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 学习目标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巧 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 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 语言更凝练 意蕴更含蓄 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它主要有四大方面 一是表达方式 二是表现手法 三是修辞手法 四是篇章结构 3 提问方式 这首诗 或某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 请简要分析 请从动 静 或其他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或 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 试做简要分析 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指向明确 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抒情手法 鉴赏篇章结构 鉴赏描写手法 4 难 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提问笼统 指向不具体 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 先考虑修辞 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 写景诗的特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 最后篇章结构 5 表达方式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 所谓记叙 是叙述人物经历 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 描写 是生动 具体 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 议论 是对景物 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 抒情 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 好恶 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 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6 2010 辽宁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 穗送祝融 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 四壁 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 西风吹客衣 注 陈与义 1090 1138 字去非 号简斋 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 1118 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 火神 这里指夏季 四壁 家徒四壁 指穷困 衮衮 众多 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 指京城 表达方式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 若即若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7 潇潇十日雨 穗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 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 西风吹客衣 表达方式 答案 同意 虽然诗题是 雨 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 雨景 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的感受来写雨 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 若即若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8 一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三要点 辨析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很多 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 使自己提高正确辨析各种方式的能力和技巧 以达到能够迅速选择正确答案的目的 洞悉表达效果表达方式是为主旨服务的 因此 在分析表达时 必须结合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评析其作用 效果 9 一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三要点 辨析表达方式 洞悉表达效果 规范答题步骤 指出诗歌表达方式的显著特点 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如何运用 简析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10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即景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表达方式 抒情 描写 议论 叙述 11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直接抒情 请结合全诗 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句开门见山 描绘了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的怆凉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想着天地悠悠之大 而人之渺小 不禁 独怆然而涕下 刻画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1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句三 四两句写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 13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借景抒情 此词写江南春色 首句 江南好 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 好 字 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 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三 四两句对江南之 好 进行形象化的演绎 突出渲染江花 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 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篇末 以 能不忆江南 收束全词 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 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14 请结合全诗 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二首 其一 杜甫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乐景写乐情 作者通过对春天清幽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欢跃 轻盈之姿的刻画 借景抒情 托物寄兴 中抒发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态和热爱春天的感情 15 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的三四句描绘了庭园中的树木 繁花满枝 春色不减当年 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乐景写哀情 16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 哀景 急风怒号 猿猴哀鸣 渚清沙白 木叶凋落 江水奔腾 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 下文四句叙事抒情 哀情 交织着诗人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和自己年迈体弱 漂泊他乡的愁苦之情 哀景写哀情 17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下面的题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 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 音乐圣手 高适 唐诗人 诗与岑参齐名 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并称 高岑 曛 x n 即曛黄 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 有何作用 3分 答 答 北风呼啸 大雪纷飞 黄沙千里 遮天蔽日 到处灰蒙蒙的荒寒壮阔的景色 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凄凉悲苦的氛围 哀景写乐情 18 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竟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吊古伤今 借古讽今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吊古伤今中寄托了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对帝王荒淫奢侈行径的不满 注意 伤 与 讽 的区别 19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 移 情于景 借景抒情不易区别 一般理解为一回事 而情景交融其实是讲的效果 现在也把它当作艺术手法来讲 所以 这三者可以不加分别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 先要解说诗句写什么景 抓住意象 然后分析这景中有什么情 最后 简单评价一句情景效果 例1 下面是杜甫的诗作 倦夜 请具体分析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 全诗通过写竹凉 朗月 重露 稀星 暗飞的萤 水宿的鸟这些意象 实际上是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 表明诗人担心政局和现实而夜不能寐 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 20 借景抒情 与 触景生情 的区别 借景抒情 是先有情 源情而选景 是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 是先见景 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1 借景抒情 与 寓情于景 的区别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情 不见 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景 不见 情 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22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 物 非 景 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 景 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2 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 志向 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 情 专指热爱 憎恶 赞美 快乐 悲伤等感情 23 二 不同考查形式解题例析1 赏析抒情手法 手法 表达作用 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24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手法 这首诗写了作者 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 有树有山 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诗中 花自落 鸟空啼 显出了山中的宁静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情感 25 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 青帝 司春之神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 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 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 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 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26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陈与义海棠脉脉要诗催 日暮紫绵 无数开 欲识此花奇绝处 明朝有雨试重来 春寒 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 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 紫绵 最名贵的海棠品种 写于1129年 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 园公 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 请指出并分别举例 3分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4分 不惜 独立 表现了海棠与春寒斗傲的孤高绝俗的精神 27 拟人 第一首例句 海棠脉脉要诗催 第二首例句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 灿烂妩媚 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 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 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 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 忠贞爱国的情怀 第一首是触景生情 第二首是寓情于景 28 二 不同考查形式解题例析2 赏析描写手法 怎样描写 叙 描写 叙 什么 效果 或 抒什么情 漫成一绝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29 漫成一绝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答案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 怎样描写 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 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 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 描写什么 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表情达意效果 30 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外貌 语言 心理 动作 细节 描写远近高低绘形绘声绘色 视听嗅触 一句一景 诗中有画意象直接组合 31 诗歌语句中常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亦属于衬托手法 或动静结合 特别是在一些山水诗中 有静景 如山 月等 有动景 如水流 风摇等等 据侧重点的不同 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 有时动静景兼写 有时为静而以动来衬托 有时为写动而以静来衬托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32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诗中作者以 人语响 衬 空山 之静 以动衬静 33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结合诗句就表现手法给出简析答 诗中运用了比喻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以眉喻月 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和清秀的特点 以镜喻水面 写出了兰溪水清澈明静的特点 也衬托出月光的明洁 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 是静景 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 涌上浅滩的调皮 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 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4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虚实结合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答 诗中的 野草花 斜夕阳 堂前燕 等是实景 而过去六朝古都的繁华则是虚景 虚实结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 35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虚实结合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答 诗中的前三句写眼前所见 是实写 而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 为虚写 虚实结合的对比中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36 虚 实可以理解为主观的无形活动和客观有形的物象 也可以理解为过去的 未来的 联想的事物与现实的眼前的事物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 容量有限 诗人谋求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可以使诗歌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增加容量 深化主题 趣味 诗韵俱存 虚实结合 37 诗歌中常见的 虚 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38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 虞美人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句中 故国 的 雕栏玉砌 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 也是虚象 作者将 雕栏玉砌 与 朱颜 对照着写 颇有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诗歌中常见的 虚 包括以下三类 39 诗歌中常见的 虚 包括以下三类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 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 雨霖铃 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40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 姜夔 扬州慢 中的虚景是指 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 尽荠麦青青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41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例如 欧阳修的 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 行人 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 通过设 行人 想妻子凭栏远望 思念 行人 的愁苦之象 来写愁思 妻思夫 夫想妻 虚实相生 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42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 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 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 来到原为北宋腹地 现已成为宋 金国界的淮河时 感慨万端 作诗以抒怀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虚实结合 答案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 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43 对面落笔 对写法 往往也是虚写 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 而从对方角度入手 进行悬想揣测 从而曲折达意 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 虚实结合 44 概念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正衬 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反衬 衬托 衬托 对比 相对比较 不分主次 为使事物的特点突出用另一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 一主一次 45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 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分正衬 反衬 烘托 与 衬托 不同 烘托 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所以 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 衬托 不同 因为 衬托 是两种事物都写 衬托 46 正衬 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47 反衬 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 使形象更鲜明 效果更强烈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姗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 落花 春去也 天上人间 诗中以梦写现实 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 二者是 天上人间 的差别 48 反衬 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 使形象更鲜明 效果更强烈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 时鸣山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 月出 鸟鸣这些动景 使诗显得富有生机 又以动衬静 49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的壮阔景象 来衬托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所营造的的冷寂 孤独艺术氛围 50 正衬 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 亦称 烘云托月 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 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 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 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 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 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衬托 用天台山的高来衬托天姥山的高耸雄伟 51 06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凉州词 其一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碛 q 沙漠 练 白绢 丝织品的一种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衬托 远景 近景 阴沉抑郁 昂扬有朝气 一 二句所写一抑一扬 一暗一明的景色 互相衬托 相得益彰 动 静 答案 远与近 高与低 动与静 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以虚为主 虚中有实 52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正侧结合 直接地描写人或事物 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写本体 使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突出 53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正侧结合 诗人怎样描写罗敷的美丽的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54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夜雪 正侧结合 诗人是怎样描写雪的 侧面烘托从触觉 衾枕冷 视觉 窗户明 听觉 折竹声 三方面烘托出雪之大 之猛 55 点面结合就是 点 的详细描写和 面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 可以突出重点 体现深度 面 可以顾及全局 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 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 最充分地表现思想 抒发感情 点面结合 56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 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我们在写景状物时 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 点面结合 烘云托月 使主体形象更丰满 更有特色 点面结合 57 贾母这边说声 请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 高声说道 老刘 老刘 食量大似牛 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 后来一听 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 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 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 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 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还只管让刘姥姥 58 柳宗元在 江雪 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 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 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是诗的中心 孤舟蓑笠翁 属于点的描绘 前两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属于面的铺陈 诗句从 鸟飞绝 从 人踪灭 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 并在 山 径 前冠之以数量词 千 万 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 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9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远景近景 诗中作者在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中 前者为近景 后者为远景 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 青山横斜 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60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细节描写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61 白描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 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 更不用曲笔或陪衬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明快简洁的语言 朴素平易的文字 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 声响等 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62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在前三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写出了九种景物 营造了一种萧瑟 悲凉的意境 后两句直抒胸臆 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63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园田居 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写出了十种景物 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 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 64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 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诗中以 家家雨 处处蛙 渲染一种气氛 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6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 成双成对的黄鹂 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 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渲染 66 渲染与烘托 渲染指对环境 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 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即不说本意 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 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渲染 通过 环境 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 通过 景物 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景物描写 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对同一事物 可以从正面渲染 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67 这几句诗直接叙写刘兰芝出嫁前既学女工又读诗书 是个聪明能干而又有才学的女子 用的就是赋的手法 叙述 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68 这几句诗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 构造之奇 布局之巧 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叙述 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杜牧 阿房宫赋 69 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外貌 语言 心理 动作 细节 描写远近高低绘形绘声绘色 视听嗅触 一句一景 诗中有画意象直接组合 渲染 白描 70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商山早行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意象直接组合 诗句举例 意象罗列获得了影视镜头巧妙剪辑 即蒙太奇 的某些效果 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不断地变换读者脑中的图景 形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71 1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 白描 细节描写3 衬托 正衬与反衬 烘托 对比4 虚实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5 动静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6 侧面虚写 曲写 如以对方写自己 委婉含蓄 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 物象的组合方式 远近 高低 俯仰 上下 二 画面色彩 明暗 冷暖 三 动态和静态 动静 声寂 四 点面 时空 五 对比 衬托 修辞 联想 想象 描写类 72 练习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临行密密缝 一句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 使母亲的形象于平凡中更显伟大 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73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请分析诗中颔联的表现手法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 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练习 74 修辞手法 比兴 拟人 夸张 反复 双关 互文 对比 借代 对偶 排比衬托 正衬 喜景衬喜情 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 情哀则景哀 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以乐景写哀 更见其哀 设问 反问 75 比 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 强化特定的意境的渲染 议理抒情时则能以生动形象强化表情达意 从而深化诗词的主题 阅读下面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攽 b 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诗句使用比喻手法 把水面比做轻磨过的明镜 倒映着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76 宋代贺铸 青玉案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以不可胜数之物喻闲愁 极写无限的愁怀恨绪 贺知章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将春风比作剪刀 裁出了美丽的春天 将春天大自然的活力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77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答 诗句以桑树起兴 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 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78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 由此而思及 华年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这两句诗是个引子 引出下面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历史剧故事 这两句诗本身暗含着比喻夫妇离别的意思 但这只是一种暗比 跟直接打比方有区别 它起的是渲染悲剧气氛的作用 79 李清照 如梦令 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了反复手法 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 奋力划船的情状 反复叠字 叠词 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音节流美 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修辞 白居易的 长相思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80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杳杳神京 盈盈仙子 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 冉冉尽善尽美飞下汀洲 思悠悠 宋词 曲玉管 柳永遥山隐隐 飞绵滚滚 醉汉醺醺 香见阵阵 暮雨纷纷 阳春曲别情 王伯成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天净沙 即事 乔吉 双关 81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 幽默 而且能加深寓意 给人以深刻印象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双关 春蚕 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 又从蚕吐丝到 死 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 意义双关因此写出了 到死丝方尽 82 双关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晴 与 情 谐音双关 83 互文 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 或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 个完整的意思 可使简炼文句 以少驭多 对举顿挫 富有节奏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双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 秦汉时的关塞 84 互文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并序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蜀道难 85 对比 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使好的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 反差强烈 更突出主题或思想 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 扬州慢 8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热闹场面与凄凉场面的鲜明对比 更突出之前奢华的罪恶 今天凄凉之可叹 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 对照极为强烈 突出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87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 帆 代替船 借代 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含蓄 出关 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 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关 指居庸关 旆 p i 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 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马前桃花马后雪 诗句巧妙地以 马 勾连 桃花 与 雪 两个事物 采用借代手法 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 以 雪 代塞外严寒的生活 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 描写生动 对比鲜明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读之令人心酸 88 谒金门南宋词人李好古花过雨 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 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 谁在玉楼歌舞 若使胡尘吹得去 东风侯万户 若使胡尘吹得去 东风侯万户 胡尘 运用借代手法 用胡尘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引起的战争 东风 用了拟人手法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八声甘州 柳永 红翠借代繁华 红衰翠减借指繁华的终将落幕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借代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89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指代叶 红指代花 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90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杜甫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设问 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91 又叫 移觉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 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 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 是感觉转移的条件 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则 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 常见有两种类型 形容通感 甜甜的笑 和比喻通感 微风过去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92 以 湿 字形容钟声 所闻之钟声 穿雨而来 穿云而去 故 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杜甫依沙宿舸船 石濑月娟娟 风起春灯乱 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 胜地石堂烟 柔橹轻鸥外 含凄觉汝贤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香 是嗅觉 暗 是视觉 是嗅觉通于视觉 突出香的清淡 93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比 衬托 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突出 特点鲜明 具体生动 描绘形象 情感丰富 感染力强 特征鲜明 感情强烈 感染力强 表意凝炼 节奏鲜明 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语气变化 启发思考 加重语势 突出思想 强调感情 鲜明 突出 94 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艺术手法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荷花娇欲语 愁煞荡舟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 对比 借代 借代 设问 谐音 语义双关 夸张 设问 拟人 互文 95 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艺术手法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樯橹灰飞烟灭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用典 借代 比喻 设问 比兴 夸张 夸张 设问 反问 比喻 96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定林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注 定林 寺庙名 位于金陵 今南京 仍 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97 定林王安石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解析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属于金陵名刹 48景 之一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 归隐金陵 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 常骑驴游玩钟山 疲倦时便到定林庙休息 98 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 却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 实在令人钦佩 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 所患有眼疾 腰疾 昏眩 齿病等 因此 定林 开篇便言 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漱甘 即用泉水漱口 甘 指泉水 坐旷 坐在空旷的地方 烦襟 烦躁的心情 襟 指胸怀 心怀 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 口齿 病齿 生凉 坐在幽寂 空旷的地方 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 这两句 抒写感受 面对如此美景 诗人情不自禁 脱掉鞋子 因脱水边屦 在岩石上铺上被褥 就敷岩上衾 躺在岩石之上 诗人闲适自得之状 呼之欲出 99 颈联 但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 为人称道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 恰好又逢明月相寻 两情相契 其乐融融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 将白云 明月人格化 因此 这里的自然之景 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 是 人化的自然 尾联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突出 真乐 之意趣 这首诗即兴即事 信笔写来 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 极富理趣 100 定林王安石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案 宿 和 寻 皆为人的动作 运用拟人手法 把 云 和 月 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 又逢明月相寻 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101 方法探究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 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 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在复习时要积累古典诗词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便于在具体语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102 方法探究 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在解答题目时适当加入 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如李煜在 虞美人 中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诗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水喻愁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如果在解答时将 具体可感 几个字用在答案中会使答案更严密 在解答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03 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 泛菊 饮菊花酒 吹梅 吹奏 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104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解析联系标题 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赠别词 抒发了词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别后的思念 但作者并不是直接地抒写内心的这种情感 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借 实 景以写 虚 情 105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苦 云边 二句具体写 散 即景生情 融情入景 孤雁 浮萍 是他们离别后的写照 下片写别后之思 尘随 二句是虚笔 词意含蓄 尘 马 月 舟 四个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 106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 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上片用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用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07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达技巧 108 表现手法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想象联想 烘托渲染 托物言志 化用典故 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虚实相生 比兴寄托 衬托 动静衬 声寂衬 哀乐衬等 对比 象征等 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109 以小见大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 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寒食 唐韩翃 h ng 春城何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 但是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 写出宫庭的特权 讥讽当权者的腐败 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110 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或感情 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 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在咏物诗中 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 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111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 运用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手法的作用 112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篱边菊 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 兰芷 象征自己的芳香 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陆游以 梅花 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 卜操作数 咏梅 等等 113 联想和想象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 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 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 呼着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 114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曹操 观沧海 日月的行动轨迹与银河的灿烂都好像出自海中 想象 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 李贺的 梦天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岛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九点 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 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115 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16 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先写少妇 不知愁 后面才说她 悔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 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突出了 闺怨 的主题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贾生 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 写汉文帝召见贾生 看似褒扬 但到最后说汉文帝 不问苍生问鬼神 才知是贬抑 先扬后抑 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 117 欲抑先扬 次萧冰崖梅花韵赵希路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两句突发奇想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 谁又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抑先扬 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 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118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 而寓褒于贬 正话反说 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 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 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 而寓贬于褒 反话正说 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 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例 红楼梦 中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 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 119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 w 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诗句贬词褒用 抒发无限喜爱之情 120 反语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 观弈棋 解缙 何必手谈国家事 忘忧坐隐到天明 有 手谈 忘忧 坐隐 几个别称的诗句 运用反语 使全诗更有讽刺效果 诗人对成祖此举的不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怀用世之才 立志治国安邦 却 抱利器而无所施 而碌碌之辈反窃居高位 所谓 骅骝拳不能食 蹇驴得意鸣春风 心理怎能平衡 说 富贵不足贵 决不是李白的由衷之言 而是他失望忧愤之极的反语 121 王维的 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支付场景智能化探索-洞察及研究
- 基于5G的移动印刷技术-洞察及研究
- 旅游业法规与消费者权益-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家居多模态上下文感知接口-洞察及研究
- 家电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研方案
- 德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英语试题解析
- 全国高考生物试卷汇编及答题技巧
- HACCP食品企业完整质量管理体系
- 家长寄语:给十岁孩子的一封成长信
- 幼儿园教学助理工作总结报告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2025年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L5190.5-2019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 小区门岗值班登记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 液压与气压传动完整版课件
-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