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救技术.ppt_第1页
外科急救技术.ppt_第2页
外科急救技术.ppt_第3页
外科急救技术.ppt_第4页
外科急救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急救技术 一止血二包扎三固定四搬运 一 止血开放性损伤 大都会合并出血 出血速度和数量是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 一般急性出血达到总血量的20 以上 就会出现头昏眼花 出冷汗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出血量超过总量的40 50 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 及时准确地止血 常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方面的急救处理 下一页 出血的种类按损伤血管的种类分 1 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血压高 血液从伤口向外喷射或一股一股地冒出 血色鲜红 流血不止 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2 静脉出血 血液持续性缓慢外流 血色暗红 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3 毛细血管出血 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 血液像水珠样地流出 血色也鲜红 常可自动凝固止血 故危险性小 下一页 下一页 按出血的部位分 1 皮下出血 多见于跌 撞 挤 挫伤等 造成皮下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 淤斑 不久自愈 2 外出血 外伤后血液从伤口流出 容易发现 3 内出血 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 血液流入体腔内或组织间隙内 从外表看不见 只能根据患者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 内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威胁较大 必须密切观察处理 止血方法与护理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 适用于毛细血管 静脉或小动脉的出血 用消毒的纱布垫或将干净毛巾 布料折成比伤口稍大布垫覆盖住伤口 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适当压力进行包扎 必要时可将手掌放在敷料上均匀加压10min左右 基本可以止血 下一页 下一页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时止血法 适用于靠近骨骼较表浅动脉供血区的出血 用拇指向骨骼压住出血血管的近心端 使血管压闭 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时间不宜过久 应随即采用其他止血方法 各部位的止血 1 头顶部出血 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 压迫颞浅动脉 2 面部出血 在下颌骨下缘 咬肌前缘压迫面动脉 若伤在颊部 唇部 可将拇指伸入其口内 其余四指捏紧面颊 压迫伤口下方之动脉干 3 头颈部出血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环状软骨水平 用力将颈总动脉向后向内按压至椎体上 达到止血目的 但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 下一页 4 手掌及手指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 桡动脉 5 前臂与上臂出血 在上臂内侧中点 肱二头肌内侧沟 将肱动脉压迫与肱骨 6 大腿出血 屈起大腿 肌肉放松 用两手拇指在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 将股动脉用力压迫与股骨 7 足部出血 在踝关节下侧或足背第一 二跖骨间动脉搏动部位 足背动脉 用手压紧 下一页 止血带止血法1 橡皮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是急救时较简单而效果可靠的止血方法 但是上止血带后 完全阻断了肢体的血液循环 可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 因此非必要时不可轻易使用 使用后应尽早手术止血 下一页 方法 上止血带前 先要将伤肢抬高 尽量使静脉血回流 在上止血带的部位 用软的敷料或衣服 毛巾等垫好 以免止血带绞伤皮肤和肌肉 用橡胶止血带时将橡胶管适当拉长 缠绕肢体两周并固定好末端 借助橡胶管的弹力 压迫血管阻断血流 下一页 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的松紧要适当 以使出血停止为度 不然 过紧会损伤皮肤 神经和血管 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有时反而可能造成静脉淤血 上止血带后应附加明显标志 注明开始使用的时间 止血期间应有专人管理 每隔1h放松止血带1 2min 放松期间局部应采用其他止血方法 控制出血 下一页 下一页 2 气囊止血带 常用血压计袖带 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只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部位 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 二 包扎包扎是外伤急救时最常用的方法 它具有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加压止血 固定敷料和夹板以及减轻疼痛等作用 用物 卷轴绷带 三角巾 多头带等 无菌纱布 在紧急情况下 如无绷带和纱布 可用清洁的毛巾 被单等替代 下一页 下一页 卷轴带包扎的注意事项 1 伤员取舒适的卧位 需抬高肢体时应给予适当托扶物 并且保持于功能位 2 先作简单清创并覆盖无菌纱布 然后再行绷带包扎 根据伤口部位选择宽度合适的绷带卷 避免湿绷带或沾染的绷带 3 对骨隆突处 皮肤皱襞处 如腋下 腹股沟 等处 需用纱布或棉垫加以保护 4 包扎方向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包绕 每周应压住前周的1 3 1 2 包扎开始和终了时均应环行2周 指 趾 端尽可能外露 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5 包扎时用力均匀 松紧适当 要牢固 美观和舒适 6 出血伤口处包扎时宜稍加压力 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反折部分不可压在伤口或骨隆突处 以免加重疼痛或引起压疮 7 绷带固定时的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 忌在伤口上 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 下一页 三 固定急救时固定的目的 避免骨折断端在搬运时进一步损伤周围软组织 骨折固定后可以减轻疼痛 防止创伤性休克 便于搬运 用物 固定最理想的器材是夹板 若抢救现场没有夹板 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如竹竿 木板 树枝等替代 紧急情况下 可直接借助伤员健侧的肢体或躯干进行临时固定 另外还需准备棉垫 纱布 绷带 三角巾或毛巾等 下一页 下一页 骨折的临时固定法 1 锁骨骨折 用棉垫或毛巾垫于两腋下 用绷带或三角巾 折叠成带状 分别绕两肩作8字行包扎 尽量使两肩后张 2 肱骨骨折 用长 短两块夹板 长夹板置于上臂的后外侧 短夹板置于前内侧 在骨折部位的上 下两端固定 将肘关节屈曲诚90 使前臂中立位 再用三角巾或布带将上肢悬吊 固定于胸前 3 前臂骨折 取两块合适的夹板 嘱伤员屈肘90 拇指向上 将夹板分别置于前臂的内 外侧 然后用绷带于两端固定 再用三角巾或布带悬吊于胸前 4 大腿骨折 取一长夹板置伤腿外侧 长度自足跟至腰部或腋下 另一块夹板置伤腿内侧 长度自足跟至大腿根 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分段固定 下一页 5 小腿骨折 取长 短2块夹板 分别放置在伤腿外 内侧 然后用绷带分段扎牢 紧急情况下无夹板 可将伤员两下肢并拢 两脚对齐 分段绷扎固定在一起 注意在关节和小腿之间的空隙处需垫纱布或软织物 以防包扎后骨折部位弯曲 6 脊柱骨折 将伤员俯卧于硬板上 不使移位 下一页 固定的注意事项 1 有出血的伤口 应先止血与包扎 然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2 处理开放性骨折时 不可把刺出的骨断端送回伤口 以免造成感染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即作临床固定 3 固定用的夹板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 固定除骨折部位上 下两端外 还要固定上 下两关节 下一页 4 夹板不可直接与皮肤接触 其间应垫棉织物 尤其在夹板两端 骨突处和悬空部位应加厚衬垫 防止受压或固定不妥当 5 固定应松紧适度 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下一页 四 搬运现场搬运伤员的基本原则是 及时 迅速 安全将伤员搬至安全地带 防止再负伤 从整个急救过程来看 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将搬运作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规范 科学的搬运对伤员的抢救 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一页 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机械 工具 搬运 现代各种灵巧 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 为住房和交通道路条件的改善 为正确 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徒手搬运 指在搬运伤病员的过程中凭借人力和技巧 不使用任何器具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狭窄的阁楼和通道等或紧急情况下无搬运工具时 常用的方法有搀扶 背驮 手托肩掮 双人搭椅等方法 2 机械 工具 搬运 是指用担架 移动床 轮式担架 轮椅等搬运工具 下一页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1 脊柱损伤 搬运时 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 应使脊柱保持伸直 将伤病员俯卧于硬板或硬质担架上 然后将伤病员的头部两侧用沙袋或枕头等固定 2 休克病人 取平卧位不必用枕头 可用普通担架搬运 下一页 3 昏迷病人 患者应侧卧或俯卧 头偏一侧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 搬运时可用普通担架或移动床 4 呼吸困难病人 病人取坐位 不能背驮 可用轮椅或软担架搬运 5 颅脑损伤 搬运时应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 易于呼吸道通畅 若脑组织暴露者 需保护其脑组织 伤病员头部可用沙袋 衣物或枕头垫好 减轻震动 注意颅脑损伤常可合并颈椎损伤 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