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4188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4188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4188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4188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418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必修必修 1 1 高一物理必修高一物理必修 1 1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章节章节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主要相关公式 1 1 运动 运动 空间和时空间和时 间间 参考系参考系 建立一维 二维建立一维 二维 坐标系描述空间位坐标系描述空间位 置置 时间和时刻时间和时刻 2 2 质点和 质点和 位移位移 质点质点 位移和路程位移和路程 矢量和标量矢量和标量 二二 运运 动动 的的 描描 述述 3 3 速度和 速度和 加速度加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速度 加速度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图象位移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图象速度图象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s v t 加速度加速度 to vv a t 1 1 匀变速 匀变速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的规律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特点的特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公式 规律的公式 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图象的速度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图象的位移图象 to vvat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 速度速度 2 to v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移 2 1 22 ot o vv svttv tat 22 2 to vvas 三三 匀匀 变变 速速 直直 线线 运运 动动 的的 研研 究究 2 2 匀变速 匀变速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的实验研的实验研 究究 用打点计时器或用打点计时器或 频闪照相方法研究频闪照相方法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利用纸带会计算利用纸带会计算 某点的瞬时速度和某点的瞬时速度和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经历匀变速直线经历匀变速直线 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 差差 2 saT 0 22 t o vvt vva 各个点的瞬时速度各个点的瞬时速度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运动的实验研究过运动的实验研究过 程程 1 2 nn n ss v T 3 3 自由落 自由落 体运动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特点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性质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公式 规律公式 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自由落体运动规 律探索的回眸律探索的回眸 t vgt 2 1 2 sgt 2 2 t vgs 1 1 重力与 重力与 重心重心 力的图示与力的力的图示与力的 示意图示意图 重力及其测量 重力及其测量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重心和稳定重心和稳定 Gmg 2 2 形变与 形变与 弹力弹力 形变 弹性形变 弹性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 弹力的应用弹力的应用 弹力弹力 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 Fkx 四四 相相 互互 作作 用用 3 3 摩擦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 动摩滑动摩擦 动摩 擦因数擦因数 静摩擦静摩擦 摩擦力的调控摩擦力的调控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fN 1 1 力的合 力的合 成成 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定则 合力的计算合力的计算 2 2 力的分 力的分 解解 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作用效果及 分解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力的正交分解 力的分解的应用力的分解的应用 力的正交分解力的正交分解 cos sin x y FF FF 五五 力力 与与 平平 衡衡 3 3 力的平 力的平 衡衡 共点力作用下的共点力作用下的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平衡的种类和稳平衡的种类和稳 度度 件 件 0F 合 4 4 平衡条 平衡条 件的应用件的应用 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条件的应用 1 1 牛顿第 牛顿第 一定律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实伽利略的理想实 验验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的惯性物体的惯性 2 2 牛顿第 牛顿第 二定律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及 其应用其应用 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Fma 3 3 牛顿第 牛顿第 三定律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F F 六六 力力 与与 运运 动动 4 4 超重与 超重与 失重失重 超重和失重的解超重和失重的解 释释 完全失重现象完全失重现象 补充 直线运动的图象补充 直线运动的图象 运动种类运动种类位移位移 时间图象 时间图象 S S t t 图象 图象 速度速度 时间图象 时间图象 V V t t 图象图象 匀速直线匀速直线 运动运动 t S 匀变速直匀变速直 线线 运动运动 V t 1 1 从 从 S S t t 图象中可求 图象中可求 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V t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1 1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 图线向下倾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 图线向下倾 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2 2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3 3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 看两物体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 看两物体 S S t t 图象中图象中 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 2 从 从 V V t t 图象中可求 图象中可求 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 0a 0 表示加速 表示加速 a 0a 时 绳对球产时 绳对球产RgRg 生拉力 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生拉力 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3 3 不能过最高点条件 不能过最高点条件 v v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Rg 时 就脱离了轨道 时 就脱离了轨道 杆模型杆模型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注意 轻杆和细线不同 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 又 注意 轻杆和细线不同 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 又 能产生推力 能产生推力 1 1 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v 0v 0 F mgF mg F F 为支持力 为支持力 2 2 当 当 0 0 v v F 0mg F 0 F F 为支持为支持Rg 力 力 3 3 当 当v v 时 时 F F 0 0Rg 绳模型绳模型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 4 4 当 当v v 时 时 F F随随v v增大而增大 且增大而增大 且 F 0F 0 F F 为拉力 为拉力 Rg 7 7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1 1 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 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K 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3 2 r k T 2 2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12 2 m r FG m 万 1 1 赤道上万有引力 赤道上万有引力 是两个是两个FmgFmgma 引向向 ga向和 不同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理量 2 2 两极上的万有引力 两极上的万有引力 Fmg 引 3 3 忽略地球自转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忽略地球自转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黄金代换黄金代换 2 2 GMm mgGMgR R 4 4 距离地球表面高为距离地球表面高为 h h 的重力加速度 的重力加速度 2 22 GMmGM mgGMgRhg RhRh 5 5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GMm FF r 万向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 a a 等于轨道处的重等于轨道处的重 22 GMmGM maa rr 力加速度力加速度 g轨 2 2 GMmvGM mv rrr 2 23 GMmGM mr rr 精品文档 21欢迎下载 2 23 2 24GMmr mrT rTGM 6 6 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方法方法 1 1 已知 已知 R R 和和 g g 2 2 gR GMgRM G 方法方法 2 2 已知卫星的 已知卫星的 V V 与与 r r 2 GMv r vM rG 方法方法 3 3 已知卫星的 已知卫星的 与与 r r 23 3 GMr M rG 方法方法 4 4 已知卫星的周期 已知卫星的周期 T T 与与 r r 2323 2 44rr TM GMGT 方法方法 5 5 已知 已知 已知卫星的 已知卫星的 V V 与与 T T 3 23 2 4 GM v rv T M G r T GM 方法方法 6 6 已知 已知 已知卫星的 已知卫星的 V V 与与 相当于 相当于 3 3 GM v vr M G GM r 已知已知 V V 与与 T T 7 7 地球密度计算 地球密度计算 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 3 4 3 VR 近地卫星近地卫星 r R r R 2 2 3 3 2 3 23 2 2 3 4 3 4r MMr RV mM Gm GT R r r GT T M 2 3 GT 8 8 发射速度 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 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 发射速度 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 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 运行速度 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运行速度 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的线速度 当卫星动时的线速度 当卫星 贴着贴着 地面运行时 地面运行时 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精品文档 22欢迎下载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环绕速度 7 9km s7 9km s 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 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 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11 2km s11 2km s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 不再绕地球运行 从地球表面发不再绕地球运行 从地球表面发 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16 7km s16 7km s 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 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 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 从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 从 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8 8 机械能机械能 1 1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 cosWFx 123 cos n FFFF WWWWWF x 合合 2 2 计算平均功率 计算平均功率 计算瞬时功率 计算瞬时功率 P v W t PF PF v 瞬瞬 力 力 F F 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与速度 v v 的方向夹角的方向夹角 cosPF v 3 3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P Emgh 重力做功计算公式 重力做功计算公式 12GPP WmghmghEE 初末 精品文档 23欢迎下载 重力势能变化量 重力势能变化量 21PPP EEEmghmgh 末初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GP WE 重力做功特点 重力做正功重力做功特点 重力做正功 A A 到到 B B 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 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 负功负功 C C 到到 D D 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势能增加 4 4 弹簧弹性势能 弹簧弹性势能 弹簧的变化 弹簧的变化 2 1 2 P Ek x 0 xll 量 量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PPP WEEE 弹初末 特点 弹力对物体做正功 弹性势能减小 弹力对物体做负特点 弹力对物体做正功 弹性势能减小 弹力对物体做负 功 弹性势能增加 功 弹性势能增加 5 5 动能 动能 2 1 2 K Emv 动能变化量 动能变化量 22 21 11 22 KKK EEEmvmv 末初 6 6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KKK WEEE 合末初 常用变形 常用变形 123n FFFFKKK EWWEWEW 末初 7 7 机械能守恒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机械能守恒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 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 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 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表达式 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 1122PKPK EEEE 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KP EE A A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 B B 物体机械能物体机械能 AB EE 的减少量的减少量 选修选修 3 13 1 第一章 电场第一章 电场 精品文档 24欢迎下载 1 1 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带正负号带正负号 2 21 qq q 2 2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 不带正负号不带正负号 2 21 r qq kF k 9 0 10 k 9 0 109 9 N mN m2 2 C C2 2 r 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3 3 电场强度定义式 电场强度定义式 q F E 场强的方向 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场强的方向 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 4 点电荷的场强 点电荷的场强 Q Q 为场源电量为场源电量 2 A A r Q kE 5 5 电场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 带正负号带正负号 ABAB qUW 6 6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P EW 电 7 7 电势差的定义式 电势差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带正负号 q W U AB AB 8 8 电势的定义式 电势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带正负号 q WAP A P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 9 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BAAB U 1010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d U E d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11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m qU v 2 12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加速度 md qU a 偏转量偏转量 2 0 2 2vmd lqU y 偏转角偏转角 2 0 tan vmd lqU 1313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精品文档 25欢迎下载 1 2 2 1 2 2 42 2 dU lU m qU md lqU y 1414 电容的定义 电容的定义 单位 法拉单位 法拉 F F U Q C 1515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4 第二章 电路第二章 电路 1 1 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 l l叫电阻率叫电阻率 S l R 2 2 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 与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 与电阻成正比 2 1 2 1 R R U U 总 U RR R U 21 1 1 3 3 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 与电阻成反比 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 与电阻成反比 1 2 2 1 R R I I 干 I RR R I 21 2 1 4 4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 nRRRR 串 5 5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 21 n R RR RR R 并 6 6 I UI 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R k 1 tan 7 7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R U I 8 8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rR E I 9 9 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rIEU 1010 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精品文档 26欢迎下载 电动势电动势 E E 等于 等于 U U 轴上的截距轴上的截距 内阻内阻 r r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 短 I E r tan 1111 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 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 n n 倍 需倍 需 g RnR 串 1 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 n n 倍 需倍 需 1 n R R g 并 欧姆表 调零欧姆表 调零 测量 测量 内 R E Ig RxR E Ix 内 1212 电功 电功 电能电能 PtUItW 对于纯电阻对于纯电阻t R U RtIUItPtW 2 2 1313 电功率 电功率 UI t W P 对于纯电阻对于纯电阻 R U RIUI t W P 2 2 1414 电热 电热 RtIQ 2 1515 热功率 热功率 RIP 2 热 1616 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IUIUEI 内外 1717 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当当时 输出功率最大 时 输出功率最大 rR r E P 4 2 出 1818 电源的效率 电源的效率 rR R E U EI UI P P 总 出 第三章 磁场第三章 磁场 精品文档 27欢迎下载 1 1 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 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 N N 极的指向极的指向 2 2 安培定则 判断直线电流 环形电流 通电螺线管的方向 安培定则 判断直线电流 环形电流 通电螺线管的方向 3 3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 单位 特斯拉单位 特斯拉 T T lI F B 4 4 安培力 安培力 为为 B B 和和 L L 的夹角的夹角 sinBILF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 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判断 左手定则 5 5 磁通量 磁通量 单位 韦伯单位 韦伯 WbWb sinBS 为为 B B 和和 S S 的夹角 即线和面的夹角的夹角 即线和面的夹角 6 6 力矩 力矩 L L 为力为力 F F 的力臂的力臂 FLM 7 7 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 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 矩 矩 为为 B B 和和 S S 法线的夹角法线的夹角 sinnBISM 最大磁力矩 最大磁力矩 nBISM 8 8 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 为为 B B 和和v v的夹角的夹角 sinqvBf 9 9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半径 qB mv r 周期 周期 与与v v 无关无关 qB m T 2 1010 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B E v 1111 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 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 BvdE d d 为极板间的距离为极板间的距离 选修选修 3 23 2 1 BSsin 1 BSsin 是磁通量 是磁通量 WbWb B B 是磁感应强度 是磁感应强度 T T S S 是面积 是面积 m m 精品文档 28欢迎下载 sin sin 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2 E n2 E n t t E E 是感应电动势 是感应电动势 V V n n 是匝数 匝 是匝数 匝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 WbWb t t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 s s 推导公式 推导公式 E nE n nS nS nB nB BLVsin BLVsin t t B B t t S S t t B B 是磁感应强度 是磁感应强度 T T S S 是面积 是面积 m m S S 是变化面积 是变化面积 m m B B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 T T L L 是有效长度 是有效长度 m m V V 是速度 是速度 m sm s sin sin 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推导公式 推导公式 F F 安安 q nq n P P 安安 P P 电电 B B L L V V R R r r F F 安是安培力 安是安培力 N N VmVm 是最大速度 是最大速度 m sm s R R 是外总电阻 是外总电阻 r r 是内总电阻 是内总电阻 r r 导是导体本身电阻 导是导体本身电阻 P P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 W W P P 电是电功率 电是电功率 W W V V 是速度 是速度 m sm s 3 3 E E 自自 L L I I t t E E 自是自感电动势 自是自感电动势 V V L L 是自感系数 是自感系数 H H I I 是变化自感电流 是变化自感电流 A A t t 是变化时间 是变化时间 s s 4 e Emsin t4 e Emsin t e e 是电动势 电压 是电动势 电压 V V EmEm 是电动势 电压 的峰值 是电动势 电压 的峰值 V V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rad srad s t t 是时间 是时间 s s 精品文档 29欢迎下载 5 Em nBS 5 Em nBS EmEm 是电动势 电压 的峰值 是电动势 电压 的峰值 V V n n 是匝数 匝 是匝数 匝 B B 是磁感应强度 是磁感应强度 T T S S 是面积 是面积 m m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rad srad s 6 T 6 T 1 1 f f T T 是周期 是周期 s s f f 是频率 是频率 HzHz 7 I 7 I 0 707Im 0 707Im Um Um 0 707Um 0 707Um I I 是电流的有效值 是电流的有效值 A A ImIm 是电流的峰值 是电流的峰值 A A U U 是电压的有效值 是电压的有效值 V V UmUm 是电压的峰值 是电压的峰值 V V 8 8 U1U1 是原线圈两端电压 是原线圈两端电压 V V U2U2 是副线圈两端电压 是副线圈两端电压 V V n1n1 是原线圈的匝数 匝 是原线圈的匝数 匝 n2n2 是副线圈的匝数 匝 是副线圈的匝数 匝 推导公式 推导公式 n1I1 n2I2n1I1 n2I2 I1I1 是原线圈中的电流 是原线圈中的电流 A A I2I2 是副线圈中的电流 是副线圈中的电流 A A n1n1 是原线圈的匝数 匝 是原线圈的匝数 匝 n2n2 是副线圈的匝数 匝 是副线圈的匝数 匝 选修选修 3 53 5 一 碰撞与动量守恒一 碰撞与动量守恒 1 1 动量 动量 p p mvmv 矢量 单位 矢量 单位 kg m skg m s 2 2 动量的变化 动量的变化 p p mvmv2 2 mvmv1 1 一维一维 是矢量减法 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是矢量减法 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精品文档 30欢迎下载 3 3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k mEp2 m p Ek 2 2 4 4 冲量 冲量 I I FtFt 矢量 单位 矢量 单位 N sN s 5 5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 I I p p 或 或FtFt mvmv2 2 mvmv1 1 一维一维 6 6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m m1 1v v1 1 m m2 2v v2 2 m m1 1v v1 1 m m2 2v v2 2 一维一维 条件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条件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7 7 实验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 m1 1 OP m OP m1 1 ON m ON m2 2 O O M M 8 8 弹性碰撞 没有动能损失 弹性碰撞 没有动能损失 m1m2 v0 0 21 21 1 v mm mm v 0 21 1 2 2 v mm m v 牛顿摆中牛顿摆中m m1 1 m m2 2 故 故v v1 1 0 0 v v2 2 v v0 0 入射球损失的动能最 入射球损失的动能最 多多 9 9 完全非弹性碰撞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完全非弹性碰撞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m m1 1v v0 0 m m1 1 m m2 2 v v 1010 若 若m m M M开始均静止 且系统动量守恒 则 开始均静止 且系统动量守恒 则 mvmv1 1 MvMv2 2 msms1 1 MsMs2 2 二 波粒二象性二 波粒二象性 1 1 光子的能量 光子的能量 v v为光的频率 为光的频率 为光的波长为光的波长 hc hvE 其中其中h h 6 63 10 6 63 10 3434J s J s 2 2 遏止电压 遏止电压 km EmveU 2 max 2 1 3 3 3 3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爱因斯坦光电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