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3“解剖”原子作业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3“解剖”原子作业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3“解剖”原子作业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3“解剖”原子作业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10 3 3 解剖解剖 原子原子 1 1 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 首先发现的是 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 的 2 2 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b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c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d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从而说明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b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 地心说 c 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重力的大小 因此只能竖直方向使用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4 4 宇宙大千世界 从宏观到微观 从天体到原子 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图示为太阳系模 拟图 每个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 这与卢瑟福的 结构模型十分相似 其 中 原子核相当于太阳 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 5 5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 运动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 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 a 或 b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6 6 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 描述 在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中 汤姆生就是利用模型法 提出了 选填 枣糕模型 或 行星模型 在我们初中还有使了这种模型法的是 选填 分子 或 光线 7 7 1911 年 物理学家 用巧妙的实验方法收集到有关原子内部的信息 建立了原子核 式结构模型 该模型认为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 8 8 1911 年 卢瑟福基于 射线轰击金箔的实验 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间有一个 带 电的核 它只占有 的体积 却集中了原子的 全部质量 带 电的 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旋转 9 9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 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 下列微 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b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电子 c 电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d 质子 电子 原子核 原子 1010 下列粒子中 带正电的是 a 电子b 原子核 c 中子d 原子 1111 1909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 原 子核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1212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 1811 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分子 1911 年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后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该模 型认为 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 以氢原子为例 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选填 甲 乙 丙 或 丁 1313 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的 b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 c 质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 d 夸克是比中子 质子更小的微粒 是由盖尔曼提出的 1414 关于原子模式结构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 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 中子带负电 d 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1515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又是由原子 组成的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 周围有 绕其运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原子核由带 电荷 的 和中子组成 1616 1897 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 而原子是电中性的 由此推测 原子 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在此基础上 经过卢瑟福 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 建立了现代原 子结构模型 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 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 带正电的物质 相当 于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 1717 下图中 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1818 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 有下列观点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都是实心球体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原子 发现多数 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 但有 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 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 b c d 1919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经历了汤姆生 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 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a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 不断修正的过程 b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 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 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1010 3 3 解剖解剖 原子原子 1 1 电子 可分 2 2 b b 3 3 d d 4 4 核式 电子 5 5 原子核 电子 b 6 6 枣糕模型 光线 7 7 卢瑟福 原子核 电子 8 8 正 很小 几乎 负 9 9 b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