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 氧化和燃烧 同步测试(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 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C . 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D . 铜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有金属锌析出2. (2分)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B . 燃烧不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C . 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 . 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3. (2分)根据实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 . 因为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4. (2分)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 . 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 . 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5. (2分)某学校发生特大火灾,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据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窗户B . 在山林中遇火,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C . 所处地方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 .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6. (2分)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 钻木取火_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B . 煽风点火_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C . 釜底抽薪_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D . 百炼成钢_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二、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7. (2分)(2013宁波)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砂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1)利用砂土灭火的原理是_。(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8. (2分)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9. (3分)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步骤4:打开K1和K2 ,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用V1、V2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_。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