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微波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 摘要 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及其特点 简述了近几年来微波在纳米粒子 纳 米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新型材料中的应用 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 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纳米材料 前言 前言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 300MHz 300GHz 即波长在 1 1000mm 范围内的电 磁波 微波加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化学方法 其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加热 传统加热是通过辐射 对流 传导 1 这三种方式由表及里进行的 而微波加热 是材料在电磁场中由介质损耗而引起的介电加热产生热效应 具有加热快速 条件温和及加热过程伴随 非热效应 等特点 因此 微波加热技术日益引起 广大化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 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的各个领域 2 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 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固体材料 由 于它具有表面效应 小尺寸效应 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3 与同组成 的其它晶体材料相比 在催化 光学 磁学和力学等方面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 故在医学 微电子 核技术等领域中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在众多的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基础纳米材料的传统 制备方法有很多 以物料状态来分可归纳为固相法 液相法 4 和气相法 这些 方法各有优势 但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寻求方便 快捷 高效的制备 高纯 粒度分布均匀和均一的纳米材料 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纳米 材料制备方法 其中包括模板法 溶剂热合成法 超声化学方法等 5 其中微 波加热作为一种新的合成纳米材料技术 具有其他方法尤其是传统合成技术不 可比拟的优点 可以方便 快捷 高效地制备高纯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材料 得到各国广泛的重视 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喜爱 6 一 微波加热的原理一 微波加热的原理 微波加热是材料在电磁场中由介质损耗而引起的体加热 物质的加热过程 与物质内部分子的极化有密切关系 当对某一样品施加微波时 在电磁场的作 用下 样品内微观粒子产生 4 种类型的介电极化 即电子极化 原子极化 取 向极化 分子永久偶极的重新取向 和空间电荷极化 自由电荷的重新排布 由于前 2 种极化的弛豫时间远小于微波交变电场的振动周期 微波场不会引起 前 2 种的极化 而后 2 种极化时间刚好与微波的频率吻合 故可产生介电加热 即通过微观粒子这 2 种极化过程 将微波能转变为热能 7 根据与微波作用的不同 物质可分为导体 绝缘体和半导体 3 类 导体 特别是金属物质 有很好的电导性能 但透射深度很小 大部分能量都被反射 绝缘体的电导很小 介电耗损因子也小 几乎不能吸收微波 8 对微波是透明 的 半导体的介电耗损因子较大而微波的透射深度不是很小 因而能很好地吸 收微波 二 微波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二 微波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2 1 微波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微波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华东理工大学的程起林等 用微波等离子法制备了纳米金属钼粉 他们利用 高频电磁波振荡微波击穿反应气体 形成高温微波等离子体 与其他的等离子方 法相比 它具有恒定的温度场 不会因反应气体或原料的引入而发生等离子火焰的 紊乱 因为利用羰基法制得的金属粉末 具有很高的化学纯度和良好的烧结性 因 此可用羰基钼为原料来制取纳米钼粉 Wada 等 9 用微波介电加热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7 nm 的 Ni 纳米 颗粒 他们选择用 Ni OH 2作 Ni 源 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 在 2 45GHz 200W 的微波辐射下反应得到 Ni 纳米粒子 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还加入 了 HPtCl4 和 PVP HPtCl4 在金属 Ni 的成核过程中起着 Pt 催化剂的作用 可使 Ni 在短时间内迅速成核 PVP 则是 Ni 小粒子的分散剂和稳定剂 可以有效地抑制 晶核的聚集和成长 这有利于小尺寸 高分散性的 Ni 纳米颗粒的形成 在此之 前 Hedge 等用传统的加热方法 采用相同的反应体系也制备出了 Ni 金属颗粒 对比发现 微波介电加热得到的产物比传统加热得到的尺寸要小许多 这可能是 微波的加热速率远大于传统加热方法而造成 Ni 成核速率大大增加的结果 2 2 微波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微波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 近年来微波法作为合成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有效手段得到广阔的发展具有较 高的表面活性和磁性能以及纳米微粒特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催化 发光特性的纳米 Fe3O4的微波法制备报道较少 海岩冰等 10 分别用微波法和化 学沉淀法超声法磁力搅拌法制备纳米 Fe3O4 对样品进行了 TEM 分析 并将各 种方法的制备周期产率操作以及制得样品的粒径形貌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用 微波法制备纳米 Fe3O4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制备方法 只需 8s 就可以得到团聚较 少 产率较高 粒径为 30nm 的微球形纳米而其它方法团聚都较严重 并且制 备周期要长 得多 产率也较微波法低 2 3 微波法合成半导体材料微波法合成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和介电效应而表 现出新奇的光电及化学性质 在发光材料 非线性光学材料 光敏材料 光催 化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邓崇海等以氯化锌和碳酸钠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在家用微波炉低火加热 10min 制得了结晶性较好的半导体 ZnO 纳米棒 11 XRD SADE 和 EDS 表明 粉体的纯度很高 结晶好 FESEM 和 TEM 表明粉体为一维棒状结构 纳米棒 直径在 60nm 左右 长度在 300nm 500nm 与他方法相比 微波合成 ZnO 纳米 棒具有操作简便 条件温和 过程清洁 重复性好等优点 具有潜在的工业化 开发应用前景 2 4 微波法合成新型复合材料材料微波法合成新型复合材料材料 随着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微波辐射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来合成新型材 料将碳材料与纳米尖晶石催化材料密切结合的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成为新的研 究热点 任志伟等 12 以 Co 和 Mn 的醋酸盐通过共沉淀法制得的草酸盐为前驱 物分别用马弗炉和微波热处都得到结晶良好且纯度高的复合氧化物 MnCo2O4 其中用微波加热得到的 MnCo2O4为纳米晶型 平均粒径 15nm 分布均匀 彭秧锡等将微波技术引人到纳米粉体的合成当中 尝试制备纳米氧化镁和 氧化锌的复合粉体 用水合氯化镁和水合硫酸锌为反应物 直接用碳酸钠溶液 作沉淀剂 在乙二醇介质中 采用微波加热直接沉淀法合成了锌与镁的复合碱 式碳酸盐前驱体 将此前驱体在 750 缎烧制得了纳米 MgO 和 ZnO 的复合粉 体 结果表明加热分解制备出的纳米 MgO 和 ZnO 复合粉体结晶性能良好 晶 体形貌为球形 粒径大小为 30 80nm 且具有纳米 MgO 和 ZnO 的双重特性 它有望配合 MgO 的使用在自洁净陶瓷 涂料等领域产生新的应用进一步研究 与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近年来碳膜包裹材料广泛应用 刘洪波利用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热解法 以 液态 TiCl4C2H4气体为反应物 合成了碳膜包裹的 TiO2纳米微晶 晶体为长粒 状均匀晶体 平均粒度为 15 50nm 三 微波烧结三 微波烧结 3 1 微波烧结的特点微波烧结的特点 微波烧结是指用微波来替代传统的热源 对物料或压制成型的料坯进行辐射 并达到一定的高温 从而完成烧结过程 微波加热过程中 由于材料内部整体 地吸收微波能并被快速均匀加热而不会引起开裂或在试样内形成热应力 同时 快速烧结使得材料内部形成均匀的细晶体结构和高的致密度 改善了材料的性 能 13 3 2 利用微波烧结制备陶瓷材料利用微波烧结制备陶瓷材料 微波烧结制备陶瓷 特别是氧化锆陶瓷具有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氧化锆陶瓷 以及氧化锫增韧陶瓷是高性能陶瓷中的重要的一族 它除了具有一般近代陶瓷 所具备的特性外 还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电性能 14 丁明桐等和曲世明等 在合成 ZrO2陶瓷材料过程中 对样品采用混合加 热 在其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 SiC 棒 利用 SiC 棒发生的热量间接地加热 ZrO2 样品 与常压烧结相比 微波烧结可提高产品的密度 强度 韧性以及耐磨性 Bykov 等采用微波烧结纳米 TiO2粉末 与传统烧结相比 在相同密度下 微波 烧结产品颗粒尺寸小 显微硬度大 10 作者认为微波有助于提高颗粒间键结 合强度 张锐等研究了微波烧结使材料均匀致密的原因 他们指出 微渡烧结过程 中 对于内部残余气孔均匀分布的陶瓷素坯 内部电场和能量密度在晶粒间的 气孔区域被增强 即微波趋向于集中在陶瓷内低密度区 残余气体被内部高温 推出 从而促使局部迅速致密化 并使该区的耦合能力逐渐下降 微波场强 剐逐渐转移到其他的低密度区域 最终结果是使材料的均匀致密化烧结 四 结论四 结论 微波技术具有合成快速 操作简便 高效 节能 省时 无污染的特点 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合成纯度高 粒径小 分布均匀的纳米材料 开辟了材料 合成的新领域 目前 微波在化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 大部分是将家用 微波炉加以简单改装而成的 安全性及效率都不是很好 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 发展 而且微波实验仅是在实验室中小规模的使用 没有投入工业生产 我们 要尽快将微波引入化学工业生产 以减少日益严重的化工污染 另外应加强微 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方式的对比研究 并结合量子化学知识 深入地揭示微波场 对化学反应作用本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使得微波加热的应用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张萌 徐晓冬 赵志红 等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液相合成 中的应 用 化学通报 2007 70 7 51 2 Zhu Y J Wang W W Qi R J et a1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single crystalline tellurium nanorods and nanowires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11 1410 3 金钦汉 戴树珊 黄卡玛 微波化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 Gedve R Smith F Westaway K et a1 The use of microwave ovens for rapid organic synthesis Tetrahedron Lett 1986 27 3 279 5 Baghurst D R Chippindale A M Mingos D M P Microwave syntheses for super conducting ceramics Nature 1988 332 24 311 6 张锁江 吕兴梅 等 离子液体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006 7 Jiang Y Zhu Y J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metal sulfides using an ionic liquid Chem Lett 2004 33 10 1390 8 Wang W W Zhu Y J Shap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zinc oxide by microwave heating using an imidazolium salt Inorg Chem Commun 2004 7 9 1003 9 曹洁明 王军 房宝青 等 离子液体中不同形貌 ZnO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 表征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 6 66 10 刘阳 曾令可 等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的动力学研究 J 中国陶瓷工 业 2003 10 5 8 10 11 Jacob D S Bitton L Grinblat J et a1 Are ionic liquids really a boon for the Synth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85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大田县公开招聘紧缺急需专业教师7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广东清远市英德市建筑工程检测站有限公司招聘员工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健康系统定向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西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2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装订活动及印刷用附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医教研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宝应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T-CDHA 20-2024 T-CAR 20-2024 供热碳排放核算和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法
- 6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
- 辅警考试试题500题及答案
- 入驻京东协议合同
- 园区保洁员操作流程内容
- 周晓枫《潮汐》阅读答案
- 自媒体招生培训
-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电动客车运营、修理及维护手册
-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 导游证《中国古代建筑》知识考试(重点)题库(含答案)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