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陈印划重点03_第1页
201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陈印划重点03_第2页
201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陈印划重点03_第3页
201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陈印划重点0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 分析 实务可能出案例 (后成立的不得对抗先成立的) ()出租行为有效。抵押权的设定,并不影响抵押人作为抵押物的所有权人行使对抵押物的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抵押人将抵押物出租,属于对抵押物行使收益权 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锋第66条 肯定了抵押人的出租权,但抵押人对承租人有告知义务,否则将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2) 银行有权解除租赁合同。物权法第 190 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 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由于抵押权设定于前,租赁权设定于后,银行受让该楼的所有 权后,原先的租赁合同对其无约束力,银行有权解除租赁合同。若抵押人未告知承租人该 写字楼已抵押的事实.抵押权人处分抵押物后,由抵押人向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3)如果开发公司是将已出租的写字楼向银行设定抵押的,由于租赁权设定于前,抵 押权设足于后,根据物权法第 190 条的规定,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 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银行使无权解除租赁合同。192. 按指示运输的义务(了解)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 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193. 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义务 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94. 因不可抗力灭失货物不得要求支付运费的义务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不可抗力灭失,未收取运费的,承运人不得要求支付运费;已收取运费的,托运人可以要求返还。195. 同时设计、同时施士、同时投产使 用.(三同时09、10、11年)196.排放建筑施丁.噪声应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项目管理考)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罔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 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所谓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按照建筑施士杨界噪声限 值) (GB 12523-90 的规定,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不同施士.阶段产生的作业喋声 限值为:土石方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噪声限制是昼间75 分贝,夜间 55 分贝;打桩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各种打桩机等),噪声限制是昼间85 分贝,夜间禁止施T: 结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混凝土施工、振捣棒、电锯等)。 噪声限制是昼间 70 分贝,夜间55分贝;装修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吊车、升降机等), 噪声限制是昼间 62 分贝.夜间 55 分贝。所谓夜间,是指晚 22 点至早 6 点之间的期间 197.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 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 15 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 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 行产生环境喋声污染的建筑施.T.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 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 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合并考说法正确的是)198.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199.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了解)200.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不得新建排巧口,在保护区附近可以新建排污口201.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持水检测报告。202. 施工单位作为建筑垃圾的产生单位.已经依法办理了渣土消纳许可证.并要 求运输公司按照淦土消纳许可证的妥求.负责工地产生的建筑总圾渣土的清运处置.运拉 公司违法将 l车建筑拉圾倾倒在道路两侧,应当为建筑泣圾污染事件的责任主体。203. 节约能源主要包括建筑节能和施工节能两个方面。204. 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 设备 .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205.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不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的,应肖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施工单位拒不改正.工程监 理单位应当及时报告1)建设单位, 2)主管部门报告。206. 实施既有(老房子)建筑节能改造.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优先采用遮阳、改普通风等低成本改造措施。既有1)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和2)供热系统的改造应当同 进行。207.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黠土砖。208. 1)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 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3)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4)优先使用变频技术209.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 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2)施工现场道路按 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 地。2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固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211. 1)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212. 文物保护法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巾,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 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恨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如无特殊情 况. 应当在 24 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7日内提出处理意见。依照以上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213. 国家对1)矿山企业2)建筑施工企业3)危险化学品4)烟花 爆竹5)民用爆破214. 安全生产条件具体规定为: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3)设置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特种作业人员经 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 至少进行 1 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5)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为施丁.现场从 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6)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215.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3 年。(11年)216. 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3 个月向原安许可证颁发单位办 理(10年)217. 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 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 3 年。218. 可以撤销已经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l)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T.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 职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 2 ) 超越法定职权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3)违反法定程序 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4)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的; (5)依法可以撤销已经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其他情形。(原因是:违法犯罪)219.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10年)220. 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规 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下列要求,并应 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1)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特级资质不少于 6 人;一级资质不少于 4 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 3 人。 (2)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 3 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 少予 2。(3)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 2 人。(4)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 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 2 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2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 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1)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2)安全施工措 施的落实3)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222. 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是: (1)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 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4)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5) 及时、如实报告生严安全事故情况。223. 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24. 总承包单位要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 责上报事故。226. 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227.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规定,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逃命权)228.安全生产法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1)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 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2)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229.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1)现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2)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23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10年)23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 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瑞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11年单)23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作业人员进人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11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11年)233. 建设丁.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丁.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t艺、新设备、新 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1年)23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 业人员、起重信号士、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 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235. 对明火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236.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程序错误o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2611专舰定.施工 单位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后,须经施工单位技 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而本囊中的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囊仅由 项目经理签字后即组织施工,是违法的。237.委会生产管理环节严重缺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23 条规定,施 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 26 条还规定,对分 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J 本案中,项 目经理部安排质量检查人员兼任安全管理人员,明显违反了上述规定.238.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32 条规定.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3k.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 的紧息,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必妥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戳. 本案中,施工作业人员迫于施工进皮压力冒险作此,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39. 施工单位未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38 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泣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 工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属于强制性保险,必须依法办理。240. 挪用费用 20%以上 50%以下的罚款 (了解)241.242.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 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 电气防火措施。 (实务) 24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 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 (5) 脚手架工程; (6) 拆除、爆破工程; (7)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以上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 进行论证、审查。24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人口处、施工起重机 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人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 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45. 各种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后,未经施工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拆除。246. 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24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 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 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 集体宿舍。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 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05一级07年二级)248. 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 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04年)249. 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下程,施 工单位应当对施仁现场实行封闭围挡。围档高度(市区2.5m、郊区1.8m)250.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 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05年)251. 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 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07年)252. 近些年来,由于对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主要指提升或 滑升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等,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 此,必须依法对其加强使用管理.特别是施工起重机械,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所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253. 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多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25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 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 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255. 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是指在施工现场从事高处作业深基坑作业爆破作业等作业人员. (了解)256. 施工企业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办理完投保手续。鉴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中各工种调动频繁、用工流动性大,投保应实行不记名和不计人数的方式。工程项目中有分包单位的由总承包施工企业统一办理,分包单位合理承担投保费用。业主直接发包的工程项目由承包企业直接办理。 (了解)257. 未投保的工程项目,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258.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军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 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 不包括本数。259. 总分包单位的职责分工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l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握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安全生产法还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26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评审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二应急预案的评审(三)应急预案的备案(四)应急预案的培训(五)应急预案的演练(六)应急预案的修订 (掌握顺序)261. 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262.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26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l)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 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 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 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 报告要求修订的; (7)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实务)264.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 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