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21题;共273分)1.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宗妻晋伯宗朝,以喜归。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尔试听之。”曰:“诺。”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得毕阳。后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选自智囊,有删改)【注】朝:上朝。戴:拥戴。憖庇:愿意保护。州犁:伯宗之子,原为晋因贵族,由于他的父亲伯宗被迫害,他逃到楚国,任楚国太宰。(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_难必及子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3)选文中,伯宗妻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2.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援疑质理_或遇其叱咄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3)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B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 . 录毕,走送之 当余之从师也D . 无从致书以观 俯身倾耳以请(4)文中“穷冬”“烈风”“大雪”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16分)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不亦说乎_学而不思则罔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吾日三省吾身_(2)翻译下列语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_,_。”孔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课文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4.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_欣然起行_相与步于中庭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 . 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 .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 .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谈笑有鸿儒(_) 阅金经(_) 有仙则名(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B . 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C .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D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6. (12分)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风 烟 俱 净,天 山 共 色。(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一百许里:_从流飘荡:_急湍甚箭:_窥谷忘反:_(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养浩执法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节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注】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鲁肃简公:即鲁宗道,卒谥肃简。谕德:官职名,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中使:即前文中的“使者”,指宦官。(1)下列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微行饮其中/微斯人,吾谁与归B . 中使与约曰/选贤与能C . 上若怪公来迟/关山度若飞D . 但以实告/名副其实(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结合选文,说说真宗“奇”鲁肃简公的原因。 8.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乙】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乃罢其兵(停止)B . 欲倍其约(违背)C . 君其图之(企图)D .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4)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哪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 (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_选贤与能男有分(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独子其子子:_子: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现实生活充满了缺失和苦难,才使得人们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请从下面备选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说说在大道之行也中描绘了怎样相对应的理想图景。 备选作品: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10.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策之不以其道_执策而临之_(2)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B . 造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 文末两句,都是作者分析论证后所作的结论。D .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11. (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 , 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o):树梢。瘗(y)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春和景明_沙鸥翔集_悉成明霞_得踏危石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简述之。 12. (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黔敖:人名。袂:袖子。屦(j):麻鞋。(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以待饿者而食之_从而谢焉_(2)翻译下面的句子。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3)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3.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 , 三年,景公召而数(sh)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 , 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数:责备。诛:责罚。内(n):纳。便僻:恭敬得很。(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改道易行/寒暑易节B . 景公许/杂然相许C . 下席而谢之曰/长跪而谢之曰D . 子之治东阿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当 此 之 时 饥 者 过 半 矣 君 乃 反 迎 而 贺。(3)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14. (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 , 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涯:岸边。欧阳公:即欧阳修。构:搭建。直:当,临。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伛偻提携(_)耳新乎其所闻(_)非丝非竹(_)(2)下列各组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临溪而渔/则必即醒心而望B . 行者休于树/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 .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 . 醒能述以文者/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一段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充分表现了滁人、宾客、太守的欢乐。B . 甲文写滁州的老老少少互相提携出游,前后呼应,歌声不断的情景,正是政通人和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欧阳修虽遭贬,但他并不消沉,而是为政一方,造福一方。C . 甲乙两文都写了太守的醉和众宾的欢,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而乙文的景色更富于变化,更能表现作者爱好游乐的性格。D . 在滁州西南泉水边,有“丰乐亭”和“醒心亭”;“醒心亭”在“丰乐亭”的东边,地势比“丰乐亭”高。欧阳修与众宾客游乐时,一般是在“丰乐亭”饮酒喝茶,有时醉了或感觉疲劳时就到“醒心亭”去眺望风景。(5)(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15.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重用吕范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 , 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吴王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 , 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 , 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注释】关白:禀告,报告。见望:被怨恨。见,被。守:担任。料覆:审核。傅著簿书:变着法儿登记账目,意思是制造假账。(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B . 不敢专许/潭中鱼可百许头C . 王临时悦之/女为悦己者容D . 孙策使范典财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以 范 忠 诚 厚 见 信 任 以 谷 能 欺 更 簿 书 不 用 也(3)吴王(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而不用周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16.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减)【注】负郭:靠近外城。常稔(rn):常熟,即年年有好收成。沛然:充足的样子。三公:泛指居高位的官员。孥:儿女。廪稍:指官府发给的粮食。沟中瘠:饿死在沟渠里。(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嫁娶凶葬皆有赡(供给,供养)B . 岁入给稻八百斛(每年)C .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快活)D . 遗其子而已(给予,赠送)(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B .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C .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D .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4)范仲淹与同期的士大夫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17. (12分)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8.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垩:,石灰(一说白色的土)。慢:通“墁”,玷污。(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 请循其本 _非梧桐不止 _匠石运斤成风_(2)翻译下列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3)请根据语境完成对话。 (小樱):感觉庄子和惠子关系挺好的呀,为什么惠子会担心庄子来拜访他呢?好朋友聚会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小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们虽是好朋友,也会观点不同,理想不同呀。例如,他们一起在濠梁之上游玩,看鱼的心态不一样,庄子是_,而惠子客观理性。庄子把梁国宰相看作“_”(原文),由此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而且惠子死后,庄子感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还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4)我们发现庄子里出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成语,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你还能说出三个吗? (材料链接)材料一: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朝三暮四”材料二: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东施效颦”材料三: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19. (16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_) 太丘舍去(_) 下车引之(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体现的是古人“诚信”的理念。B . 文中的友人无信、无礼,但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能改。C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太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父”、“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D . 文章语言生动传神,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现人物鲜明个性。20.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既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回报与风险分析报告
- 2025年南方地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报告
- 幼儿园区域观摩方案(模板)
- 生日宴请礼仪策划方案(模板)
- 关于市场营销方案(模板)
- 二0二五年级班-(模板)
- 2025年食品工业技术创新传统食品生产改造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 暑期心理健康教育
- 石斛康养加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范文)
- 2025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2025年上海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驾考科目一题库》word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7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课程
- 通达信与飞狐公式相互转换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2
- 袁淑芳经验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