口阀 打开反应釜的低温水或 冷冻液回阀 用压缩空气将夹套内的低温水或冷冻液压回储槽 C 压完后 关闭低温水或冷冻液回阀及压缩空气进口阀 并排空夹套 内残余的压缩空气 3 3油浴冷却A 为防止冷却过程仍在加热 将 温度显示仪的开关拨至 设定 档 根据工艺要求冷却到的温度调 节设定温度 将设定开关拨回 测量 档 B 打开油浴系统水箱冷 却水阀门 打开油浴加热系统进出阀门和缓冲阀门 开启油泵缓慢 关闭缓冲阀 等油浴降到一定的温度 关闭油泵电源 关闭温控电 源 C 关闭冷却水进出阀门 4放料4 1液体放料A 打开反应釜放 料阀 直接放入容器中备用 B 打开反应釜放料阀 直接放入下水 道 C 打开反应釜放料阀 根据工艺要求直接放入容器中析晶 D 打开反应釜放料阀 直接放入容器中待处理 4 2固体放料打开反 应釜放料阀 放入容器或直接放入离心机离心或者放入抽滤缸进行 抽滤 5蒸馏5 1常压蒸馏拧紧人孔盖螺丝 至少装8至螺丝 确保 反应釜密闭 开启反应釜蒸馏阀门 打开冷凝器至接收器之间的阀 门 打开接收器上的放空阀门 打开冷凝器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缓 缓升高釜温至冷凝器有液体流出 调节加热阀门 控制液体的流出 速度 5 2减压蒸馏拧紧人孔盖螺丝 至少装8至螺丝 确保反应 釜密闭 开启反应釜蒸馏阀门 打开冷凝器至接收器之间的阀门 打开冷凝器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打开接收器上的真空 在确保真空 度达到工艺要求之后 缓缓升高釜温至冷凝器有液体流出 调节 加热阀门 控制液体的流出速度 必要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放 空阀门来调节液体的馏出速度和避免冲料 6回流6 1保温拧紧人孔 盖螺丝 确保反应釜密闭 开启反应釜蒸馏阀门 打开冷凝器上放 空阀门 确保反应釜与大气相通 打开冷凝器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缓慢升温至工艺要求温度后 调节加热阀门 控制保温温度 6 2半 回流拧紧人孔盖螺丝 确保反应釜密闭 开启反应釜蒸馏阀门 打 开冷凝器上放空阀门 确保反应釜与大气相通 打开冷凝器冷却介 质进出阀门 缓慢升温至冷凝器有回流出现后 调节加热阀门 控 制回流液体流量 6 3全回流拧紧人孔盖螺丝 确保反应釜密闭 开 启反应釜蒸馏阀门 打开冷凝器上放空阀门 确保反应釜与大气相 通 打开冷凝器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关闭反应釜U型管处的全回流阀 门 缓慢升温至冷凝器有回流出现后 开启反应釜U型管处的全回流 阀门 调节加热阀门 控制保温温度 7 萃取开启反应釜搅拌 将萃取剂抽入反应釜 按照工艺要求的时 间搅拌和静置分层后 缓慢开启反应釜放料阀 将料液分入容器中 分到中间层后 点动搅拌 静置 继续分层直至分出界面 然后 根据工艺要求处理上下层物料 8 结晶8 1直接结晶A 开启反应釜搅拌 缓慢升温 使物料溶解 然后根据工艺要求析晶 B 开启反应釜放料阀 将物料放入容器内 按工艺要求的冷却方式静置冷却析晶 C 反应釜内 开启反应釜 搅拌 按照工艺要求的冷却方式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缓慢冷却至有晶体析出 然后继续冷却至工艺要求的温度和时间 直至析晶完全 8 2简洁析晶开启反应釜搅拌 缓慢升温 使物料 溶解 按工艺要求的冷却方式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介质进出阀门 缓慢冷却至工艺要求的温度时加入晶种 继续冷却至有晶体析出 最后冷却至工艺要求的温度和时间 直至析晶完全 离心机操作通 则 1 工作原理1 1应用转鼓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场 将悬浮液或 其他物料中的固相与液相分离开来 转鼓由电动机直接驱动 绕主 轴轴心回转 构成离心力场 1 2从顶部加料管进入转鼓的料液在离 心力场作用下 趋向转鼓壁 液相经滤布 滤网 开孔转鼓壁排出 鼓体 由出液管排出机体 固相则留在鼓体内 按需要对滤饼进行 洗涤 停机后由人工出料 2 操作2 1开机前检查 A 安装好滤袋 用手转动鼓数周 检查是 否在正常 B 正常后开启电源试运转 检查机壳的跳动是否正常 2 2离心操作A 离心机空转运行正常后 方可加料继续操作 B 悬 浮液物料离心甩料时 应于离心机启动后方可从顶部加料管逐步加 入转鼓内 C 膏状物料或成件物料离心时 应在离心机启动前将物 料均匀加入转鼓内 D 装入物料的容积和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装料 限量 以防固相飞出拦液板 E 开启电源 启动离心机 离心机开 始旋转工作 物料离心结束后 关闭电源 出料 F 精烘包区域中的离心机使用 前 应先打开离心机上的排风系统 2 3充氮保护A 离心机启动前 检查氮气系统 应有氮气供给 过滤装置应完好可用B 若离心方 式为2 2 B 则在加料前 开启氮气管路阀门 调整合适的氮气流量 至少充氮气3 5分钟 才能开始加料 C 若离心方式为2 2 C 则在每次加料完毕 后 开启氮气管路阀门 调整合适的氮气流量 至少充氮气3 5分钟 才能开启离心机 D 在整个离心过程中 始终保证氮气阀 门为开启状态 并同时检查总管压力表 压力变示数应处于正常状 态 E 每次充氮气保护应在离心机关机后 才能关闭充氮气保护阀 门 F 如离心机区域为独立封闭区域 操作人员应注意该区域的通 风性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防氮气引起窒息 G 对含易燃 易挥发 溶剂的离心操作 应启动充氮气保护操作 对于含水做溶剂的离心操作 可以视情况启动充氮气保护操作 3 常见故障检查常见故障故障分析排除方法转动异常 剧烈振动进 料不均匀 滤布上下端有缝隙 滤布局部损坏 主轴轴承损坏 主 轴螺母松动 主轴与转鼓锥面松动调节悬浮液进料均匀 更换滤布 清除间隙和破损 更换轴承 紧固主轴螺母 修刮主轴和转鼓锥孔 消除松动 拧紧各转动部件响声N A栏液板跑斜装料过多按额定量装 跑料过多或含湿量过高滤布选择不当根据固相颗粒选择合适的滤布 电机发热异常电机或电器控制有缺陷修理或更换电器元件及电机控 制失灵电器元件损坏检查线路更换元件热水循环系统的操作规程 1 工作原理1 1热水循环系统由一台加热水箱 数显温控仪 2台热 水泵 管道等部件组成 1 2自来水进入加热水箱 设定加热温度 经蒸汽加热 达到设定温度后 通过水泵输送到各使用点 2 操作2 1开机前检查A 检查温控电源箱及数显温控仪显示是否正 常 B 检查系统的管道 阀门及水示是否完好 无泄漏 C 检查 压力变是否完好 D 检查系统的阀门是否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3 开机3 1每次开机前 加热水箱排污一次 3 2打开水箱进水阀 对加热水箱加水 通过玻璃液位计观察水箱的液位 当加至4 5时 关闭进水阀 3 3设定水箱的加热温度 3 4打开蒸汽阀 电加热开 关 对水箱加热 3 5当水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 关闭蒸汽阀 利 用电加热维持水箱温度 开启相应反应釜的阀门 启动水泵 对反 应釜输送热水 4 运行检查4 1检查温控元件是否正常 4 2检查水箱液位是否在4 5 2 3处 4 3通过压力表观察水泵运行是否正常 4 4检查管道 阀 门等有无泄漏 5 停机5 1关闭电加热开关 打开电磁阀 疏水阀的旁通阀 5 2关 闭水泵 关闭相应反应釜的阀门 5 3关闭温控电源箱的电源 双锥 干燥机的操作规程 1 设备工作原理1 1双锥干燥机是将被干燥物料置于真空状态下 通过干燥器夹套热媒间接加热达到干燥的目的 1 2在干燥过程中整 个容器缓慢旋转 不断翻动被干燥物料 从而更新传热表面 加速 被干燥物料所含水分或溶剂的蒸发 真空将水分或溶剂不断的吸出 蒸发溶剂可通过设置冷凝器加以回收 2 操作2 1开机前检查A 开启真空泵检查管道连接处 油封密封处 是否存在泄漏 容器进出料口密封是否完好 真空表反应是否灵敏 B 开启冷却水阀门 检查加热管道连接处 油封密闭处是否存在 泄漏 压力变 温度表反应是否灵敏 C 检查电控板各仪表 按钮 指示灯是否正常 检查接地线是否正常 有无漏电 短路现象存 在 D 润滑部位加足润滑油 启动电机空车运转 听声音是否正常 若不正常 应检查噪音的 并加以排除 2 2操作A 双锥干燥机 空运转正常后 方可加料继续操作 B 将待干的物料加入干燥机中 关闭进料孔盖 C 关闭排空阀 开启真空泵 使容器内呈 0 08 0 1Mpa的负压 D 开启电源 按下运转按钮 干燥机开始旋 转工作 E 开启热水阀门 让热水进入干燥器夹套内 使达到设定 的干燥温度范围 F 物料干燥结束后 先关闭热水阀门 然后向夹 套内通入冷却水 待物料冷却至室温后 停止抽真空 开启排空阀 停止容器运转 打开孔盖出料 鼓风干燥烘箱的操作 1 工作原理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利用各层架烘管传导来的热量 加热鼓风机送来的空气来达到加快干燥物料的目的 2 操作2 1开机前检查A 检查蒸汽系统 鼓风系统是否正常 B 检查干燥箱通风口 导流板是否正常 C 检查仪器 仪表 阀门是 否正常 2 2操作A 根据工艺要求在烘料托盘上铺设牛皮纸或烘料 布或烘料袋 B 将物料装入烘料托盘 布料时料层厚度不应超过5c m 送入烘箱 关闭密闭门 旋紧手轮 C 打开电控箱总电源 根据工艺要求设定数显温控仪温度 开启鼓风机 打开蒸汽阀门 蒸汽阀门不能开启过大 防止冲坏电磁阀 并将数显温控仪设定 于自动挡 D 物料干燥过程中按工艺要求对物料进行翻料操作 F 烘料结束后 关闭蒸汽加热系统 向干燥箱内继续鼓风降温至室 温 万能粉碎机的操作 1 设备1 1主机组成有主机 旋风分离器 布袋过滤器及引风机组 成 主机的生产原理是有粉碎主机完成 粉碎后的物料有筛网过滤 后送出粉碎室 然后通过风机负压进入旋风分离器后将物料排出 超微粉尘由滤袋收集 洁净气流排入大气 1 2工作原理万能粉碎机 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