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设计参数 1 1 设计规模 日处理垃圾渗滤液 720m3 小时处理量 30m3 h 1 2 设计原水水质 表 1 1 单位 毫克 升 pH 除外 项目CODcrBOD5PHSSNH3 N 浓度450020008 3102601800 1 3 设计出水水质 表 1 2 单位 毫克 升 pH 除外 项目CODcrBOD5pHSSNH3 N 限值 200 100 6 9 30020 第二章 污水处理站设计原则 2 1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1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 规范 标准 2 综合考虑废水水质 水量随季节性变化的特征 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 稳妥可靠 经济合理 运转灵活 安全适用 3 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 减少占地和投资 4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他栅渣 沉淀物 避免造成二次污 染 2 5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力求管理方便 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提高管 理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 6 污水处理设备 要求采用技术成熟 高效率低能耗 运行可靠的产品 部分 关键设备可考虑从国外知名品牌 7 优化处理工艺 减少投加药剂量 节约运行成本 8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界定条件进行设计 适应项目实际情况要求 9 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把污水处理站设计成一个花园式的处 理厂 绿化面积超过 40 2 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 按其产生的污泥量 污泥性质 结合自然环境及处置条 件选用符合实际的污泥处理工艺 2 采用合适的脱水 浓缩方法 脱水后送填埋场填埋 3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 垃圾 沉砂和污泥 避免二次污染 第三章 渗滤液处理工艺 3 1 工艺流程 针对本工程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 经精心计算 优化设计 本初设方案选用的 处理流程图 见下页 3 2 工艺流程简述 垃圾填埋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专用的收集管道汇入调节池 调节池前设细格 栅 对渗滤液中的部分颗粒物质进行过滤 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得到均质均量 从调 节池中流出的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 在混凝沉淀池加混凝剂和絮凝剂 使 SS 得到大量的去除 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氨氮吹脱池 将 pH 调制碱性 并控制 一定的温度 可以使氨氮去除率达到较高水平 出水需调节 pH 值至 6 5 7 8 然后 进入 UASB 厌氧反应器 污水经 UASB 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后 进入 A O 反应器 A O 生物接触氧化池充分实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 MBR 系统内置于 A O 池 后 MBR 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3 UASB 厌氧反应器 A O 生物接触氧化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他 经 浓缩处理后的污泥由螺杆泵统一送到填埋区填埋 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第四章 主要构筑物 设备工艺技术参数 4 1 细格栅 水量总变化系数 KZ为 2 1 设计水量为 30 3600 2 1 0 0174m s 栅条间隙取 e 1mm 安装倾角 75 度 栅前水深 h 0 5m 过栅流速 v 0 9m s 栅条数 n 38 条 ehv QMAX sin 栅槽有效宽度 B S n 1 en 0 01 37 0 001 38 0 408m 取 0 41m 栅槽宽度 取 0 5m 垃圾渗滤液 格栅 调节池 两级混凝沉淀 提升泵 氨氮吹脱 UASB厌氧反应器 A O生物接触氧化池 MBR反应池 出水 污泥浓缩 沼气处理 曝气 曝气 4 过栅水头损失 0 385m75sin 8 92 9 0 001 0 01 0 42 2 3sin 2 2 3 4 2 3 4 1 g v e S kh 栅槽高度 H h h1 h2 0 5 0 385 0 3 1 185m 其中 h2为栅前渠道超高 取 0 3m 栅槽总长度 L l1 l2 1 0 0 5 l1 l2 tan 1 H 1 1 tan2 BB 2 1 l 其中 l1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m l2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渠的渐缩长度 m H1 栅前槽高 m 进水渠展开角 一般用 1 20 B1 进水渠道宽度 m 这里取 0 3m 则 L 1 0 0 5 1 5 2 13m 1 1 tan2 BB 2 1 l tan 1 H 20tan2 3 05 0 2 1 l 75tan 5 03 0 设计格栅渠尺寸 2 13 0 5 1 185m 4 2 调节池 4 2 1 调节池 停留时间 48h 池体尺寸 12 12 10 5m 有效水深 10m 数量 1 座 4 2 2 潜水搅拌机 1 台 直径 10m 4 2 3 提升泵 流量 35m3 h 扬程 20m 数量 2 台 1 用 1 备 4 3 两级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设计两级 两级相同 每级设计如下 5 4 3 1 反应区 添加药剂 PFS PAM PAC 接触时间 60min V 30 1 30m3 反应区分三格 每格尺寸 2 0 3 5 2 2m 有效水深 1 8m 三格每格添加一种药剂 每种药剂接触时间为 60 2 0 3 5 1 8 30 28min 4 3 2 沉淀区 采用竖流沉淀池 参数选取 中心管流速 0 20mm s 中心管面积 f1 q 0 0 42m2 中心管直径 d1 0 73m 污水在沉淀区上升流速 0 5mm s 沉淀时间 2h 沉淀池有效高度 h 3600 0 0005 2 3 6m 间隙流出速度 1 30mm s 中心管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q 1 d1 0 09m 缓冲层高 0 4m 沉淀池面积 f2 q 30 3600 0 0005 16 67m2 沉淀池面积 A f1 f2 17 09m2 沉淀池直径 D 4 67m 污泥斗 倾斜角取 60 度 截头直径 0 2m 污泥斗高度 D 0 2 2 tan60 3 87m 沉淀池总高度 0 3 3 6 0 09 0 3 3 87 8 16m 4 4 吹脱塔 4 4 1 进水 pH 调节池 停留时间 1h 将 pH 调制 11 左右 直径 3 6m 有效深度 3m 超高 0 5m 潜水搅拌机 直径 1 5m 6 加药 CaO 加药泵 1 台 提升泵 流量 30m3 h 扬程 10m 数量 2 台 1 用 1 备 4 4 2 吹脱塔 吹脱塔是利用吹脱去除水中的氨氮 在塔体重 使气液相互接触 使水中的游 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 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要想使更多的氨被吹脱 出来 必须使游离氨的量增加 则必须将进入吹脱塔的 pH 调制碱性 所以在进入 吹脱塔之前将 pH 调制 11 吹脱塔内水从塔顶送入 向下喷淋 空气从塔底送入 设计参数 设计淋水密度为 100m3 m2 d 汽水比为 2500m3 m3 设计计算 1 吹脱塔截面积 设计流量 设计淋水密度 7 2m2 2 吹脱塔直径 3m 3 空气量 30 2500 3600 21m3 s 4 填料高度 采用填料高度 5m 考虑安全系数 1 5 填料高度为 7 5m 4 4 3 出水 pH 调节池 停留时间 1h 将 pH 将至 8 左右 直径 3 6m 有效深度 3m 超高 0 5m 潜水搅拌机 直径 1 5m 加药 盐酸或硫酸 加药泵 1 台 4 5 UASB 厌氧反应器 4 5 1 UASB 厌氧反应器 有效容积计算 采用颗粒污泥 设计容积负荷 NV 6kgCOD m3 d 预计去除率 80 有效容积 设计流量 进水 COD 出水 COD 容积负荷 432m3 设置有效高度为 4m 两座 则有效面积为 432 2 4 54m2 设置长宽比为 2 1 则长和宽分别为 10 4m 5 2m 顶隙约为总体积的 10 则有效高度为总高度的 90 总高度为 4 0 9 4 45m 7 设计尺寸 10 4 5 2 4 45m 结构 钢砼 数量 2 座 水力停留时间 16h 三相分离器 4 5 2 沼气回收利用系统 阻火柜 2 套 脱硫器 1 套 储气罐 按每去除 1kgCOD 产生 0 5m3沼气计算 每天沼气产量为 4 5 30 24 0 5 1152m3 按 0 5d 储气量设计储气罐 每套 290m3 2 套 气水分离器 1 套 沼气 油两用锅炉 1 台 4 6 缺氧接触氧化池 缺氧池停留时间按 1 2d 设计 有效池容为 30 1 2 24 864m3 设计尺寸 10 10 9m 4 7 好氧接触氧化池 1 按脱氮计算 氨氮吹脱去除率按 80 计算 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氨氮浓度约为 360mg l 氨氮去除率按 90 设计 则出水 氨氮浓度为 36mg l 其中凯氏氮浓度和氨氮浓度的比例约为 0 6 1 设计填料容积负 荷 MN为 0 7kgTKN m3填料 d 选择悬挂填充 填充率为 50 则好氧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为 8 1064 7m3 取 1065m3 1000 5 0 7 0 6 1 36360 24 30 V 停留时间 1 48d Q V HRT 2 按去除有机物计算 UASB 出水 BOD5按 800mg l 好氧池设计去除率 90 则出水 BOD5为 80mg l 设计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 2kgBOD5 m3填料 d 悬挂填充率为 50 则好氧池有效容积为 518 4m3 1000 5 0 2 80800 24 30 V 二者相比按脱氮所需池容更大 因此取好氧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 1065m3 设计尺寸 10 10 11m 有效高度 10 65m 混合液回流比 300 混合液回流泵 1 台 100m3 h 曝气机 1 台 4 8 MBR 膜池 1 池容计算 9 设计进出水 BOD5分别为 200mg l 100mg l 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 0 1kgBOD5 kgMLSS d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 8000mg l 则 MBR 有效容积为 128 6m3 取值 130m3 7 0 8 1 0 1000 100200 24 30 V 设计尺寸 5 0 5 0 6 0m 4 9 污泥浓缩池 污泥的产生主要在混凝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后 生物反应 UASB 产生的污泥量 MBR 产生的污泥量极少 4 9 1 混凝沉淀池污泥量计算 P2 污泥含水率 取 95 138 24m3 d 6m3 h 1000 95100 1000 24308 02000100 1000 95100 1000 24308 010000100 2 V 4 9 2 UASB 污泥量计算 1 反应器中污泥总量计算 10 厌氧污泥平均浓度按 15VSS l 则污泥总量为 427 15 6405kg d 2 产泥量计算 污泥产量取 0 08kgVSS kgCOD 进水 COD 浓度 4500mg l 去除率 70 污泥 含水率为 98 污泥浓度为 1000kg m3 产泥量为 0 08 30 24 4 5 0 7 181 44kg 则污泥产量为 181 44 1000 1 0 98 9 1m3 d 0 38m3 h 4 9 3MBR 污泥量计算 因进水 COD 很小 MBR 污泥量产生量可基本忽略 4 9 2 污泥浓缩池设计 设计浓缩时间 6h 则浓缩池池容为 6 6 0 38 38 28m3 设计有效池容 40m3 C0取 96 污泥固体通量采用 40kg m2 d 则 浓缩池面积为 S 14 7m2 40 4 24 1381 9 2 浓缩池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原理设计案例分析
- 通信公司员工培训
- 消化性溃疡症状分析及护理建议培训
- 空运行业新员工转正述职
- 日本电通公司介绍
- 租房协议书亲属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苏教版高一英语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试驾安全协议书
- 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效力
- 课题开题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 《光学教程》姚启钧原著-第四章
- 锚杆劳务承包合同
- 野外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子宫内膜异位》课件
- 企业员工意外险采购招标书
- 化工装置拆除合同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05
- 小学生经典阅读英语短文100篇
- 行贿受贿检讨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