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报告_第1页
2020年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报告_第2页
2020年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0 年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报告年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一 问题的提出 最近五年 我省高考英语平均分总在 80 分以下 总分为 150 分 而分值比重最大的阅读理解的平均分只有 18 分左右 及 格率只在 24 左右 极大地影响了考生英语成绩的提升 从该 大题的失分分析看出 我省中档题所占比例高于全国 而容易 题比例却低于全国 全国所设置的容易题在我省变成了中档题 也就是说我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难度较低 但学生的阅 读理解率不高 从近几年我省英语科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失分分 析中看出 我省考生语篇意识较差 对 的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 词 句的浅表意义上 缺乏对 的题材 体裁 主旨以及作者的 写作观点和意图等深层意义的挖掘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来 看 高考命题已经愈来愈多地渗透语篇分析或语篇理论的思想 从听力测试到单项选择 再到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和写作都离 不开语篇分析的指导 特别是阅读理解中的 7 选 5 试题更加充 分体现语篇思想 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 我们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任然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讲解与记忆 忽视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缺乏一 定的语篇分析训练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语 篇分析的指导 以致造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采取孤立割 裂的死读硬背硬记的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 而且只是零碎的学 习关于字 词 句 段 篇中的有关的语言知识 而不是从语 篇的结构和功能如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上去把握词汇 句子 段落 篇章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 文化背景图式的衔接 意义的衔接等所起的作用 以致于不能 有效地加深对语篇的全面理解 导致英语教学费时低效 学生 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低 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 质量 高考成绩不理想 从考生全卷的失误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我省中学英语在语篇教学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因此 为了改变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走出英语 教学的洼地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有必要尝试从语篇分析 的视角来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 mccarthy carter 1994 为此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高中英 语语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模式 语篇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方法 和策略等 重点主要从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 命题目的 以及命题方向上训练学生如何对语篇进行整体解悟 如何提高 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语篇信息的能力 本研究的难点是怎样教 会学生运用所学语法基础知识 基本的词汇量以及相关的背景 图式 在阅读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与作者进行交互式的阅读 如何使学生走进作者的编码世界 准确地解码作者欲想传递的 信息等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 语篇分析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 生的阅读理解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成的提高 二 文献综述二 文献综述 1 语篇 语篇又称为篇章或话语等 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表述 戴维 克里斯特尔 xx 111 112 认为 语篇指 一段大于句子的连 续语言 特别是口语 是一些话段的集合 构成各种可识别的 言语事件 是人们语言互动过程中支配其行为表现的一个表 达和理解的动态过程 brown yule xx 6 把 text 定义为交际事 件的文字记录 hoey 1983 把 text 定义为可清晰地表示一个或多 个作者和一个或多个读者之间相当独立的 有目的互动 其中 作者控制着互动并生产大部分或所有的语言 胡中曙 xx 28 halliday hasan xx 1 xx 10 把语篇定义为使用中的语言 具有功 能的语言 是语义单位 widdowson xx 4 的定义是 语言的实际 运用 唐青叶 xx 认为语篇没有大小和长短之分 表达一个完整 的意义 具有明显的语篇特征 其主题意义相对完整 一脉相 承 结构井然有序 功能相对独立 依赖于语境能完成一种可 识辨的交际功能 席晓青 xx 认为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 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也就是说 一切能够在一定的语境 中发挥作用或实施一定功能的语段都可以看做是语篇 李美霞 xx 194 195 将语篇界定为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过程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篇既指书面语言 又指口头语言 有些 则认为 语篇只指书面语言 不包括口头语言 有些试图把语篇 和话语区别开来 用语篇指书面语言 用话语指口头语言 我 们赞同语篇或话语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 是社会活动的 中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 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 它依赖于一定情景 结构完整 表达一定的意图或意义或提供 一定的信息 但语篇并非都大于句子 有时候可以是一个词或 句子 语篇可长可短 一句问候 一个独白 一次谈话 一场 论文答辩 一次讲话或演讲 一次记者招待会的问答以及一张 便条 一份科研报告或诗歌 小说 散文等都是语篇 只要所 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目的 哪怕是一个手势 符号或者图片也是 语篇 2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兴盛的一门语言学 新学科 至今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 语篇分析 又称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或语篇语言学或篇章语言学或 篇章语法 语篇分析最早源于布拉格学派的语篇分析思想 姜望 琪 xx discourse analysis 这一术语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哈里斯 z s harris 1952 年发表于美国 语言 language 杂志的 一篇题为 话语分析 的 中首次使用的 而篇章语言学这一术语 是德国语言学家 weinrich 于 1967 年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任何语 言研究都应以篇章为描写框架 刘辰诞 赵秀凤 xx 4 20 世纪 70 年代 longacre 等提出篇章语法 discourse grammar 这一术语并 认为语篇研究已经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姜望琪 xx 176 采用语篇分析这一术语 对语篇分析的定义 学界也 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但都公认语篇分析的中心任务是从结构 和功能来研究语篇 黄国文 1988 4 认为 语篇分析是指对比句 子或话段更大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 席晓青 xx 3 认为 语 篇分析就是对语义连贯且有句际关系的话段或篇章的理解或解 读 语篇分析是一种多向度的思维方式 是基于语法分析的一 种对语篇意义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说明 解释和推断的活动和过 程 3 语篇分析教学 语篇分析对语言教学极为重要 语篇分析教学就是运用语 篇分析理论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 近年来语篇分析教学受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成为教学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胡壮麟 xx 从组织课堂教学 阅读 写作 翻译 文体学和语法方面具体 阐述了语篇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常晨光 xx 分析了 基于功能语言学的口语语篇分析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mccarthy carter 1994 提出了 语言即语篇 的语言观 主张语言 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共同构建语篇 即语言中的的词汇 语法 系统都是为构建语篇服务的 是语篇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晓堂 201o 269 预言 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将是未来语言 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建议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渗透语篇的 教学 如分析语篇的结构 写作目的等 也就是说要积极研究 尝试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 从语篇分析的视角进行语言教 学 席晓青 xx 19 认为 语言教学就是以语篇为中心 培养语 言学习者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运用语言实施各种言语行为 的能力 由于国内外的研究只限于语篇知识介绍和分析研究 应用于教学也只限于大学英语教学 很少将语篇分析应用于基 础教育课堂教学之中进行实证性的研究 4 语篇阅读教学 阅读是对视角符号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思 维过程中 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作者提供的已知信息对 语篇的未知信息进行识别和解码的 从而达到对语篇的结构和 功能的分析和理解 随着语言学 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等的 不断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或模式 主要有自 下而上模式 信息加工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 心理语言模式 图 式理论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 这些模式都有一个的共同的局限 就是只涉及两个方面即视角符号和读者 有的强调语言知识中 的某些部分如词汇和语法 有的则强调背景知识 忽略了语篇 的生产者 语境 语篇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语篇的组篇机制 等 导致阅读能力不能提高 阅读理解率低 语篇分析阅读模 式努力吸收上述诸多模式的精华 在凸显语篇意义或功能的基 础上形成语篇结构和功能有机统一 简言之 语篇分析阅读就 是读者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分析如何在特定的语境和社会文化背 景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者是如何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组 织语篇的即语篇的组篇机制是什么 强调读者和作者及语篇之 间的相互交际过程 语篇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通过语篇 走进 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 交流和沟通的一 交际活动 阅读是基于语篇的阅读 根据语言即语篇的观点 语言阅读就是语篇阅读 语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语篇分析阅 读教学 主要是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通过师生 生生 学生与语篇 学生与作者等的多极化互动体验活动 从 而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阅读能力即语篇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率 由于高中生从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 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 能力 自主性不断形成 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 高中英语教学中建构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交互式语篇阅读教 学模式 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语篇教学新途径 大胆尝试语篇 分析阅读教学可以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促进学生语言学 习能力的提高 这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因此 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从语篇的结构和功能如从衔接 与连贯的角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指导 培养学生的语篇 分析能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 高考阅读理解成绩 三 研究方法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非对等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自变量为高英语语篇分析阅读教学 因变量为高学生英语阅读 测验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 2 被试的选择 所有被试均为贵州省毕节市一所普通高中 高中高三年级同一个英语老师任教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 共计 128 人 并随机选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 共 68 人 另一个班为 对照班 共 60 人 3 教学方法 本实验采用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 即在高中 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作为实验干预手段 在教学中 将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定义为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的 理论或研究成果分析和解读语篇 4 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1 阅读方法调查问卷 2 访谈记 录 3 阅读成绩测验 4 高考成绩 5 实验步骤 1 准备阶段 xx 年 7 月 8 月 理论学习 通过购买理论书籍 从中国知网下载了大量的文献 认真学习 了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 设计问卷调查表 本研究设计了两 套调查问卷 各有 21 个问题 其中前 18 个问题为封闭性问题 后三个为开放性问题 设计前测和后测试题 本研究共设计 了前测和后测试题各一套 满分为 100 分 2 实验实施阶段 xx 年 9 月 xx 年 6 月 前问卷调查和 前测 前问卷调查和前测主要在实验开始前进行 前问卷调查 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了解 以确定学生对语篇分析阅读方法 的认知水平 前问卷调查表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语篇分析阅 读方法的认知水平没有差异 前测使用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和 书面表达三种题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测试 以确定实验班 和对照班的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理解水平的起始状态是否一致 前测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分无差异 实验处理 实验 班和对照班均为同一个英语教师任课的两个自然班 实验班和 对照班的上课学习时间相等 教材相同 不同的是实验班的课 堂教学采用语篇分析进行教学 而对照班任然按原来的方法上 课即翻译和讲解 后问卷调查和后测测 实验结束后 对实 验班和对照班后问卷调查和后测 后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实验班 和对照班对语篇分析阅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后测仍然使 用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三种题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 进行测试 英语成绩测试采用高考成绩 实验结果运用 spss 统 计如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实验前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实验班对阅读的认识和对 阅读方法的运用 以此来分析确定他们了解语篇分析的知识和 实际运用语篇分析阅读方法的基本情况 问卷共有 21 道题 其 中第 1 18 题为五个单项选项的封闭性问题 前两个选项为否定 选项 中间一个为中性选项 后两个为肯定选 第 19 21 小题为 开放性问题 在封闭性问题中 第 1 2 题是对阅读的认识 第 3 18 题为阅读方法的运用 其中 3 4 题为间接考查学生是否运用 语篇分析阅读方法 第 5 18 题为直接考查 共发放问卷 68 份 回收 68 份 有效问卷 66 份 问卷统计如下 表 1 1 实验前英语阅读方法调查表数据描述 sa strongly agree a agree n neither agree nor disagree d disagree sd strongly disagree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课题实施以前 大多数学生认 为阅读重要 但半数以上学生不喜欢阅读 部分学生有一定的 语篇分析知识和分析能力 如能运用浏览大意 能运用上下文 猜测生词 能推断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意图 能运用语境理解 的 意义 但总的来说 学生的语篇意识差 还缺乏对语篇的结构 如体裁结构 衔接等进行分析的能力 语篇阅读还停留在字词 句的意义理解阶段 对于 19 21 小题关于对老师以前教过的哪 些阅读方法很感兴趣 最喜欢的阅读方法有哪些以及阅读最大 的问题或困难有哪些和为什么 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 因而没有回答 只有少数学生对回答了阅读最大的问题或困难 是对生词和句字意义的理解 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后 对实验班进行了英语阅读方法调查 共发放 问卷 68 份 收回有效问卷 64 份 问卷统计描述见下表 表 1 2 实验后英语阅读方法调查表数据描述 从以上统计看出 通过一年的语篇分析阅读教学学习 绝 大多数学生的语篇意识得到逐渐培养 对语篇及语篇分析有了 基本的了解 知道了语篇的一些结构和功能 在阅读中更多的同学开始重视 结构及段落之间 句子之间 的关系 学生回答 19 21 小题 19 你现认为哪种阅读方法最有 效 为什么 20 你最不喜欢的阅读方法是哪种 为什么 21 你有 自己创新的阅读方法吗 请举例说明 情况表明 先理解语篇 的主旨大意之后理解句子和单词的意义并分析语篇的结构是比 较有效的阅读方法 最不喜欢的是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的阅读 方法 有的学生还认为如果做阅读理解题要根据题目去阅读 2 访谈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后 每位实验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他们 觉得语篇阅读有趣多了 通过语篇阅读 培养了自学能力 提 高阅读理解率 访谈的题目是 同学们 通过一年的努力 语 篇阅读教学实验已经结束 请大家谈谈通过语篇阅读教学实验 后的感想 以下是一些学生的体会 学生 a 语篇阅读教学为我们自学英语提供很好的参考 学生 b 通过参加英语语篇分析实验 我学会了怎样对一 篇英语 进行分析 也学会了从抓 的主旨大意入手 增强了语 篇的理解力 提高了做题效率 对 中的语法 从句和难句的解 析能力增强 能从 中提取精华 去解决现实问题 促使自己养 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生 c 通过英语语篇阅读教学 我发觉阅读有趣了 作阅 读理解题目比以前轻松多了 还你节约时间去仔细检查做过的 题 学生 d 一直以来 阅读理解这一块是我的弱项 基本上 很难抓分 参加英语语篇分析实验后 我学会了语篇分析的技 巧和方法 那段时间词汇量也有增加 我才发现我原来的做题 方法是错误的 然后还学会了一些比较新颖的 不同的做题方 法 我觉得语篇分析是很不错的 我非常喜欢 最大的感受就 是能够很快地掌握好结构和意义 学生 e 我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英语学习不再枯燥 学生 f 除了归纳 的主旨外 还要理清 的体裁 行文脉络 等等 这样理解了 大体的思维构造 就可以帮助我们去解答有 关问题 学生 g 通过语篇阅读训练 我对阅读理解特别是七选五 阅读觉得好做多了 知道填入的往往是该段的中心句 主题句 和承上启下文的过渡句 所以说把握 的结构特点 逻辑关系的 发展 上下推理 才能判断出在 的什么位置要出现什么样的句 子 从而得出答案 学生 h 通过语篇阅读学习 我从中受益很多 从以前不 懂英语学习方法 到现在牢牢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 预测 衔 接 连贯等等 现在我的英语有了很大提高 综合能力也大大 提高 英语阅读提升了 英语成绩也提高了 语篇阅读方法让 我们受益无穷 通过对语篇阅读教学实验中的访谈分析发现 语篇阅读教 学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和精益求精作 用 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英语没有信心的学生来说可 谓雪中送炭 毕节市实验高中的秦翠霞的英语从不及格 经过 课题实验后 她感觉学习英语容易多了 最后高考得了 100 分 语篇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了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语篇阅读教学 的意义是深远的 3 前后测及高考成绩分析 实验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被试为高三学生 零 假设为均值无显著差异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 1 实验班 1 和对照班 2 前后测及高考成绩基本描述统计 group statistics 表 2 表明 前测经过方差齐性检验 p 0 7900 05 则两样本方差齐性 t 检验结果为 t 0 539 df 126 p 0 5910 05 应接受零假设 表 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平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后测经过方差齐性检验 p 0 5650 05 则两样本方差齐性 t 检验结果为 t 3 772 df 126 p 0 000 0 05 应拒绝零假设 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考经过方差齐性检验 p 0 8640 05 则两样本方差齐性 t 检验结果为 t 4 803 df 126 p 0 000 0 05 应拒绝零假设 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高考成绩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 3 实验班后测与高考成绩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由此表 3 可知 高考成绩与后测的简单相关系数为 0 768 验的概率 p 值都为 0 因此当显著性水平为 0 05 或 0 01 时 都 应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 认为两总体存在线性关系 表 中相关系数旁的两个星号 即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0 01 时可拒 绝零假设 一个星号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0 05 时可拒绝零假设 因此两个星号比一个星号拒绝零假设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小 总 之后测成绩对高考有正影响 即语篇教学能提高高考成绩 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 语篇分析阅读教学的效果 明显 能提高学生是阅读理解率和成绩 从而提高高考成绩 同时语篇分析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自主学 习能力 但是不同的学校实验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异 五 讨论五 讨论 1 语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阅读教学 训练学生的语篇阅 读能力 理论上源于 mccarthy carter 1994 提出的 语言即语篇 的语言观 他们认为语言的教学就是语篇的教学 提出并阐述 了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 即语音 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 共同建构语篇 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教学就是要帮助 学习者认识这些要素是如何建构语篇 语篇阅读教学的实质就 是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从而形成 mccarthy carter 1994 172 提出的语篇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率 语篇分析 能力是语篇能力的重要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就是如何运用语篇 分析研究的成果来训练语篇分析能力 2 语篇阅读教学在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语篇阅读教学强教师在语篇分析训练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和 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 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语篇分析的 训练实际上是策略和方法训练 教学生学会学习 在训练学会 学习 这些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以清楚看到 从实验的结果看 实验组明显好于控制组 呈现显著性增 长 p 0 05 而单组实验的后测也同样优于前测 高考成绩均与 后测存在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这说明语篇阅读教学实验是成 功的 即语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阅读成绩 从而促进高考成 绩的提高 但是由于实验的时间段和范围小 各个实验教师具 体操作差异较大 有的实验老师没有设立对照班 不同学校实 验结果差距较大 因此该研究有待进一步改善 六 问题与思考六 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实验研究到达了预期目标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 该课题涉及的领域新 需要学 习许多理论 实验难度大 加之研究期限较短 仅为一年 而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 所以实验效果虽然明显但不够理想 第二 由于被试仅为高三年级的一个班 样本范围不大 研究 是否可以推广到高一高二年级 扩到样本范围还有待做进一步 的实验研究 因此今后有必要继续进行实验研究 尝试从高一 年级着手 并将语篇教学扩展到听力 口语和写作之中 真正 体现和形成基于语篇的英语语言教学思想和方法 提高英语教 学的有效性 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七 结束语七 结束语 本研究表明语篇分析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可行的 语篇分析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显著影响 能促进阅读 成绩的提高 同时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的提高 从而提高高考成绩 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 将是未来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 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