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小总结 肝胆外科 前言 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要对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 常作为治疗 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它们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 因此 作为一名护士 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 使其各置其位 各司其职 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务服内涵 管道的分类 1 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 能量 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在危重抢救时 这些管道被称为 生命管 如给氧管 鼻饲管 输液管 输血管等 2 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 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 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 留置导尿管 各种引流管等 例 留置导尿管 它不仅排出尿液 消除代谢的产物 而且通过尿量测定 计算液体平衡 量出为入 指导输液 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 3 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和监护 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 如上腔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例 上腔静脉导管 既可快速大量补液 也可测中心静脉压 表明右心前负荷 对指导补液有意义 4 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 排出性 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 例 胃管有三重作用 1 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 可通过胃管进食 2 在胃肠大手术后 肠胀气 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 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 3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 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了解治疗的效果 护理对策 供给性管道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 输液种类广泛 导管弹性好 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 迅速 可靠的血管通路 所以在临床输血 补液 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 中心静脉压 CVP 监测 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 输液种类广泛 导管弹性好 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 迅速 可靠的血管通路 所以在临床输血 补液 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 中心静脉压 CVP 监测 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1固定与消毒2预防气栓3管路的护理4封管护理 PICC的维护1 日常维护及使用2 每七天的护理 排除性管道 引流的目的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预防血液 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 预防继发感染 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解除胆道 消化道的梗阻症状引流的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 彻底 低组织损伤 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 确定病原菌 胸腔闭式引流管维护1 目的 引流胸腔内渗液 血液及气体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 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进肺的膨出 2 适应症 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 血胸 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 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于方法 胸膜腔闭式引流的置入位置可依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定 积液处于低位 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 8肋间插管引流 积气多向上聚集 以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为宜 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 脓胸常选在脓液聚集的最低位 用于排液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 管径1 5 2cm的橡皮管 不易折叠堵塞而利于通畅引流 用于排气的胸膜腔引流管则选择质地较软 管径1cm的塑胶管 既能达到因溜的目的 又可减少局部刺激 减轻疼痛 1 保持管道的密闭2 严格无菌操作 3 保持引流管通畅4 观察和记录5 拔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通过缝线固定于皮肤 均接无菌引流袋 每根引流管均应注明放置部位 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 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 对于卧床患者 应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病床两侧 既要保证引流管无扭曲和受压 又不可过度牵拉引流管 协助卧床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前 应先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止因牵拉导致引流管脱出 患者下床活动前 应先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患者的衣裤上面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护士应经常挤压引流管 一般每隔1 2小时挤压1次 挤压时左手固定近端 引流管靠近腹壁戳孔的一侧 防止因牵拉引起患者疼痛和管道拔出 右手向远端用力牵拉并挤压引流管 反复挤压数次 准确记录每小时引流量 颜色和性状等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尽量采取半坐卧位 这样不但使患者舒适 而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充分引流和使胸廓活动更为充分 从而尽可能的预防肺部感染 膈下积液和腹腔积液诱发感染 促进肺功能及早恢复 严格无菌操作 腹腔引流袋一般每日应该更换1次 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 倾倒引流液 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首先 应夹闭引流管 将引流袋与引流管分离 然后 用棉签消毒引流管内 外口 消毒时遵循由内向外的原则 最后 连接无菌引流袋 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护士应密切观察腹壁戳孔处有无渗血 渗液 脓性分泌物以及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 并发症的观察 1 出血一旦出现引流液量增多 颜色鲜红 应考虑腹腔活动性出血可能 应及时通知医生 加快输液速度 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输入血或血浆补充血容量 一旦诊断为腹腔活动性大出血 应该积极行手术止血 2 腹腔感染 一旦腹腔引流液由淡红或淡黄的清亮液变为黄褐色或白色 粉红色粘稠液体 患者出现发热 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等情 应及时留取各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液 作细菌培养及药敏 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T管引流的护理 主要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 护理 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色 量 性状拔管预防感染 腹腔双套管的护理PTCD的护理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导尿管的护理1 妥善固定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 防止牵拉和滑脱2 定时观察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 性状 分别记录经造瘘管及尿道排出的尿量 24小时总尿量 以判断双侧肾功能 3 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 勿使导管扭曲 受压或堵塞 对急性尿潴留 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 应缓慢解除 一般先放出500ml尿液 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 并采用间歇性引流 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 采用持续引流 若引流不畅 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 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4 防止逆行感染 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 防止尿液倒流 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渗湿敷料 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 每日用0 25 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外阴2次 除去分泌物及血痂 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 每周更换1 2次连接管及集尿袋 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 尽量不拆卸接口处 以减少感染机会 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 以便及时发现感染 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2000 3000ml 以保证足够的尿量 增加内冲洗作用 5 根据病情拔管 肾造瘘管需在手术12日以后拔除 拔管前先闭管2 3日 若病人无患侧腰痛 漏尿 发热等不良反应 或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 证明肾盂至膀胱排出通畅 即可拔除肾造瘘管 膀胱造瘘管应在手术10日以后拔出 拔管前应先行夹管试验 待试行排尿通常2 3日后 才可拔除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的病人 可采取适时夹管 间歇引流方式 以训练膀胱排尿 储尿功能 避免发生膀胱肌无力 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根据病种而定 肾损伤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 恢复自行排尿 膀胱破裂修补术后8 10日拔除 前尿道吻合术后2 3周 后尿道会阴复位术后3 4周拔除 监测性管道 是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 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 如 上腔静脉导管 有创动脉置管等 例如 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 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 表明右心前负荷 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 排出性 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 胃管有三重作用 1 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 可通过胃管进食 2 在胃肠大手术后 肠胀气 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 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 3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 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了解治疗的效果 胃管的护理1 1胃管妥善固定1 2保持负压引流袋的有效引流 负压引流袋在负压状态 及时倾倒引流液 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 1 3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正常引流液为清亮或草绿色 若引出鲜红色或咖啡色液体 提示有出血可能 及时报告医生 配合处理 1 4胃管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