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精制艾条_第1页
天然精制艾条_第2页
天然精制艾条_第3页
天然精制艾条_第4页
天然精制艾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天然精制艾条 可用于直接灸天然精制艾条 可用于直接灸 艾灸 乃中国最古老的医艾灸 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术之一 之一 属于医外治物理属于医外治物理疗疗法 它源于法 它源于远远古古时时代 形成于商周年代 形成于商周年间间 历时历时 几千年 温灸美容是通几千年 温灸美容是通过过百草之王艾草和百草之王艾草和 13 种名种名贵贵中草中草药药特制特制 成香条状 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成香条状 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产生温生温热热的刺激 配合艾油的刺激 配合艾油 或精或精 油渗入油渗入 在在经络经络或患或患处处四周 帮助人体全面温通四周 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经络 温 温补补元气 元气 调调和气血 和气血 润泽润泽肤色 散肤色 散发发健康神采 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 温肌散寒 疏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 温肌散寒 疏风风解表 温解表 温经经通通络络 活血散瘀 温中活里 活血散瘀 温中活里 强脏强脏壮腑 温阴壮腑 温阴补补虚 回阳固脱 行气活血虚 回阳固脱 行气活血 消火化淤 平衡阴阳 保健防病 消火化淤 平衡阴阳 保健防病 性能性能 温温经经通通络络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 祛寒止痛祛寒止痛 升阳升阳举举陷陷 补补虚固脱虚固脱 功能主冶 行气血 逐寒湿 用于功能主冶 行气血 逐寒湿 用于风风寒湿痹 肌肉麻痹 关寒湿痹 肌肉麻痹 关节节四肢四肢 疼痛 脘腹冷痛等症肩周炎疼痛 脘腹冷痛等症肩周炎 腰肌腰肌劳损劳损 腰腿疼痛腰腿疼痛 骨骨质丧质丧生生 椎椎间盘间盘 膨出膨出 胃脘寒痛胃脘寒痛 咳喘咳喘 面面瘫瘫 痛痛经经等症等症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揭掉不干胶底片下的底揭掉不干胶底片下的底纸纸 点燃艾管点燃艾管 粘粘贴贴 在穴位上在穴位上 禁忌禁忌 1 大醉大怒大惊大恐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过劳过饱情形下禁灸情形下禁灸 2 皮肤皮肤过过敏者不宜灸敏者不宜灸 注意事注意事项项 施灸施灸时时 认认真操作真操作 防止灼防止灼伤伤皮肤皮肤 孕孕妇妇施灸遵医嘱施灸遵医嘱 适用范适用范围围 身体方面 可疏通身体方面 可疏通经络经络 和 和谐肮脏谐肮脏 平衡阴阳 平衡阴阳 调调整生理机能 增整生理机能 增 强强人体的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 强强身健体 身健体 2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进行温灸 温灸方式 用温灸棒在腹部来行温灸 温灸方式 用温灸棒在腹部来 回回滚动滚动 再点 再点脐脐周穴点 周穴点 归归来 气海 关元来 气海 关元 时间时间 15 分分钟钟 用法用量 直射炙法 一次适量 用法用量 直射炙法 一次适量 红晕为红晕为度 一日度 一日 1 2 次 或遵医次 或遵医 嘱 嘱 规规格 格 每支每支约约重重 28 克克 有效期 五年有效期 五年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 将艾条一端点燃 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将艾条一端点燃 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2 轻压轻压温灸温灸弹弹力 使艾条落至力 使艾条落至顶顶端 以水平或倒置端 以水平或倒置动动作作调调整整 艾条与艾条与顶顶端的距离 保持温度适度 端的距离 保持温度适度 3 以手掌 以手掌试试温度高低 确定温度适中 即可开始温灸 温度高低 确定温度适中 即可开始温灸 4 每次灸 每次灸 5 10 分分钟钟 使穴点 使穴点经络经络疏通皮肤光滑 疏通皮肤光滑 红润红润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项 1 温灸 温灸时时先灸左方 再灸右方先灸左方 再灸右方 2 温灸后半小 温灸后半小时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 温灸后要喝 温灸后要喝较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平常多量的温开水 绝对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 4 饭饭后一小后一小时时内不宜温灸 脉搏每分内不宜温灸 脉搏每分钟钟超超过过 90 次以上禁灸 次以上禁灸 过饥过饥 过饱过饱 酒醉禁灸 孕 酒醉禁灸 孕妇妇禁用 身体禁用 身体发发炎部位禁灸炎部位禁灸 用法用法 点燃后炙患点燃后炙患处处 一日 一日 2 3 次 次 A 温和灸 点燃艾条 温和灸 点燃艾条 对对准施灸部位准施灸部位进进行熏灸 病人感到舒行熏灸 病人感到舒 适无灼痛感 适无灼痛感 B 雀啄灸 点燃艾条 雀啄灸 点燃艾条 对对准施灸部位 象准施灸部位 象鸟鸟雀啄食一雀啄食一样样 一起 一起 一落 一一落 一远远一近 一近 C 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 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悬于施灸部位上方于施灸部位上方 2 3CM 处处 左右 左右 移移动动 往返回旋 往返回旋 艾灸的知艾灸的知识识 1 美体灸 美体灸 肥胖症除部分与肥胖症除部分与遗传遗传因素有关外因素有关外 主要是主要是饮饮食食过过 多多 摄摄入高蛋白入高蛋白 高脂肪及高糖高脂肪及高糖类类食物食物 并缺乏运并缺乏运动动而引起体内而引起体内热热 能的能的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入与消耗不平衡 形成脂肪堆形成脂肪堆积积而而发发胖 中医胖 中医认为认为 过过食甘食甘 肥厚肥厚腻腻 贪图贪图安逸或情安逸或情绪绪不不畅导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致脾胃运化失常 产产生水生水 湿痰湿痰浊浊 内停内停 流溢肌肤流溢肌肤 蓄蓄积积于皮里膜外而肥胖 部分肥胖者可出于皮里膜外而肥胖 部分肥胖者可出现现肺泡肺泡 换换气受限气受限综综合合证证 糖尿病 高血糖尿病 高血压压 高血脂 高血脂 动动脉硬化 冠心病等脉硬化 冠心病等 女性可伴月女性可伴月经经不不调调 闭经闭经和不孕等病和不孕等病发发症 艾灸取穴症 艾灸取穴 主穴取三焦主穴取三焦 俞俞 阳池阳池 配穴取大椎 命配穴取大椎 命门门 三阴交 地机 用法 三阴交 地机 用法 艾灶隔姜片灸艾灶隔姜片灸 每次每穴灸每次每穴灸 5 6 壮壮 每天每天 1 次次 30 次次 1 个个疗疗程 程 方方义义 三焦三焦俞俞 阳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 阳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 合三阴交 地机健牌利湿合三阴交 地机健牌利湿 大椎大椎为诸为诸阳之会阳之会 总总督一身之阳督一身之阳 益气益气补补虚虚 命命门门滋阳滋阳补肾补肾 诸诸穴合穴合 4 用健脾用健脾补肾补肾 化痰利混以达减肥健身之目的 化痰利混以达减肥健身之目的 2 美容灸 美容灸 1 面部皮肤面部皮肤皱纹皱纹 引起面部引起面部皱纹皱纹增多主要的原因增多主要的原因 是多种慢是多种慢 性疾病性疾病 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 障碍及皮肤血液循障碍及皮肤血液循环环障碍有关 皮肤障碍有关 皮肤张张力力弹弹性性纤维纤维减少减少 皮脂腺皮脂腺 减弱减弱 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减少 局部局部组织组织缺氧均能缺氧均能产产生加重生加重皱纹皱纹 中医 中医认为认为 皱纹发皱纹发生是与禀生是与禀赋赋不足不足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劳劳神神过过度度导导致的致的营营养不足养不足 精精 血衰少血衰少 皮肤失于濡养皮肤失于濡养 促使平表而促使平表而产产生生皱纹皱纹 艾灸取穴艾灸取穴 百会 阳白 印堂 百会 阳白 印堂 额额修 下关 黔修 下关 黔风风 扶突 扶突 隔隔俞俞 肾俞肾俞 神 神阙阙 阿是穴 阿是穴 用法用法 艾垃隔姜艾垃隔姜 或附片或附片 灸灸 每次每次选选 5 6 穴穴 各灸各灸 5 6 壮壮 每日每日 1 次次 30 次次 1 个个疗疗程 程 方方义义 阿是穴及阿是穴及邻邻近穴位可疏近穴位可疏远远局部局部经络经络气血气血 除除皱纹皱纹 百会益百会益 气升阳气升阳 隔隔俞俞养血活血化疾养血活血化疾 肾俞补肾俞补益精化血益精化血 神神阙补阙补益脾胃益脾胃 培元培元 固本 固本 2 黄褐斑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调 机体性激素和自机体性激素和自 主神主神经经功能功能 紊乱引起 其他如某些紊乱引起 其他如某些药药物和疾病物和疾病 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 激 也可使本病激 也可使本病发发生或加重 中医生或加重 中医认为认为 肾肾气不足 肝郁气滞气不足 肝郁气滞 血瘀血瘀 脾脾 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润泽颜面面 以及虚火温以及虚火温浊浊薰蒸薰蒸颜颜面致生褐斑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艾灸耳又穴 四白 迎香 肝四白 迎香 肝俞俞 脾 脾俞俞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 5 太溪太溪 褐斑局部 褐斑局部 用法用法 艾炷无瘢痕灸艾炷无瘢痕灸 在褐斑区灸在褐斑区灸 3 7 壮壮 以局部皮肤温以局部皮肤温热热 舒适舒适 皮皮 肤肤红晕为红晕为度度 隔日隔日 l 次次 7 次次 l 疗疗程 程 方方义义 褐斑局部及褐斑局部及临临近穴位有疏近穴位有疏远远气血气血 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 肝肝俞俞疏肝解郁疏肝解郁 理气化理气化 带带桂男子桂男子 脾脾俞俞 肾俞调补肾俞调补脾脾肾肾 清清热热除湿除湿 气海益气气海益气补肾补肾 调调理冲任理冲任 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 三阴交三阴交调补调补三阴三阴 经经 行气活血行气活血 太溪滋太溪滋肾肾清虚火清虚火调调冲任 冲任 3 雀斑雀斑 雀斑除雀斑除遗传遗传因素外因素外 是一种光是一种光损伤损伤性皮肤病 中医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认为 本病多本病多 因禀因禀赋肾赋肾水不足水不足 不能荣不能荣华华于面于面 或虚火上炎 日晒或虚火上炎 日晒热热毒内郁毒内郁蕴结蕴结 为为斑斑 或腠理不密或腠理不密 外外卫卫不固不固 风风邪外博邪外博 肌肤失于荣肌肤失于荣润润而成雀斑 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艾灸取穴 雀斑局部雀斑局部 大椎 曲池 三阴交 大椎 曲池 三阴交 用法用法 艾条温艾条温 和灸和灸 每穴灸每穴灸 10 20 分分钟钟 以局部皮肤以局部皮肤红润为红润为度度 每日或隔日每日或隔日 1 次 次 10 次次 l 个个疗疗程 程 方方义义 在斑局部疏在斑局部疏远经络远经络气血气血 桂桂风风散散热热除斑除斑 大椎 曲大椎 曲 池 疏池 疏 风风清清热热 行气活血行气活血 三阴交三阴交补补肝脾胃肝脾胃 凉血活血 凉血活血 3 保健灸法 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保健灸可以调调整整脏脏腑功能腑功能 促促进进机体新机体新陈陈代代 谢谢 增加增加红红 白 白细细 胞的数量和吞噬胞的数量和吞噬细细胞的吞噬功能胞的吞噬功能 调调整和提高整和提高 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增强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机体的抗病能力 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 益寿的目的 益寿的目的 1 灸足三里 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经的合穴的合穴 为为五月五月俞俞穴之一穴之一 为为全身最重要的全身最重要的 6 强强壮穴 具有健脾胃壮穴 具有健脾胃 助运化助运化 调调气血气血 扶正扶正 气气 壮元阳壮元阳 桔桔风风邪及邪及强强 身壮体益寿的作用身壮体益寿的作用 俗俗话说话说 若要安若要安 足足 三里不干三里不干 是古今最常是古今最常 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脓灸 用温和灸每次灸 用温和灸每次 10 15 分分钟钟 灸至局部有温灸至局部有温热热感出感出 现红晕为现红晕为度度 每日或隔日每日或隔日 1 次次 每每 月灸月灸 10 次 次 2 灸关元穴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关元属任脉经经穴穴 为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足二阴与任脉之会 手手 太阳小太阳小肠肠的募穴 的募穴 具有温具有温肾肾固精固精 益气回阳益气回阳 培元固本培元固本 理气和理气和 血血 通通调调冲任及冲任及强强壮的壮的 作用作用 灸之能灸之能调调整膀脱的整膀脱的张张力力 促促进进垂体垂体 性腺功能性腺功能 提高机体免提高机体免 疫力疫力 防病防病强强身保健 古人有身保健 古人有 关元主关元主 诸诸虚百才虚百才员员 对对防治防治遗遗尿尿 遗遗精精 习惯习惯性使秘等有性使秘等有较较好效果 好效果 为为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采用艾灶无戒痕灸采用艾灶无戒痕灸 艾条温和灸艾条温和灸 药药物物 附子附子饼饼 敷灸敷灸 每次每穴每次每穴 5 壮或壮或 15 20 分分钟钟 灸至小腹温暖舒灸至小腹温暖舒 适适 局部皮肤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红晕发热为度度 每每 日或隔日日或隔日 1 次次 每月灸每月灸 10 次 注次 注 意孕意孕妇妇忌用 忌用 3 灸气 灸气 每穴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气海穴属任脉经经穴穴 为为保健要穴 具有培保健要穴 具有培补补 元气元气 益益肾肾固精固精 调调 理冲任及理冲任及强强壮作用壮作用 灸之能灸之能调调整胃整胃肠肠及及肾肾的功能的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对腹泻 腹泻 遗遗尿 阳尿 阳痪痪 遗遗精 月精 月经经不不 调调 崩漏 中 崩漏 中风风 不孕有防 不孕有防 治作用 古人有治作用 古人有 气海者气海者 人元气所人元气所 生之地也生之地也 常采用艾灶灸 艾常采用艾灶灸 艾 条温和灸 灸法同关元 条温和灸 灸法同关元 4 灸 灸肾俞肾俞穴穴 肾俞肾俞穴穴为为足太阳膀脱足太阳膀脱经经之背之背俞俞穴穴 具有具有补肾补肾益益 精精强强健腰背健腰背 聪聪 7 耳明目耳明目 壮骨健身壮骨健身 温阳散寒等温阳散寒等强强壮作用 灸之壮作用 灸之 能能调调整整肾肾 功能功能 促促 进肾进肾上腺皮上腺皮质质功能功能 调调整膀脱整膀脱张张力力 兴奋兴奋网网 状内皮系状内皮系统统的吞噬能的吞噬能 力力 主治主治肾肾虚腰痛虚腰痛 精少早哀精少早哀 诸诸虚百才虚百才员员 等 等 对肾对肾虚腰痛 虚腰痛 遗遗精 精 阳阳痪痪 早泄 早泄 遗遗尿 哮喘等有防治作尿 哮喘等有防治作 用 可用 可选选用艾灶无戒痕灸用艾灶无戒痕灸 艾艾 条温和灸 灸法同足三里 条温和灸 灸法同足三里 5 灸膏育 灸膏育俞俞穴穴 膏育膏育俞俞穴穴为为足太阳膀脱足太阳膀脱经经之背之背俞俞穴穴 有有调调 整肺气整肺气 养阴养阴润润肺肺 补补 虚益虚益损损的功效 灸之能的功效 灸之能缓缓解支气管症解支气管症孪孪 增加血增加血红红蛋白和蛋白和红细红细胞胞 数数 防治防治 肺肺结结核 支气管炎 哮喘 虚核 支气管炎 哮喘 虚劳劳 及一切血及一切血证证 可 可选选用艾灶元疲痕用艾灶元疲痕 灸或艾条温和灸 灸或艾条温和灸 6 灸 灸风门风门穴穴 风门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经穴穴 为为足太阳膀脱足太阳膀脱经经 与督脉交会穴与督脉交会穴 又又 称 称 热热府府 是是风风邪出入之邪出入之门户门户 具有宜肺解表 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疏散风风邪邪 调调整气机整气机 的功效 灸之能的功效 灸之能调调整肺功能整肺功能 增增强强肺通气肺通气 量 主治一切量 主治一切风证风证 防治防治 感冒 鼻炎 肺炎 中感冒 鼻炎 肺炎 中风风 面 面瘫瘫等 等 可可选选用艾条温和灸用艾条温和灸 每次每次 10 30 分分钟钟 每日每日 l 次次 每月灸每月灸 10 次 在次 在 感冒流行季感冒流行季节节 每日施灸每日施灸 l 次次 连连 灸灸 7 10 次 次 7 灸三阴交穴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 为为足三阴足三阴经经之交之交 会会 具有保健和胃具有保健和胃 调调 补补肝肝肾肾 调调理理经经血血 主生殖的作用 灸之主生殖的作用 灸之 能能调调整内分泌功能整内分泌功能 女性女性 生殖功能生殖功能 调调整心律 心卒整心律 心卒 调调整月夷整月夷岛岛 素分泌素分泌 预预防生殖系防生殖系统统疾疾 8 病 主治肝 脾 病 主治肝 脾 肾肾三三脏脏的疾病 防治各种的疾病 防治各种类类型的心型的心脏脏病 高血病 高血压压 糖尿病 精神神 糖尿病 精神神经经病和病和妇妇科病等多科病等多 种疾病 可采用艾条温和灸种疾病 可采用艾条温和灸 每每 次次 15 20 分分钟钟 每日每日 1 次次 每月灸每月灸 10 次 次 8 脐疗脐疗 艾灸熏灼艾灸熏灼脐疗脐疗法法 走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走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视的的长长 寿灸寿灸 宋代宋代 针针灸灸资资生生经经 提出提出脐脐灸有壮元阳灸有壮元阳 益百益百损损延年益寿的延年益寿的 作用作用 朝朝鲜鲜 东东宝医宝医鉴鉴 称称脐脐灸有灸有 养丹田 助两养丹田 助两肾肾 添精添精补补髓髓 返返 老老还还童童 防病防病 延寿延寿 之功之功 随着中医学在世界各地的流随着中医学在世界各地的流传传 近年来近年来 在在 日本日本 南南韩韩 及及东东南南亚亚各国掀起了新一各国掀起了新一轮轮的的脐脐灸灸热热潮潮 脐脐灸也引其卓灸也引其卓 著的著的疗疗 效效 备备受众多医家和人民推崇受众多医家和人民推崇 脐脐中又名神中又名神阀阀 具有温具有温肾肾壮壮 阳阳 健牌健牌 和胃和胃 回阳因脱回阳因脱 延年益寿和延年益寿和强强壮的作用壮的作用 用于医治中用于医治中风风虚虚 脱脱 四肢四肢 厥冷厥冷 尸厥 尸厥 癫癫 腹痛 腹痛绕脐绕脐 腹泻腹泻 久病久病 小便失禁小便失禁 妇妇 女不孕男子不女不孕男子不 育育 形形惫惫体乏体乏 年老体弱等一切体虚之年老体弱等一切体虚之证证 同 同时时 本穴也有防病治本穴也有防病治 病病 抗衰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抗衰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为中老年保健中老年保健 要穴 要穴 艾灸神艾灸神阙阙穴法穴法 用艾叶精油合用用艾叶精油合用 效果史佳效果史佳 艾叶精油能使艾叶精油能使 体体 内白血球 内白血球 红红血球增加血球增加 血血红红素与血中素与血中钙质钙质份量增高份量增高 先用艾先用艾 叶精叶精 油均匀涂擦于神油均匀涂擦于神阙阙穴皮肤表面穴皮肤表面 然后取艾条施以温和灸然后取艾条施以温和灸 使使 其其产产 生温生温热热刺激刺激 促促进进艾油精油渗入艾油精油渗入俞俞穴穴 通行十二通行十二经络经络 以 以药药 穴同用穴同用 达达 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 每次灸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 每次灸 15 30 分分钟钟 每周灸每周灸 l 次 次 医学医学 入入门门 说说 凡一年四季各熏凡一年四季各熏脐脐一次一次 元气元气坚坚固固 百百 病不生病不生 益气延益气延 年年 施灸取穴参考表施灸取穴参考表 9 科名科名病名病名主穴主穴配穴配穴用法用法 高血压涌泉 百会 曲池 足三 里 悬钟 头痛头晕头痛头晕 风池 大椎 健忘失眠健忘失眠 神门 肾俞 肢麻肢麻 外关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钟 每日 1 2 次 15 次 1 疗 程 脑动脉硬化足三里 悬钟头痛头晕头痛头晕 风池 大椎 肢麻肢麻 外关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钟 每日 1 次 15 次 1 疗 程 中风后遗症 1 百会 天窗 肩与 曲池 足三里 2 百会 承灵 曲鬓 悬钟 阳陵泉 软瘫软瘫 气海 肝俞 脾俞 硬瘫硬瘫 中脘 巨阙 肝俞 口角歪斜口角歪斜 地仓 颊车 肢麻肢麻 隐白 神庭 温和灸温和灸 每灸 15 20 分钟 每日 1 次 15 次 1 疗程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 头痛通天 悬钟 太冲 痛点 合谷 太阴 阳陵泉 涌泉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钟每日 1 次 15 次一疗程 冠心病内关 心俞 膻中 厥阴 俞 曲泽 天突 中脘 神堂 鸠尾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 每日 1 2 次 10 次 1 疗 程 低血压百会 足三里 心慌心慌 心俞 内关 头晕易疲劳头晕易疲劳 关元 气诲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 脾俞 肝 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20 30 分每日 1 次 10 15 次 1 疗程 感冒大椎 肺病 风门 足三 里 鼻塞鼻塞 迎香 发热发热 曲池 头痛头痛 太阳 印堂 咳嗽咳嗽 天突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钟每日 1 次 3 6 次一疗程 内内 科科 支气管炎大椎 肺俞 膻中 天突 急性急性 风门 身柱 慢性慢性 膏肓 脾俞 肾俞 足三 里 痰多痰多 丰隆 喘息喘息 定喘 发热发热 曲池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0 20 分 每日 1 2 次 10 次 1 疗程 10 肺结核肺俞 膻中 膏肓潮热盗汗潮热盗汗 阴郄 太溪 喀血喀血 孔最 遗精遗精 肾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 每日 1 次 7 10 次 1 疗程 胃痛中脘 足三里 脾俞 胃 俞 上腹饱胀上腹饱胀 上脘 梁门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内关 大便稀溏大便稀溏 神阙 天枢 消疫乏力消疫乏力 关元 发热发热 曲池 大便潜血大便潜血 隐白 肝俞 胃酸过多胃酸过多 阳陵泉 公孙 太冲 肝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 每日 1 次 7 10 次 1 疗程 胃下垂 1 中脘 胃上 神阙 2 脾俞 胃俞 气海 足三里 胃溃疡胃溃疡 左侧华佗夹背压痛点 胸 6 12 棘突旁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华佗夹背压 痛点 胸 6 12 棘突旁 温和灸或回旋灸温和灸或回旋灸 每次 15 30 分钟 每日 1 次 15 次 1 疗程 溃疡性结肠炎 1 关元 神阙 足三 里 2 脾俞 肾俞 命门 食欲差食欲差 中脘 胃俞 腹痛腹痛 天枢 大肠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0 20 分 每日 2 次 15 次 1 疗程 痢疾神阙 天枢 上巨虚 气 海或关元 发热发热 曲池 合谷 脓血便脓血便 命门 三阴交 便次多 水样便 阴陵泉 慢性慢性 关元 中脘 足三里 脾 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0 20 分 每日 2 次 5 次 1 疗程 慢性者 每日 1 次 15 次 1 疗程 肝炎足三里 太冲 阳陵泉 肝俞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脾俞 三阴交 乙肝乙肝 脾俞 大椎 至阳 期门 中脘 气海 大椎 黄疸黄疸 胆俞 便溏便溏 关元 阴陵泉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0 分 隔 1 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内内 科科 阳痿中极 次寥 三阴交 命 门 肾俞 失眠心悸失眠心悸 心俞 脾俞 神门 惊悸失眠惊悸失眠 气海 早泄早泄 次寥 大敦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20 30 分每日 1 次 10 次 1 疗程 11 不射精不射精 曲泉 大敦 太冲 曲 骨 泌尿系感染中极 三阴交 肾俞 膀 胱俞 尿道炎尿道炎 太冲 照海 次寥 膀胱炎膀胱炎 三阴交 神阙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 三焦俞 次寥 足三 里 反复发作反复发作 气海 发热发热 外关 合谷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 急性期每日 2 3 次 慢性期每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白血病大椎 膏育 四花 神阙 关元 食欲差食欲差 中脘 足三里 脾大脾大 阿是穴 贫血贫血 心俞 悬钟 血海 出血出血 天枢 三阴交 八寥 腰 阳关 隔姜灸隔姜灸 每穴 20 分 钟 每日 1 次 10 次 1 疗程 糖尿病关元 气海 胰俞 既胃 管下俞 三焦俞 阳池 足三里 三阴交 多饮多饮 肺俞 多食消疫多食消疫 中脘 足三里 胃俞 多尿多尿 命门 肾俞 中极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钟 每日 1 2 次 10 次 1 疗程 失眠症百会 神门 安眠 三阴 交 头晕脑胀头晕脑胀 风池 印堂 心烦多梦心烦多梦 心俞 肾俞 急燥焦虑急燥焦虑 太冲 阳陵泉 顽固失眠顽固失眠 涌泉 华佗夹背 体质虚弱体质虚弱 关元 易惊醒易惊醒 足窍阳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 每日 1 次 睡前 施灸 5 7 次 1 疗程 风湿性关节炎大椎 足三里 阴陵泉 阿是穴 血沉快血沉快 隔俞 阳陵泉 急性期急性期 至阳 灵台 督脉上压 痛点 肩关节痛肩关节痛 肩禺 肩寥 肘关节痛肘关节痛 曲池 手三里 少海 腕关节痛腕关节痛 阳池 合谷 外关 髋关节痛髋关节痛 环跳 风市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10 次 1 疗程 内内 科科类风湿性关节 炎 大杼 曲池 血海 大椎 至腰俞段 可参照风湿性关节炎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10 12 次 1 疗程 冻疮局部阿是穴为主 气海 膈俞 血海 腰膝酸软腰膝酸软 肾俞 腰阳关 大肠 俞 少食乏力 脾俞 胃俞 足三里 大蒜捣烂 敷患处 隔蒜灸 每穴反复 5 次 前列腺炎中极 关元 会阴 气海 急性急性 三阴交 阳陵泉 复溜 慢性慢性 肾俞 足三里 太溪 大 敦 遗精遗精 精宫 命门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20 30 分 每日 1 欠 10 次 1 疗程 痔疮长强 承山 二白 陶道 患处 合谷 太阴 阳陵泉 涌泉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30 分钟 每日 1 次 10 次 1 疗程 风疹曲池 血海奇痒奇痒 风池 膈俞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0 20 分钟 每日 1 次 6 次 1 疗程 湿疹 1 大椎 曲池 血海 患部 2 膈俞 委中 三阴 交 两组换用 剧烈刺痒剧烈刺痒 风池 阴陵泉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神经性皮炎曲池 血海 患部痒甚痒甚 阴陵泉 三阴交 血虚血虚 隔俞 足三里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外外 科科 痤疮合谷 曲池 内庭 阳白 四白 生疮 便秘生疮 便秘 阴陵泉 天枢 支向月经不调生疮支向月经不调生疮 血海 三阴 交 雀啄灸雀啄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10 次 1 疗程 月经不调关元 血海 三阴交月经先期月经先期 归来 中极 月经后期月经后期 气海 足三里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先后不定期 行间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钟 每日 1 次 5 次 1 疗程 痛经地机 关元 三阴交疼痛按拒按疼痛按拒按 合谷 中极 乳房胀痛乳房胀痛 归来 太冲 腹痛喜按腹痛喜按 肾俞 气海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钟 每日 1 次 5 次 1 疗程 闭经关元 归来 三阴交腰膝酸软腰膝酸软 脾俞 肾俞 足三里 情志抑郁 易怒情志抑郁 易怒 太冲 肝俞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 15 20 分钟 每日 1 次 5 次 1 疗程 妇妇 科科 崩漏隐白 大敦 关元 三阴 交 血紫有块血紫有块 血海 太冲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7 13 身倦无力身倦无力 百会 气海 血虚血虚 膈俞 脾俞 腰膝腿软腰膝腿软 肾俞 太溪 次 1 疗程 带下病隐白 气海 带脉 次白带清稀白带清稀 脾俞 命门 足三里 带下黄稠带下黄稠 阴陵泉 行间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 每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产后少乳乳根 膻中 少泽乳房肿痛乳房肿痛 期门 太冲 体质虚弱体质虚弱 气海 足三里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30 分 每日 1 次 5 次 1 疗程 不孕症关元 肾俞 足三里 三 阴交 月经量少 色淡月经量少 色淡 气海 膈俞 经前乳房胀痛经前乳房胀痛 内关 太冲 形体肥胖形体肥胖 丰隆 阴陵泉 温和灸温和灸 每穴灸 15 20 分 每日 1 次 7 次 1 疗程 胎位不正至阴 隐白 三阴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