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第一节 环评有关法律法规 环评法律法规规定 环评定义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规划环评规划环评 环评法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对其组织编制的土 地利用 区域 流域 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编制过程中进行环评 编写该规划环境影 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对编制的工业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能源 水利 交通 城市建设 旅游 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应在草案上报审批前 组织进行环评 并向审批该 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评建设项目环评 环评法 分类管理 可能造成重 大环境影响的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轻度环境影 响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影响很小 不需环评 填环评登记表 环评分类 1 按对象 规划 建设项目 2 按环境要素 大气 地表水等 3 按时间 现状 预 测 后评价 环评遵循的技术原则 与项目特点结合 符合政策 产业 环保 生物化学 生物多样 性 资源综合利用 符合规划 区划 流域区域 城市发展总体 符合法规 符合清洁生 产原则 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 正确识别可能的 环境影响 选择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 不利环境影响最 小化 替代方案和环保措施 技术经济可行 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 大纲 现状调查与评价 影响预测 评价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 工作等级 第三节第三节 环评常用术语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作用 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为环保设计 提供优化建议 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分析的方法 类比法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平衡衡算 各装置的物料平衡 有毒有 害物料平衡 有毒有害元素的物料平衡 目的 计算污染物的源强 分析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而确定对环境的影响 便于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措施的提出 也为环保设施提供依据 2 资料复用法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性 质 工程总投资 厂区平面布置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物料与 能源消耗定额 燃料指标参数 项目组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生产工艺简述及 流程图 如造纸 全厂水平衡 碱回收工艺流程 生产车间水平衡 碱回收车间蒸发与燃 烧工段物料平衡 苛化与石灰回收工段的物料平衡 蒸汽平衡 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 物排放种类包括废水 废气 固体废物及噪声 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按建设 过程 运营过程 一些项目对服务期满后核算 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最大负荷最大负荷核算 新建项 目 两本帐 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污染物消减量 技改扩建项目 三本帐 排放量 扩建前排放量 以新带老缩减量 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水 Q 取水量 A 物料带入水量 H 耗水量 P 排水量 L 漏水量 工业取水量 间接冷却水 量 工艺用水量 锅炉给水量 生活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 C 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 总水量 耗水量 H Q1 产品含水 Q2 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 Q3 洗涤用水 直接冷 却水 工艺用水 Q4 锅炉运转消耗水量 Q5 水处理用水量 Q6 生活用水量 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国家规定指标和项目特征污染物 t a 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符合其它 相关环保要求 技术上可行 无组织排放源统计 无排气筒或低于 15m 排放源 确定方法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 反推法 非正常排污 正常开 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排污 其它 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环保措施 方案分析 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 污染物达标排放可靠性 分析环保设 施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中的比例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 分析厂区与保护目标卫生防护距离 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项目与保护目标方位关系 距离 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 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合理性 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 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性质 规模和工程特性 工程项目 组成及施工布置 施工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 替代方案 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 对外交通 施工道路 料场 工业场地 施工营地 弃土 弃渣场 包括设置点位 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 弃土弃渣方式 占地类型与数量 事后复垦 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 重点工程明确 例如高速公路 隧道 大桥 特大桥 高填方路 段 深挖方路段 互通立交桥 服务区 取土场 弃土场 全过程分析 选址选线期 设 3 计方案 建设期 施工期 运营期 运营后期 结束期 闭矿 设备退役 渣场封闭 污染源分析 锅炉 车辆扬尘 一般采用类比法计算 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用水量 用 水人数 80 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土石方平衡 矿井废水量 第三节 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源项分析步骤 划分各功能单元 筛选危险物质 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事故源项分 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 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泄漏量计算 泄露设备分析 泄露物质性质分析 泄漏量计算 液体泄露速度柏努利方 程 QL CdA 气体泄露速度 QG YCdAPghppp2 0 2 两相流泄露假定液相 气相均匀 且互相平衡 1 1 12 KKKRTMK QLG CdA 泄露液体蒸发 闪蒸量估算 Q1 F WT t1 热量蒸发 2pcpPm Q2 s T0 Tb H 质量蒸发液体蒸发总量 Q3 a p M R T0 U 2 n t 2 n r 4 n 2 n y 液体蒸发总量 Wp Q1t1 Q2t2 Q3t3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计算 含义 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 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概率 不 一定概率最大 常用事件树分析法 一种逻辑演绎法 初因事件导致事件后果 定性与定 量评价系统特性 确定 四种泄露事故 易燃易爆气体 毒性气体 可燃液体 毒性液体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1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 优点 应用范围广 收效大 比较节省人力物力 和时间 缺点 二手资料 现场调查法 优点 一手资料 缺点 工作量大 占较 多人力物力和时间 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方法 优点 整体了解一个 区域 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缺点 只判读已有航空或卫星相片 2 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 附地理位置图 地质一般概要说明 当地的地质状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 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评 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时 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 如断 层 断裂 塌陷 地面沉陷 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 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 简要说明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 除教详叙述外 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地形图 气候与气象 地面水环境 如果不进行地面水单项影响评价 可概要说明地面水状 况 地下水环境 土壤与水土流失 当需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 同时要附土壤分布 4 图 动植物与生态 3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 人口 工业与能源 农业与土地利 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 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景观指具有 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 人群健康状况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污染源调查 大气污染源 定义 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和活动 无组织排放 凡不经过排气筒或通过 15m 高度一下排气筒的排放 高架源的有效源高 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 大气污染源分类 按几何形状分 点 线 面 体源 按排放时间分 连续 瞬时 间歇源 按排放形式分 有组织 无组织 按几 何高度分 地面源 高架源 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 首先选择项目等 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 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 同时应考虑在评价 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 物料衡算法 经验估 计法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核心是核定源强 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一级评价项目 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厂 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 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 放量 改扩建工程排放量 改扩建后工程缩减量 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的排放量外 对于毒性较大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 面 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 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 对与范围较大的城区和工业 区 一般把源高低于 30m 源强小于 0 04t h 的污染源列为面源 点源调查统计内容 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 出口烟气温度 烟气出口速度 各 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 毒性较大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 排放工况 统计评价区面 源时 首先进行网格化 单元可取 1KMX1KM 对排放颗粒物的主要点源 还应调查颗 粒物的密度和粒径分布 原料 固废等堆放厂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 二级适当 从简 三级调查 2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 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 参数 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大气扩散参数 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 特征 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对于 2 3 级评价 至少应包括风玫瑰和 联合频率 大气边界层 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湍流化的底层大气 通常为距地面 1 2km 以下高度的大气层 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常规地面气象资料 地面温度 露点温度 降雨量 风向 风速 总云量 低云量等 高空气象资料 包括距地面 5 1500m 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 风速 气温及相应的观测时间 气象资料的使用 根据气 象台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的差异确定 1 2 级项目 台站在评价区域内 且和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 可直接使用 3 级可直接使用距离最近台站资料 1 级获取最少 3 年 2 3 级获取至少最近 1 年资料 相关性分析 采用分量回归法 1 2 级项目相关系数不宜小于 0 45 和 0 35 气象 资料调查分析方法 风场 风场 风场 风场 风对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作用 整体输送 冲淡稀 释 在大气边界层 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 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 其它气象 因子 都是通过风及湍流影响空气污染 风频 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 风频最 大的风向 为主导风向主导风向 研究风频 应说明主导风风频和静风频率 风玫瑰图 风玫瑰图 16 个方位风频连结而成的图 风廓线图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U2 U1 Z2 Z1 P P 风速高 度指数 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有关 如 D 稳定度城市 0 25 乡村 0 17 A 0 10 0 07 B 0 15 0 07 C 0 20 0 10 E F 0 30 0 25 局地风场 在局部地 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比较小的地方性风 主要有 海陆风 海陆风 海陆 热量差异形成 山谷风山谷风 夜晚冷重山坡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 在山谷形成山谷流入 平原的气流 形成 山风 下坡风 和 出山风 白天相反 形成 谷风 上 坡风 和 进山风 过山气流 过山气流 迎风坡流线密集 背风坡产生气流下泄和尾流混合 产生 背风波 逆温层结天气条件出现 背风涡 下洗 等现象 污染源的排放 口不能设置在背风涡中 尽量避免设置在下洗区或有可能把污染物带至下洗区的区域 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 大气湍流 空气的无规则运动 相对于层流 具随机性 湍流扩散 是空气污染局地扩散的主要过程 是污染物降低的主要原因 主要效果是混合 分类 分连续点源扩散和相对扩散 湍流扩散理论 统计理论 应用较广 梯度输送理论和 相似理论 温度温度 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 温廓线 温度随高度变化 逆温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是非常稳定气层 大气污染事件常出现在逆温层 应注意其 强度 每升高 100m 气温的增加 厚度 频率 种类等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 定义 整层 空气的稳定程度 是大气对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加速 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 种热力学性质 确定方法 干绝热法 rd法 理查孙法 Ri 法 帕斯圭尔法 pasquill 等 帕斯桂尔法 pasquill 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太阳高度角 云量和 风速判断 是适合我国常用方法 稳定度分 6 类 强不稳定 A 不稳定 B 弱不稳定 C 中性 D 较稳定 E 和稳定 F 有云量和太阳高度角 h0 arcsin sin sin cos cos 15t 300 查太阳辐射等级 再与地面风速 6 查稳定度 如云量大于 8 辐射等级为 0 稳定度为 D 风速大于等于 6m s 稳定度也 为 D 定性说 夜间大气稳定度一般为 D E F 阴天或大风时为 D A 一般出现在白天 晴天和风速小于 2m s F 一般在夜间 晴天和 V 小于 3m s 联合频率联合频率 指风向 风速 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 即统计不同风速 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 大气大气 扩散参数扩散参数 表征大气湍流强弱 扩散能力标志 与距下风距离 大气稳定度和取样 时间有关 确定和测量方法 示踪剂法 平衡球法 常用 照相法等 计算公式 A A有风时 U10 1 5m s 采样时间为 0 5h y 1X 1 z 2X 2 1 2 1 2 为横向 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 系数 X 为距排气筒 下风向水平距离 评价区为平原地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时 A B C 级 直接查 D E F 级 向不稳方提半级 工业区 城区 或丘陵区 A B 级 直查 C D E F 级 提一级查 B B大于 0 5h 取样时间 铅直参数不变 横向为 y 2 y 1 2 1 q C C小风 0 5 U10 1 5 和静风 U10 0 5 的选取 x y 01T z 02T T 为烟团运行时间 混合层高度混合层高度 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 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 高度从地面至第一层稳定层底 一般为不稳定层结 铅直稀释强 Holzworth 法定高度 任一时间地面温度 如最高地面温度 和干绝热 递减率 d 绘制的直线与北京 07 时探空曲线的交点 或切点 即混合层高度 日混 合层最大高度 d 0 0098 m 计算法 当为 A B C D 稳定度时 h asU10 f 为 E F 类时 h bs U10 f 1 2 f 2 sin bs as 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 概念 熏 烟状态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 风速 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 件 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监测布点监测布点 监测点位数量设置 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 兼顾均匀分布性 1 级监测点不少于 10 个 2 级不少于 6 个 3 级已有例行 可不安排 fao 则布置 1 3 个 设置目的方法 扇形布点 以污染源为中心 沿烟羽走向呈 45 90 扇形内布设 为模式验证 测扩散参数 网络布点 分成若干等面积方形网络 为弄清多而分散污染源 功能布点 按工业区 生活区等分成若干功能区 为弄清母 些特定区域污染影响 同心圆布点 以污染源为中心画若干同心圆 从圆心向各方位 以 22 5 画出射线 与圆周交点为监测点 为弄清各风向方位污染 对项目环评项目环评 应 设在受影响大区 环境敏感区 关心点 考虑均匀性和清洁参照点 监测布点图应附 常年风向玫瑰图 设置标准化 监测点周围 10 15m 不应有污染源 应避开干扰地带 应开阔 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 2 2 5 倍 距乔木带 10 20m 自由收集 270 气流 夹 7 角不大于 30 交通尾气监测 行车道外 0 5 1m 外沿 100m 各设一个 采样进气口 朝向行车道 两台间距大流量 2m 小 1m 左右 监测时间和频次监测时间和频次 周期和频次 1 级不少于 2 期 夏 冬 每期有季节代表性 7 天 每天 6 次 2 级取一期不利 必要时 2 期 每期 5 天 每天 4 次 3 级必要时 1 期 数据有效性 SO2 NO2 NOx 1h 平均 45 分采样 每日 18h 每月 12 个 每年 144 个 TSP PM10 Pb 1h45 分钟 每日 12h 每月 5 个 每年 60 个 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日 月 年 季的算数平均值 Cj 1 n nCij 超标倍数 C C0 C0 超标率率 超标超标数据 个数 总监测数据个数 不符合技术规范不计入总数 未检出点位计入 单项质量 指数 Ii Ci Coi Ii 1 为超标 第三节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水文与水动力特征 水循环 径流形成与水体污染 水循环 径流形成 产流 会 流 表示方法和度量 流量 Q 单位时间通过断面水量 m3 s 径流总量 W QT T 时段通 过河流断面总水量 m3 径流深 Y mm QT 1000F 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 水层 厚度 径流模数 M 1000Q F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 L s 2 径流系数 Y P 某时段径流深与降雨深的比 水文现象的变化 年 年内 空间变化 河流水文 水力学特征 河道水流形态分类 恒定 非恒定 均匀 非均匀 渐变流 急变流 急流 临界流 缓流 弗洛德数 Fr 大于 等于 小于 1 恒定均匀流 非恒定流 设计年最枯 时段流量 河流断面流速计算 河流水体混合 湖泊 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 概述 蓄水 量变化 动力特征 水温 水量 河口与近海水文与水动力特征 特点 河口 感潮河段 入海河流受潮汐作用的段 海湾 海洋凸入陆地部分 分闭塞型 开敞型 陆架浅水 区 位于大陆架上 200m 以下 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 江河的淡水径流 河口盐水 楔 部分混合 充分混合 潮汐与潮流 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调查范围 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 污染物 排入水体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下游附近有敏感区 延长到敏感区上游 边界 调查时间 根据水文资料确定丰 平 枯水期和季节月份 调查水期按等级 河流 河口 湖泊一级 一般调查一个水文年 潮汐年 的丰 平 枯水期 时间不够 至少调 查平 枯 二级 一般调查平 枯 时间不够 调查枯水期 三级 一般可只在枯水期调 查 调查范围面源污染严重 丰水期水质差于枯水期时 一二级调查丰水期 时间允许 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 且作为生活饮用水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 或渔业用水时 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 水文情况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 按评价等级和 8 规模确定 感潮河口按等级和河流规模 湖泊水库按等级规模确定 降雨调查 污染源调 查 点源调查 原则 内容 a 特点 b 数据 c 用排水状况 d 废水 污水处理状况 非点源调 查 原则 搜集资料 一般不实测 内容 a 工业类 b 其他 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 污染源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选择水质调查参数 常规水质因子 特殊水质因子 其它方面的因子 河流水质采样 取样断面的布设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 保护对象附件水域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 水质急剧变化处 重点水工构筑物 水文站附 件 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 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 定 主要依据河宽 小河 在取样断面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 中河 河宽小于 50m 据岸边 1 3 水面宽处共设 2 条 河宽 50m 设三条 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 0 5m 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 特大河 长江 黄河 珠江 黑龙江 淮河 松花江 海河 垂线适当增加 拟设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 依据水深 H 5m 水面下 0 5m 及距河底 0 5m 处各取样一个 H 1 5m 只在水面下 0 5m 取一个样 H 1m 距水面 河底都不小于 0 3m 三级评价小河 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 水面下 0 5m 距河底不小于 0 3m 取样方式 一级评价 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 不取混合 样 二级 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时 每条垂线取混合样 其他断面取一个混合样 三级 原则只区断面混合样 河流取样次数 每个水期调查一次 每次 3 4 天 至少有一天取样 分析 其他测量取样 不预测水温时 只在采样时测 预测时 每隔 6h 测一次日均水温 一般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 水质变化很大时 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 河口水质的取样 取样断面布设原则 当排污口建于河口感潮段时 其上游根据感潮段实 际 下游布设原则与河流同 河口取样次数 每期一次 每次 2d 在大 小潮期 每潮 期 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低潮水样 预测水温 4 6h 测一次求日均水温 湖泊 水 库水质取样 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 方法 数目 大中型湖泊水库 Q 50000m3 d 一级 1 2 5 2 二级 1 5 3 5 三级 2 4 Q 50000 一级 3 6 二 三级 4 7 小型湖泊 水库 Q 50000 一级 0 5 1 5 二 三级 1 2 Q 50000 各级 0 5 1 5 取样位置取样 点的布设 型 H 10m 时 水面下 0 5m 距底不小于 0 5m H 10m 水面下 0 5m 大 中 及斜温层以下 距底 0 5m 以上各取一个样 型 H 10m 水面下 0 5 距底 小 0 5 H 10m 水面下 0 5 和水深 10m 并距底 0 5m 各设一点 取样方式 小型 H 10m 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 H 10m 只取一个混合样 大中型 各取样位置不同深度 水样均不混合 湖泊水库取样次数 每期调查一次 每次 3 4 天 至少分析 1 天 表层溶 解氧和水温每隔 6h 一次 并适当检测藻类 9 水质调查取样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闸坝河流 9 河网地区 水样的采保存 分析 河 湖 库 河口 盐度 3 按河 湖 库 3 按海湾 现有水质资料的搜集整理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 Sij Cij 实测值 Csi 标准限值 特殊水质因子 溶解氧 DO DOj 实测值 DOs 标准值 SDOJ DOf DOj DOf DOS DOj DOf SDOJ 10 9DOj DOs DOf 某水温 气压条件饱和溶解氧浓度 468 31 6 T T 为水温 PH 当 PH 7 SPHj 7 PHj 7 PHsd PH 7 SPHj PHj 7 PHsu 7 实测统计代表值获取的方法 极值法 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 水质浓度 变幅大 均值法 监测数据多 浓度变幅小 内梅罗法 有一定的监测数据 浓度变幅大 C 2 22 cC 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 环境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 A 声级 较高声级的突发噪声评价增 加最大 A 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机场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WECPNL 噪声源的评 价量有倍频带声压级 总声压级 A 声级或声功率级 A 声级和最大 A 声级 声级计设计 了滤波器 叫 A 计权网络 测得声压级为 A 计权声级 简称 A 声级 以 LpA 或 LA 表示 单位为 Db 为噪声评价基本值 等效连续 A 声级 某时段连续暴露的不同 A 声级变化 用 能量平均方法以 A 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噪声大小 单位 dB A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Lwecpn WECPNL 用于评价航空噪声 一日 WECPNL EPNL N 次飞行能量平均值 10 N1 3N2 10N3 39 4 N1 7 19 时 N2 19 22 N3 22 7 时飞行次数 环境噪声现测量 环境噪声测量标准方法 噪声源噪声的测量 类比测量 引用已有 数据 环境噪声测量要求 测量量 a 环境噪声 LAEQ LEQ最大 A 声级及持续时间 b 噪声源 倍频带声压级 总声压级 A 声级 线性声级 声功率级 A 声功率级 c 特殊噪声源 测量频率特性和 A 声级 d 脉冲噪声同时测量 A 声级及脉冲周期 测量时段 a 声源正常工 况 b 昼 夜测量 起伏大增加次数 记录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 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 车间 重 点 85dB A 以上源分布及分析 厂区 网格法 10 50m 大型厂区 50 100m 划正方 形网格 厂界噪声 厂界外 1m 处间隔 50 100m 大型 100 300m 公路 铁路环境噪声 现状水平调查 测量等效连续 A 声级 飞机场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10 第五节第五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地形 地貌等 生态系统调查 陆地 植被 动植物 水生 自然 人工 区域资源和经济状况 区域敏感保护目标 调查 区域土地用规划 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的调查 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 调查方法 收集现有资料 收集各级政府部门 并收集国际有关规定 野外调查 收集遥感资料 访问专家 解决高度专业化问题 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如候鸟迁 徙等 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 确定样地大小 草本 1m2以上 灌木 10m2 桥木林 100m2以上 密度密度 个体数目 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一个种的密度 所有种 的密度 优势度优势度 底面积 样地面积 相对优势度相对优势度 一个种的优势度 所有种的优势度 频度 包含该种样地数 样地总数 相对频度相对频度 一个种的频度 所有种的频度 重 要值 相对密度 相对优势度 相对频度 水生生态环境调查 水生生态系统分海洋 淡水 河流 湖泊 调查包括初级生产力 浮游生物 底栖生物 浮游生物等 初级 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氧气测定法 黑白瓶法 LB 白瓶 DB 黑瓶 总初级生产量 LB 白 IB 初始瓶 净初级生产量 IB 初 DB 黑 呼吸量 昼夜氧曲线法 CO2 测定法 用暗罩和透明罩 红外气体分析仪或古老的 KOH 吸收法 放射性标记 物测定法 将放射性 C14 以碳酸盐的形式 放入样瓶 确定固定碳量 校正 叶绿 素测定法 薄膜过滤水 丙酮提取 计算每 m2 含叶绿素 浮游生物调查 底栖生物 调查 潮间带生物调查 鱼类 是水生生态调查的重点 一般为网捕 附加市场调查 5 5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3S 遥感 遥感数据源和记录格式 1972 年 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 记录格式用胶片 航空摄影 磁带 航天遥感 应 用 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 包括 7 7 个波段个波段 形成植被指数 如比值植被指数 RVI 最早 农业植被指数 AVI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NDVI NDVI 应用最广应用最广 景观遥感分 类的基本方法 利用计算机景观遥感分类五步 第一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波段比值 主成分 帽状转换 条纹消除 第二步 选择训练样区与 GPS 定位 GPS 系统包括卫 星 2424 颗颗 21 颗和 3 可备用卫星 地面监控系统 GPS 信号接收机 需至少接收接收 4 4 颗颗 卫星卫星信号 第三步 遥感影像分类 非监督分类 软件根据 TM 光谱 自动等等距离划 分类型 和监督分类 统计训练区遥感数据特征 传递给判别函数 判断景观类型 精度比非监督高 第四步 分类结果的后处理 包括光滑或过滤 噪声 消除 几 何校正 矢量化 人机交互解译 第五步 分类精度评价 采用选取检验区 分监督 分类训练区 指定同质检验区 随机选取检验区 地理信息系统 基本概念 GIS 11 数据结构 矢量 点 向量 线段 多边形 栅格 正方形 三角形等 层次结构 四分树表示法 功能 空间数据的录入 查询 分析 缓冲区分析 叠加分析 格栅图层的叠加 更新 打印输出 常用 GIS 工具软件 国外 国内 MAPGIS 陆地 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估测与生物量测定 生产力估测 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 地方已有成 果应用法 参考权威著作提供的数据 区域蒸散模式 生物量实测 样地调查收割法 如草地计算 地上 地下 枯死凋落量 被动物采食量 不能计算吃掉 代谢生长 发育 样地面积 森林 1000m2 疏林及灌木林 500m2 草木群落 100m2 皆伐实测 法 平均木法 分级平均换算法 随机抽样法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一般要求 评价方法 3 物种评价 确定评价依据或指标 保 护价值评价与优先排序 危险序数 TN 7 11 属脆弱类 12 属濒危类 最大 15 群落评价 群落保护类别举例 植物群落环境功能评价举例 栖息地 生境 评价 分类法 相对生态评价图法 生态价值评价图法 扩展的生态价值评价法 计算各个 栖息地的保护价值 CV 值 级 65 100 级 55 64 级 45 54 级 35 44 级 25 34 级 0 24 生态系统质量 EQ 评价 级 100 70 级 69 50 级 49 30 级 29 10 级 9 0 生态完整性评价 指标 植被连 续性 生态系统组成完整 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和生产力 水平 景观生态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 指标 s 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和稳定性分析 对 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 生物恢复力分析 异质性分析 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 达性 景观组织的开放性 8 荒漠化荒漠化的量化指标 生物生产量 t km2a 潜在 3 4 5 正在发展 2 9 1 5 强烈发展 1 4 1 0 严重 0 9 0 0 9 水水的理化性质 改变 质量类型在 变化 恶化由 变为 土壤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生产能力在 该类型土地生产能力范围内 恶化 上一级别退化为较低级别 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法规确定的 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分布区域 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 著名溶洞和化 石分布区 冰川 火山 温泉 等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 古树名木 风景名胜区 自 然保护区 自然景观 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上自然保护区 滨海风景游览区 水产资 源 水产养殖场 鱼些回游通道 海涂 海岸防护林 风景林 风景石 红树林 珊 瑚礁 水土资源 植被 荒地 崩塌滑坡危险区 泥石流易发区 耕地 基本农田保 护区 2 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环境敏感区 需特殊保护地区 水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等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社会关注区 敏感保护目标的识别 具有生态学 12 保护意义的目标 具有美学意义的 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 经济价值 重要生态功能 区和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 生态脆弱区 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的对象 环境质量极具退化或环境质量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 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 护对象 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要求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要求 环境影响的概念 拟建项目与环境相互作用 活动环境影响的概念 拟建项目与环境相互作用 活动 影响影响 预测与评价预测与评价 减缓措施减缓措施 剩剩 余影响余影响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分类 有 不利 直接 间接 短 长期 可逆 不可逆 分类 有 不利 直接 间接 短 长期 可逆 不可逆 不利环境影响程度不利环境影响程度 极端不利极端不利 非常不利非常不利 中度不利中度不利 轻度不利轻度不利 微弱不利微弱不利 活动阶段活动阶段 建设前期 勘探 选址选线 可研与方案设计 建设前期 勘探 选址选线 可研与方案设计 建设期建设期 运行期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服务期满后 一般技术一般技术 项目特性项目特性 环境特性及保护要求环境特性及保护要求 环境敏感区和目标环境敏感区和目标 自然 社会环境自然 社会环境 重重 要或社会关注要素要或社会关注要素 初步识别初步识别 重大影响重大影响项目 项目 原料 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 数量大 原料 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 数量大 毒性大 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毒性大 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 重要生态功能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 重要生态功能 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 可能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可能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 和加剧自然灾害的项目和加剧自然灾害的项目 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项目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项目 所有流域开发 开发区所有流域开发 开发区 建设 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区域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建设 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区域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 轻度影响轻度影响项目项目 污染因素单污染因素单 一 污染物种类少 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项目一 污染物种类少 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项目 2009 1 1 2009 1 1 对地形 地貌 水文 土壤 对地形 地貌 水文 土壤 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 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 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 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 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影响很小影响很小项目项目 基本不产生废水 电磁波等不利影响项目基本不产生废水 电磁波等不利影响项目 基本基本 不改变地形 地貌 生物多样性 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不改变地形 地貌 生物多样性 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 不对环境敏感区造不对环境敏感区造 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 需特殊保护地区 国家法律法规 行政规章及规需特殊保护地区 国家法律法规 行政规章及规 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沙尘暴源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沙尘暴源 区 荒漠中的绿洲 严重缺水地区 珍稀动物栖息地 天然林 热带雨林 红树林 珊瑚区 荒漠中的绿洲 严重缺水地区 珍稀动物栖息地 天然林 热带雨林 红树林 珊瑚 礁 鱼虾产卵场 重要湿地等礁 鱼虾产卵场 重要湿地等 社会关注区 人口密集区 文教区 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社会关注区 人口密集区 文教区 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 点 疗养地 医院及具有历史 文化 科学 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点 疗养地 医院及具有历史 文化 科学 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清单法 核查表法 清单法 核查表法 简单型简单型 描述型 常用 描述型 常用 分级型分级型 矩阵法 项目与环境建立因果矩阵 以定性或半定量说明环境影响矩阵法 项目与环境建立因果矩阵 以定性或半定量说明环境影响 相关矩阵法相关矩阵法 迭待迭待 13 矩阵法矩阵法 其他其他 叠图法 地理空间较大项目如公路和区域开发 叠图法 地理空间较大项目如公路和区域开发 网络法 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 网络法 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 可识别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可识别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方法 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大的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大的 Pi QiPi Qi Coi 10Coi 109 9 Qi t h Coi mg m3 Qi t h Coi mg m3 按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 二级 1h1h 平均值平均值 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 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 水环境评价因子筛选方法水环境评价因子筛选方法 水质参数选取水质参数选取 常规水质参数 常规水质参数 PH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CODCOD BOD5BOD5 总 总 N N 或或 NH4NH4 N N 酚 氰化物 砷 汞 铬 六价 酚 氰化物 砷 汞 铬 六价 总磷及水温 总磷及水温 特殊水质参特殊水质参 数数 其它参数 要求较高时 调查水生生物 浮游动植物 藻类 底栖无脊椎动物 底质其它参数 要求较高时 调查水生生物 浮游动植物 藻类 底栖无脊椎动物 底质 与项目排水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与项目排水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河流水体河流水体 ISE CISE Cpi pi Q Qpi pi C Csi si C Chi hi Q Qhi hi C C 浓度浓度 mg Lmg L Q Q 排放量排放量 m3 S ISEm3 S ISE 越大 影响越大越大 影响越大 第五章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 污染源计算清单污染源计算清单 按几何形状 点 面 体 线按几何形状 点 面 体 线 按污染物形态 颗粒物 气态按污染物形态 颗粒物 气态 气象条件计算清单气象条件计算清单 地形数据计算清单地形数据计算清单 设定预测情景设定预测情景 污染源类别污染源类别 预测因子预测因子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计算受体计算受体 网格点网格点 关心点或敏感关心点或敏感 区区 下风向住线最大落地浓度点下风向住线最大落地浓度点 选择预测模式选择预测模式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确定相关计算参数 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与应用条件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与应用条件 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 条件条件 U10 1 5m s U10 1 5m s 平坦地形平坦地形 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粒径粒径 15 m 15 m 风向 风速 稳定度基本不变风向 风速 稳定度基本不变 污染物通过装置排放污染物通过装置排放 调查资料调查资料 污染源 位置 污染源 位置 源强 排放方式源强 排放方式 气象资料 风向 风速 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气象资料 风向 风速 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排气筒地面排气筒地面 位置为原点 下风向地面任一点位置为原点 下风向地面任一点 C C X Y 0 Q 2 U y z exp Y X Y 0 Q 2 U y z exp Y2 2 2 y 2 y2 2 F F 14 F F 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 条件条件 U10 U10 1 5m s 1 5m s 平坦地形平坦地形 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粒径小于粒径小于 15um 15um 风向 风速 大气稳定度基本不变风向 风速 大气稳定度基本不变 装置排放装置排放 调查资料调查资料 污染源资料污染源资料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 风向 风速 稳定度风向 风速 稳定度 颗粒物扩散模式 倾斜烟羽扩散模式 颗粒物扩散模式 倾斜烟羽扩散模式 条件条件 U10 1 5 U10 1 5 粒径 粒径 15 15 平坦地形平坦地形 装置装置 排放排放 风向 速 稳定度基本不变风向 速 稳定度基本不变 资料资料 污染源 位置 源强 排放方式 直径 密度污染源 位置 源强 排放方式 直径 密度 气象气象 熏烟模式 日出以后 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 逐渐形成混合层时 原本聚集污染物的熏烟模式 日出以后 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 逐渐形成混合层时 原本聚集污染物的 高浓度污染高浓度污染 Cf QCf Q U Uhfhf exp y2exp y2 2 2 p p 2yf 2yf 面源扩散模式 面源扩散模式 后退点源模式 虚点源 计算小面源 当后退点源模式 虚点源 计算小面源 当 S S 2 2时 修正扩散参数时 修正扩散参数 y y 1 1X X 1 1 a ay y 4 3 4 3 z z 2 2X Xa2 a2 H 2 15 H 2 15 窄烟云模式 窄烟云模式 ATDLATDL 模式 模式 箱模式箱模式 体源扩散模式体源扩散模式 同面源 修正同面源 修正 y y 同上 同上 z z 2 2X X 2 2 a az z 4 34 3 线源扩散模式 用点源求和法线源扩散模式 用点源求和法 日平均浓度计算日平均浓度计算 长期平均浓度模式长期平均浓度模式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 有风时 中性和不稳定条件有风时 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当烟气热释放率当烟气热释放率 Qh 2100KJ s Qh 2100KJ s 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 T 35k T 35k 时 时 H n H n0 0Q Qh hHU HU 第三节第三节 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 意义 为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 浓度超过意义 为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 浓度超过 GB3095GB3095 与与 TJ36 79TJ36 79 限值 则无组织排放源限值 则无组织排放源 所在生产单元与居住区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所在生产单元与居住区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方法 参考已有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方法 参考已有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无则参考无则参考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无组织排放量公式 无组织排放量公式 Qc Qc 工工业业企企业业有有 害害气气体体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量量可可以以达达到到的的控控制制水水平平 h h Cm Cm 标准浓度限值标准浓度限值 mg m3 1 A BLmg m3 1 A BLc c 0 25r 0 25r2 2 0 50 0 50L LD D 3 3 大大 气污染源构成气污染源构成 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大于标准规定的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大于标准规定的 允许排放量的允许排放量的 1 3 1 3 小于小于 1 3 1 3 共存 慢性反应共存 慢性反应 第六章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与评价水环境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第二节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第二节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概述预测方法概述 预测方法简介预测方法简介 数学模式法 数学方程 定量 比较简便 应首选数学模式法 数学方程 定量 比较简便 应首选 物物 理模型法 环境模型模拟实验 定量 再现性好 但耗人 财 物 时理模型法 环境模型模拟实验 定量 再现性好 但耗人 财 物 时 类比分析法 定类比分析法 定 15 性或半定量 级别低时用性或半定量 级别低时用 专业判断法 定性专业判断法 定性 2 2 水质预测因子筛选 河流水体水质预测因子筛选 河流水体 ISE CISE Cpi piQ Qpipi C Csi si C Chi hi Q Qhi hi 预测条件的确定预测条件的确定 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 拟预测的排污状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河流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方法河流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方法 1 1 正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式正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式 点源 河水 污水稀点源 河水 污水稀 释混合方程 持久污染物 河 污完全混合 释混合方程 持久污染物 河 污完全混合 C CC Cp pQ Qp p C Ch hQ Qh h Q Qp p Q Qh h 非点源 非点源 C CC Cp pQ Qp p C Ch hQ Qh h Q W Q Ws s 86 4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0191-2025外墙光催化自洁涂覆材料
- 202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租房合同
- 2025年电大考试《合同法》试题资料汇编附答案
- 审计专员面试问题(共3篇)
- 2025年苏州市张家港市国投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协管员教育培训课件
- 库管员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
- 心血管内科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医生护士家长父母进课堂助教-儿童医学小常识PPT
- 低压羰基化法制乙酸的工艺流程
- 植物群落二课件
- 第三章作物育种方法
- SMT通用镭雕操作作业指导书V1.0
- 教育心理学:11 教学设计
- 2022年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7341-1998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
- GB/T 1220-1992不锈钢棒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食品工艺学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