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贮(zh)蓄汲(j)取 愧怍(zu)亘(n)古未有B . 两栖(q) 骊(l)歌 臆(y)测 断壁残垣(yun)C . 苋(ji)菜 睿(ru)智 哺(b)育 广袤(mo)无垠D . 荣膺(yn) 归省(xn) 毋(w)宁 慧心未泯(m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骄揉造作 丰功伟绩 郑重其事 山穷水尽B . 十拿九稳 彬彬有礼 附庸风雅 如雷惯耳C . 一意孤行 断章取义 李代桃僵 经世之材D . 大发雷霆 金戈铁马 荡然无存 箪食壶浆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B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啮沙为坎穴C . 闻之笑曰 其反激之力D . 山门圮于河 当求之于上流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让“都教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B . “518”盐城名特优产品展销会上,东台西瓜、惠民酱油、硕集百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引起了众人的关注。C . 4G视频通话、4G视频点播、高清“电子警察”等4G业务已经逐步为人们熟知和了解。D . 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将采用网络传递,力求简约而隆重、开放而创新。5. (2分)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极目远望 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A . B . C . D . 6. (2分)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B .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C . 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D .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7. (11分)古诗文名句默写。十五从军征,_。(十五从军征)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子曰:“敏而好学,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_,_”。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_”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_?_”。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神、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攘除奸凶 攘除:_斟酌损益 益: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许先帝以驱驰。(3)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角度考虑,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痛恨于桓、灵B . 躬耕于南阳C . 咨臣以当世之事D . 不宜妄自菲薄(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9.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孝道中国之道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认为孝道是封建糟粕,不该继承,必须剔除。对这些说法,应从理论上给予分析。如何理解儒家孝道的基本精神?儒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孝道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大恩。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青少年时期要保护好身体,减少父母担忧,是孝的开始。“教”字一边就是“孝”,说明教育是从孝道开始的,对少儿教育应从孝道开始。由此看来,“百善孝为先”是对的。但如果把孝理解为压倒一切善的最高道德,那就可能偏离儒家的基本精神。认为孝是最高道德,同时将孝道理解为一切都顺从父母,这是后代文人将孝单向化、绝对化的结果。“五四”时期,我国一些学者批判儒家孝道,主要就是批判此类被歪曲了的孝。其实,论语孝经都提到“几谏”,即当父母做了不义的事,子女要对其进行委婉的劝谏。论语中还有“子为父隐”的说法。“几”与“隐”均有隐私之意,相当于家丑不可外扬。儒家也有“大义灭亲”的说法,是大义高于孝的意思。义有小、中、大,小义则隐,中义则几谏,大义则灭亲,这些与孝并行不悖。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尽孝道,可根据孝经的精神来探讨。青少年时应保护好身体,珍惜生命,尽可能地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准备条件。这是“始于事亲”。成年后,不能只守在家,应出去做事。要做事,就得跟他人打交道,有上级、有同事,都要搞好关系,对长辈也应像对父母那般尊敬。这是“中于事君”。最后是“终于立身”,即孝是一辈子的事,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奉献、做出贡献,留下好的名声,为父母争光。从理论上了解儒家孝道并不难,难在对儒家孝道的融会贯通。可探讨两个现实的问题,如儒家讲孝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人问,如果父之道是坏的,也不能改吗?父活着时不合义的行为还要“几谏”,死后怎么会不能改!又如论语上说,“父母在,不远游。”那么,当今我们许多人都要出国留学,还非要等父母不在了吗?事实上,孔子同时强调“游必有方”,即远游当然是可以的,但应告诉父母到哪儿游,以便有事时能找到我们。孙中山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特点,也是优点。”在尽孝的问题上,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传统,同时把握孝文化的要义,遵循自身情感和理性的指引,把孝文化发扬光大。(1)作者在选文第段中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第 4 段论据的一项( )A .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B .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C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D .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3)阅读选文第段,简要回答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尽孝道。(4)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阐明了什么道理?(5)中国古代孝道中有跪拜的习俗,当今社会有没有必要继续提倡?谈谈你的看法。10.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北极巨变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6,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现在的速度在大气中积聚,那么北冰洋上的浮冰将不断减少。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北极的浮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中,大多数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如果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意味着这面“大镜子”将大大缩小。没有了明亮的浮冰反射掉许多阳光,深色的海洋将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海洋会变得更暖,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然后海洋吸收的热量更多如此恶性循环。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船只就能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沿着加拿大和俄罗斯海岸线开辟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航道,这比商船目前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要快1/3的时间。当然,这一横越北极的航道的安全开通大概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虽然从短期来看,海面浮冰的减少意味着商业性捕鱼、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各种矿业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地利用未被开采的北极天然资源,但是,开发北极的经济利益却是以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多个世纪以来保护着北极地区免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海冰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消融。(1)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北极巨变”的。(2)文章第段划线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指出其作用。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写作。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快乐接力(2)我的我做主温馨提示:半命题作文题目须补全,题目都须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