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设备中对金属密封蝶阀的应用_第1页
低温设备中对金属密封蝶阀的应用_第2页
低温设备中对金属密封蝶阀的应用_第3页
低温设备中对金属密封蝶阀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跃发展 对阀门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尤其是蝶阀在低温介质中 的使用 除了能满足常温状态下一般阀门所具有的性能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低温状态下阀 门密封的可靠性 动作的灵活性以及对低温阀门的一些其它特殊要求 因为蝶阀具有结构紧凑 体积小 重量轻 与相同压力 相同通径的闸阀相比可减轻 40 50 流体阻力小 启闭迅速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 但我国在一些低 温装置 如天燃液化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以及变压吸附设备等化工行业所采用的阀门有 80 以 上还是截止阀或闸阀 采用蝶阀的数量很少 其主要原因是金属密封蝶阀在低温状况下密 封性能表现不良 以及其它一些因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介质内漏和外漏的现象 严重的 影响这些低温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不能满足低温设备的要求 根据我国低温装置的不断发展 对低温阀门的要求日益增大 因此对金属密封蝶阀进 行结构上的改进 开发了三偏心纯金属高密封性能的蝶阀 这种蝶阀无论介质是高温还是 低温均能满足其需要 现结合其结构特点 仅对低温性能方面作简单介绍 一 对低温碟阀密封性能的要求 低温阀门产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内漏 二是外漏 1 阀门产生内漏主要原因是密封副在低温状态下产生变形所致 当介质温度下降到使 材料产生相变时造成体积变化 使原本研磨精度很高的密封面产生翘曲变形而造成低温密 封不良 我们曾对 DN250 阀门进行低温试验 介质为液氮 196 蝶板材料为 1Cr18Ni9Ti 没经过低温处理 发现密封面翘曲变形量达 0 12mm 左右 这是造成内漏的主要 原因 新研制的蝶阀由平面密封改为锥面密封 阀座是一个斜圆锥椭圆密封面 与嵌装在蝶 板上的正圆形弹性密封环组成密封副 密封环可在蝶板槽内径向浮动 当阀门关闭时 弹 性密封环首先和椭圆密封面的短轴接触 随着阀杆的转动逐渐将密封环向内推 迫使弹性 环再和斜圆锥面的长轴接触 最终导致弹性密封环与椭圆密封面全部接触 它的密封是依 靠弹性环产生变形而达到的 因此当阀体或蝶板在低温下产生变形时 都会被弹性密封环 来吸收补偿 不会产生泄漏和卡死现象 当阀门打开时这一弹性变形立即消失 在启闭过 程中基本没有相对磨擦 故使用寿命长 2 阀门的外漏 其一是阀门与管路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时 由于连接垫料 连接螺栓 以及连接件在低温下材料之间收缩不同步产生松弛而导至泄漏 因此我们把阀体与管路的 连接方式由法兰连接改为焊接结构 避免了低温泄漏 其二是阀杆与填料处的泄漏 一般 多数阀门的填料采用 F4 因为它的自滑性能好 摩擦系数小 对钢的摩擦系数 f 0 05 0 1 又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但 F4 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冷流倾向大 二是线膨胀系数大 在低温下产生冷缩导致渗漏 造成阀杆处大量结冰 至使阀门开启失 灵 为此研制的低温蝶阀采用自缩密封结构即利用 F4 膨胀系数大的特点 通过予留的间 隙达到常温 低温都可以密封的目的 与其余阀门驱动装置比拟 电动驱动装置存在能源源普遍 操作敏捷 便利等特征 并且 轻易知足各种控制请求 所以 在阀门驱动装置中 电动装置占主导位置 阀门电动装置按输出方式分为多回转型 Z 型 和部分回转型 Q 型 两种 前者用 于升落杆类阀门 包含 闸阀 截止阀 节流阀 隔阂阀等 后者用于回转杆类阀门 包 含球阀 旋塞阀 蝶阀等 通常在 90 范畴内启闭 阀门电动装置按防护类型合为一般型和特别防护型两大类 普通型电动装置的应用环境如下 1 环境暖度 25 40 2 环境绝对干度 90 25 时 3 海插 1000m 4 农作环境请求不露有腐化性 难焚 难爆的介质 如阀门的工作环境条件超过普通型电动装置所拥有的才能时 需采用特别防护型产品 这类产品依据其所处工作环境而存在多种型式 第二节 型号编制方式 阀门电动装置的型号编制办法如下 代号阐明 1 以汉语拼音字母里示电动装置的种型 Z 为多回转型 Q 局部回转型 2 以数字表现电动拆放额外输入力矩 N m 3 以数字表现电动装置额外输出转速 r min 或开关旋转 90 的额外输出时光 s 90 4 输出轴最大转圈数 局部回转型不注 5 攻护型式 一般型不注 如 Z10 18 80B 表现输出力矩 100 N m 10kgf m 赢出转速 18r min 最大输出转 圈数为 80 的攻爆型多归转的阀门电动装置 第三节 电动装置的选择及安装连接方式 一 操作力矩 操作力矩是选择阀门电动装置的最重要参数 电动装置的输出力矩应大于阀门操 作进程外所需的最鼎力矩 普通后者当即是先者的 1 2 1 5 倍 因而 正确天控制阀 门 所需的力矩是选择阀门电动装置的要害 但是 由于实践情况的庞杂性 计算所失掉 的 阀门力矩 误好去去皆比拟大 采取实验方式真测阀门的最小操做力矩时 又遭到实 验解 统前提战装备的限度 也遭到阀门自身构造情势多样性的制约 很易获得典范的数据 自纲前情形回望 可以采用计算或真测的方式获得远似成果 而后 减压阀 在选用电 动装置时留 有恰当的裕度 以下定性高地引见各类阀门的操作力矩 一 闸阀的操作特性 楔式闸阀操作力矩特性 当阀门的开度在 10 以上时 阀门的轴向力 即阀门的操作 力 矩的变化不大 当阀门的开度低于 10 时 由于流体的节流 使闸阀的前后压差删 大 那个压好作用在闸板下 使阀杆须要较大的轴向力能力带动闸板 所以在彼范畴外 阀门 操作力矩的变更对比大 图中 真线里示刚刚性闸板闸阀操作力矩特性 实线表示弹 性闸 板的闸阀操作力矩特性 自曲线望出 弹性闸板的闸阀 在濒临关闭时所需的操作力 矩 比刚刚性闸板的要大些 闸板关闭时 由于密封面的密封方式不同 会发生不共的情形 对于从动密封闸阀 包含仄板闸阀 在阀闭关时 闸板的密封里刚好对反阀座密封面 等于阀门的齐 关位 置 但此位置在阀门运转前提下是无奈监督的 果此在实践应用时是将阀门关至下止 面 的位置作为闸阀全关位置 由此可睹 主动密封的阀门全关位置是按闸板的位置 便行 程 去肯定的 关于强迫密封的闸阀 阀门关关时必须使闸板向阀座施减压力 彼压 力 可以保障闸板和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严厉天密封 是强制密封阀门的密封力 这个密封 力 因为阀杆螺纹的从锁将会继承做用 隐然 替了背闸板供给稀启力 阀杆螺女传送的 力 矩比阀门操作历程中的力矩大 由此可睹 对于强制密封的闸阀 阀门的全关位置是 按 阀杆螺母所蒙的力矩大大去确定的 阀门关闭后 由于介质或环境温度的变更 阀门部件的暖收缩会使闸板和阀座之间 的压力变大 反应到阀杆螺母上 便为再主开启阀门带来难题 所以 开启阀门所需 的力 矩比关闭阀门所需的力矩大 此中 对于一对相互接触的密封面来道 它们之间的静 摩 揩系数也比动冲突系数大 要使它们自动行状况发生绝对活动时 钢管 共样需施加较 大的力 以战胜动冲突力 由于暖度变更 使稀启里间的压力变大 需求克服的静摩揩力也随 之变 大 从而使开启阀门时 对阀杆螺母上需施加的力矩有时会删大良多 两 截行阀的操作特征 截行阀的操作力矩特征 介量由阀门下部进进阀门外腔的关阀操作力矩特性 在阀门 由齐开 位置开端关闭的阶段 跟着阀瓣的降落 流体在阀瓣前后制成压差 以阻遏阀瓣降低 而 且那个阻力随阀瓣降落而敏捷增添 该阀门全关时 阀瓣后后压差即是介量农作压力 这时阻力最大 再减以强迫的密封力 使阀门关闭霎时的操作力增添很速 在阀门开 启 进程中 由于介量压力或者阀瓣后先压好形成的拉力皆是辅助封闭阀门的 所以开阀 特征 曲线的外形与图中曲线类似 但位于图中曲线的下方 应当指出的是 在开阀的霎时 的 力矩有能够超过关阀时的力矩 由于此时要战胜较大的动冲突力 截止阀开启时 阀瓣的开启高度到达阀门母称直径的 时 流质即未达到 最大 即标明阀门未到达全开位置 所以截止阀的全开位置应由阀瓣行程来确定 截 止 阀关闭时的情况和关宽后再主开启的情况与强制密封式的闸阀类似 果此 阀门的关 闭 位置应按操作力矩增长到划定值来确定 三 蝶阀的操作特性 蝶阀的操作特性 蝶阀的操作力矩特性直线是两头高 二端低 制败这景象的缘由是 蝶阀在两头位置时 流体蒙蝶板的障碍 绕过蝶板固定 会在 蝶板 二正形败旋流 对蝶板构成一淌火力矩 此力矩是迫使蝶板关闭的 跟着蝶板的开开 或 关闭 流体在蝶板两正制成的旋流的影响越回越小 直到旋流消散 这时蝶板遭到的 阻力 也越回越小 因而构成中间高 两端低的特性直线 至于阀门开启历程中的操作力矩 比 封闭进程外的小 其缘由则是因为淌体对于蝶板形成的静火力矩一直非背灭闭阀圆向 的 是稀启型蝶阀的最小操作力矩涌现正在两头地位 而密封型气动蝶阀的最大操作力矩 呈现在阀 门关闭时 这是由于要附加上强制密封力矩的来由 蝶阀的阀杆只作旋转活动 它的蝶板和阀杆自身是不自锁才能的 为了使蝶板定 位 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