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五建施工现场处置方案(二分公司)_第1页
广西五建施工现场处置方案(二分公司)_第2页
广西五建施工现场处置方案(二分公司)_第3页
广西五建施工现场处置方案(二分公司)_第4页
广西五建施工现场处置方案(二分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分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部门 审 批 1 目目 录录 一 总则 2 一 编制目的 2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三 适用范围 3 二 事件特征 3 一 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3 二 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 地点 3 三三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 四 各类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 三 应急组织及职责 7 一 应急组织 7 二二 职责 8 四 应急处置 9 一一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9 二二 各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9 五 注意事项 18 一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8 二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8 三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8 四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8 五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21 六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21 七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21 2 一 总则一 总则 一 编制目的 一 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本着 事故报告 统一 指挥 救人优先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 妥善处理善后 的原则 充分发挥项目部人 员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保障企业 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使事故造 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二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事故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后 事故项目部及时向分公司或外地牵头单位报告 如事态严重可越级 向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 统一指挥原则 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救援力量 落实责任 科学组 织 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 有序进行 3 救人优先原则 坚持 以人为本 原则 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 有 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 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 及时抢险原则 1 事故发生后 事故项目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 互救工作 2 事故发生项目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 迅速组织抢救 3 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 相关部门 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 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5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 3 按照事故发生地和企业隶属关系 实行属地化和分级处置 6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按照相关规定 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 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要根据有关 政策和法规 结合实际情况 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 适用范围 三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所有在建项目 二 事件特征二 事件特征 一 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一 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建筑施工具有高处作业 立体交叉作业频繁 生产流动性大 农民工多 工期紧 张等特点 易发生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和触电等事故 此外 中毒 中暑和火灾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多发事故 二 二 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 地点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 地点 1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指施工人员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 含 2m 作业时发生 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在建筑施工中 高处坠落事故是常见多发事故 居建筑施工伤 亡事故之首 高处坠落多发生在洞口 临边作业 脚手架 模板 龙门架 井字架 等作业中 2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砖石块 工具 材料 零部件等从高处 下落以及崩块 锤击 滚石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物体打击在劳动力 施工机具 物 料投入较多以及交叉作业时容易发生 3 坍塌 坍塌指在土方开挖中或深基坑施工中 造成土石方坍塌 砼浇筑过程中的模 板支撑体系坍塌 外架搭设 使用及拆除过程中架体坍塌 起重机械安装 使用及拆 除过程中的坍塌 拆除工程中的坍塌 4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重物坠落 夹挤 物体 打击等事故 4 5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在使用中 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置对 操作者造成的伤害 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易导致伤害的机械有木工机械 钢筋加工 机械 装饰工程机械 搅拌机 土石方工程机械以及各种起重运输机械等 6 触电 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 临时 用电架设未采用TN S系统 不达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要求 雨天露天电焊作业 不 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 潮湿作业未采用 安全电压 高大机械设备未设防雷接地 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均容易发生触电 事故 7 中毒与中暑 人工挖孔桩中 地下存在有各种毒气 现场焚烧的有毒物质 食堂采 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 变质食品 工人冬季取暖时发生煤气中毒 工人在高温 气温34 以上 或强辐射 特别是湿度大 无风 环境下作业等容易发 生中暑事故 8 火灾 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电焊作业过程中电气弧光 光花 焊渣等引燃周围物体 引起火灾 施工现场随意吸烟乱丢烟头引起的火灾 工人生活 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 有乱拉乱接现象 引起火灾 工人在宿舍内生火煮吃 取 暖引燃易燃物质 三 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 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 复杂的生产过程 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 存 在的危险因素甚多 属于事故多发的行业 上述事故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发生 轻 则造成人员受伤 重则造成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 各类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四 各类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 的 但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安全隐患导致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能够减少事故的 5 发生 1 高处坠落事故前的征兆 1 未编制有针对性的防高处坠落的专项方案 2 临边 洞口及外架防护不严 3 不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 架上嬉戏 打闹 酒后上岗 不遵守劳动纪律 2 物体打击事故前的征兆 1 高空作业时 投掷物料 2 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未随手放在工具袋内 3 安装更换玻璃未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 4 外架架体内封闭不严 外架外侧面未用密目网封闭严实 5 高空作业中 对斜道 过桥 跳板要有人负责维修 清理 上面杂物过多 3 土方坍塌前的征兆 1 深基坑无支护或未按方案进行基坑支护 开挖土方 2 未随时注意检查基坑土壁变化 有裂纹或有土粒连续滚落时施工人员未及时撤离 施工现场 3 不按从上而下逐层挖掘 采取掏挖 4 基坑边材料 施工机具等荷载超过规定 5 雨季施工基坑边坡无防雨措施 6 地下水位高无降水措施或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4 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前的征兆 1 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未进行设计计算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无方案搭设或超过 一定规模的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未经过专家论证后就实施 6 2 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搭设 支撑系统中未设置水平 纵 横三向剪刀撑和纵 横向 封顶杆 3 使用不合格的支撑材料 4 支撑系统与建筑物之间未设置外连装置 5 模板支撑体系未经验收合格就进行下道工序 5 外架坍塌前的征兆 1 脚手架无方案搭设或未按方案搭设 2 外架基础未满足承载力要求 3 脚手架搭设工人未持证上岗 搭设外架不规范 4 外架与建筑物之间的拉结被拆除 5 外架拆除过程中未按方案措施要求违章拆除 6 机械伤害前的征兆 1 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 未按技术性能使用 2 机械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 3 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 保养 调整 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4 机械设备带病运作 7 起重伤害事故前的征兆 1 起重吊装无方案施工或未按方案施工 2 起重 吊装工未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3 吊装过程中无专人指挥 4 塔吊司机 指挥人员和司索工未经培训 无证上岗 8 触电事故前的征兆 1 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 7 2 临时用电架设未采用TN S系统 不达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要求 3 雨天露天电焊作业 4 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5 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 潮湿作业未采用安全电压 6 高大机械设备未设防雷接地 7 电工违章操作或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 9 中毒及中暑事故前的征兆 1 人工挖孔桩中 地下存在有各种毒气 2 现场焚烧的有毒物质 3 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 变质食品 4 工人冬季取暖时发生煤气中毒 5 工人在高温 气温34 以上 或强辐射 特别是湿度大 无风 环境下作业容易 发生中暑事故 10 火灾事故前的征兆 1 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2 电焊作业过程中电气弧光 光花 焊渣等引燃周围物体 引起火灾 3 施工 现场随意吸烟乱丢烟头引起的火灾 4 工人生活 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 有乱拉乱接现象 引起火灾 5 工人 在宿舍内生火煮吃 取暖引燃易燃物质 三 应急组织及职责三 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 应急组织 一 应急组织 项目开工时 由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组成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项目经理任小 组长 项目副经理 总工长 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 其他项目管理人员任小组成员 项 8 目需配备一名经过培训的卫生急救人员和保健医药箱及必需的急救器材 应急组织机 构图如下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技术人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负责 现场 抢救 成员 负责 医疗 救治 成员 负责 后勤 服务 成员 现场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现场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二 职责 二 职责 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一旦发 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 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 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 部设在项目部会议室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的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置及报警 工作 1 项目经理职责 1 发生事故时 担任现场救援的总指挥 负责调配各种救援物资及有关人员 2 负责向外部救援队伍 机构的求援 报警工作 3 负责将现场情况向分公司 公司及当地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 9 2 项目副经理职责 1 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当项目经理因故不在现场指挥时 履行项目经理 职责 2 针对项目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组织项目部进行模拟演习工作 3 技术负责人职责 1 对施工现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 2 负责组织编制本项目应急救援预案 4 其他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1 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长指挥 按各自职责开展救援工作 2 参与项目部组织的应急救援模拟演习 四 应急处置四 应急处置 一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一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 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应立即按本项目部的应急预案要求 启动项目部应急预案 及时向所属分公司或外地牵头单位报告 项目部无法处置 应立即启动分公司或公司 应急预案 如事态严重可越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向110 119 120报警求救 争取最快时间实施抢险抢救 2 事故发生项目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因抢救伤员 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 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 必须做出标志 拍照 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并妥 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 物证等 3 如发生重伤3人以下 以下不包括本数 事故 启动二层机构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 案 如发生1人以上 以上包括本数 死亡 或者3人以上 以上包括本数 重伤的生产 安全事故后启动公司级的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0 4 各级救援人员应根据专项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以防次生事故的 发生 二 各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二 各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建筑施工中发生高处坠落时 项目应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求援和报告 并立即对伤 员进行急救 1 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 并察看伤员着地部位及伤势情况 2 脊椎骨骨折时 虽然不需要做任何固定 但是搬运方法非常重要 在搬运和转送过 程中 颈椎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 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脚的搬法 以免发生或加重 截瘫 3 对于无心跳 呼吸的伤员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4 如果腹部有开放性伤口 应用清洁布或手巾等覆盖伤口 不可将脱出物放回 防止 感染 5 若发现伤员耳朵 鼻子出血 可能有脑颅损伤 千万不可用手拍 棉花或纱布去堵 塞 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加和细菌感染 2 等待120医疗救护的到来或送到就近的医院治疗 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 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 脉搏 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 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 基坑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 发现基坑边坡变形超过报警值时 应立即安排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 发生基坑坍塌事故时 如有人员被埋 现场人员应立即按本项目部的应急预案要求 向分公司或外地牵头单位报告 并应及时启动应急联运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 11 向当地市 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必要时与武警部队 军队报告 申请求援 并按以下应急处置程序进行现场自救 a 发生塌方后 指挥作业人员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b 先检查塌方处是否还有可能的塌方危险 当确认无危险后 方可实施抢救 如还有二 次坍塌的危险 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c 清理坍塌土方不可使用机械 应人工清除 避免对伤员的二次伤害 造成内伤 脊椎 伤害和骨折的 不可晃动或移动受伤者 应多人平托伤员身体 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 的地面上及时进行止血和人工呼吸 待医务急救人员到后 进行抢救 d 在自救的同时 应派人保护现场 防止事情扩大 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 e 事故发生后 立即安排专人在现场维护秩序 在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 劝阻无关人员 离开现场 防止其他事件发生 f 在抢救人员来到后 应积极协助救治伤员 并运送到安全地带 2 模板 外架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建筑施工中发生模板 外架坍塌事故时 如有人员被埋 现场人员应立即按本项 目部的应急预案要求向分公司或外地牵头单位报告 必须及时启动应急联动 事故现 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市 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必要时与武警部队 军 队报告 申请求援 并按以下应急处置程序进行现场自救 12 现 场 险 情 的 侦 察 现 场 人 员 的 搜 寻 现 场 清 理 和 挖 掘 现 场 局 面 的 控 制 模板 外架坍塌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模板 外架坍塌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 现场险情的侦察和判断 1 切断电源 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 向幸存者和有关人员询问失踪者在坍塌时所处的部位 活动情况 3 对坍塌物进行勘查和分析 坍塌后可能存在的险情和人员幸存的安全部位 2 被埋人员的搜寻 1 搜寻人员的准备 搜寻人员进入现场前应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 附带一根救助引导绳 以便随后的施救工作 2 搜寻方法 抢救队员进入坍塌现场进行搜寻过程中 要注意人爬动的痕迹及血迹 以便找 到受伤人员 遇到被埋压人员 采用听 看 敲 喊等方法寻找和确定被埋压人员的具体位 置 3 搜救的配合 派遣搜救人员时 应留有预备人员 以便在搜救过程中发现被埋人员时 有人从 现场外围协助运送必要器材和搬运被埋人员 搜救预备小组应等候在坍塌危险区域外围的安全区内 配备必要的救生器材和人 员搬运器材 一旦需要可立即展开工作 也可作为第一搜救小组的增援队 随时进入 坍塌现场参与搜救 3 局部清理和挖掘 1 只要认为现场还存在被埋压者 都应采取手工清理和使用小型切割破拆器材 2 在挖掘到接近被压者时 所有的施救工作都应使用手工工具来进行 除非被埋压 者已完全露出且无被伤及的可能 13 3 当发现被埋压人员后 为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可采取救援气垫 方木 角钢等支 撑保护 必要时也可用手刨 翻 抬等方法施救 4 为保证施救过程安全和顺利地进行 要对现场提供良好的照明 如果现场存在二 次坍塌危险 就必须对不稳定部位进行支撑加固 或者预先破拆搬移开这些危险的构 件 4 现场控制 1 现场车辆的布置 消防水泵车应布置在现场的外围 这样易于寻找到水源 坍塌现场的前沿空地应停靠举高车辆 最好是可遥控的车辆 在坍塌建筑正前沿附近部署一至两辆重型抢险救援车辆 以便提供较大型的挖掘 切割 支撑加固器材 暂不用的车辆应停在远离现场的安全区域 最先到场的救护车需停靠在现场附近 以便及时对救出的受害者进行急救 重型工程车辆如起重机 铲车 装卸车等开始停靠在现场外围 但要留有其进入前 沿的通道 以便急需时调入使用 2 现场秩序的维护 在坍塌现场 负责现场保卫人员应设置现场的警戒线 保证现场的交通秩序和道路 畅通 3 现场抢救工作的组织 现场指挥员要担负起整个施救工作的组织和监管任务 及时了解各种潜在的危险 掌握施救的进度 施救者工作和身体状况 安排和布置轮班和协同人员的支持行动 并保持与各个行动小组的联系和险情的通报 坍塌事故抢险救援 需要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参与救援的各部门和 单位必须相互协同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5 救援行动中的注意事项 1 调派救援力量及装备要一次到位 2 当伴随有火灾发生时 救人 灭火应同时进行 3 在现场快速开辟出一块空阔地和进出通道 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 援车辆进出的通道 4 救援人员要注意行动安全 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废墟下面 14 5 抢救行动应本着先易后难 先救人后救物 先伤员后尸体 先重伤员后轻伤员的原 则 在切割被救者上面的构件时 防止火花飞溅伤人 减轻震动伤痛 对于一时难以 施救出来的人员 视情喂水 供氧 清洗 撑顶等 以减轻被救者痛苦 改善险恶环 境 提高其生存条件 6 处置坍塌事故 时间一般比较长 应组织参加救援人员轮换 并做好后勤工作 3 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建筑施工中发生触电事故时 项目应及时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求援和报告 并对 伤员进行现场抢救 1 脱离电源 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 闸刀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 或设法将 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不同触电场合脱离电源方法不同触电场合脱离电源方法 触电场合脱离电源方法 低压设备触电拉开电源开关或闸刀拔出电源插头 用绝缘工具 干燥的木棒 木板 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 电者 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 将其拖开 切记要避免碰到 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服等包括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先绝缘自己然后进行救护 高压设备触电迅速切断电源 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 戴绝缘手 套 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 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险过程 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架空线路上触电如是低压带电线路 立即切断线路电源 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 登杆 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 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 干燥 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如是高压带电线路 又不可能迅速切断开关的 可采用抛挂足 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 使电源开关跳闸 抛挂 前 将短路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 另一端系重 物 15 触电场合脱离电源方法 断落在地的高压导 线上触电 尚未确任线路无电且救护人员未做好安全措施 如穿绝缘鞋或 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 时 不能接近断点至 8mm 10mm 范围内 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也应迅速带至 8mm 10mm 以外 并立即 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时 才可在触电者离 开触电导线后 立即进行急救 3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置 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 应使其就地躺平 严密观察 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 应就地仰面躺平 确保其气道通畅 并用 5S 时间 呼叫伤 员或轻拍其肩部 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 需要抢救的伤员 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 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3 现场急救方法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 地坚持进行 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如确实需要移动时 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30s 如 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 则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 但心跳 呼吸恢复后 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 应严密监护 不能麻痹 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4 起重 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 发生起重 机械伤人事故时 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 现场人员采用呼喊 电话通知 敲击物品等方法通知其它人员取得帮助 并将设备 电源停电 2 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施救 同时向医院求援 对现场受伤人员采取临时包扎和止血 等操作 人员器官或肢体如果受伤脱离躯干 应对受伤部分采取保护措施 以待后期 再植 3 如人员被设备卡住 应采取有效措施 脱离卡阻 4 救护车来到后 由医护人员对伤员施救 2 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人员抢修时 严格执行各项规程的规定 以防事故的扩大和二 16 次发生 3 如发生火灾时 在岗人员应立即对初起火源进行扑救 运用灭火器扑灭火源 断 开有可能使火灾扩大或危及人生安全的开关和设备 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 联系消 防部门请求支援 当威协胁到工作人员安全时 要紧急疏散现场工作人员 扩大隔离 范围 4 制定恢复实施方案 先逐步恢复未受损伤的部分设备 5 当发生重大的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事故时 必须及时启动应急联动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市 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报告 必要时与武警部队 军队报告 启动应急联动 5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 指挥小组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如有人员烧伤 还需拨打 120 急救 并及时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求援和报告 并按以下措施进行现 场处置 1 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顺序如下 2 组织扑救火灾 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 除及时报警外 指挥小组要立即组 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 扑救火灾时按照 先控制 后灭火 救人重于救火 先重点后一般 的灭火战术原则 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 接通消防水泵电源 组织抢 出口附近和着火层的人员 着火层的上层人员 着火层的下层人员 17 救伤亡人员 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 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 灭火 3 协助消防员灭火 在自救的基础上 当专业消防队达到火灾现场后 火灾事 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 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 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 齐心协力 共同灭火 4 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难以脱下时 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 或用水洒扑 灭火焰 5 保护现场 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 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 维护 好现场秩序 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 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 及时清理 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降低到最低限度 6 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建筑施工中发生中毒事故时 应立即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求援和报告 并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 毒气中毒事故 1 发生毒气中毒事故时 现场人员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用塑料马甲袋套住面部 对患者进行施救 救援人员若感到头晕 眼花 心慌 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立即返回 避免再次发生中毒事故 2 发现中毒人员无防护措施不得擅自施救 由专业人员施救 3 患者救出后 应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 空气新鲜的地方 注意患者保暖 4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 以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 道引起窒息 4 等待 120 医疗救护的到来或送到就近的医院治疗 5 查找气体中毒原因 排除隐患 防止事故扩大或再发生 2 食物中毒事故 1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 应将病人处于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注意保暖 2 进食时间短的可以催吐 用筷子或手指等轻轻刺激咽喉部 诱发呕吐 3 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 带着去医院检查 有助于诊断 4 不要轻易地服用止泻药 以免贻误病情 18 5 出现抽搐 痉挛症状时 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 并取来筷子 用手帕缠好 塞入病人口中 以防止咬破舌头 6 如症状无缓解的迹象 甚至出现失水明显 四肢寒冷 腹痛腹泻加重 极度衰竭 面色苍白 大汗 意识模糊 说胡话或抽搐 以至休克 应立即送就近医院救治 7 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 即指令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了解和掌握中暑情况 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 2 当机立断 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 防止二次伤害 3 迅速判断人员伤情 并视情况立即向急救中心 120 呼救 讲清中暑人员症状 中暑 的持续时间 人数 地点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 由于中暑人员中暑迅速 现场必须立即采用人工急救法 用冷毛巾轻擦中暑人员的 额头和所冒出汗滴 并将中暑人员用担架抬放置阴凉通风处 可放置在工地纳凉棚内 5 解开中暑人员的上衣 使其达到良好通风纳凉效果 6 用清凉通气药品通入中暑人员的鼻孔 使其能通风 气顺 7 安排人员陪同去医院进行救治 五 注意事项 一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 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 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特别是验电 放电设备 2 根据专家组的讲解 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二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二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 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 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 根据专家组的讲解 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 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三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三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9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严禁随意改动 如确需改动 报告现场指挥长同意后方可 四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四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 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 首先要做 好自救互救 立即在第一地点 第一时间进行简单抢救后才能根据受伤程度转送专业 医院 对于危重创伤 首要的是抢救生命 在处理复杂伤情时 应优先解决危及生命和 其他紧急情况 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有 心跳聚停 窒息 大出血 开放性和张力性 气胸 休克 腹部内脏脱出等 创伤急救应从现场开始 急救中应注意防止抢救中的 再损伤 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 凡是爆炸波及人员或受到物体打击的人员应注意闭合 性损伤的存在 宜送医院进行医学观察 1 当伤者外伤大出血时 应立即采取如下止血措施 1 直接加压法 伤口如没有异物 用吸水的东西 如 干净纸巾 手巾 或直接用 手紧压伤口止血 2 加压包扎法 敷料被血浸湿 也不要拿掉 可加盖一层或多层敷料 3 指压止血法 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 用手指压住动脉 多用于头 颈 四肢动脉 出血 人体的主要压点有两个 一个位于上臂中段内侧 适用于前臂及手的止血 另 一个压点在大腿根部中间偏内侧 适用于下肢大出血的止血 注意按压时间决不能超 过 15 分钟 否则会使组织受到损害 4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大动脉出血 上述方法失败 才可使用止血带 因止血带易 造成肢体损伤 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上肢出血扎在上臂的 1 3 处 下肢的出血扎在大腿的中上段 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 用橡皮或布条缠绕 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 伤口血止 为宜 过松无止血作用 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损害神经 造成肢体坏死 每 40 分钟放松约 3 5 分钟 2 当伤者出现心跳 呼吸停止 应立即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 1 病人如果没有呼吸 咳嗽 运动体征 将病人平躺在坚实的平面上 立即开始心 肺复苏 20 2 通畅气道 用手抠出病人口中的呕吐物 血块等 一手压前额 另一手的食 中 指上提下颌骨使头部后仰 3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紧患者的鼻翼 深吸一口气 用双唇包严患者口唇 缓慢有 效地吹 2 口气 4 胸外心脏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 食指相扣 按在病人胸骨下 1 3 处 手指翘起离 开胸壁 双臂绷直 双肩在患者胸骨的正上方 上半身向前倾 垂直向下 用力 有 节奏地挤压 15 次 挤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下压深度 4 5 厘米 挤压频率 100 次 分 钟 5 吹 2 口气 按压 15 次 如此交替进行 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3 当伤者出现外伤怀疑有骨折 应立即对伤者作如下处理 1 四肢骨折者 应将骨折的肢体固定起来 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 否则就地 取材 如树枝 木棍等 都适用于作夹板之用 若一无所有 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 胸部 将受伤的下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