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1_第1页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1_第2页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1_第3页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1_第4页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3 年即将过去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 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工作 认真对照二甲标准 以二甲评审标准为核心 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 法规规章 标准 严格执行各项感染管理规范 认真开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使我院院感工作有了新的起步 现将 本人 2013 年 5 月 15 日到院感染科后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完善组织机构 明确相关职责 按照医院管理的办法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科 室院感监控小组 建立三级管理体系 科主任 护士长为 第一责任人 二 加强感染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 1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对照二甲标准及规范 为 供应室 手术室及检验科安装了洗眼装置 为重点部门及 环节安装了非手触式水龙头及洗手设施 为供应室添加超 声清洗机及干燥柜 配制光源放大镜 提高供应室清洗消 毒灭菌质量 全院消毒物品 如湿化瓶 压脉带等由原来 临床科室自备自消毒管理 改为由供应室统筹统消统一发 放 回收管理 这样既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从而减少 安全隐患 防院感发生 对手术室及供应室无菌间分别安 装了空调设施及无菌物品存放柜 保障无菌物品在安全条 件下贮藏 从而保障无菌包放心使用 减少感染机会 为 各科室配备防护用品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2 每周深入科室 对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物品使用 消毒隔离技术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手卫生等进行检查指 导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 馈整改 3 加强重点科室 如手术室 供应室 口腔科 胃镜 等管理 三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监测 认真督促各科室上报 医院感染病例 1 今年我院上半年环境卫生学监测仍由县疾控中心对 我院进行监测 下半年自 8 月份检验科微生物安装完毕后 院感科与检验科微生物室对环境卫生等进行监测 由于检 验科微生物室不能正常为院感科向临床一线作环境卫生学 监测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因此无法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只作 2 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这是困扰院感工作的一大阻碍 2 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对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剂进 行先化学监测后使用 院感科不定时抽查 改变了以往不 规范使用消毒液浓度习惯 供应室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实 行每锅 每包 每周开展了生物监测 化学监测 以及对 骨科植入物第 5 类爬行卡监测 减少骨科手术感染率 3 认真督促科室对感染病例进行及时上报 开展综合 监测 每季度汇总分析 对重点部位开展目标监测 我院 现开展的目标监测有妇产科剖宫产切口目标监测 全院留 置导尿管目标监测及手术部位切口危险指数监测 自 5 月 15 日以后 5 月 15 日以前均未上报感染病例 上报感染病 例 32 人 34 例次 结合妇产科统计 共有感染病例 46 人 48 次 共出院 10810 人次 感染率为 0 4 感染例次率 为 0 44 其中切口感染 32 例 全年共手术 3083 人 切口 感染率为 1 I 类切口手术感染 5 例 感染率为 0 16 上呼吸道 10 例 感染率为 0 09 下呼吸道 4 例 感染率为 0 03 泌尿系 2 例 感染率为 0 01 全年剖宫产手术共 223 例 感染 21 例 感染率 9 7 4 目标监测 根据综合监测 自今年 6 月 11 日开始 对妇产科剖宫产切口进行目标监测 截止 12 月 18 日 共 监测剖宫产切口 145 例 感染 9 例 感染率为 6 2 下科 室通过观察医生换药 采集病历 向医生 护士了解病人 情况 查看病人等方式 对感染病例存在的问题 与科室 共同查找原因 对感染病倒原因进行查找 改变切口放置 皮下引流管 每次引流有 20ml 左右 更换换药室房间 更换科室抗生素使用由头孢唑啉改为氨苄西林钠 控制了 切口的感染发病率 5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制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 为临床科室及重点部门配备 防护用品 如 护目镜 隔 离衣 防护服 防水围裙等 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共发生职业暴露 2 人 2 例均为乙肝 1 例为血液喷溅眼内 1 例为针头刺伤 追踪调查未发生感染 四 手卫生依从性管理 各科室取消了传统肥皂洗手 全部使用洗手液及手消 毒液 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将手卫生每月科室的消耗使用 量 以及对手卫生依从性列入科室的考核管理 每月上交 手卫生使用量 规范洗手流程 为各科室标识洗手步骤 让每个医护人员正确洗手 掌握洗手指征 对手卫生相关 知识进行了培训及考试 不定期到科室抽查 特别是手术 室 五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无医疗废物流失 买卖等出 现 对医疗废物实行三联单管理 为各科室重新印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 做好医 疗废物三交接 并将科室护士长为医疗废物督查第一责任 人 防医疗废物流失 各科室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较 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为全院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作了相关培训及考核 检验科增加压力高压锅 对所有医 疗废物先灭菌后再统一销毁 六 认真执行 2012 版消毒技术规范 规范清洗消毒 流程 作好消毒隔离管理 按照消毒供应室 口腔诊疗规范 内镜 清洗消毒规 范进行管理 取消临床科室传统的碘酒酒精杯 改为安尔 碘酒精消毒 塑医院管理形象及规范化 院感科不定期抽 查 对不合理使用加以整改 规范各种无菌物品的使用及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规范各科室湿化瓶用水 将原来湿化 瓶用自来水或饮水机水 改为使用灭菌注射用水 减少院 内感染的发生 七 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索证管理 自 5 月 15 日以来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 证 件进行审核登记 保障医疗安全 对新到消毒药械及一次 性医疗用品严格查证把关 并保留备查 八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 意识 6 月 16 日对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培训 6 月 25 日 26 日在县教育局礼堂对全院职工进行感染管理知识 传染 病防治知识 医疗废物 职业防护及手卫生 医疗机构消 毒技术规范等知识培训 7 月 19 日为新上岗医务人员进行 院感知识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培训并考试 9 月 26 日对全 院护士培训院内感染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11 月 31 日组织 各科护士长及监控护士由检验科覃斐为临床科室进行环境 卫生学等监测培训 12 月 24 25 日组织全院医护药技人员 进行院感知识闭卷考试 为临床科室印制院感及传染病知 识手册 200 份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手册 100 份 七 为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开展了现患率调查 以了 解感染病例现患率 于 6 月 5 日 8 点组织临床科室监控医生共 10 人进行了 感染现患率调查 调查前组织培训 调查方法及调查个案 登记填写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 应查住院患者 303 人 实查 261 人 实查率 86 1 医院感染 5 人 感染 率 1 15 漏报 1 例 漏报率为 33 传染病管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 作 防止传染病漏报 迟报现象的发生 每天及时收集报 告卡片 各科传染病登记无误 全年共上报传染病 358 例 其中肺结核 259 例 甲肝 2 例 乙肝 29 例 梅毒 20 丙肝 1 结核性胸腔炎 5 例 尖锐湿羞 2 戊肝 4 例 AFP1 例 水痘 20 例 流腮 8 例 痢疾 2 例 伤寒 1 例 感染性腹泻 3 例 淋病 1 例 全年无传染病漏报迟报 谎报 瞒报现象 每月对门诊日志处方抽查 对漏登现象按照医院考核处罚 内二出院登记本登记有不及时现象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请领 储存 注射 统计 核实 上报等工作准确无误 保证了疫苗不外借 不挪用 全年 分娩新生儿 990 人 注射乙肝疫苗 963 份 未接种 27 人 接种率 97 2 存在的问题 1 全院医护人员对院感及传染病知识掌握不够 意识 观念淡薄 需加大培训力度 2 我院微生物于 7 月底已安装完毕 由于检验科微生 物实验室室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为由 不能按照院感科计划 如期落实 微生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耐药菌监测一直 得不到开展 无法对感染病例作病原学检查 甚至连环境 卫生学及一次性医疗用及消毒灭菌效果 如供应室湿化瓶 监测 腹腔镜及胃镜消毒灭菌监测 也得不到落实 这给 院感工作带来了阻碍 甚至拖了后腿 而这些恰是等级医 院评审中院感检查的重点 也是医院搬迁后随着新生儿科 ICU 层流手术室等建立 这些是院感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3 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甚至连科主任 护 士长对此认识不够 自 5 月 15 日到院感科后 为科室购进 手消毒液 虽然较前有了好转 但还需有待加强 加大力 度督查 提高认识 4 外科系统对感染病例上报有了明显改善 内科系统 对感染病例上报意识观念不够 需加大力度督查 5 由于受环境影响 门诊预检分诊 发热门诊 肠道 门诊未完全落实 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加强全员院感知识及传染病培训 根据不同层次人 员对院感知识进行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 每季度院感知考 试 传染病每半年考试 2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每年召开二次院感工作会 议 每月月初召开各科护士长院感反馈会对存在的问题加 以整改 反馈 3 临床科室及重点科室制定院感管理手册 科室每月 由科主任 护士长组织科内院感培训及考试一次 并列入 考核 4 每周至少到科室督查 2 次 每月对门诊日志抽查处 方漏登情况 每周到科室抽查住院登记本情况 查传染病 漏登情况 传染病具体仍由周晓莉负责完成 按时到科室 收集传染病报告卡 每月对存在的问题作整改措施 信息 反馈 5 在现存的条件下 将手术室的洗手流程加以改进 选用抗菌洗手液和外科手消毒液 取消肥皂 碘伏洗手 加强手术室洗手的督查 加强手卫生管理 实行院科两级 管理 6 根据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 规范 的要求 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 手 物表 空气 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感染高风险科室每月一次 但必须 是检验科微生物能够配合 支持 根据临床现行需要 能 够开展培养及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监测 势在必行 也需 要检验科支持 否则无法进行 这是以后等级评审重要的 一项内容 希望能在 2014 年将这一问题解决 7 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作好各项交接记录 不定 时到科室督查 防医疗废物流失 8 开展目标监测 根据 2013 年感染病例情况 继续 对手术部位和留置导尿管进行目标监测 监测周期为 2014 年 1 月 1 日 2014 年 12 月 31 日 对全院进行综合监测 每天到科室收集资料 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 分析 反馈 每季度发布院感简报 对监测进行小结 反馈 9 拟定于 2014 年 9 月份对全院所住院病人进行现患 率调查 由院感科主持 抽调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医生参加 共同参与 统一时间 制定统一表格 按照统一标准进行 全院住院患者医院现患率调查 了解在同一个时间点全院 各科现患率 部位感染率从而掌握全院及不同科室医院感 染基本善和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高发部位 对高发科室和 高发部位查找危险因素 制定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调查 结束后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分析 反馈 10 加强质控检查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根据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的要求 每日按照考核 管理办法 对医院的消毒灭菌与隔离 无菌技术 医疗废 物管理办法督查 对存在的的问题督促整改 持续改进 保障医疗安全 11 加强重点部门 重点项目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按照 2009 年卫生部颁布的消毒 供应中心三项强制性标准要求 在搬新院院址 加强消毒 供应中心工作的监督规范 医院器械 器具和物品的清洗 消毒工作 按照标准开展各项监测工作 保证各种器械物 品的清洗 消毒灭菌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 在搬新院址 随着 Icu 新生科 层流手术室 产房 口腔科等重点科室的建立 强化环节监控 针对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 12 规范消毒药械 一次性医疗用品索证管理 由于这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