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_第1页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_第2页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_第3页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_第4页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裸线 电力电缆 控制电缆 通信电缆 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 导电线芯 3 1 单根导电线芯 3 1 1 圆单线的重量 kg km 2 4 dW 式中 d 圆单线直径 mm 材料密度 g cm3 3 1 2 镀锡圆铜单线重量 kg km 2 4 dW 式中 d 镀锡铜线外径 mm 铜密度 g cm3 3 1 3 锡层重量 W W铜 k kg km 式中 W铜 镀锡铜单线重量 kg km k 镀锡重量系数 见表 1 所示 表 1 镀锡层的重量系数 k 值 铜线直径 mm 重量系数铜线直径 mm 重量系数铜线直径 mm 重量系数 0 08 0 09 0 0678 0 30 0 34 0 0240 0 85 0 95 0 015 0 10 0 12 0 0525 0 35 0 39 0 0220 0 96 1 35 0 014 0 13 0 15 0 0453 0 40 0 47 0 0202 1 36 1 67 0 012 0 16 0 19 0 0366 0 48 0 54 0 0198 1 68 2 00 0 010 0 20 0 24 0 0304 0 55 0 73 0 018 2 01 3 51 0 009 0 25 0 29 0 0268 0 74 0 84 0 016 3 52 及以上 0 008 3 2 铝绞线 钢芯铝绞线及扩径导线重量 3 2 1 铝绞线重量 kg kmCdW 2 4 式中 d 铝单线直径 mm 铝的密度 g cm3 C 绞合常数 其值见表 2 表 2 铝绞线的绞合常数 绞线中的单线总根数绞合常数绞线中的单线总根数绞合常数 77 0913737 74 1919 346162 35 3 2 2 钢芯铝绞线重量 kg km 22 2 211 2 1 44 21CdCdWWW 式中 W1 W2 分别为钢芯重量和铝线重量 kg km d1 d2 分别为单根钢丝直径和单根铝线直径 mm 1 2 分别为钢丝和铝的密度 g cm3 C1 C2 分别为钢芯和铝线绞合常数 其值见表 3 表 3 钢芯铝绞线的绞合常数 结 构绞合常数结 构绞合常数 铝钢铝 C2钢 C1铝 C2钢 C1铝 C2钢 C1 2 616 0911 000301930 6719 15 777 1177 03242742 907 032 12712 267 03245745 987 032 18118 341 00048749 067 032 24724 507 03254755 237 032 26726 567 032541955 2319 15 30730 677 032 3 2 3 扩径绞线重量 3 2 3 1 扩径钢芯铝绞线的重量 kg km 铝铝钢钢 mnnm KdZdZdZKdZW 22 22 2 11 2 00 4 式中 Z0 钢线根数 d0 钢丝直径 mm Z1 Z2 Zn 分别为第一层 第二层 最外层铝单线根数 d1 d2 dn 分别为第一层 第二层 最外层铝单线直径 mm km 钢 km 铝 分别为钢线部分及铝线部分的平均绞入系数 钢 铝 分别为钢及铝的密度 g cm3 3 2 3 2 空心扩径绞线的重量 W W支 W铝 W钢 kg km 式中 W支 中心支撑物重量 kg km W铝 铝线重量 kg km 铝铝铝铝铝 mq KZdw 2 4 W钢 钢线重量 kg km 钢钢钢钢钢 m KZdw 2 4 3 3 普通绞线重量 3 3 1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n nn m ZZZZ kZkZkZkZ k 210 221100 式中 Z0 Z1 Z2 Z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单线根数 k0 k1 k2 k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绞入系数 3 3 2 ki的计算步骤 i 0 1 2 n 3 3 2 1 根据第一到第 n 层的单线总根数 Zi 查表 4 得到对应于 Zi的 D D 值 3 3 2 2 根据已知的实际节径比 Mi值 由 Mi Mi D D 计算出 Mi 3 3 2 3 根据 Mi 查表 5 得到对应于 Mi 的 ki值 3 3 3 实际节径比 Mi的取值规定 3 3 3 1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对第 i 层的节径比若规定有上 下限则取中间值作为 Mi值 3 3 2 2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 对第 i 层的节径比若只有上限值 则按上限值减去 4 作为 Mi值 表 4 绞线的单线总根数与 D D 的关系 ZiD D ZiD D ZiD D ZiD D 22101 33221 21 49 56 1 13 31 86 11 12 1 32 23 24 1 20 57 61 1 12 41 71 13 14 1 29 25 27 1 19 62 64 1 11 51 59 15 16 1 27 28 30 1 18 91 127 1 10 6 7 1 50 17 19 1 25 31 33 1 17 81 44201 24 34 37 1 16 91 37211 23 38 48 1 14 3 3 4 普通绞线重量 表 5 理论节径比 M 与绞入系数 K 的关系 不同 M 时的 k 值不同 M 时的 k 值不同 M 时的 k 值不同 M 时的 k 值 M KM KM KM K 101 04813 51 027191 013331 0045 10 251 04613 751 026201 012341 0043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10 51 044141 025211 011351 004 10 751 0414 251 024221 01 36 40 1 0038 11 01 03914 51 023231 0093 41 50 1 0027 11 251 03714 751 022241 0088 51 60 1 0016 11 51 036151 021251 0079 61 70 1 0012 11 751 03415 51 02261 0073 71 80 1 0009 121 033161 019271 0068 81 90 1 0007 12 251 03216 51 018281 0063 91 100 1 0006 12 51 031171 017291 0059 101 110 1 00044 12 751 03017 51 016301 0055 111 127 1 00035 131 029181 015311 0051 127 以上 1 00030 13 251 02818 51 014321 0048 kg km m ZkdW 2 4 式中 d 单线直径 mm Z 单线总根数 km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材料密度 g cm3 3 4 紧压线芯重量 kg km m kZdW 1 4 2 式中 d 单线直径 mm Z 单线根数 紧压时单线的延伸系数 取以下经验值 截面为 25 70mm2 1 05 截面为 95 120mm2 1 035 截面为 150mm2 1 04 km 平均绞入系数 按 3 3 1 计算 材料密度 g cm3 或 W S 式中 W 导体重量 kg km 导体材料密度 铜取 8 89 g cm3 铝取 2 7 g cm3 S 导体截面 取工艺控制截面的平均值 mm2 注 平均截面积的计算及 Smax Smin 的确定 3 5 束线重量 kg km ZkdW 2 4 式中 d 单线直径 mm Z 单线根数 k 束线的绞入系数 按 3 3 1 计算 材料密度 g cm3 3 6 复绞线重量 kg km 复股股 kZWW 式中 W股 绞制或束制的股线重量 按 3 3 计算 kg km Z股 复绞线的股数 K复 复绞的绞入参数 按 3 3 1 计算 4 绝缘层 挤包型绝缘层厚度按挤包型绝缘层厚度按 1 051 05 倍的绝缘标称厚度进行计算 倍的绝缘标称厚度进行计算 4 1 单根实心圆形导体绝缘层重量 W d t t 式中 d 导体直径 mm t 绝缘层厚度 mm 材料密度 g cm3 4 2 单根绞合导体挤包绝缘 4 4 2 1 挤管方式绝缘层重量按 4 1 求得 4 2 2 挤压方式绝缘层重量 W D t t S隙k1 kg km 式中 D 线芯直径 mm t 绝缘层厚度 mm S隙 绞合线芯绝缘嵌隙面积 见表 6 表 7 k1 绞线外层绞入系数 按 3 3 1 求得 材料密度 g cm3 4 2 3 复绞线挤包绝缘层重量 W D t t S隙k1 kg km 式中 D 线芯直径 mm t 绝缘层厚度 mm S隙 复绞线芯绝缘嵌隙面积 mm2 见表 8 k1 复绞线外层绞入系数 按 3 3 1 求得 材料密度 g cm3 4 2 4 扇形 瓦形紧压线芯挤包绝缘层重量 W D相 t t kg km 式中 D相 相当圆直径 mm 扇形线芯相当圆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扇形线芯相当圆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 1 11 1 倍 瓦形线芯相当圆倍 瓦形线芯相当圆 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 1 31 3 倍 倍 t 绝缘层厚度 mm 材料密度 g cm3 4 2 5 有包带的绞合线芯挤包绝缘层重量 有包带的绞合线芯绝缘嵌隙面积忽略不计 绝缘层重量按 4 1 计算 4 2 6 带状绕包绝缘层重量 kg km k ttDW 1 1 式中 D 导电线芯直径或相当圆直径 mm t 绝缘层标称厚度 mm 材料密度 g cm3 k 重叠或间隙宽 e 与带宽 b 的比值 重叠绕包采用 1 k 间隙绕包采用 1 k k 取 0 05 4 3 多芯电缆绝缘层重量 W W单 N k kg km 式中 W单 单芯电缆绝缘层重量 kg km 按 4 1 4 2 求得 N 电缆芯数 k 成缆绞入系数 对电力电缆圆形线芯对电力电缆圆形线芯 k k 取取 1 00551 0055 扇形线芯 扇形线芯 k k 取取 1 00271 0027 对其它同心 对其它同心 层绞电缆按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成缆节距倍比的上限值减层绞电缆按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成缆节距倍比的上限值减 2 2 查表查表 5 5 得 得 5 电缆芯 5 1 等圆绝缘线芯成缆外径及空隙面积 5 1 1 等圆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Md mm 式中 d 绝缘线芯外径 mm M 外径比 见表 9 5 1 2 等圆绝缘线芯绞合空隙面积见表 9 5 2 不等圆绝缘线芯成缆外径及空隙面积 5 2 1 三大一小的电缆芯 5 2 1 1 成缆外径 mm 大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2 198 0 208 0 008 2 式中 d小 小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d大 大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表 6 正规绞合束线和绞线的绝缘嵌隙面积 中心单线单线线芯外径 Dmm绝缘嵌隙面积 Sc mm2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根数总根数线芯排列束线绞线束线绞线 1 1 7 19 37 61 91 1 1 6 1 6 12 1 6 12 18 1 6 12 18 24 1 6 12 18 24 30 d 3 0d 4 95d 6 93d 8 91d 10 89d d 3 0d 5 0d 7 0d 9 0d 11 0d 1 215d2 2 4 d2 4 661 d2 6 87 d2 10 155 d2 1 263 d2 2 022 d2 2 768 d2 3 507 d2 4 223 d2 2 2 10 24 44 70 102 2 2 8 2 8 14 2 8 14 20 2 8 14 20 26 2 8 14 20 26 32 2 0d 3 98d 5 96d 7 95d 9 97d 11 96d 2 0d 4 0d 6 0d 8 0d 10 0d 12 0d 1 484 d2 3 692 d2 6 912 d2 10 944 d2 15 788 d2 21 644 d2 1 551 d2 2 276 d2 3 004 d2 3 774 d2 4 55 d2 5 338 d2 3 3 12 27 48 75 108 3 3 9 3 9 15 3 9 15 21 3 9 15 21 27 3 9 15 21 27 33 2 154d 4 12d 6 11d 8 1d 10 11d 12 11d 2 154d 4 154d 6 154d 8 154d 10 154d 12 154d 1 248 d2 1 277 d2 3 292 d2 6 205 d2 10 016 d2 14 725 d2 1 248 d2 1 946 d2 2 674 d2 3 499 d2 4 300 d2 4 942 d2 4 4 14 30 52 80 114 4 4 10 4 10 16 4 10 16 22 4 10 16 22 28 4 10 16 22 28 34 2 414d 4 4d 6 36d 8 35d 10 33d 12 30d 2 414d 4 414d 6 414d 8 414d 10 414d 12 414d 1 222 d2 5 951 d2 9 556 d2 13 637 d2 18 242 d2 23 323d2 1 222 d2 1 928 d2 2 660 d2 3 306 d2 3 881 d2 4 726 d2 5 5 16 33 56 85 120 5 5 11 5 11 17 5 11 17 23 5 11 17 23 29 5 11 17 23 29 35 2 7d 2 7d 4 7d 6 7d 8 7d 10 7d 12 7d 1 259d2 2 828d2 5 746d2 9 752d2 14 846d2 21 028d2 1 259 d2 1 969 d2 3 075 d2 3 301 d2 4 278 d2 5 530 d2 注 d 单线直径 mm 表 7 非正规绞合束线和绞线的绝缘嵌隙面积 线芯外径 D mm 绝缘嵌隙面积 Sc mm2 单线 总根数 线芯排列 束线绞线束线绞线 8 9 11 16 17 18 20 21 26 28 32 35 36 41 46 49 1 7 1 8 3 8 5 11 6 11 6 12 1 6 13 1 7 13 3 9 14 4 9 15 5 11 16 6 12 17 6 12 18 2 7 13 19 3 9 14 20 4 9 15 21 4 91d 4 91d 6 05d 6 32d 6 69d 6 88d 6 88d 7 85d 8 065d 8 28d 3 3d 3 7d 4 154d 4 7d 5d 5d 5 154d 5 3d 6 154d 6 414d 6 7d 7 0d 7 0d 8 0d 8 154d 8 414d 2 4 d2 2 4 d2 3 98 d2 5 746 d2 6 99 d2 13 64 d2 1 34 d2 1 6 d2 2 73 d2 1 97 d2 2 8 d2 2 022 d2 1 82 d2 2 082 d2 3 46 d2 3 14 d2 3 86 d2 3 45 d2 2 76 d2 4 09 d2 3 86 d2 3 87 d2 注 d 单线直径 mm 6 表 8 复绞线芯绝缘嵌隙面积 复绞线结构复绞线结构 Z 股 Z 单 d 外层 股数 Zn 外径 D mm 绝缘嵌隙面 积 Sc mm2 Z 股 Z 单 d 外层 股数 Zn 外径 D mm 绝缘嵌隙 面积 Sc mm2 4 19 d 6 19 d 7 7 d 7 11 d 7 12 d 7 14 d 7 19 d 7 27 d 7 32 d 12 7 d 14 7 d 14 9 d 19 7 d 19 10 d 19 14 d 19 17 d 19 18 d 4 6 6 6 6 6 6 6 6 9 10 10 12 12 12 12 12 11 742d 14 76d 8 8d 12 21d 12 21d 12 86d 14 76d 18 16d 19 23d 12 22d 12 96d 16 28d 14 76d 19 36d 21 35d 24 42d 24 58d 35 79 d2 39 03 d2 12 21 d2 32 7 d2 28 9 d2 32 2 d2 39 03 d2 60 00 d2 69 32 d2 24 8 d2 24 0 d2 36 0 d2 26 71 d2 57 4 d2 52 64 d2 66 34 d2 66 34 d2 19 22 d 19 26 d 19 37 d 27 7 d 27 16 d 27 19 d 27 49 d 30 19 d 37 7 d 37 19 d 48 7 d 48 19 d 52 19 d 61 7 d 61 12 d 61 32 d 61 46 d 12 12 12 15 15 15 15 16 18 18 21 21 22 24 24 24 24 27 38d 30 11d 34 25d 17 96d 27 54d 30 23d 49 78d 31 57d 20 62d 34 41d 23 89d 40 05d 41 39d 26 53d 36 56d 58 89d 71 88d 94 36 d2 94 17 d2 116 77 d2 34 33 d2 73 7 d2 80 58 d2 291 0 d2 83 57 d2 37 09 d2 88 09 d2 45 47 d2 109 0 d2 105 1 d2 47 3 d2 76 04 d2 199 4 d2 274 2 d2 注 表中各代号为 Z股 复绞线总股线数 Z单 每根股线中的单线数 d 单线直径 mm 5 2 1 2 空隙面积 S SC0 2SC1 2SC2 mm2 式中 SC0 中心空隙面积 mm2 2 00 4 大 dCSC 32 0 4289 0 5072 1 871 1 5194 0 大 不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SC1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大线芯之间 2 11 4 大 dCSC 32 1 0956 0 3775 0 6693 0 7762 0 大 不 大 小 大 小 d d d dd C SC2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小线芯之间 2 22 4 大 dCSC 2 2 1883 0 2132 0 0127 0 大 小 大 小 d dd C 5 2 2 四大一小的电缆芯 5 2 2 1 成缆外径 mm 大 大 小 d d d D 489 0 209 2 式中 d小 小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d大 大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5 2 2 2 空隙面积 S SC0 3SC1 2SC2 mm2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式中 SC0 中心空隙面积 mm2 2 00 4 大 dCSC 表 9 2 48 芯电缆芯的空隙面积 芯数线芯排列外径比 M D d 中心空隙面积 d2 mm2 SC0 外缘空隙面积 d2 mm2 SC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3 4 5 6 1 6 1 7 1 8 2 8 3 8 3 9 4 9 4 10 5 10 5 11 2 2 154 2 414 2 7 3 3 3 3 3 7 4 4 154 4 154 4 414 4 414 4 7 4 7 0 0 04 0 215 0 543 1 025 0 0 0 0 0 04 0 04 0 215 0 215 0 543 0 543 1 571 1 248 1 220 1 259 1 329 1 329 1 390 1 679 2 276 2 593 2 039 2 553 2 025 2 578 2 071 17 18 19 20 6 11 6 12 1 6 12 1 6 13 5 5 5 5 154 1 025 1 025 0 0 2 641 2 137 2 137 9444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4 45 48 1 7 13 1 8 13 2 8 13 2 8 14 3 8 14 3 9 14 3 9 15 4 9 15 4 9 16 4 10 16 5 10 16 5 11 16 5 11 17 6 11 17 6 12 17 6 12 18 1 6 12 18 1 7 12 18 2 6 12 18 2 7 12 19 2 7 13 19 2 8 13 19 2 8 14 20 3 8 14 20 3 9 15 21 5 3 5 7 6 6 6 154 6 154 6 154 6 414 6 414 6 414 6 7 6 7 6 7 7 7 7 7 7 3 8 8 8 8 8 8 154 8 154 0 0 0 0 0 04 0 04 0 04 0 215 0 215 0 215 0 543 0 543 0 543 1 025 1 025 1 025 0 0 0 0 0 0 0 0 04 0 04 2 257 4 442 3 598 2 975 3 285 3 285 2 801 3 282 2 806 2 806 3 319 3 319 2 864 3 398 3 398 2 927 2 927 3 458 4 705 4 254 4 254 4 254 3 774 4 042 2 867 注 d 单线直径 mm 32 0 4427 0 7211 1 3998 2 4306 0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8 SC1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大线芯之间 2 11 4 大 dCSC 32 1 0292 01099 0 2242 0 4648 0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SC2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小线芯之间 2 22 4 大 dCSC 2 2 1247 0 2085 0 0119 0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C 5 2 3 三大二小的电缆芯 5 2 3 1 成缆外径 mm 大 大 小 d d d D 874 0 811 1 式中 d小 小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d大 大圆形绝缘线芯的直径 mm 5 2 3 2 空隙面积 S SC0 2SC1 2SC2 SC3 mm2 式中 SC0 中心空隙面积 mm2 2 00 4 大 dCSC 32 0 6455 0 9328 1 5135 2 5348 0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SC1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大线芯之间 2 11 4 大 dCSC 32 1 1995 0 6735 0 94 0 7872 0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SC2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大线芯与小线芯之间 2 22 4 大 dCSC 2 2 0315 0 3265 0 0357 0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C SC3 外缘空隙面积 mm2 小线芯与小线芯之间 2 33 4 大 dCSC 32 3 3414 0 1107 0 1066 0 0162 0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d d d d d d C 5 3 半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2 h 2t mm 式中 h 导电线芯的高度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4 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5 4 1 1200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2 h 2 154t mm 式中 h 导电线芯扇形高度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4 2 1000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2 h 2 31t mm 式中 h 导电线芯扇形高度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4 3 97 50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D 2 h 2 33t mm 式中 h 导电线芯扇形高度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4 4 900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2 h 2 414t mm 式中 h 导电线芯扇形高度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5 瓦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 D 2 R t mm 式中 R 瓦形导体大圆弧半径 mm t 绝缘标称厚度 mm 5 6 无填充物电缆芯重量 5 6 1 同心层绞电缆芯重量 W G Z0k0 Z1k1 Z2k2 Znkn kg km 式中 G 单根绝缘芯重量 kg km 计算方法见 3 1 1 4 1 Z0 Z1 Z2 Zn 分别为中心层 第 1 2 最外层的绝缘芯根数 k0 k1 k2 kn 分别为中心层 第 1 2 最外层的绞入系数 5 6 2 单位式电缆芯重量 kg km mmuu kZkGZW 式中 G 单根绝缘线芯的重量 kg km 计算方法见 3 1 1 4 1 Zu 一个单位中的单根绝缘线芯根数 Z 电缆芯的单位数 Kmu 一个单位中绝缘线芯的平均绞入系数 km 各单位绞合成电缆芯时的平均绞入系数 5 7 有填充物的电缆芯重量 kg km 21 0 填填 WWkWZW ii n i i 式中 Zi 第 i 层绝缘线芯数 Wi 第 i 层绝缘线芯单根重量 kg km 计算方法见 3 1 1 4 1 ki 第 i 层成缆绞入系数 可按 3 3 1 计算 W填 1 中心层填充物重量 kg km 见 5 7 1 W填 2 电缆芯外缘填充物重量 kg km 见 5 7 2 5 7 1 电缆芯中心填充物重量 W填 1 Z0G填 1k0 kg km 式中 Z0 电缆芯中心填充物根数 G填 1 填充材料单位长度重量 kg km k0 中心层的绞入系数 填充物根数的计算 f S Z C 0 0 式中 SC0 电缆中心层空隙面积 mm2 见表 9 f 单根填充物面积 mm2 5 7 2 电缆芯外缘填充物根数 W填 2 ZnG填 2k kg km 式中 Zn 电缆芯外缘填充物根数 G填 2 填充材料单位长度重量 kg km k 最外层成缆绞入系数 填充物根数计算 f S Z nC n 式中 SCn 电缆芯外缘空隙面积 mm2 f 单根填充物面积 mm2 6 护层 挤包型护层厚度有平均厚度要求的按挤包型护层厚度有平均厚度要求的按 1 051 05 倍的护套标称厚度进行计算 无平均厚度要求的按护套标称倍的护套标称厚度进行计算 无平均厚度要求的按护套标称 厚度进行计算 厚度进行计算 10 6 1 挤包护层重量 6 1 1 单芯护层及挤管方式护层重量 W D t t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层厚度 mm 护层材料密度 g cm3 6 1 2缆芯无填充挤压方式护层重量 6 1 2 1 等圆绝缘线芯构成的多芯电缆护层重量 W D t t SCn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套厚度 mm SCn 电缆芯外缘的空隙面积 mm2 见表 9 材料密度 g cm3 6 1 2 2 绝缘线芯为相接的三大一小的电缆护层重量 W D t t 2 SC1 SC2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层厚度 mm SC1 SC2 分别为两个大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及一大一小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 mm2 它们的值分别按 5 2 1 2 计算 材料密度 g cm3 6 1 2 3 绝缘线芯为相接的四大一小的电缆护层重量 W D t t 3SC1 2SC2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层厚度 mm SC1 SC2 分别为大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及大与小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 mm2 它 们的值分别按 5 2 2 2 计算 材料密度 g cm3 6 1 2 4 绝缘线芯为相接的三大二小的电缆护层重量 W D t t 2 SC1 SC2 SC3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层厚度 mm SC1 SC2 SC3 分别为大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 大与小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 小与小绝缘线芯间的外缘空隙面积 mm2 它们的值分别按 5 2 3 2 计算 材料密度 g cm3 6 1 3 缆芯有填充挤压方式护层重量 按 6 1 2 计算重量 但但 6 1 26 1 2 中的空隙面积应减去缆芯外缘填充物面积 中的空隙面积应减去缆芯外缘填充物面积 6 1 4 缆芯有包带挤压方式护层重量 2 6 芯有包带电缆芯护层重量按 6 1 2 计算 其余有包带电缆芯护套重量按 6 1 1 计算 6 1 5 嵌入编织层的圆形护层 W D t t D0 2d 2d 1 P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t 护层厚度 mm D0 编织前外径 mm d 编织金属丝直径 mm P 编织覆盖率 挤包护层材料密度 g cm3 6 1 6 螺旋皱纹圆管护层重量 W D 2C t tk kg km 式中 D 挤包前外径 mm C 皱纹管波峰内壁与缆芯表面的空隙距离 mm 其值见表 10 t 皱纹管壁厚 mm k 皱纹圆管的压缩系数 取 1 04 挤包护层材料密度 g cm3 6 1 7 螺旋皱纹铝管外塑料护层重量按 6 1 1 计算 但护层厚度按 1 05 倍的标称厚度计算 6 2 绕包护层 包括屏蔽 重量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kg km k ntntDW 1 1 式中 D 绕包前外径 mm n 绕包带层数 t 绕包材料厚度 mm 材料密度 g cm3 k 重叠或间隙宽 e 与带宽的比值 重叠绕包采用 1 K 间隙绕包采用 1 K 表 10 空隙距离 C 值 轧纹前圆管外径 D mm C 值轧纹前圆管外径 D mm C 值 16 01 20 4 35 55 01 60 5 55 20 01 25 4 50 60 01 65 5 70 25 01 30 4 65 65 01 70 5 85 30 01 35 4 80 70 01 75 6 00 35 01 40 4 95 75 01 80 6 15 40 01 45 5 10 80 01 85 6 30 45 01 50 5 25 85 6 45 50 01 55 5 40 6 2 1 绕包带绕包带 k k 值选取原则值选取原则 1 重叠绕包时 只有下限规定时 k 值按下限规定值加 5 计算 有上 下限规定时 取中间值 2 间隙绕包时 只有上限规定时 按上限值的 80 计算 有上 下限规定时 取中间值 6 3 铠装钢带重量 kg km tktDW2 2 式中 D 铠装前外径 mm t 钢带厚度 mm k 钢带间隙系数 钢带间隙系数 D 15 0mmD 15 0mm k k 取取 0 80 8 D D 15 0mm15 0mm k k 取取 0 7330 733 钢带密度 g cm3 6 4 金属丝编织层重量 kg km pkdDdW2 2 2 式中 d 编织金属丝直径 mm D 编织前外径 mm P 编织层前单向覆盖率 见表 11 K 交叉系数 取 1 02 编织材料密度 g cm3 6 5 钢丝铠装层重量 表 11 编织覆盖率 与单向覆盖率 p 的关系 P PP pP pP p 990 9000900 6873810 5641720 4708 980 8586890 6683800 5528710 4615 970 8268880 6536790 5417700 4523 960 8000870 6394780 5310690 4432 950 7764860 6258770 5204680 4343 940 7550850 6127760 5101670 4255 930 7354840 6000750 5000660 4169 920 7171830 5877740 4901650 4084 910 7000820 5757730 4804640 4000 注 编织覆盖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所规定 6 5 1 铠装钢丝根数 Z dk dD Z 式中 D 铠装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