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教案完美版.doc_第1页
《雅舍》教案完美版.doc_第2页
《雅舍》教案完美版.doc_第3页
《雅舍》教案完美版.doc_第4页
《雅舍》教案完美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舍教案专业班级课程名称语文课型讲授课日期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1、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把握大意,梳理思路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中心思想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揣摩字句,把握语言特点的能力。4、课时:2个课时目的要求了解梁实秋超脱、豁达、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学会在面对逆境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重点及难点1、重点:梁实秋超脱、豁达、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化“简陋”为“雅趣”?作业或复习题1、完成课后练习。2、完成语文练习册。3、预习两篇同题散文我的母亲。课后随记教 案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设想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的名句,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持有共同观点的大师梁实秋的名篇雅舍。二、介绍作者梁实秋(1903一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1915年进清华学校,1923年留学美国,曾入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辑译馆馆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迁来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好友吴景超夫妻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以吴景超夫人龚业雅名字中的“雅”字命名为“雅舍”。他在这里蛰居7年,除完成中小学战时的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1. 解题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雅舍描写的就是梁实秋当时住的那间平房,它其实也是一间陋室。但从题目看,作者梁实秋认为它很雅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陋室到底雅不雅致。 第 1 页教 案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设想四、正音释词蜀sh黍sh 奇葩p 纤xin尘 吮shn汤 瞰kn灯 喁喁y细语躬受亲尝:亲自动手做。 逆旅:客舍;旅店。无俚:百无聊赖;没有寄托。 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疏落参差:稀疏零落;稀稀落落;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五、解析课文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南墙”“泥灰”的同时,也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到作者不满的情绪。既不满却又对“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了“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像“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但在“赞美”“雅舍”的语境里,“地板,坡度甚大”“饭后鼓腹而出”似漫画一般,很有分寸地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偏以旷达超脱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 论住处,作者说:“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对为友之道,作者说:“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论生活环境,作者似乎是在审美:“邻人轰饮作乐,唯晤诗章,隅隅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难而来,破我岑寂。” 陋室多有不便,却能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 第 2 页教 案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设想 从对“洋鬼子”“鼠子”“蚊子”的厌烦中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骚扰“”“猖撅”,这或可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回设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语文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2、熟读课文,思考作者如何化“简陋”为“雅趣”?板书设计 雅舍 梁实秋 经济却不失个性 地点荒凉 人声嘈杂,鼠蚊成灾 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 陈设简朴,摆放雅致 似家似寄 写作因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总结大意 (1)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 (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个性之一) (3)记叙“雅舍”的(人、鼠、蚊)三声。(个性之二) (4)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个性之三) (5)记叙“雅舍”的陈设(简朴)。(个性之四) (6)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7)说明“雅舍小品”的写作因缘。 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第 3 页教 案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设想二、讲析课文1、梁实秋的所谓的“雅舍”,实际上是一个 的寓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一个适当的定语,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明确:实乃“简陋”的寓所,缺点极多:(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6)鼠子瞰灯;(7)蚊子猖獗。2、这“舍”到底“雅”在何处?作者对于“雅舍”有着怎样的情感?(请找出文中直接表露作者态度的那句话)明确:(1)“舍”之“雅”在于: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能满足主人翻新布局的雅兴;三是常有客到主雅客来勤。(2)作者对雅舍十分喜爱:“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3、对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梁实秋却称其“有个性”“可爱”,这表现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亲身经历战乱流离的困苦生涯,却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这表现出他得超脱、豁达、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 4、写作特色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文风。(举例分析:聚蚊成雷、老鼠横行)5、小结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第 4 页教 案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设想三、课堂练习1、作者为何称他所住的地方为“雅舍”?答:表面上是因为同住者龚业雅之名;实际上有仿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室虽陋而吾人雅之意。 2、从哪里可见“雅舍”的简陋?答:不能蔽风雨(第一段)。 3、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答:(作者因为居住久了发生感情而发现)“雅舍”自有它的个性。 4、“雅舍”具有哪些“个性”?答:地点荒凉;三声恼人;三景兼具;陈设简朴。 5、本文表现了作者的何种人生态度?答:随遇而安的达观。(开朗脱俗的心境和安适自乐得生活态度)6、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答:陋(第一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五段)。 7、本文的写作特色何在?答:文字简练,修辞精当;语言幽默,不堕俗趣。 8、本文主旨何在?答: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第六段)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和语文练习册“阅读理解”部分。2、预习同题散文两篇。 板书设计雅舍 梁实秋雅 陋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结构简陋便于欣赏自然美景; 风雨难避陈设简朴,易于安排, 地点荒凉能满足主人翻新布局的雅兴; 行走不便常有客到主雅客来勤。 门窗不严 鼠子瞰灯 蚊子猖獗生活态度:超脱、豁达、安时处顺 第 5 页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