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穴位按摩大全_第1页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_第2页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_第3页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_第4页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儿穴位按摩法 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穴位穴位 一 脾经一 脾经 脾土脾土 位置 位置 拇指桡侧面 操作 操作 补脾经 补脾经 使患儿拇指微屈 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见中图 清脾经 清脾经 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 见右图 约推 100 300 次 主治 主治 消化不良 腹泻 呕吐 疳积 四肢无力等 图解 图解 2 二 肺经二 肺经 肺金肺金 位置 位置 无名指掌面 操作 操作 补肺经 补肺经 在无名指面上旋推 见中图 约补 200 400 次 清肺经 清肺经 面向指根方向直推 见右图 清 200 400 次 主治主治 发热 咳嗽 气喘 胸闷 咽喉肿痛等 图解 图解 三 肾经三 肾经 肾水肾水 位置 位置 小指掌面 操作 操作 补肾经 补肾经 在小指面上旋推 见中图 约补 200 400 次 清肾经 清肾经 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见右图 清 100 200 次 3 主治 主治 小便赤涩不利 遗尿 尿频等 图解 图解 四 肝经四 肝经 肝木肝木 位置 位置 食指掌面 操作 操作 补肝经 补肝经 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 见中图 约补 100 200 次 清肝经 清肝经 由指尖向指根直推 见右图 清 100 300 次 主治 主治 惊风抽搐 目赤 伤风感冒 脾虚泄泻 肝炎等 图解 图解 4 五 心经五 心经 心火心火 位置 位置 中指掌面 操作 操作 补心经 补心经 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 见中图 约补 100 200 次 清心经 清心经 指尖向指根直推 见右图 清 100 300 次 主治 主治 高热神昏 烦躁 夜啼 口舌生疮 小便短赤等 图解 图解 5 常用手法常用手法 一 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一 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 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 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 止腹泻四大手法 止腹泻四大手法 揉脐 逆时针 100 300 次 摩腹 逆时针 3 5 分钟 推上七节骨 300 次 揉龟尾 100 300 次 作用 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 止泻效果显著 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 治疗便秘四大手法 治疗便秘四大手法 揉天枢 100 150 次 摩腹 顺时针 5 分钟 推下七节骨 100 300 次 揉龟尾 100 300 次 6 作用 通大便 用于小儿便秘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 比如说摩腹 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 泄热通便的作用 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 温中止泻的作用 而龟尾穴 两种截然不同的病用的是同一个手法 同一个穴位按摩 原因就是龟尾这个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7 8 关于手上穴位的补泻原则和方向给大家总结一下 根据宝宝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 心肝 脾肺肾经在临床操作的时有一些特定的规则 心 肝经宜清不宜补 脾 肾经宜补不宜清 肺经则有补有清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主要就是指心 肝 脾 肺 肾这些经络都汇集在宝宝的两个手上面 了 随着年纪越来越长 到了宝宝 8 9 岁后这些手上的穴位会相对不再敏感 而且孩子的 脏腑 经络各方面发育更加健全开始接近成人的经络了 就不是只局限于两个手掌了 9 手法的操作各家各派各有不同 使很多有心效法学习的父母困惑重重 这里我给大家 介绍的是在学院学习的 也是医院的医生的操作手法 不过好像上海有的医院的医生操 作手法也不尽相同 anyway 不管门派之分 跟大家分享的这些手法我自己都有实际操 作和体会 非常不错 也很安全有效 如果大家不是说一等要分什么师承的话 就和我用 一样的手法吧 心 肝 脾 肺 肾这五经分别在五个手指的指面 或者说指肚 指腹 旋推为补 在 指面上顺指针旋转推动 不是揉动 直推为清 指尖推向指根 通常心 肝经用直推 法 清法 脾 肾经一般都用旋推 补法 肺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补有清 大肠 小肠 胃经在分别在 食指 小指 大拇指的侧面 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 从指 根推向指尖为清 运内八卦 这个穴位的作用是健脾和胃 消食导滞 理气化痰 一般适用病症 消化不良 脾胃失和 积食等 另外对于咳嗽有痰 气管炎 支气管炎也一定会用到这个手法 操作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在掌面内八卦的位置做顺时针方向的推动运转 打圈圈 一般说的运内八卦 都是默认为顺指针方向的 逆运内八卦 指逆时针方向运内八卦 其作用是 降逆平喘 一般用于喘息 哮喘 PS 图片上的内八卦图圆圈有点过于小了 10 二 感冒四大手法二 感冒四大手法 开天门 200 300 次 推坎宫 200 300 次 揉太阳穴 1 2 分钟 及耳后高骨 200 300 次 这套手法针对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适用 如果是打喷嚏 流清涕 舌淡白 基 本上是风寒感冒 可以在加上按揉外劳宫 1 2 分钟 推三关 300 次 以发汗解表 11 有的妈妈跟我讲这个办法比较好 可是还有些小月龄宝宝 一旦会爬 6 7 个月以 后 有了自己的主意后 往往在外感四大手法上很难配合 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建议妈妈们一定要用 而且临床上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还是 非常的好的 就是帮助宝宝每天捏脊后 擦热脊柱 用手掌或者手面大鱼际在宝宝的脊背 做快速来回往返摩擦 以热透为度 再横擦大椎及肺俞穴 肩胛骨内侧 和腰骶部 都是 热透为度 很多妈妈都问我要擦多久 擦几遍 其实就是要把宝宝的小背背 擦得热呼呼 的 就到位了 那么咳嗽的治疗 从中医的辩证角度大致分为 初咳在肺 中期在脾 久咳在肾初咳在肺 中期在脾 久咳在肾 这个是治疗小儿咳嗽的一个总纲 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 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 5 10 遍 然后分推肩胛骨 200 300 遍 揉肺俞穴 3 5 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 正面可以按揉天突穴 3 4 分钟 揉膻中穴 1 2 分钟 后分推膻中穴 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 补脾经各 200 300 次 感冒中期 咳嗽有痰时 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 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 所以脾为生痰之器 而肺为储痰之器 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时候 要想到这不 光是肺系统的问题 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 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讲的 穴位以外 要加上运内八卦 300 次 揉掌小横纹 300 次 揉中脘穴 2 分钟 丰隆穴 1 分钟 12 如果宝宝绵绵不断的咳嗽了 N 久 这是在治疗的原则上 中医则认为久咳肺虚 脾虚 肾虚 还指肾不纳气 所以久咳不止 在治疗的方法上 我会建议大家 补肺经 补脾经 补肾经各 200 300 次 揉膻中穴 1 2 分钟 揉关元 300 次 分推肩胛骨 200 次 捏脊 5 10 遍 三捏一提 2 5 遍 点按肾俞 50 次 按揉足三里 1 分钟 这个也可以适用于咳嗽快痊愈 时的巩固手法 还有就是咳嗽可能不是单独存在的症状 所以在推拿的方案上还需要根据宝宝的问题做 随证加减 三 咳嗽的克星三 咳嗽的克星 分推肩胛骨分推肩胛骨 是我总结应用在治疗咳嗽上面最最好用的一个手法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咳 嗽 寒咳 热咳 支气管炎 肺炎 哮喘都可以用这个手法 分推肩胛骨 在手法上 我是建议大家用八字形分推法 从肩井穴开始 沿着肩胛骨内 侧缘 从上往下往 往两侧做分推 手指要用些内力 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 风门穴 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 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 200 300 次 尤其针对比较严重 的问题 如气管炎 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 5 10 分钟 可以陪着宝宝看动画片的 时候按摩 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 然后揉肺俞 再分推 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有一个提示 就是当孩子在罹患咳嗽疾病时 通常在肺俞 风门这重要的穴位 就会 不通 不通则痛 会表达的孩子会说痛 不会说的宝宝会表现出拒绝按摩的神情 但正因 为不通 所以才要办法打通这些穴位 一旦打通 疾病立除 雨欣有一次咳嗽很厉害的时 候 在我捏脊到这里的时候也表现拒按 但我总是想办法 一次次的尝试按摩 不厌其烦 终于在拒绝两天后 第三天不在反抗 而咳嗽也基本就接近了尾声 下面这个图把肩胛骨画的偏低了 宝宝的肩胛骨通常长得比较高 而且我自己建议从 肩膀开始推 这样不容易错过重要的可以帮助治疗咳嗽的大穴 13 天突穴 这个穴位在孩子外感时也是最常用到的一个穴位 尤其有的家长会听到宝宝咳嗽 时 痰音比较靠上 或者嗓子有痰 嗓子嘶哑 咽喉痒痛时都可以用这个穴来治病 使用的手法是按揉法 家长在按揉这个穴位的时候 主要不要往锁骨窝深处用力 而是把着力点放在锁 骨窝的骨缘上 否则反倒是容易引起刺激而导致宝宝咳嗽拒按 不过我自己的体会是 通常我是趁雨欣入 睡之后才按摩 否则很难再时间上到位 一把这个穴位我按摩 3 5 分钟 14 四 治疗积食四 治疗积食 配合按摩和饮食配合按摩和饮食 治疗积食的方法 除了吃药之外 还可以配合一些手法按摩 第一种手法是捏脊 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 家长以两手在拇指 食指和中 指捏其脊柱两侧 随捏随按 由下而上 再从上而下 捏 3 5 遍 每晚 1 次 第二种是揉中脘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 1 2 处 即是中脘穴位 家长用手掌 根旋转按揉 每日两次 第三是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 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 旋转按摩登 30 50 下 每日两次 这套按摩手法做完 小孩会感觉气息顺畅 腹部不适缓解 李伟伟还提醒 要预防和治疗小儿积食 饮食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家长应选择给孩子吃清 淡的蔬菜 容易消化的米粥 面汤 面条等 不吃油炸 膨化食品 少吃甚至 不吃肉类食物 可适当吃些鱼虾 焦三仙煮粥可健脾胃焦三仙煮粥可健脾胃 焦三仙 这个方子不仅可用于小儿积食 对于成人的积食一样有效 五一 假日即将到来 吃喝的活动是少不了的 脾胃不好的人往往容易因为进食过多 15 肥厚 甘腻的肉食 而引起腹胀腹痛 嗳气腐臭 腹泻 大便气味如臭鸡蛋等 情况 这就是成人积食的表现 在 焦三仙 里 山楂健脾开胃 消食化积 尤其对于吃过多的肉类 油腻 食物引起的食滞有效 而神曲可健脾消食 解表化湿 主要是对大米 面类食 物吃多了 可消谷食积滞 麦芽行气消食 健脾开胃 常用于治疗食积不消 脾虚食少等 三者各司其职 能化解节假日里各种情况引起的积食 具体做法是 神曲 麦芽 山楂各 10 15 克 粳米 50 克 白糖适量 先 将神曲 麦芽 山楂入沙锅煎取浓汁 去渣 加入粳米 白糖煮粥 两餐间当 点心服食即可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 分为外感发烧 阴虚发烧 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如果孩子是风寒感冒可采用清肺经 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 300 次 穴位 肺经 肺金 位置 无名指掌面 操作 补肺经 在无名指面上旋推 见中图 约补 200 400 次 清肺经 面向指根方向直推 见右图 清 200 400 次 主治 发热 咳嗽 气喘 胸闷 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 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100 次 穴位 天河水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 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 用食 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见图 约推 100 500 次 主治 发热 烦躁不安 口渴 口舌生疮 惊风等一切热证 16 开天门 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 100 次 穴位 天门 攒竹 位置 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 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 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 约推 30 50 次 主治 感冒发热 头痛 精神萎靡 惊风等 推坎宫 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 100 次 揉太阳 按揉眉梢后太阳穴 100 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 太阳 位置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 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 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 向耳后揉为泻 揉 30 次 主治 外感发热 头痛 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 下 午体温会略有波动 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 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 这样既方便 也可 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 推拿治疗效果较好 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 不佳的时候 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 病情变化比较复杂 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 气候和症候表现 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以防感冒发烧 现在正好 是春季 天气变化较大 日温差也较大 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 预防感冒 注 重合理喂养 不可过食肥腻食物 以免伤食积滞 从而引起发烧 发烧时要多饮水 饮食 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 1 至 3 天痊愈 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 些 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17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 额头滚烫 头晕目眩 严重时不仅浑身疼 痛 甚至烧到意识模糊 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 37 2 左右 除非体温超过 38 5 成年人 或 39 小孩 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 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 而是一种症状 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 上 散热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 如果温度没有上升 太高 不妨让它自然散热 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天河水 要穴 尺 桡沟 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 用温水或凉水 也就是把手抻 直 手掌向上 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清肺经 手无名指腹 两支手都有 都要按摩 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 注意这个穴 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开天门 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 推到发红 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 因症施治因症施治 1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四肢关节酸痛 鼻塞 流清涕 咳嗽 咳痰清稀 舌质淡 苔薄 白 常用手法 重推三关穴 500 次 揉外劳宫 100 次 18 穴位 外劳宫 外劳 位置 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约揉 50 100 次 主治 风寒感冒 腹痛 腹胀 腹泻 肠鸣等 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 5 7 次 穴位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 肩部筋肉处 操作 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 称拿 肩井 约捏拿 5 10 次 主治 感冒 惊厥 肩背部疼痛 用食 中指揉二扇门 50 次 揉时要稍用力 速度宜快 穴位 二扇门 位置 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 用两拇指甲掐揉之 掐 5 10 次 揉 100 300 次 主治 惊风 昏厥 身热无汗 19 2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 微恶风或恶寒 咽痛 口干 有汗 面赤 鼻塞 流黄涕 咳嗽痰黄 舌边 尖红 苔薄黄 清肺经 300 次 清天河水 100 次 穴位 肺经 肺金 位置 无名指掌面 操作 补肺经 在无名指面上旋推 见中图 约补 200 400 次 清肺经 面向指根方向直推 见右图 清 200 400 次 主治 发热 咳嗽 气喘 胸闷 咽喉肿痛等 穴位 天河水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 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 用食 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见图 约推 100 500 次 主治 发热 烦躁不安 口渴 口舌生疮 惊风等一切热证 按揉大椎穴 1 3 分钟 穴位 大椎 20 位置 在第 7 颈椎与第 1 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 以中指端按揉 或用拇指与食 中 无名等指作 对称用力 捏挤大椎 按揉约 100 300 次 捏挤 10 15 次 以掌横擦骶尾部 以透热为度 拿肩井 3 5 次 穴位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 肩部筋肉处 操作 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 称拿 肩井 约捏拿 5 10 次 主治 感冒 惊厥 肩背部疼痛 3 咳嗽痰多者 加按揉天突 丰隆穴各 咳嗽痰多者 加按揉天突 丰隆穴各 1 分钟 推小横纹分钟 推小横纹 100 次 分推膻中次 分推膻中 100 次 次 穴位 天突 位置 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按揉 约 15 30 次 主治 咳嗽气喘 胸闷 恶心 呕吐等 穴位 丰隆 位置 外踝上 8 寸 胫骨前缘外侧 1 5 寸 胫腓骨之间 21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约 1 3 分钟 主治 痰多 气喘 胸闷等 穴位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见右图 约揉 100 300 次 主治 气管炎 百日咳 肺炎等 穴位 膻中 位置 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 分揉法和推法 揉用中指端按揉 约揉 50 100 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 约 50 100 次 主治 胸闷 咳喘 吐逆 心悸等 4 高热惊厥者 加清肺经 高热惊厥者 加清肺经 300 次 清心经次 清心经 300 次 推涌泉次 推涌泉 200 次 清天河水次 清天河水 500 次 次 穴位 心经 心火 位置 中指掌面 操作 补心经 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 见中图 约补 100 200 次 清心经 指尖向指根直推 见右图 清 100 300 次 22 主治 高热神昏 烦躁 夜啼 口舌生疮 小便短赤等 穴位 涌泉 位置 足掌心前 1 3 与 2 3 交界处 操作 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 称推涌泉 见右图 推 100 500 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 称揉涌泉 见左图 揉 30 50 次 主治 发热 呕吐 腹泻 五心烦热 5 食欲不振者 加揉板门 食欲不振者 加揉板门 100 次 摩中脘次 摩中脘 3 分钟 按揉足三里分钟 按揉足三里 穴穴 1 分钟分钟 穴位 板门 位置 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 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 约揉 200 400 次 主治 食欲不振 四肢乏力 积滞 阻泻 腹胀等 穴位 中脘 位置 脐上 4 寸 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揉中脘法 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 约揉 2 5 分钟 摩中脘法 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 约 5 10 分钟 主治 泄泻 呕吐 腹痛 腹胀 食欲不振等 23 穴位 足三里 位置 外膝眼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