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AO图纸+答辩PPT)-课程设计_第1页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AO图纸+答辩PPT)-课程设计_第2页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AO图纸+答辩PPT)-课程设计_第3页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AO图纸+答辩PPT)-课程设计_第4页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AO图纸+答辩PPT)-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 AO图纸图纸 答辩答辩PPT PPT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图纸 答辩PPT 1 传动方案的分析 1 2 电动机的选择 1 3 转动装置的设计 2 4转动件的设计 3 5 轴的设计 10 6 轴承的校核 19 7 键的校核 22 8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3 9 润滑与密封 23 10 设计小结 23 11 参考资料 23 1 传动方案的分析传动方案如下 为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齿轮为斜齿轮 总传动比大 结构简单 应用广 斜齿轮 传动时 传动平稳 链传动运动不平稳 为减小冲击和振动 将其布置在低速级 2 电动机的选择1 工作机的输出功率 滚筒的转速 2 工作机的有效功率 联轴器功率 齿轮功率 链轮功率 轴承功率 输送带功率 总效率为 78 85 工作机输出功率3040w滚筒转速46 522r min总效率78 85 3 电动机的选择 所需电机功率 3040 78 85 3855 22w 参考文献 查表20 1 可取Y112M 4型号 额定功率4KW 满载转速1440r min 额定转矩2 2 最大转矩2 3 质量43Kg中心高H 112mm 外伸轴段D与E为28mm和60mm 3 转动装置的设计 1 计算总转动比 1440 46 522 30 953 2 分配各级转动比 为使两极的大齿轮有相近的浸油深度 高速转动比 和低速转动比 为 1 1 1 5 取1 3链转动比为2 4 取2 4 30 953可求出 4 095 3 150 2 4 3 各轴转速 1440r min 1440 4 095 351 65r min 351 65 3 15 113 95r min 4 各轴输入功率 5 各轴输入转矩 9550 3 855 1440 25 57N m各级转动比依次为4 0953 150 2 4转速为1440r m351 65r m1 13 95r m各轴输入功率为3 855kw3 828kw3 676kw3 530kw3 215kw各轴输入扭矩2 5 57N m901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图纸 答辩PPT 9550 3 828 1440 25 39N m 9550 3 676 351 65 99 83N m 9550 3 530 113 95 295 84N m 9550 3 215 46 522 660 28N m 以上数据整理如下 项目 电动机轴 高速轴 中间轴 低速轴 卷轴 转速 r min 1440 1440 351 65 113 95 46 522 功率 KW 3 855 3 828 3 676 3 530 3 215 转矩 N m 25 57 25 39 99 83 295 84 660 28 转动比 1 4 095 3 15 2 4 效率 0 993 0 9603 0 9603 0 9108 4 转动件的设计 一 高速级齿轮的设计 1 选择精度 材料 齿数 参考文献 2 第十章 一般工作机 速度不高 选7级 小齿轮为40Cr 调质处理 硬度280HBS 大齿轮为45钢 调质处理 硬度240HBS 小齿轮齿数选21 大齿轮选85 初选螺旋角14度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即 1 确定各计算值 1 试选 1 6 2 由图10 30选取区域系数 2 433 3 由图10 26查得 0 77 0 93 1 7 4 由表10 7选取齿宽系数 1 5 由10 6查得材料影响系数 189 8 6 由图10 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600MPa 550MPa 应力循环次数 2 60 1440 1 10 300 2 8 2 2 0736 2 0 506375 由图10 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0 9 0 95 取失效概率1 安全系数为S 1 S 0 9 600 540MPa S 0 95 550 522 5MPa 7 许用接触应力 2 531 21MPa 2 计算 1 35 55mm 2 V 2 680m s 3 b 35 55 1 35 55mm h 2 25 2 25 1 643 3 70mm b h 35 55 3 70 9 608 4 计算纵向重合度 0 318 0 318 1 21 tan14 1 665 5 计算载荷系数Ka 1 5 由V 2 680m s 7级精度 由图10 8查得动载系数Kv 1 1 由表10 13查 1 33 表10 4查 1 415 由表10 3查 1 4 所以K Ka Kv 1 5 1 1 1 4 1 415 3 269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为 45 11计算模数 45 11 cos 21 2 08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确定系数 K Ka Kv 1 5 1 1 1 4 1 33 3 0723 由纵向重合度从图10 28查螺旋影响系数 0 88 计算当量齿数 22 988 93 05 查齿形系数由表10 5查 由10 20c 查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500MPa 大齿轮的为380MPa 由图10 18取弯曲疲劳系数为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 1 4 且为对称循环 212 5MPa 167 2MPa 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比较 2 69 1 575 212 5 0 01994 2 194 1 783 167 2 0 023397 大齿轮数大 设计计算 1 59mm 综合比较可取模数为2 5mm 可满足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 4 几何尺寸计算 中心距a 136 556mm 将中心距圆整为136mm 则 其改变不是很大 不必修正 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小齿轮吃宽分别取55mm 60mm 二 低速级齿轮设计 1 选择精度 材料 齿数 一般工作机 速度不高 选7级 小齿轮为40Cr 调质处理 硬度280HBS 大齿轮为45钢 调质处理 硬度240HBS 小齿轮齿数选26 大齿轮选82 初选螺旋角14度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即 1 确定各计算值 1 试选 1 6 2 由图10 30选取区域系数 2 433 3 由图10 26查得 0 73 0 88 1 61 4 由表10 7选取齿宽系数 1 5 由10 6查得材料影响系数 189 8 6 由图10 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600MPa 550MPa 应力循环次数 2 60 351 65 1 10 300 2 8 2 0 75955 2 0 24113 由图10 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0 91 0 94 取失效概率1 安全系数为S 1 S 0 91 600 546MPa S 0 94 550 517MPa 7 许用接触应力 2 531 5MPa 2 计算 1 58 02mm 2 V 1 0680m s 3 b 58 02 1 58 02mm h 2 25 2 25 2 165 4 8732mm b h 58 02 4 8732 11 909 5 计算纵向重合度 0 318 0 318 1 26 tan14 2 061 5 计算载荷系数Ka 1 5 由V 1 069m s 7级精度 由图10 8查得动载系数Kv 1 06 由表10 13查 1 40 表10 4查 1 42 由表10 3查 1 4 所以K Ka Kv 1 5 1 06 1 4 1 42 3 16092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图纸 答辩PPT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为 72 827 计算模数 72 872 cos 26 2 718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确定系数 K Ka Kv 1 5 1 06 1 4 1 4 3 1164 由纵向重合度从图10 28查螺旋影响系数 0 88 计算当量齿数 28 462 89 764 查齿形系数 由表10 5查 由10 20c 查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500MPa 大齿轮的为380MPa 由图10 18取弯曲疲劳系数为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 1 4 且为对称循环 225MPa 174 8MPa 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比较 2 54 1 615 225 0 018232 2 218 1 778 174 8 0 021561 大齿轮数大 设计计算 2 195mm 对比计算结果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 算的法面模数 取模数2 5 可满足弯曲疲劳强度 但为了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 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72 827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齿轮1取28 则齿轮2取3 15 28 89 4 几何尺寸计算 中心距a 150 727mm 将中心距圆整为150mm 则 其改变不是很大 不必修正 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小齿轮吃宽分别取75mm 80mm 三 链轮的设计 1 取小链轮齿数为17 则大链轮齿数为41 参考文献 2 第九章 由表9 7查得Ka 1 4 由9 13查得Kz 1 35 则单排链计算功率为 2由 6 67KW 及转速113 95r min 查图9 11可选20A 1 插表9 1 链条节距为p 31 75mm 3 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取 1000mm 相应的链节数为 取链节数为94查表9 7得到中心距系数 0 24814则链的的最大中心距为 4 由v和链号 查图9 14可知采用滴油润滑 5 有效圆周力 压轴力系数 则压轴力为 N 其总的转动比为 其误差为 0 25 5 轴的设计 一 高速轴 参考文献第15章 1 3 828KW 1440r min T 25390N mm 2 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3 该轴上的齿轮直径小 为齿轮轴 选40Cr 调质处理 根据表15 3取A0 112 因轴上有键槽其最小直径需扩大7 为16 6mm 故可选弹性柱销联轴器 选HL2联轴器22 52GB5014 85 4 轴的尺寸如下图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图纸 答辩PPT 取最大值40385 扭矩为25390 6 校核轴的强度 取齿轮中心处和齿轮左侧校核 中心处 齿轮左侧处 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 由表15 1查得 70MPa 故可以满足 二 中速轴 1 3 676KW 351 65r min T 99830N mm 2 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为218 11mm 强度满足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齿轮2上的同齿轮1的力相同 方向相反 3 该轴上的齿轮直径小 为齿轮轴 选45钢 调质处理 根据表15 3取A0 112 4 轴的尺寸如下图 受力图如下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5计算 力如下 2781 942 2128 2595N 352 361 1038 325N 836 352 1038 150N 弯矩如下 设计计算与说明 最大值为 2 中的 扭矩为99830 6 较核轴的强度 由图知道最大弯矩和扭拒在齿轮3的中心处 并较核齿轮3左侧的轴肩处的强度 左侧轴肩处的弯矩为 材料为45钢 调质处理 由表15 1查得 60MPa 故可以满足 三 低速轴 1 3 676KW 351 65r min T 99830N mm 2 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同齿轮三的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3 该轴上的齿轮直径小 为齿轮轴 选45钢 调质处理 根据表15 3取A0 112 由于有两个键槽直径需扩大1 1倍 为34 55mm 故最小处取为36mm 4 尺寸如下 最大弯矩为147468强度满足 最小直径36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5 受力图如下 计算如下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弯矩如下 2处的明显要小很多 2处的明显要小很多 由尺寸图可以知道轴1处的弯矩最大 直径相对最小 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 由表15 1查得 70MPa 故可以满足 7 轴1处的轴肩受的弯矩相对很大 切受扭矩 有应力集中 过度配合 需校核该 轴键左侧 右侧没有装配 且直径较大 不需校核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该处弯距是341259 扭矩295840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为最大弯矩为345312 强度满足 设计计算与说明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为 轴的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 由表15 1查得 735MPa 355MPa 200MPa 截面上由于应力集中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按附表3 2查取 因r d 0 0267 D d 1 2 查得 2 09 1 66 又由附图3 1可得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由附图3 2的尺寸系数 0 75 由附图3 3的扭转系数 0 85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3 4的表面质量系数为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 即 1可得综合系数为 计算安全系数 S 1 5 故可知其安全 主要结果安全系数满足 带式输送机的转动装置设计 AO图纸 答辩PPT 设计计算与说明 6 轴承的校核 1 高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参考文献 2 13章 轴承为6206型号 无派生轴向力 1 正向时 轴承1受轴向力为218N 则 插值法求得e 0 207 Y 2 13 X 0 56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2 反向时 轴承2受轴向力为218N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综合可选879N 20961 300 2 8 4 37年 则轴承在经济使用期限内 2 中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轴承为6306型号 无派生轴向力 1 正向时 轴承2受轴向力为416N 则 插值法求得e 0 222 Y 1 977 X 0 56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设计计算与说明 2 反向时轴承1受轴向力 为416N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综合可选2103N 16712 300 2 8 3 48年 则轴承在经济使用期限内 3 低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轴承型号是7309C 有派生力 1 正向时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Fa 634N 初选e 0 4 Fa和轴承1的径向力一致 所以 查表 无变化 查表得Y 1 X 0 44 2 反向时 两轴承的径向力分别为 Fa 634N 初选e 0 4 Fa和轴承2的径向力一致 查表 变化很小 查表得Y 1 X 0 44 综合取5831N 21451 300 2 8 4 47年 则轴承在经济使用期限内 7 键的校核 1 联轴器上的键 选择键B6 45GB1096 79 为刚性动连接 满足强度要求 2 齿轮2上的键 选择键10 63GB1096 97 为刚性动连接 满足强度要求 3 齿轮3上的键 选择10 40GB1096 79 为刚性动连接 满足强度要求 4 齿轮4上的键 选择16 63GB1096 79 为刚性动连接 设计计算与说明 满足强度要求 5 链上的键 选择双键C10 40GB1096 79 为刚性动连接 满足强度要求 键的计算参考文献 2 第六章 8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 端盖的设计参考文献 1 表9 9确定 为使制造方便 可灵活变动 取相对一致的值 如端盖的厚度一直 2 通气器参考文献 1 表9 6确定 选M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