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 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二、 默写 (共1题;共11分)2. (11分) 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3)_,长河落日圆。 (4)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 (5)_,谁家新燕啄春泥。 (6)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 (7)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思乡情怀的句子是:_,_。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与草的勃勃生机,写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_,_。 三、 书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文苑中学开展了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杨冰同学代学生会起草了一份活动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正文节选,有些语病,请你修改。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A】丰富各班的精神风貌,展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 【B】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推动各班良好班风的形成,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校学生会决定举办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A】处有语病,应该改为:_。【B】处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词改为“_”。(2)学校将邀请语文组李芬老师全体同学作读书报告。请你为报告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阅读能令我们增长许多知识。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就“舒”说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你也能照样子说一个吗?请从“超”“令”中任选一字说一说。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更舒展自在。具体讲就是:想挣钱,就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种下了财富的种子;想健康,就去照顾和帮助病人,这样就种下了健康的种子。“给别人”是种子,种子会开花结果。舍得给予,自己才会拥有幸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赏析“宵眠抱玉鞍”中“抱”字的妙处。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 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注】虞、虢(u):周代国名。垂棘、屈产:古地名,分别以产玉石和马著名。滥:贪求。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假:_夫虢之不亡也,虞恃:_荀息伐虢,克之克:_(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3)选文中的宫之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邹忌同为谋臣,善于进谏。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回答二人进谏技巧的相同之处。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87分)6. (26分)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蔷薇几度花那丛蔷薇。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是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手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因喜欢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以前我在别处卖的。”“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1)第段的记叙顺序是_。 (2)第段中“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的含义。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4)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 (5)“蔷薇”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6)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 7.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女情缘朱会鑫林静是一个跛足女孩,周末放学,她看见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她走过去,腼腆地对司机说:“师傅,我想坐您的车。就一站地,行吗?”林静言辞恳切,司机同意了。车子没走多远,她忽然红着脸说:“师傅,我只有三元钱,就坐半站地吧。”郝师傅从后视镜里看着林静,笑着说:“够了。你是第一次坐叔叔的车,叔叔今天给你打六折。”林静在公交站下了车,深深鞠了一躬。郝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酸楚。那一日,林静背着比往常更重的书包上了郝师傅的车,她心事重重地说:“师傅,我已经毕业了,这是最后一次坐您的车了。”郝师傅伤感地说:“我知道,我希望你以后还能来坐叔叔的车,今天叔叔送你回家!”郝师傅把林静送到了家门口。然后捧出一只弥勒佛储蓄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希望你笑口常开!”林静接过礼物,朝着郝师傅鞠了一躬。看着林静一瘸一拐地走进居民小区,郝师傅失神地愣在那儿。十年过去了,这天,郝师傅正擦着车,忽然听到电台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有人在找他!郝师傅和电台联系后,见到了寻人者林静。初见之时,郝师傅已经不敢相认。 林静向郝师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林静的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逢周末放学,父亲都会开车接她回家。那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父亲的车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父亲当场身亡。回到学校的林静,周末放学时,会习惯性地在校门口张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父亲生前开的那辆出租车就停在路边,她觉得父亲又来接自己了!从此,林静每星期都省下三元钱,为的是在那短短的一站地享受重拾父亲的温暖。郝师傅听了鼻子一酸。林静从手提包里拿出弥勒佛储蓄罐:“您知道吗?这些年它伴我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十年前我把愿望储存在这里面,现在终于找到您了”“哦,”郝师傅似有所悟地说,“叔叔也把自己的愿望装在这罐子里了,当时希望你能打开看看,然后给叔叔回复呢。”林静闻言,急忙将储蓄罐口朝下摇晃了好一阵子,倒出一张纸条和一个折叠的纸片。郝师傅和林静默契地分别拿起了纸条和纸片。郝师傅凝神一望,只见纸条上写着两行娟秀的小字:郝师傅,我可以喊你一声爸爸吗?希望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时,我能成为你引以为傲的女儿。林静郑重地展开纸片,是张存款单!存款单的背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孩子,这是你这几年坐车的钱和我女儿生前的零花钱,看到你,我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女儿,你愿意做我的女儿吗?郝师傅和林静霎时泪眼模糊,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一起,林静把头伏在郝师傅的肩上喃喃地呼唤着:“爸,爸爸”一时间,郝师傅哭了。(选自故事会2015年第20期)(1)阅读选文,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故事情节_最后一次坐郝师傅的车并收到礼物_得知事情真相、父女相认心理状态酸楚_不敢相认_(2)联系上下文,分析林静两次给郝师傅鞠躬的原因。第段:_第段:_(3)请从叙述方式的角度,赏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作用?(5)选文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8. (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乡情周同宾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没画山绣水,没茂林修竹。地薄,人也憨。据说五百年前,家乡出产的红高粱曾被征去给皇帝做过御酒,此外,别无稀罕物儿。据说五十年前,出了一个补锅匠,曾以他的技艺誉满乡里,此外,别无能人儿。家乡用红薯干儿养活我长大成人。前些年当学生,常嫌家乡穷,离家千里不想家。这些年工作了,总觉家乡美 , 隔一段儿,总想回去看看。去年,燕子归来时候,我把刚满四岁的儿子苗苗儿送回家乡,让他跟着爷爷奶奶。这样,几乎每月,我总回家一次。每次,都像掉进了酒窖里,老是觉得有一种醇美的香呋甜味扑面而来,心里麻酥酥的。我还没进院,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得了消息,纷纷跑来,边跑边顺德:“苗苗儿他爸回来啦!”“苗苗儿他爸回来了哟!”我进屋,孩子们堵了门,都不想离远点儿,又都不敢过门槛儿,只有东邻老二奶奶的孙子小坠儿胆大,从人缝里挤进来,凑到我面前,看我的玳瑁边儿眼镜。我拿出糖果,让苗苗儿分给他们吃。他们的大多数,我叫不出名字,更分不清辈份儿。母亲总在一旁调教苗苗:“给你小五爷一块儿。”“给你二毛爷一块儿。”“给你四姑奶一块儿。”当然,那些当爷和姑奶的不是光着屁股,就是拖着鼻涕,接到糖块儿,立即塞进嘴里,同时流下长长的口水。分罢糖果,孩子们格格笑着,领苗苗去林中粘知了,或者去村头捉蚱蜢。苗苗儿也是全村的宝贝。东家蒸了碗豆糕,总给他送一块;西家熬了绿豆汤,总给他端一碗。老二奶奶给孙子过生日,苗苗也跟着过;聋子四爷为儿子说媳妇招待媒人,给苗苗送一个鸡大腿。小坠儿在沟里摸了两条泥鳅,总要送苗苗一条,用面糊儿糊着放灶膛烧吃;二毛用狗尾草做了两只毛茸茸的小狗儿,总要把最肥胖的一只送给苗苗儿。过五月端阳节,苗苗儿得到十几个香布袋儿,有菱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腰形的,鸡心形的,还有的做成红毛绿尾巴的小公鸡,扳脚胖娃娃我坐院里的石桌旁喝着白桑叶茶。四外很清幽。枝头,蝉在鸣。偶尔,东邻的鸡下了蛋,一阵鸡叫,顿时,全村的鸡都“咯嗒咯嗒”叫,给它助兴;小路上走过陌生人,西邻传来一阵狗吠,顿时,全村的狗都“汪汪 汪汪”咬,为它助威。我家中庭,一棵百年古槐,入春,一树新绿,如翠盖,罩半个院子;秋后,飘半空黄叶,翩翩然,似彩蝶儿。院墙边,一架瓜豆,密密实实,青叶凝碧。墙头,两盆凤仙花,绿肥红艳。这花,故乡叫指甲草,也叫女儿红,除观赏外,可供女孩家染指甲。左邻右舍的姑娘们,常来采,掺入明矾,捣碎,临睡前用麻叶或瓜叶包在指端,一觉醒来,指甲就变成了玛瑙色。纤纤的素手,红红的指甲,确也美丽。那些成人的姑奶奶们,特别喜欢苗苗儿,每包指甲,常把他拉去,甚至连脚趾甲也染了颜色。晚饭后,槐荫下,爹编席,妈织麻;苗苗儿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仰望着满天繁星,一梳半月,奶声奶气地唱着:月姥姥,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大哥去种豆,二哥去种瓜刚回乡时,苗苗儿只会唱“火车头,冒白烟,路边一排电线杆”不久,村里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苗苗儿也学会了“月姥姥,黄巴巴”;每在一起玩,总是新旧儿歌交替着唱,一个个摇头晃脑,有字有韵儿的。一会儿,苗苗儿急了,要我领他出去玩。村街上,很静,只有树丛中的昆虫拉着腔儿长吟。乡亲们都建了新居,我已经找不到谁家在哪儿住,苗苗儿倒清楚。先拉我进了杠二爷爷家,说杠二爷爷答应给他捉一只蝈蝈儿。一进门,老人家果然笑呵呵地从葫芦架上取下一个高粱篾儿编的小笼儿,里面一只豆青色的蝈蝈儿,正支杈着长须看我们;笼里,还有块辣椒皮。杠二爷爷说,那虫儿吃了辣椒叫得格外凶。又拉我进了魁五奶奶家,说要找魁五奶奶的儿子小棒儿玩“过星星”。可小棒儿已躺在蒲团儿上睡着了,他娘喊他,只翻了个身儿,嘟囔句梦话,又打起了呼噜。我抱着苗苗儿,提着蝈蝈笼儿,踏着夜色回家。月儿落了,星星更稠了。一朵流星,带着长长的尾巴,滑过碧空,树上的什么鸟儿被惊得叫了两声。只有池塘里的蛙声,却一阵响似一阵;那些小动物儿,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劲儿?我将蝈蝈笼儿挂在院里的豆架上;少顷,它有气无力地叫了一阵儿,便息了声儿,许是倦了,吃了辣椒也不行。带露的草木发出青气,经雨的柴火发出霉味,湿润的泥土发出腥气,成熟的庄稼发出香味。这些气味,混在一起,浓浓的,倒很好闻。在这种醇酒似的气味中,我瞅着了。我做了梦,梦中我已年老退休,归园田居,在故乡的村头,地边,场院里,柴门前,继续寻觅着人生的乐趣(1)文章第自然段连用“没”和“别无”写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第自然段又说“总觉家乡美”,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深意?(2)文章第自然段连用“没”和“别无”写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第自然段又说“总觉家乡美”,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深意?(3)本文主要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写了他的那几件事?这样专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主要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写了他的那几件事?这样专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5)第自然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6)第自然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7)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梦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期待和思想?(8)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梦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期待和思想?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9. (2分)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主要写的是鲁迅少年和青年时期经历的一些人和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名篇。B . 格列佛游记中“宫廷游戏”一章,作者借小人国的游戏,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C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D . 中国传统节日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印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愿人长久,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