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教案_第1页
计量经济学教案_第2页
计量经济学教案_第3页
计量经济学教案_第4页
计量经济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2007 2008 学年第二学期 学 院 统计学院 课 程 名 称 计量经济学 适 用 专 业 信息专业 课 程 类 型 必修课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课程代码 090302 授课专业 信息 05 电 子商务 05 年级大三 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学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任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 时数 54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4 学时 实验课 10 学时 实践课 学时 教材名称 计量经济学 第二版 计量经济分析软件 EViews SAS 简明上机 指南 作者潘省初 指定参考书 1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年 7 月 2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3 版 机械 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3 月 3 计量经济学导论 现代观点 英文 第 2 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4 应用计量经济学 英文版第五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作者 Robert S Pindyck Damodar N Gujarati Jeffrey M Wooldridge A H Studenmund Daniel L Rubinfeld 授课教师周凌瑶职称教授讲师 授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008 年 7 月 注 表中 选项请打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周次第 1 周 第 1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思想的本质 了解计 量经济学的发展情况 熟悉利用计量经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 步骤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1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2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 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内容 三 计量经济分析的步骤 1 陈述理论 或假说 2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 收集数据 若遇上法定 节假日 则 课程内容会 稍做调整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 统计学和数学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是 一门经济学科 讨论 练习 作业 1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2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3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4 估计值与估计量有何区别 5 复习教材的第二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讲授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一章 及第一 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周次第 1 周 第 2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熟悉利用计量经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计量经济分析的步骤 4 估计参数 5 假设检验 6 预测和政策分析 二 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1 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 2 模型的应用 三 计量经济分析软件 四 计量经济分析统计学基础的简单复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讲授 参考资料 2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一章 及第一 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周次第 2 周 第 3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三章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和掌握 并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第一节第一节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一 一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 二 二 普通最小二乘法 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OLS 法 法 1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假设 2 估计量和估计值 3 最小二乘原理 4 例子 第二节第二节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一 一 和和的均值的均值 二 二 和和的方差的方差 1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及其估计量的性质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72 的 2 5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六章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一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周次第 3 周 第 4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三章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高斯 马尔柯夫定理 掌握拟合 优度的测度及双变量回归中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高斯 马尔柯夫定理 二 拟合优度的测度 1 概念 2 拟合优度的公式推导及计算 三 回归模型的区间估计 四 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五 回归结果的提供与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拟合优度的测度及回归模型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72 的 1 6 8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七章的 7 1 7 9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三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周次第 3 周 第 5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三章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预测的含义 并能求解 Y 的置信区 间 加深对最小二乘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预测的概念及隐含假设 二 预测的误差及 Y 的置信区间 三 对最小二乘法的进一步讨论 四 案例的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计算 Y 的置信区间 讨论 练习 作业习题见教材 P72 的 9 13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参考资料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七章的 7 10 7 12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周次第 4 周 第 6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概念及其系数的 含义 并能进行模型的估计 理解修正决定系数的含义并能进行计 算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及其估计 1 偏回归系数 2 假设条件 与一元回归模型的区别 3 最小二乘估计 两种方法的推导 4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1 的均值 2 的方差 3 的估计 2 4 高斯 马尔科夫定理 二 拟合优度 修正决定系数与决定系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修正决定系数与决定系数的区别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八章的 1 5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周次第 5 周 第 7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能进行模型非线性关系的处理 能进行 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约束条件检验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第三章习题的讲解 一 线性模型的含义 变量的线性 参数的线性 二 线性化方法 三 非线性回归 若非线性模型无法线性化来估计 则只能用非线性回归技术进行估计 四 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 单个系数显著性检验 2 若干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联合假设检验 3 全部斜率系数为 0 的检验 二 检验其他形式的系数约束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及约束检验 F 检验 讨论 练习 作业习题见教材 P104 的 1 7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八章的 6 10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周次第 5 周 第 8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虚拟变量的含义并能在模型中加以 运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二 虚拟变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1 截距变动 2 斜率变动 3 斜率和截距都变动 4 季节虚拟变量的使用 三 案例的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模型中虚拟变量的应用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06 的 8 12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0 章的 1 6 节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五章的 1 3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周次第 6 周 第 9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误设定的含义并能进行误设定的判 别和解决 理解多重共线性的定义 后果 并能进行判别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误设定的含义及其后果 1 选择错误的函数形式 模型形式的介绍 2 遗漏有关的解释变量 3 包括无关的解释变量 二 检验误设定的原则 三 检验误设定的 RESET 方法 四 多重共线性的定义及后果 1 不改变参数估计的无偏性 2 估计值精度降低 3 解释变量各自对因变量的影响无法判断 4 犯第 II 类错误的可能性增加 五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误设定判别及解决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44 的 2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1 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周次第 7 周 第 10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并能应用 理解异方差的定义及后果 掌握异方差的判别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 增加数据 2 对模型施加某些约束条件 3 删除一个共线变量 4 将模型适当变形 5 主成分法 二 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案例介绍 三 异方差的定义及后果 四 第四章的习题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45 的 6 9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2 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周次第 7 周 第 11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异方差的判别及其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异方差的判别 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检验法 2 戈德弗尔德 匡特检验法 3 怀特检验法 二 广义最小二乘法 1 消除异方差性的思路形 2 广义最小二乘法 三 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1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 矩阵 2 格里瑟检验法 Glesjer test 3 加权最小二乘法 四 异方差案例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异方差判别的方法及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44 的 4 7 10 11 14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3 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周次第 8 周 第 12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自相关的判别及其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自相关的定义 原因及其后果 二 自相关的检验 1 检验一阶自相关的德宾 沃森检验法 Durbin Watson test 2 其它检验自相关的方法 LM 检验 三 消除自相关的方法 1 一阶自相关 广义差分法 2 一般自相关 广义最小二乘法 四 自相关的案例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相关的检验方法及其解决方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44 的 1 3 5 8 12 13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4 章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 6 章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周次第 9 周 第 13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六章 动态经济模型 自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动态模型的概念 自回归模型与分 布滞后模型的区别 掌握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及部分调整模型的应 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引言 1 自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的定义 二 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 1 科克分布滞后模型 1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2 科克变换法 三 部分调整模型 1 部分调制假说 2 部分调整模型的估计 3 案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 部分调整模型的应用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6 章 1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周次第 9 周 第 14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六章 动态经济模型 自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适应预期模型的应用 掌握自回归 模型的估计方法以及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适应预期模型 1 模型中考虑预期的重要性 2 适应预期模型 3 案例 二 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 估计问题 2 工具变量法 三 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适应预期模型的应用 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应用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66 的 1 2 3 4 5 6 7 8 9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6 章 1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周次第 10 周 第 15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五一放假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学手段 参考资料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周次第 11 周 第 16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第六章的案例 二 第五章的习题讲解 第一节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 一 平稳性 平稳性 StationarityStationarity 1 严格平稳性 2 弱平稳性 3 平稳性和非平稳性 二 几种有用的时间序列模型二 几种有用的时间序列模型 1 白噪声 White noise 2 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3 带漂移项的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with drift 4 自回归过程 三 单整的时间序列 三 单整的时间序列 IntegratedIntegrated seriesseries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稳性的理解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88 的 2 3 4 6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6 章 2 3 节 及第一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 16 章 1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19欢迎下载 周次第 11 周 第 17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协整的概念及掌握单位根的检验方 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单位根一 单位根 二 二 Dickey FullerDickey Fuller 检验 检验 DFDF 检验 检验 三 单位根检验的案例介绍 四 协整 1 虚假回归 2 长期均衡关系与协整 3 协整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位根的检验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88 的 5 7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6 章 4 节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与 经济预测 第 16 章 4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 周次第 12 周 第 18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协整的检验方法 ECM 的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协整 4 协整的检验 1 Engle Granger 法 2 Durbin Watson 法 5 案例的介绍 二 误差修正模型 ECM 的估计 1 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 2 误差修正模型的步骤 3 案例介绍 三 第六章的习题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协整的检验方法 ECM 的建立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188 的 1 8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1欢迎下载 周次第 13 周 第 19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联立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方程的 识别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第一节第一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 一 一 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 二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问题二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问题 三 行为方程和恒等式三 行为方程和恒等式 1 行为方程 2 恒等式 3 恒等式和行为方程的区别 四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四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 1 外生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 2 内生变量 endogenous variable 3 前定变量 predetermined variable 4 如何确定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五 模型的结构式和简化式五 模型的结构式和简化式 1 结构式 Structural form 2 简化式 reduced form 第二节第二节 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 TheThe 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 problemproblem 一 识别的概念一 识别的概念 二 二 不可识别 恰好识别和过度识别不可识别 恰好识别和过度识别 三 三 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的确定及方程的识别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211 的 3 5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5 章 1 2 5 节 及第一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 12 章 1 2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2欢迎下载 周次第 13 周 第 20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间接最小二乘法及三阶段最小二乘 法 并掌握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1 单方程方法与系统估计方法 2 间接最小二乘法 1 思路 2 步骤 3 局限性 3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1 思路 2 步骤 3 性质及优点 4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1 思路 2 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讨论 练习 作业 习题见教材 P211 的 1 2 6 11 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1 Damodar N Gujarati 经济计量学精要 第 15 章 3 4 7 8 节 及第一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2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计量经济模型 与经济预测 第 12 章 3 4 节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3欢迎下载 周次第 14 周 第 21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模型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克莱因模型 I Klein Model I 二 宏观经济模型的历史和现状 三 第七章习题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克莱因模型 I 的结构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4欢迎下载 周次第 15 周 第 22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第八章习题讲解及 sas 的简单介绍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的教学 要求学生对本学期所讲授计量知识有个系统的理 解 并对软件 SAS 有基本的理解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一 第八章习题讲解 二 sas 的简单介绍 三 对所讲授内容的总结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讨论 练习 作业 复习所讲授的课程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参考资料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5欢迎下载 周次第 15 周 第 23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SAS 上机练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此次练习 使学生能掌握 SAS 软件的结构 基本概念 熟 悉 SAS 的显示管理系统和 SAS ASSIST 模块中的基本操作及命令 掌握如何建立数据库 如何编写简单的 SAS 程序等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检查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系统 学习进入 SAS 的工作环境 学生根据实验教材 SAS 部分 第一章的内容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实验重点 熟悉 SAS 软件的运行 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建立一 个数据集和如何从外部导入数据 实验难点 熟悉 SAS 程序的编写规则 讨论 练习 作业 练习实践内容的 1 2 题 并交实验报告 教学手段 参考资料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 同一课程不同教学班级授课只填写一份教案 第 页 精品文档 26欢迎下载 周次第 16 周 第 24 次课备注 章节名称SAS 上机练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此次练习 使学生掌握运行 SAS 系统的交互式菜单驱动方式 主要包括如何设定数据作用集 计算常规统计量 频数统计 画图 线性回归等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根据实验教材 SAS 部分 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学习 SAS ASSIST 的使 用 掌握运行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