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八年级上册5、10、15课历史导学案_第1页
樊城区八年级上册5、10、15课历史导学案_第2页
樊城区八年级上册5、10、15课历史导学案_第3页
樊城区八年级上册5、10、15课历史导学案_第4页
樊城区八年级上册5、10、15课历史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樊城区樊城区四十四中学学校学校八年级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学科导学案 课题 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型 新 课时 1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 签字 学习目标 1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说出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 归纳能 力 2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 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八国联军的烧 杀 抢 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辛丑条约 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 敲诈勒索 真正体会到 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初步树立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我们应不忘国耻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重点 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 辛丑条约 的内容 激情激趣激情激趣 导入目标导入目标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随堂笔记 导学引航 目的 方法 时间 独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 形式 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 方式 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悬挂 时局图 内容 看内容 看 20 0 2222 页内容页内容 1515 分钟 分钟 把要点画下来把要点画下来 学法 独立看书 独自完成独学学法 独立看书 独自完成独学 内容内容 1 八国联军包括 八个国家 2 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3 列举八国联军的侵华罪 行 A B 4 辛丑条约 的内容 5 辛丑条约的影响 对学对学 对子检查独学完成情况 10 分钟 要求 互相批改独学内容 错误的 地方互相指导 补充 群学群学 合作研讨重难点内容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是如何一步 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预展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 分组进行思考 展示方式及预展 方案一方案一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内容 独学内容 建议 1 2 3 方案二 拓展延伸方案二 拓展延伸 内容 合作内容 建议 1 2 3 等 当堂测评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和清政府签订了 3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发展能力 4 逐句理解 辛丑条约 的影响 提升素养 5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樊城区樊城区四十四中学学校学校八年级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学科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 签字 课题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型 新 课时 1 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时间 地点 口号 领导者 主力 结果及其意义 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史实理解其意义 2 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 通过探究学习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 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 息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历史课本剧表演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 国主义精神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 1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 1 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2 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随堂笔记 课堂课堂 结构结构 导学导学 流程流程 独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 形式 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 方式 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内容 看 46 48 页内容 学法 独立完成独学内容 预时 15 分钟 内容 1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 时间 地点 3 革命的先锋是 革命的主力是 4 口号有 5 结果 6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年 月 日 地点是 代表 有 等 13 人 7 党诞生的国际条件是 8 中共一大内容有 9 党的成立的重大意义 对学 分享检测 要求 互相批改独学内容 有问题可以互相指导 群学 研讨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但又为何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 的命运 提升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 分组进行思考 展示方式及预展 预时 10 分钟 展示主题 方案一 内容 独学部分有疑问的地方 建议 1 2 3 方案二 内容 群学内容 建议 1 2 3 方案三 内容 建议 1 2 3 预时 15 分钟 等 级评定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1 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2 五四运动的爆发地在 革命的主力是 3 党诞生于 年的 地点 发展能力 4 中共一大中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5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6 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7 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 8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的利益 还代表着 的利益 它的诞生 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 命的面貌就 了 9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 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作用 使五四运动取得了 胜利 10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最能集中的反映其性质的运动口号是 11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12 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要是因为 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的是 作用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4 五四精神是 樊城区樊城区四十四中学学校学校八年级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学科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 签字 课题 第 15 课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课型 新 课时 1 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中国共产党 与国民党摒弃前嫌 一致对外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2 1 通过即兴表演卢沟桥上中 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 人物表演等活动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自我的能力 2 通过探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培养分析 归纳历史问题的能所学知识以及有关材料 3 情感与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 特别是通过典型事例南京大屠杀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为 树立为 人类和平 民主 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 血染卢沟桥 难点 正确认识 南京大屠杀 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是本节课的难点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随堂笔记 课堂课堂 结构结构 导学导学 流程流程 独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 形式 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 方式 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内容 看 74 76 页内容 学法 独立完成独学内容 预时 15 分钟 内容 1 七七事变的时间 地点 借口 2 七七事变中的两位民族英 雄 3 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4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年 对学 分享检测 要求 互相批改独学内容 有问题可以互相指导 群学 1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 民族抗战的开始 提升 2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 事变 蒋介石对日态度有何转 变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 分组进行思考 展示方式及预展 预时 10 分钟 展示主题 方案一 内容 独学部分有疑问的地方 建议 1 2 3 方案二 内容 群学内容 建议 1 2 3 方案三 内容 建议 1 2 3 预时 15 分钟 等 级评定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1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七七事变 D 百团大战 2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七七事变 D 百团大战 发展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 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 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 犯下了滔天罪行 1937 年 12 月 15 日 已放下武器的 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 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 用机枪密集扫射 然后 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 1 6 日 中国难民五千多人 被日军集体押往 南京中山码头 双手反绑 排列成行 用机枪扫射后 弃尸江中 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还冲进由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 安全区 大肆屠杀手 无寸铁的中国居民 把 安全区 变成了黑暗 悲惨的人间地狱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 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 修改前 都提到了 屠杀 谈及屠杀的数字 少的说有 十几万人 多的说 30 万人以 上 但在修改稿中 用 大量 许多 等词语模糊其辞 有的还公然写着 没有定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 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 作为当代中学生 请略谈你的认识 樊城区樊城区四十四中学学校学校八年级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学科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 签字 课题 第 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型 新 课时 1 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工业革命后火车 轮船的传入我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有线电报 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 新闻报纸 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 理解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主 客观影响 3 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 是历史的进步 重 难点 重 难点 重点 近代交通 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给中国带来的主 客观影响 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随堂笔记 课课 堂堂 结结 构构 导导 学学 流流 程程 独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 形式 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 方式 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内容 看 104 106 页内容 学法 独立完成独学内容 预时 15 分钟 归纳 填表 方面内容作用 交通 和 有力地 交通 通讯的 出现 通讯有线 成为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 方式 照相 电影 歌女 丰富了 报纸 中外 成为人们 文化生 活的变 迁 文化出版机构商务 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 学文化 保存了中国传统文 化和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装束变化 强令男子 女子停止 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 的翎顶礼服 礼节变化 废除 之礼 代之以文明 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社会习 俗的变 化 称谓变化 取消 老爷 大人 之类的称 谓 代之以 先生 君 等平 等的称呼 改变了 对学 分享检测 要求 互相批改独学 内容 有问题 可以互相指导 群学 1 互相讨论近代中国的 各种变化 提升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 分组进 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 预时 10 分钟 展示主题 方案一 内容 独学部分有疑问 的地方 建议 1 2 3 方案二 内容 群学内容 建议 1 2 3 方案三 内容 建议 1 2 3 预时 15 分钟 等 级评定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1 19 世纪中后期 某官员从北京到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