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0月28至30日,我有幸到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会上,我认真欣赏了薛法根、蒋军晶、陈延军等十几位名师精彩高效课堂教学,一次次掌声,一次次感动,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专家们对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教学准确而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课堂高超的教学艺术、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以人为本的慈悲情怀无不让我动容、让我敬仰,相同的课文,他们咋就上出了不同的味道,他们咋就能如此让学生乃至我们快乐地学习?课间反思,课后回味,我反复咀嚼名师们的教学,倒也发现了他们的好多共同特点。 一、解读文本回归真实 教语文,我们要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决定“教什么”。但细细想来,真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自愧,我们竟浑然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赵志祥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是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为了教材教语文,那么教材到底教给孩子们些什么语文呢?我们得了解语文,得了解语文的课程标准,要了解编者的思想,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要了解东西太多太多。然而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看教参,看别人的设计,唯独缺少我们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于是我们教语文的方法一样,水平一样。反观专家们的教学,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和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去分析,真实地理解文本的意图,不是把教材或者别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正是如此,他们的课总是能找到独特的契入点,更能走入学生的心里,也才更能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 “怎么教”?语文课自然是以文为本,而不能上成音乐课、美术课、思想品德课,纵观几位名师的课,没有一人用华丽的图片或者精美的音乐去吸引学生,他们全都把重点放在语言文字本身,带领学生读文体会、揣摩品味,让学生在文字中体会语言的精美,领悟真实的情感。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此次观摩中,王林波老师、巩英莉老师和程翔老师关于背影的同课异构,让大家看到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情,选用不同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二、语文课要以“学”为主 本次,名师们一直在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要记住是学生在学习,没有学生的学,就没有我们的教。多年来,我们总是教不好学生,真是由于我们一直只在乎我们怎样教,却忽略了学生怎样的学,我们总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我们预设好的线路上去,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让学生的精彩早早地消失殆尽,进而平庸平凡。名师们却用他们的教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王林波老师在执教阅读教学诚实与信任,陈延军老师在执教习作秋,蒋军晶老师在执教习作舌尖上的美食时,都能根据学生的学情,顺势而导,没有强迫的压制,没有思想的灌输,没有直白的说教,在春风化雨的呵护下,学生自由言说,尽情思维,和老师调侃,和同学玩乐,和作者神交,他们的智慧火花得以最绚烂的绽放,他们的思维得以最广阔的飞翔。回想我们数十年的教学,把学生教得无话可说,他们只学会了默默地听,悄悄地写,让语文不再姓语,我们真得好好反思了。 三、语文课要回归简单、平实 聆听了大师的语文课,我们看到的不是课改的华丽转身,看到的是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当我们的课堂还在追求华美、尽显浮躁的时候,他们的课堂却是返璞归真的平实与质朴,扎实而简单的语文素养:陈延军老师指导写法和学法,随时记录感悟体会、练写字词;魏星老师指导多音字和形声字;薛法根老师的情景表演和当堂语言训练;蒋军晶老师的课外拓展每一堂课,他们在文字里穿梭,时而写,时而读,时而品,时而讲,时而孩子们精神振奋,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在名师们的带领下感悟着语言文字的精美,体会着文章情感的真挚深情。四、关于教师的几点思考1.学高为师,走进大师们的课堂,他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让我们为之称叹,诙谐丰富的语言,无不映射出自己的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是与平时的阅读学习分不开的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必需与时俱进,教到老,学到老。2.语文阅读教学,必需把握好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感悟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习得语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把握学情,科学设计。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学生,都会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只有合理的分析,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乐学善思的气氛才会贯彻始终。陈延军老师执教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秋天,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秋天到来的,简简单单却让学生有话可说,写时轻装上阵,以训练写作为目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不必要求学生瞻前顾后,这样学生专心写作,把其他的问题留待最后进行解决,课堂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明显,学生乐写。 几天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大师们独特迥异的教学风格,感受着他们细致入微的人文情怀,一道又一道的大餐带给我们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也让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得以洗涤。名师们何以有名师的风采?留给我的是无数的思考,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